吴佩衡医案(7~9)

经行血崩及口鼻出血不止

过××之妻,年三十五岁,湖南籍,住昆明市东庄九十九号,素患经痛不调,经某医诊治,拟方以破气行瘀之法,方中配伍桃仁、红花、三棱、文术、川芎、当归等,并嘱可作常服,冀使经信通调。如是方药已服十年有余,攻破太过,致气血大伤。1961年6月下旬,因打骂小孩动气生怒,忽然经行血崩不止,急往某医院就诊,经治数日,子宫仍出血未止,又复鼻衄频仍及牙龈出血,身发紫斑,病势日重。

7月1日,家属主动抬出医院改请某中医诊治。医者立案为“血不归经之侯”,拟方二帖:内服以酒炒生地50克,酥炒侧柏叶30克,艾叶30克,炒杭芍30克,浙寸冬30克,姜炭30克,藕节二个,生草20克,点童便少许并加发灰为引,嘱服二剂。

外治用附子面100克,酒炒,包足心涌泉穴。殊料服药一次,上、下出血更甚,呻吟不已,气短欲脱,举家惶恐万状。7月2日清晨来舍促余急诊,见患者面色淡黄晦黯无华,唇舌亦淡白,苔白滑,唇、舌、口腔内两颊粘膜均有大小不匀之紫黑血泡,舌心血泡一枚,约拇指头大,鼻及牙龈仍见出血,色黯红不鲜,用物填塞鼻孔,则血块阻于咽喉,渐从口中咳吐而出,亦为紫黑血块及血水。四肢及胸背皮肤起青紫血斑,神情淡漠、声低息短,呻吟不已,但觉心中慌跳,气虚难接。日不思食,夜不能寐,唯少喜热饮一、二日。六脉芤虚,重按若无。缘由攻破太过,气血两亏,气虚无力摄血,阳不守阴,血虚则气无所依,阴不恋阳,以致血不归经,游溢妄行,气随血耗,散漫无羁。如继续流血不止,恐血尽气亡,阴阳俱脱。盖气血两亏失血之证,当以治气为先,气足则血自能止,血止之后,方能言补益之法。当此证候,余主以扶阳收纳,固气止血,方用:

黑天雄150克炮黑姜30克 黑荆芥6克上肉桂15克(研末,泡

水兑入) 茯神20克桂尖30克 甘草6克 大枣2被(烧黑存性)

7月3日复诊。服上方后已见效,出血减少。然气血太亏,一时难以尽复,口鼻及下部仍流出淡黑血水,心泛呕逆,仍不思饮食,神志尚弱。由于气血所亏,原患寒湿痹痛旧疾又复发,左手肩臂疼痛。照上方佐以温经散寒之剂治之。

附片200克 炮黑姜10克干姜10克上肉桂15克(研末,泡水兑

入)西砂仁10克桂尖20克北细辛6克吴萸5克甘草10克

7月4日三诊。脉象较有神根,各部出血减少十之八、九,唇舌转红润,口舌血泡已瘪,昨夜得熟寐。”阕ぃ踩纫阅芙场N┩凡炕柚刈魍矗蠹绫劢钊馊酝矗徊∈埔鸭蠹酰タ勺N病4Ψ剑

附片200克 炮黑姜10克 干姜15克 上肉桂15克(研末,泡水

兑入) 桂尖30克 北细辛7克 法夏15克 公丁5克 甘

草10克 麻黄根10克

7月6日四诊。上方连进二付,口鼻出血已止,口舌紫黑血泡全退。舌质红润,苔尚“祝虏咳陨粤骱谘瘸簟4讼狄牙刖芑抵醚粢┪禄滦校切鲁鲋阂病8淹ǎ找岳词加写蟊悖诙伞>瘛⑹沉烤霞眩鲆押突航嫌猩瘢┳蟊廴陨猿竿矗蛹白蟛嗤废睿僖苑鲅粑禄ň⒑沃

附片200克干姜50克 北细辛10克 桂尖50兑 羌活5克

独活6克 苡仁15克 麻黄5克 上肉桂15克(研末,泡水兑入)

甘草15克

7月8日五诊。病状大减,头疼止,肩臂痛已大为减轻,遂照原方去麻黄,服二剂后,诸证已愈。再以四逆汤加口芪、当归、白术、苡仁数剂调理而善后。

妊娠胎漏 (先兆流产)

范××之妻,年二十八岁,四州省会理县人。身孕六月,某日因家务不慎,忽而跌仆,遂漏下渐如崩状,腰及少腹坠痛难忍,卧床不起。因其夫公务未归,无资以疗,延至六、七日,仍漏欲堕。余往诊之,气血大伤,胎恐难保,惟幸孕脉尚在,以大补气血,扶阳益气引血归经为治,纵虽胎堕,可保产母无损矣。拟方四逆当归补血汤加昧治之。

附片100克 北口芪60克 当归身24克 阿胶12克(烊化兑入)

炙艾叶6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5枚(烧黑存性)

服一剂,漏止其半,再剂则全止,三剂霍然,胎亦保住,至足月而举一子,母子均安。

按:附子补坎中一阳,助少火而生气,阳气上升,胎气始固。芪术补中土之气,脾气健运,则能统摄血液以归其经,入当归、阿胶以资既伤之血。艾、附相伍,能温暖下元以止腰腹之疼痛。姜、枣烧黑、取其温经止血,且烧黑变苦,得甘草之甘以济之,苦甘化阴,阴血得生。阳气温升,阴血能朴,则胎不堕矣。

《内经》云:“治”厍笃浔尽_sina_#8221_word__本固而标自立矣,若只以止血为主,而不急固其气,则气散不能速回,其血何由而止?1半产

血 崩 (流产失血)

方××夫人,年三十五岁,罗平县人,住云南省昆明市红栅子十号,素患半产。1923年5月12日,孕五月又堕。初起腰腹坠痛,继则见红胎堕,血崩盈盆成块,小腹扭痛,心慌目眩,气喘欲脱,脉芤虚无力,两寸且短。唇淡红,舌苔 白滑,舌质夹青乌。据其夫云,是晚曾昏绝二次。由于素患半产,肾气大亏,气虚下陷,无力摄血,阳气有随血下脱之势。以气生予肾,统于肺,今肺肾之气不相接,故气喘欲一脱。拟四逆当归补血汤加枣艾治之。方中四逆汤扶阳收纳,启坎阳上升,佐以口芪、当归,补中益气而生过伤之血,干姜、艾、枣制黑,能温血分之寒,引血归经。

黑附片160克 炮黑姜50克 炙甘草24克 北口苠60克 当

归26克 蕲艾6克(炒黑存性) 大枣5枚(烧黑存性)

13日服一剂后,血崩止,气喘平,病状已去六、七,精神稍增。仍守原方,14日次剂服完,证遂全瘳。

产后失血

苏××,女,三十五岁,住昆明某医院妇产科。分娩第三胎,产后子宫收缩无力,遂致流血不止。经医院施以针药及输血治疗,出血仍不见终止。病已三日,病势日趋危重,于1952年某日邀余前往会诊。患者卧床,已人事不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形容憔悴,呼吸微弱,唇干色淡。掰开口唇,见齿枯舌淡而少津,脉细弱沉伏欲绝,手足冰冷。阴道流血仍未止,色淡而清,浸透垫褥。此系阳弱气虚,气不摄血,血不归经所致。患者失血过多,气血两亏,病势沉重,危在旦夕。若继续出廊,恐有气随血脱之虑。补血及输血之法,固属必要,然已虚之阳无力摄血,无力生血,血亦不能归经循行。此证急当扶阳益气,方能止血固脱。拟大剂回阳饮加味主之。

附片120克 炮黑姜15克 上肉桂15克(研末,泡水兑入) 口

芪30克 当归15克 炒艾9克 炙甘草9克

因病情较重,嘱早晚各煎服一剂,多次徐徐喂之。

次日复诊。昨日方药浓煎频频喂服,服后,今日流血已减其半,神识恢复,能饮葡萄糖水二、三口,呼吸稍觉平稳,手足开始回温。唇、舌仍淡,脉沉细弱,已不似昨日欲绝之状。此阳气已回,有望生机。继上方加阿胶珠9克,炒白术9克连服五剂,流血已止,神识清明、面色渐润,并能背靠床头坐卧,进牛奶及半流汁饮食。惟气血尚虚,阳神尚弱,久坐则感头昏无力,夜寐多梦,气短心慌,声低懒言。舌质已稍现红润色,脉沉细而缓,两尺较弱。拟四逆汤加味治之。

附片90克 干姜12克 砂仁9克 口芪24克 白术15克 茯

苓15克补骨脂12克甘草3克

上方连服八剂,患者食思倍增,面色润泽,精神恢复。继后以四逆当归补血汤及黄芪桂枝五物汤数剂调理善后,住院一月痊愈出院。其后于1964年相遇,询及十余年来,身体健康。

乳 痈(一)

(乳腺炎)尹××,女,二十五岁,昆明人。1969年春季,产后六日,因右侧乳房患“急性乳腺炎”赴某医院就诊,经用青霉素等针药治疗,病情不减,又改延中医外科诊治,认为系热毒所致,当即投以清热解毒之剂,外敷清热消肿软膏。连用五剂,诊治十余日,寒热不退,右侧乳房红肿疼痛反而日渐增剧,遂延余诊视。证见患者发热而恶寒,清晨体温37.4℃,午后则升高至39℃左右。头疼,全身酸痛,右侧乳房红肿灼热而硬,乳汁不通,痛彻腋下,呻吟不止。日不思饮食,夜不能入眠,精神疲惫,欲寐无神。脉沉细而紧,舌质淡而含青,苔白厚腻。此系产后气血俱虚,感受风寒外邪,致使经脉受阻,气血凝滞。后又误服清热苦寒之剂,伤正而益邪,遂致乳痈加剧。法当扶正驱邪,温经散寒,活络通乳。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附片30克麻黄9克细辛5克桂枝15克 川芎9克 通

草6克 王不留行9克 炙香附9克 生姜15克 甘草6克

次日复诊。昨日连服上方二次,温覆而卧,数刻后则遍身絷絷汗出,入夜能安静熟寐,今晨已热退身凉,顿觉全身舒缓,头身疼痛已愈,右侧乳房红肿热痛减去其半,稍进稀粥与牛奶,痛苦呻吟之状已减,脉已不紧,沉细和缓。舌质青色已退而转淡红,苔“祝可心濉4四酥に浼В挥嘈拔淳。闯洌桃苑鲅粑禄ㄖ沃接密蜍吖鹬μ兰游丁

茯苓15克 桂枝15克 川芎9克 通草6克 细辛3克 炙

香附9克 苡仁15克 附片45克 生姜15克

连服二剂,右侧乳房红肿硬结全部消散,乳汁已通,眠食转佳。唯气血尚虚,以黄芪建中汤调理善后,连服四剂,诸证获愈。半月后,乳汁渐多,又能照常哺乳。

乳 痈(二)  (乳腺炎)

谢××,女,二十四岁,江苏人,住昆明市光华街。产后六、七日,因夜间起坐哺乳而受寒,次日即感不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左乳房局部硬结,肿胀疼痛。患者当即赴省级某医院诊治,服银翘散、荆防败毒散等方加减数剂,发热已退,仍有恶寒,左乳房硬结红肿不散,反见增大,疼痛加剧。一周后,创口溃破,流出少许黄色脓液及清淡血水,经西医外科引流消炎治疗,半月后破口逐渐闭合。

但乳房肿块未消散,仍红肿疼痛,乳汁不通,眠食不佳。每日午后低热,僳懔恶寒,历时一月未愈。1963年某日延余诊视,病如前述,但见患者面色“祝衿1梗龀料付酰嘀屎嗌Π缀衲濉4四撕笆в谛ⅲ舯兆柚途鲅纾ㄑ游从纳耍谛椋蘖剐巴獬觥

局辞虽成破口而脓根未除尽,创口虽敛而痈穗未能全部消除,此即所谓养痈而遗患也。法当温通里阳,排脓消肿,散结通乳。方用白通汤加味。

附片150克 干姜15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桔梗10克皂刺9克

赤芍10克 通草6克 细辛5克 白术12克 葱白3茎

服二剂后,恶寒、低热已解,体温退至正常,左乳房红肿硬结渐消。惟乳头右下方复觉灼热、刺痛,局部发红,稍见突起。此系得阳药温运,气血渐复,血脉疏通,正气抗邪,已有托脓外除之势。脉沉细而较前和缓有力,舌质青色已退,舌心尚有腻苔。继以上方加香附9克,连服二剂。腐败之血肉,已化脓成熟,局部皮肤透亮发红。服三剂后,脓包自行溃破,流出黄色脓液半盅多,疼痛顿减,红肿消退。再以温经扶阳调补气血之四逆当归补血汤加白术、杭芍、桂枝、川芎等连进四剂,脓尽肿消,创口愈合,病告痊瘳。

虚 火 牙 痛

孙××,男,三十八岁,某厂干部。始因受寒感冒,服银翘散一剂,夜晚旋即牙痛发作,痛引头额,持续不休,终夜眼不交睫,其势难忍。次日,牙龈亦肿痛,齿根浮动,龈满齿长,不能咬合。冷、热水饮入口,浸及齿冠,其痛尤剧。

近日水米不进,时时呻吟。察其脉,虚数无力,舌尖色红,舌苔“锥螅可曰啤S蚁卵丽赋嘀祝醇6础4讼当砗蠓清凉之剂,寒邪不散,凝滞经络,里阳受伤,相火不潜,虚火上浮所致。治宜宣散经络凝寒,引火归源,纳阳归肾。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味。

附片45克 炙龟板9克 肉桂9克(研末,泡水兑入) 砂仁9克

细辛5克 黄柏9克 白芷9克 露蜂房6克 生姜12克

甘草9克

上方煎服一次,牙痛减轻,夜已能寐。继服二次则疼痛渐止。二剂尽,牙龈肿胀及疼痛全然消散而愈。

牙龈 出 血

王××,男,年三十二岁,患龈缝出血已久,牙床破烂,龈肉萎缩,齿摇松动,且痛而痒,屡服滋阴降火之品罔效。余诊之,脉息沉弱无力,舌质淡,苔白滑,不思水饮。

此系脾肾气虚,无力统摄血液以归其经。齿为骨之余,属肾,肾气虚则齿枯而动摇。脾主肌肉,开窍于口,脾气虚而不能生养肌肉,则龈肉破烂而萎缩。气者,阳也。血者、阴也。

阳气虚则阴不能潜藏而上浮,阴血失守而妄行予血脉之外。

法当扶阳以镇阴,固气以摄血,俾阴阳调和则血自归经而不外溢矣。拟方潜阳封髓丹加黑姜、肉桂治之。

附片60克西砂仁20克(研)炮黑姜26克上肉桂10克(研末,

泡水兑入) 焦黄柏6克 炙甘草10克 龟板13克(酥,打碎)

服一剂稍效,三剂血全止,四剂后痛痒若失。连服十剂,牙肉已长丰满、诸证全瘳。

按:附子、肉桂温朴下焦命门真火,扶少火而生气,砂仁纳气归肾,龟板、黄柏敛阴以潜阳,黑姜、炙草温中益脾,伏火互根,并能引血归经,故此方能治之而愈。余遇此等病症,屡治屡效,如见脉数饮冷,阴虚有热者,又须禁服也。

衄 血(一)

李××,十四岁,素患鼻衄,无他痛苦,故未用药石调理之。某日,感客邪,身热恶寒,头疼体痛,喜冷饮,脉浮而细数,主以麻杏石甘汤一剂霍然。异日外出,适值阴雨天寒,又复感冒而病,发热恶寒,头昏疼,肢体酸痛,不渴饮,脉反沉细而弱,主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桂尖、生姜一剂。服后汗出热退。次晨忽又鼻衄不止,用物塞鼻孔则血由口中溢出,似有不可止之状。头晕,腹痛,面色淡而无华,形弱神疲,复诊其脉迟缓而弱。此乃气血素亏,阴阳不相为守也。血虚散漫妄行,气虚则无力统摄血液,易致离经外溢。

表邪虽解、气血尚虚,主以四逆当归补血汤。

附片50克 炮黑姜15克 砂仁6克 大枣3枚(烧黑存性)

一剂衄血立止,再剂霍然。是夜因大便用力,起身时忽而气喘咬牙,昏厥欲绝,唇青,面色灰白,脉细迟无力,扶之使卧,稍定,乃以四逆汤加上肉桂治之,连进四剂而痊。

衄 血(二)

秦××,男,六旬有四,广西人,住上海新闸路。秦素多痰湿,患痰饮咳嗽多年。昨日因咳嗽气急上气,忽而鼻衄不止,用物堵塞鼻孔则血由口中吐出。经注射止血针药,血未能止住。曾昏厥一次,喂服白兰地酒少许始回苏。1933年7月11日延余诊视,患者面色惨淡,鼻衄不止,口角亦见血迹,冷汗淋漓,沉迷无神,气息低弱而呈奄奄一息之状。脉来芤虚欲散,重按无根,二、三至则一止,已现代象。掰开口视其舌,质淡夹青而少血色。此证良由气虚不摄血,阳虚不守阴,以致阴血散漫归于经。复因咳嗽气动,挣破血络而成衄。察其脉证,病势颇危,有阳气欲随阴血外脱之势,急宜扶阳收纳,如得血汗均止,始有生机。以参附汤加味急救。

高丽参10克附片30克炮黑姜6克 甘草3克 大枣2枚

(烧黑存性)

服一剂则效,衄血减,神气转佳。再剂则血汗均已得止。次日又照服一剂,13日复诊,神识已清醒,不再衄血。

唇舌已转红,脉缓弱较有神,但五、六至,间仍有止歇,依原方增量加口芪扶阳固气。

高丽参10克 附片60克 炮黑姜15克 口芪24克 甘草10克

大枣2枚(烧黑存性)

连服二付,饮食、精神均有恢复,面唇舌色已红润、脉缓和有神,惟尚有咳嗽,痰中夹少许黑血,此乃离经之瘀血随痰咯出之故。原方去参、芪加入法夏10克、茯苓15克、砂仁3克,三剂而痊。此后多年,未见再衄。

目 赤 肿 痛

张××,男,五十岁。始因风寒外感,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全身不适。次日,双目发赤,红肿疼痛,畏光而多眵。察其脉,沉细而紧,舌质淡,苔“锥蟆4四朔绾恚鲅缡茏瑁筒煌ㄋ隆V我晕戮獗恚⒑纭7接眉游堵榛聘阶酉感撂馈

附片30克 麻黄6克 细辛5克 桂枝9克 防风9克 橘

络5克 沙菀蒺藜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煎服一次,温覆而卧,得微汗出。一剂尽,则表证已解,目赤肿痛均已消退。惟阳神尚虚,头昏肢软,双目略感发胀。继以益气通络明目之剂治之。

口芪24克 细辛3克 橘络3克 沙菀蒺藜6克 蝉退5克

藁本9克 女贞子9克 益智仁9克茺蔚子6克干姜9克

甘草6克

服上方二剂而痊。

小儿目赤肿痛

1923年腊月,朱××之次子,诞生十余日,忽目赤而肿,乳后即吐,大便色绿,夜啼不休。舌白,指纹含青。因儿母素体虚寒,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虚弱,健运失司,无以制水,里寒夹肝气横逆而侮脾,元阳不潜,附肝而上,冲及于目,此虚阳浮越所致。法宜回阳收纳为要,拟附子甘草汤加生姜治之。

附片10克 甘草3克 生姜2小片

服一剂,啼声止,二剂则目肿渐消,大便转黄,如此四剂痊愈。

按:世习一见目病赤肿,功辄言火,其实不尽如此。眼科病证,名目繁多,括其要,总不离乎外感、内伤两法以判之。

不论内外感伤,若见目赤肿痛,雾障羞明,其证各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必须按六经、八纲之理明辨施治,不可固守一法以邀幸中。余非专于目疾者,然其治法要领,经旨互通矣。

阴疽核肿

朱××之母,四十九岁,住昆明市珠玑街三四二号。1952年8月,右颈脖处起核如鸡蛋大。肿硬疼痛,肤色如常,咽口津则痛彻耳咽,饮食难下,神惫无力,曾到某医院诊视,诊断为炎症化脓,需要开刀排脓,否则听其自然出头而已。

渠因惧怕开刀痛楚,来舍就诊于余,脉舌均为阳虚阴寒之象,断为阴疽结核之证,以温化疏通之剂。

附片100克干姜3 0克 细辛6克 败酱50克 苡仁50克 通

草6克桔梗10克甲珠10克延胡12克炙香附12克甘草12克三剂后,核肿消散。

丹痧证并多发性脓疽

代××,云南省宣威县人,住昆明市珠玑街。有独生子名延龄,年三岁,于1937年3月出丹痧,初起发热、咳嗽,目赤多泪,咽痛不思饮食,面赤而颈项隐隐现点疹,细密而皮肤泛红,色象不鲜,视其胸背亦然。气吸迫促,沉迷无神,脉浮紧,指纹色赤偏黯,苔“祝圆冢夤鸶鹛郎约颖『伞⒎婪鏮剂以托表透疹。

葛根12g 桂枝12克 防风6克 薄荷3克 生姜10克 小

枣5枚甘草6克

服后疹又渐出,但色象仍不鲜。此因素禀体弱,正气较虚,外托无力。继以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扶阳透表主之。

附片30克 桂枝12克 麻茸5克 北辛3克 小枣6枚 生

姜10克 甘草6克

服一剂后疹即透出。再剂则遍身疹出稠密成片,色转红活,白苔已不现,舌色红而娇艳,此为疹毒外出之象,继以桂枝加附子汤加黄芪治之,服后疹出渐灰,脉静身凉而愈。

疹退后周身脱皮如膜片,肢干脱皮有如蛇蜕之状。

其后不几日,忽于耳下肿硬起核,继之两腋下亦肿硬如卵,其后于两胯缝处又硬结成包块,渐次大如碗许,皮色不红,按之皆作痛。身不发热,咳嗽而痰多,舌苔白滑而不渴饮,此为阴疽而非热毒痈疮可比,故不可施以清热苦寒败毒之剂,宜以扶阳温化,待脓成之后,再行排脓生肌可望而愈。病家此时延请西医开刀,流出者仅为清淡脓血水,肿痛稍减,伤口未敛之时,坐骨下软肉处又忽出现肿硬包块,形如覆碗,其状如前,于胭弯处又生肿块。患儿形神日趋瘦弱,面色黄黯,唇舌淡,苔仍白滑。因肿块反复而起,又经多处开刀放脓,体质虚弱已极,断为难洽之证。复易数医,皆因病势较重,且系独子,均未拟方而去。后又再延余往诊视之。证如前述,乃正气不充,无力生肌托毒。盖脓为血肉败坏而成,久发不愈,气血耗伤,施以开刀除脓,其法虽是可行,然只治其标,未达其本,惟有扶阳辅正,正气内充,脓疽方能根除,余仍坚持温热大剂,方以四逆汤加味治之:

附片60克 炮姜12克 口芪15克 败酱15克 苡仁15克 甘

草10克 桔梗10克

连服三剂,肿硬处逐渐转红成脓,表面皮色透亮,外以西医之法轻施刀术,脓熟皮破,涌溢而出,为带血粘稠之脓液,昧极腥臭。继服四逆汤,芪附汤及阳和汤等温固之剂数十余剂,始得生肌敛口,脓疽亦不再复作。

四 逆 汤

附片60克 干姜10克 炙甘草10克

芪 附汤

口芪30克 附片60克

阳 和 汤

熟地30克 白芥子3克(炒、研) 鹿角胶10克(烊化、分次兑服)姜炭10克 麻黄6克 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入) 甘草6克

痄 腮(急性腮腺炎)

李×,男孩,五岁。1964年2月患腮腺炎,已四五日.发热恶寒,两腮于耳下赤肿疼痛。其母用臭灵丹叶捣烂外敷,另服六神丸,效果不明显,反觉服六神丸后腹中冷痛不适,延余诊视。初诊,患儿寒热未退,两腮仍肿痛,腹内亦痛,不思饮食,精神疲惫,脉弦细,舌苔“祝可韵曰颇濉4四朔绾庀岸籼羯傺袅骄茏瑁雎绮煌ㄋ拢嗍籼俣阳合病之证。拟用桂枝、柴胡合方加味治之。

柴胡6克黄芩6克 明党参9克 桂枝9克 杭芍6克

法夏6克 生姜3片 大枣3枚 板蓝根9克 甘草6克

服一剂,发热退,恶寒减轻,两腮肿痛消退大半,腹痛亦止,已思饮食。脉细缓,舌根部黄腻苔已退。继上方去黄芩加甲珠6克、败酱草6克,连服二剂而愈。

风湿关节痹痛

田××妻,年三十余,某年9月,患风湿痹证,右手关 节疼痛发麻,自觉骨问灼热,但又见寒生畏。病已十余日,曾服四逆汤加白术、秦归等剂,未效,疼痛忽轻忽重,固着肩肘,痛甚不休。余审其病情,查其方药,此乃风寒湿邪杂合而至,阻遏经脉,阳不足以运行通利关节,不通则痛。虽应用姜附之辛温以化散寒湿,然杂以归术之壅补滋腻,犹如闭门捉寇,遂使邪气难化。因照前方去归、术加入桂枝、细辛、茯苓治之,一剂显效,二剂霍然。

附片60克干姜15克桂枝24克细辛5克 茯苓24克 甘

草10克

下肢瘀血阳滞疼痛(慢性血栓性静脉炎)

杨××,男,三十二岁,昆明人,省建筑工程局工作。

1959年10月以来,双下肢小腿部血管胀痛,皮色发青,双足冰冷,终日不能回温,稍多行走,则足软无力,胀痛难忍,步履惟艰。昆明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血栓性静脉炎”,疗效不显。该院医生建议手术治疗,病者不愿接受,因而改服中药。余视之,认为此系阳气内虚,寒湿凝滞下焦,阳不足以温煦筋脉,遂致寒凝血瘀,血脉不通而作痛。察其脉沉迟而瀒,舌质含青,杂有瘀斑瘀点,主以温肾助阳,行瘀通络之法。方用。

附片80克 干姜30克 桂枝50克 北细辛10克 伸筋草10克

桃仁10克(捣) 红花8克 甘草8克

初服则胀痛更甚,再服觉痛麻兼作,疑之,遂来复诊。

余告之此乃阳药温化运行,行瘀通脉之效果,再服无妨。照原方去桃仁加羌活9克,吴芷9克,连服二剂则疼痛渐除,双足回温。三诊,在原方基础上加减散寒除湿活络之剂调治之,数剂而愈。

湿 疹

李××,女,二十五岁,广东人,大学教师,住昆明市。身体健康,向少生病,t965年4月,赴滇南某化肥厂出差,当地气候炎热,暑湿氤氲。某日下班出厂,迎面微风吹拂而来,顿觉面部烘热,身发寒噤。次日颜面皮肤细密丘疹遍起,皮肤掀红,绷紧灼热,奇痒难忍。工厂医务所诊断为“过敏性湿疹”,给服盐酸苯海拉明及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等治疗,面部痒疹未退,于两肘弯处又复发生,稍轻拭则有清淡黄水渗出,夜间作痒尤甚,眠食不安。5月1日回昆明,来舍就诊于余。脉浮缓、舌淡苔“祝似坏鳎朗常苁钍冢次缧八校⑽睢7ǖ钡骱陀馈⑹璺绯瘫碇髦接霉鹬μ烙衿练缟⒑戏郊用痢

口芪30克 防风15克 白术20克 桂枝20克 杭芍10克 蝉

蜕5克 红毛五加10克 刺蒺藜10克广蛇床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10克不日返回该厂,照方煎服二剂而愈,此后未再复发。

脱 发

李××,女,二十四岁,未婚,云南大学学生。1963年以来发现头发成丛脱落,脱后不见再长,发脱之处圆如钱状,大小不等,约两月余,头发全部脱去,头顶光秃,毫毛不留。患者为此惊忧不已,寝食不安,日问则心绪不宁,难于静心学习,夜卧又梦境飘扬,不能安卧熟寐。遍求医药施治,历经数月,未获效验。于1964年3月由亲友介绍,来余舍求诊,见患者头部用纱巾缠裹。询其病状,则羞涩含泪欲泣。脉象沉细而弱,舌质淡,苔“兹蟆 《内经》云: “肾者……精之处也,其华在发。”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发为血之余。精与血互为资生,精足则血充,血充则毛发润泽。故毛发滋荣于血,生长则根源于肾。此证脱发并非疥癣所致,乃精血不足也,当以补肾荣血之法为治。方用:

附片6O克 炙首乌15克 当归15克 熟地15克 肉桂12克

炒枣仁15克 千张纸9克 益智仁9克(炒) 鹿角胶9克

(烊化,分次兑入) 甘草6克

连服八剂后,头部即开始生长银白色短绒毛发,眠食均见好转。继上方加补骨脂12克、菟丝子9克,药炉不辍,连服十 五剂。一月后,头发已长至一寸多,色泽渐深。照原方,去千张纸加肉苁蓉12克,又服二十余剂,头发渐长,其色渐转黝黑,半年后黑发满头,未见再有脱落。

服使君子仨呃逆治验

张××,四川人,住昆明市,有子十岁,常患蛔虫腹痛,面黄肌瘦,纳呆食少,夜卧常齘齿流涎。渠在药店购得使君子二市两与子服食,意欲驱杀蛔虫,然不知该服何许剂量,随其子剥去外壳而食之。因使君子仁,其味香甜,小儿子一日内服食达一市两之多,遂发呃逆不止,连声频频而作,心泛欲呕而不思饮食,无法止住,来舍向余求教。余思及早年从师习业,曾闻师言,服使君子仁致呃逆作呕者,其壳可解。余当即介绍此法以试之。渠返家后,照法用使君子外壳一市两煎汤与其予服,连服数次,次日则呃逆顿除。

按:使君子仁甘温入脾胃,常用以驱除蛔虫,多食则易敛眩晕呃逆作呕,脾胃虚弱者尤甚,然使君子壳又可解之。

此系民问单方效验,若遇此者,不妨以试。

麻疹过表变证补救

郑××之女,三岁,住四川会理县鹿厂观音桥。患儿于1913年3月出疹,经某医诊治,服发表药三剂后,麻疹隐隐欲出未出,发热嗜卧无神,两腮下忽而肿硬。延余诊视,认为服表药过多,有伤气血,疹毒不得发越,遂凝结于腮下作肿。即以当归补血汤合升麻葛根汤稍加薄荷服之。

北口芪24克 当归24克 升麻5克 杭白芍10克 葛根6克

薄荷3克甘草3克

次日复诊,其疹已透出,色转红润,腮肿全消。照原方再服一付后,全身疹已出齐,脉静身凉。继服黄芪建中汤二剂调补而愈。

按:此女体质较单弱,虽服表散之药较多,但幸未服寒凉之剂,故用大补气血,稍佐升提之品,亦收显效。倘再误施表凉,则后患不堪设想。此后余诊治麻疹一症,均未敢过于表散,亦未敢骤施苦寒清凉与攻下之剂,而切实掌握辨证论治之精神,无不立见奇效。

麻疹治验二则

其一。

李××之长子九岁,次子七岁,住云南省禄丰县南城外,于1922年3月同患麻疹。初起发热二日,涕清咳嗽,耳指冷,目微赤,多泪,面上隐隐现红疹,以桂枝汤加葛根、防风、薄荷、升麻,两子同服。

桂枝15克 杭芍15克 葛根12克 防风13克 薄荷6克 甘

草6克 升麻6克 生姜24克 大枣4枚

服一剂麻疹渐出而红润,继则去葛根、升麻,加广皮、法夏、细辛,仍同服。服后,疹即透达渐灰,脉静身凉。再服黄芪建中汤一剂,即告痊愈。

黄芪30克 桂枝15克 杭芍15克 甘草6克 生姜30克 大

枣5枚 饴糖30克

(本案两孩病状相同,故二人同服一剂,所用药量稍重,若分服则当减轻使用。)

其二:

陈××之子,二岁,住云南省禄丰县南城外。患儿于1922年3月出麻疹,已发热四日,头面隐隐现红疹,色淡红不鲜,兼见昏迷咳嗽,大便泄泻。因其体弱未敢过于表凉,乃与麻辛附子汤加二陈汤及生姜以温经解表,辅正除邪而止咳泻。

附片24克 麻黄5克 细辛3克 广皮6克 法夏6克 甘

草3克生姜10克

服后,疹渐出,色已较红润,但仍发迷无神,继以自通汤一剂。

附片30克 干姜13克 葱白4茎

服后疹即出透,身热渐退,仍见咳嗽。再照上方去葱白加细辛3克、法夏6克、化红6克、甘草6克。服后,麻疹渐灰,脉静身凉,神识清爽,顺利痊愈。

按:以上惠儿三人,均出麻疹,未经误治,服药后,遂顺利痊愈。倘恣意寒凉或任施表散,焉得不变症而促其夭折乎!

病后体弱出麻疹变证严重

甘××之女,两岁余,姚安人,住昆明市。患儿于1924年3月出麻疹,延余诊治。其症发热,涕清咳嗽,目赤多泪;耳指冷,面部隐隐已现红点。因上年冬季曾患慢脾风症,经余治疗,体质尚未复元,故未敢用发表寒凉之剂,乃主以桂枝汤加附子、细辛。

桂枝6克 杭芍6克 甘草3克 生姜10克 大枣2枚 附

片15克细辛3克

服一剂,麻疹渐出,二剂透齐,三剂渐灰。但微见烦躁,因当时余经验不足,竟疑为服温热药后之燥象,即用上方减去辛、附,倍芍药加当归以补阴血,加麦冬而清烦热。

桂枝6克 杭芍12克 甘草3克 生姜10克 大枣2枚 当

归10克 麦冬10克

次日复诊。服上方后患儿脉反紧急,发热烦乱,喘挣痰鸣,鼻翼掮动,唇色青乌,舌苔白滑,指纹青黑出二关,有欲作惊风之状。此种病情,已有阴盛逼阳于外之势,当即以扶阳抑阴之四逆汤加肉桂、茯苓治之。

附片24克 干姜10克 甘草5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

入) 茯苓12克 公丁1.5克

服后,旋即风动,延余再诊。见其手足抽掣.角弓反张,喘挣痰鸣,鼻掮不乳,以药饮之,则涌吐涎沫,泄泻绿 粪。此种症状,颇属危笃。但诊其脉象,已较前和缓,身热约退十分之二、三。此是药与病相争之兆,亦即“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之瞑眩现象,告其希勿疑惧。当即照原方增量主之。

附片50克 干姜15克 甘草6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入)

茯苓12克 公丁1.5克

嘱病家连夜煎服。次日复诊,见其脉静身凉,已能吮乳,惟尚咳嗽略挣,大便尚泻而色渐转黄,面唇指纹青乌之色已退。照原方再服一剂,泄泻止,喘挣平。复以上方加口芪12克、砂仁6克,去公丁、茯苓,连服五剂,遂得痊愈。

按:此等病症,若认为阳毒热重,以清热解毒之品投之,势必变症危笃,此时虽有识者用温热药以补救之,但如剂量过轻,或配伍不当,亦难生效。故应辨别阴阳,分析虚实寒热,随症施冶,则可免误治也。

麻疹误服表凉药转阴证

甘××之子,三岁,姚安人,住昆明市土主庙街巷内。

患儿于1924年3月出麻疹,延余诊治。据其父云,初时发热咳嗽,请某医诊治,服升提表散而佐清凉之药二剂后,麻疹隐隐现点,色象不鲜,发热已五六日,尚未出透。余诊视之,见其昏迷无神(少阴证但欲寐之病情)。发热已五、六日,麻疹尚未出透,若再迁延,势必转危,即以白通汤一剂。

附片60克 干姜15克 葱白4差(连须根)

服后,疹已出透而色转红活,再剂疹渐灰,脉静身凉,食增神健,霍然而愈。

按:体弱发迷无神,疹出性慢,色象不鲜,服白通汤一、二剂,即能使疹子出齐,平安而愈。此种治法,在麻疹方书上,虽不易见,但麻疹既不得发越外出而观阴盛阳表之象,投以白通汤扶助心肾之阳,故疗效甚速。倘再误施寒凉,则正愈虚而阳愈弱,无力托毒外出,反而内攻,必致表脱。故无论痧麻痘疹,一旦病势沉重,务须体会《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治”厍笃浔”之精神,认真辨别阴阳,不可固守一法,症现阴象,必须救阳,症现阳象,必须救阴,方有挽回之望。

麻疹过表变证补救

郑××之女,三岁,住四川会理县鹿厂观音桥。患儿于1913年3月出疹,经某医诊治,服发表药三剂后,麻疹隐隐欲出未出,发热嗜卧无神,两腮下忽而肿硬。延余诊视,认为服表药过多,有伤气血,疹毒不得发越,遂凝结于腮下作肿。即以当归补血汤合升麻葛根汤稍加薄荷服之。

北口芪24克 当归24克 升麻5克 杭白芍10克 葛根6克

薄荷3克甘草3克

次日复诊,其疹已透出,色转红润,腮肿全消。照原方再服一付后,全身疹已出齐,脉静身凉。继服黄芪建中汤二剂调补而愈。

按:此女体质较单弱,虽服表散之药较多,但幸未服寒凉之剂,故用大补气血,稍佐升提之品,亦收显效。倘再误施表凉,则后患不堪设想。此后余诊治麻疹一症,均未敢过于表散,亦未敢骤施苦寒清凉与攻下之剂,而切实掌握辨证论治之精神,无不立见奇效。

麻疹治验二则

其一。

李××之长子九岁,次子七岁,住云南省禄丰县南城外,于1922年3月同患麻疹。初起发热二日,涕清咳嗽,耳指冷,目微赤,多泪,面上隐隐现红疹,以桂枝汤加葛根、防风、薄荷、升麻,两子同服。

桂枝15克 杭芍15克 葛根12克 防风13克 薄荷6克 甘

草6克 升麻6克 生姜24克 大枣4枚

服一剂麻疹渐出而红润,继则去葛根、升麻,加广皮、法夏、细辛,仍同服。服后,疹即透达渐灰,脉静身凉。再服黄芪建中汤一剂,即告痊愈。

黄芪30克 桂枝15克 杭芍15克 甘草6克 生姜30克 大

枣5枚 饴糖30克

(本案两孩病状相同,故二人同服一剂,所用药量稍重,若分服则当减轻使用。)

其二:

陈××之子,二岁,住云南省禄丰县南城外。患儿于1922年3月出麻疹,已发热四日,头面隐隐现红疹,色淡红不鲜,兼见昏迷咳嗽,大便泄泻。因其体弱未敢过于表凉,乃与麻辛附子汤加二陈汤及生姜以温经解表,辅正除邪而止咳泻。

附片24克 麻黄5克 细辛3克 广皮6克 法夏6克 甘

草3克生姜10克

服后,疹渐出,色已较红润,但仍发迷无神,继以自通汤一剂。

附片30克 干姜13克 葱白4茎

服后疹即出透,身热渐退,仍见咳嗽。再照上方去葱白加细辛3克、法夏6克、化红6克、甘草6克。服后,麻疹渐灰,脉静身凉,神识清爽,顺利痊愈。

按:以上惠儿三人,均出麻疹,未经误治,服药后,遂顺利痊愈。倘恣意寒凉或任施表散,焉得不变症而促其夭折乎!

病后体弱出麻疹变证严重

甘××之女,两岁余,姚安人,住昆明市。患儿于1924年3月出麻疹,延余诊治。其症发热,涕清咳嗽,目赤多泪;耳指冷,面部隐隐已现红点。因上年冬季曾患慢脾风症,经余治疗,体质尚未复元,故未敢用发表寒凉之剂,乃主以桂枝汤加附子、细辛。

桂枝6克 杭芍6克 甘草3克 生姜10克 大枣2枚 附

片15克细辛3克

服一剂,麻疹渐出,二剂透齐,三剂渐灰。但微见烦躁,因当时余经验不足,竟疑为服温热药后之燥象,即用上方减去辛、附,倍芍药加当归以补阴血,加麦冬而清烦热。

桂枝6克 杭芍12克 甘草3克 生姜10克 大枣2枚 当

归10克 麦冬10克

次日复诊。服上方后患儿脉反紧急,发热烦乱,喘挣痰鸣,鼻翼掮动,唇色青乌,舌苔白滑,指纹青黑出二关,有欲作惊风之状。此种病情,已有阴盛逼阳于外之势,当即以扶阳抑阴之四逆汤加肉桂、茯苓治之。

附片24克 干姜10克 甘草5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

入) 茯苓12克 公丁1.5克

服后,旋即风动,延余再诊。见其手足抽掣.角弓反张,喘挣痰鸣,鼻掮不乳,以药饮之,则涌吐涎沫,泄泻绿 粪。此种症状,颇属危笃。但诊其脉象,已较前和缓,身热约退十分之二、三。此是药与病相争之兆,亦即“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之瞑眩现象,告其希勿疑惧。当即照原方增量主之。

附片50克 干姜15克 甘草6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入)

茯苓12克 公丁1.5克

嘱病家连夜煎服。次日复诊,见其脉静身凉,已能吮乳,惟尚咳嗽略挣,大便尚泻而色渐转黄,面唇指纹青乌之色已退。照原方再服一剂,泄泻止,喘挣平。复以上方加口芪12克、砂仁6克,去公丁、茯苓,连服五剂,遂得痊愈。

按:此等病症,若认为阳毒热重,以清热解毒之品投之,势必变症危笃,此时虽有识者用温热药以补救之,但如剂量过轻,或配伍不当,亦难生效。故应辨别阴阳,分析虚实寒热,随症施冶,则可免误治也。

麻疹误服表凉药转阴证

甘××之子,三岁,姚安人,住昆明市土主庙街巷内。

患儿于1924年3月出麻疹,延余诊治。据其父云,初时发热咳嗽,请某医诊治,服升提表散而佐清凉之药二剂后,麻疹隐隐现点,色象不鲜,发热已五六日,尚未出透。余诊视之,见其昏迷无神(少阴证但欲寐之病情)。发热已五、六日,麻疹尚未出透,若再迁延,势必转危,即以白通汤一剂。

附片60克 干姜15克 葱白4差(连须根)

服后,疹已出透而色转红活,再剂疹渐灰,脉静身凉,食增神健,霍然而愈。

按:体弱发迷无神,疹出性慢,色象不鲜,服白通汤一、二剂,即能使疹子出齐,平安而愈。此种治法,在麻疹方书上,虽不易见,但麻疹既不得发越外出而观阴盛阳表之象,投以白通汤扶助心肾之阳,故疗效甚速。倘再误施寒凉,则正愈虚而阳愈弱,无力托毒外出,反而内攻,必致表脱。故无论痧麻痘疹,一旦病势沉重,务须体会《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治”厍笃浔”之精神,认真辨别阴阳,不可固守一法,症现阴象,必须救阳,症现阳象,必须救阴,方有挽回之望。

麻疹危证扶阳救逆二例顺证一例

陶××,年三十二岁,江西人,住上海。有四子一女,于1932年3月值麻疹流行,将其长次两子(七至丸岁),送往苏州躲避。殊料去后均出麻疹,误服寒凉之药相继夭亡。

三四两子,约二至四岁,在上海亦患麻疹,住某广东医院治疗。病至严重时,该院诊断为: “肺炎”,延余到该院诊视。

两孩均同卧于小床内,麻疹虽免,但发热不退,喘咳痰鸣,满口涎痰随时流出口外,不知曾服何药。见喂入黄果水时,仍从口中外流。颜面青黯(阴象外露),两颧发赤(虚阳外泄),唇色青紫,指纹青黑出二关,脉搏紧急(寒极之象),大便鹜溏(水寒土湿,木邪贼土),乳食不进(胃中虚寒,司运失权)。该院认为病势严重,别无他法,已感束手。余诊视后,当即告以病势危笃,已成三阴寒极之症,寒痰内壅,真阳外泄,有风动或衰脱之势,急宜扶阳抑阴,温逐寒痰为主。若服后涌吐寒痰,系病除之兆。如热退喘平,尚可转危为安。倘若缓治或再施寒凉之药,必危殆无救。渠因长次两子已夭亡,三、四两孩又复病重,惊慌不已,要求设法抢救,万分信任,纵虽不起,决无怨言。遂拟四逆二陈汤加丁香、肉桂、少佐麻辛,分量加重,与两孩同服(因其病情相同,故共服一剂)。

附片100克 干姜24克 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 法夏10克

广皮6克 茯苓15克 细辛3克 公丁香6克 炙麻绒3克

甘草10克

此方服后,均呕吐涎痰碗许,自汗淋漓,大便泄泻。次日复诊,发热已退十之七八,喘平十之五、六,口中涎沫减去十之八、九,喉间痰呜亦减去其半,略进乳食。照原方加量去麻辛治之。

附片130克 干姜36克 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 化红6克

茯苓15克 法夏10克 公丁香6克 甘草10克

第二方服后,又各吐涎痰碗许。第三日复诊,已脉静身凉,喘平泻止,眠食较佳,咳减十之六、七,颜面及指纹青紫均退。照原方去公丁,加细辛、五味、黄芪,连进三剂,诸病痊愈。

渠之另一女孩,约五岁多,亦继出麻疹。初起即发热、涕清,而加咳嗽,呕吐泄泻,目泪盈眶。拟以桂枝葛根汤加防风、薄荷。

桂枝10克 杭芍1 o克 葛根10克 防风6克 薄荷6克 甘

草6克生姜10克 大枣2枚

服上方后麻疹渐出。第二剂去葛根加黄芪16克,服后全身透达。第三剂黄芪桂枝五物汤,服后疹灰脉静身凉,平安而愈。

黄芪15克 桂枝10克 生姜10克 大枣2枚 杭芍10克

按:陶某五个小孩,长次两子,远避隔离不能幸免,误于寒凉之药而夭亡。三、四两子转“肺炎”而严重,得回阳救逆之剂抢救而全活。一女孩用药适当,两、三剂平淡之药而治愈。以此观之,凡治麻疹一证,立方用药,务须细心审慎。

明朝李念莪《内经知要》注《阴阳应象大论》关于“少火生气”云:“特须善为调剂,世之善用苦寒,好行疏伐者,讵非歧黄之罪人哉。”此为医医之言,须熟记之。

麻疹后转“肺炎”虚寒重证三例

其一:

罗××之子,年三岁,住昆明如意巷。患儿于1939年3月患麻疹,住某医院治疗。因转变为肺炎,病势严重。该院认为病势危笃,已感束手,遂出院回家。当延余诊视之,患儿麻疹虽免,但脉搏沉细而紧,颜面含青黯之色,唇口紫乌而焦燥,舌苔白滑而厚腻,指纹青紫出二关,大便鹜溏,”愣坛唷?人源伲羲秽模绾蠹耙辜浞⑷龋成傥奚瘛>菀陨喜∏椋殉晌俣阴虚寒重证,寒痰邪阴内壅,阳不足以运行,遂见以上证状。当即用四逆汤加肉桂、公丁香、法夏、茯苓以扶阳抑阴治之。

附片36克干姜15克 甘草6克 公丁香3克 法夏10克

茯苓15克

次日复诊,据病家自述,服药后,旋即呕吐不少涎痰,大便泄泻数次。视其发热、咳嗽、喘促等证已减轻十之六、七,且能熟寐,面唇青黯之色稍退,唇亦较润,仍照原方将附片加为60克,去丁香,加苍术6克。第三日续诊,据病家云,服药后又吐涎痰二次,发热已退,”憬铣ぃ剐阂嘀梗僖哑剑⒛芙≈唷J悠涿娲角圜鲆淹巳ナ恕⒕牛阶烊螅滋σ淹似浒耄”闼浠贫ぃ袷骋嘟显觯弦鸦指凑#形⒖壬源运哪嫣兰由叭省⒎ㄏ牧二剂。

附片60克 干姜15克 砂仁6克 法夏10克

第五日续诊,面色已转红润,舌苔全退,喘咳已愈,再以四逆汤加北口芪16克、潞党参13克、砂仁6克,连服二剂,食增神健,诸病全瘳。

其二:朱××之女,年五岁,住昆明市晓东街。于1939年春出麻疹,住某医院诊治,麻疹免后,转为“肺炎”,病势沉重,遂出院回家。延余诊视,见其脉来沉弱,面色青黯,唇口淡红而焦,舌苔白厚而燥,不渴饮,夜发潮热,形神瘦弱,咳嗽气短而喘促,腹痛食少。据以上病情,属于素禀不足,麻疹免后,正虚阳弱,寒湿内伏上逆于肺,阳不足以运行所致。法当温中扶阳,开提肺气,化痰止咳,以四逆二陈汤加味主之。

附片50克 干姜15克 法夏10克 陈皮6克 茯苓12克 肉

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 砂仁6克 细辛3克 五味2.5克

甘草6克

次日·复诊,喘咳已减轻,唇舌较润,面色青黯稍退,饮食略增,夜热已退,照原方再服一剂。第三日续诊,喘咳止,精神饮食较增,白苔退去十之八、九,唇舌已转红润,颜色青黯已退十之七、八,续以四逆汤加砂仁、肉桂、茯苓连进三剂,津液满口,食增神健,诸病痊愈。

附片50克 干姜15克 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入)砂仁6克

茯苓12克 甘草6克

其三:

杨××,住昆明大绿水河,有一女生甫半岁,于1958年春出麻疹,已灰,忽转“肺炎”,发热喘咳,喉间痰鸣,鼻翼掮动,面含青象,指纹青紫出二关,大便泻绿水,”愣坛唷4讼嫡詈笤裟谛椋帝毡眨紊鲋唤樱逅嗖唤刀墒侵ぃ匆孕∏嗔兰痈阶又髦

附片30克 干姜12克 法夏6克 细辛3克 麻黄3克 五

味子1.5克桂尖10克 杭芍6克 甘草6克

服后旋即呕吐涎痰盏许。次日复诊,喘咳稍减,发热已退其半,再以四逆二陈汤加肉桂少佐麻绒,细辛主之。

附片50克 干姜12克 法夏6克 陈皮6克 茯苓13克 肉

桂20克(研末,泡水兑入) 甘草10克 炙麻绒3克 细辛2.5克

服后,又吐不少涎痰,喘咳已去十之八、九,鼻搧痰鸣已止,大便转黄而溏,”阋呀铣ざ疲⒙越≈啵彰嬷肝埔炎烊螅哉赵饺ヂ樾痢⒊缕ぃ二剂而愈。

按: “肺炎”系西医病名,中医则应分为肺热、肺寒或肺燥等证。针对寒热虚实之病情实据,灵活处方治疗。如一见“肺炎”,不辨寒热,动轭以清凉解毒之剂任意消炎,则贻误不浅矣。以上三例,均系体质虚寒,湿痰内盛而成肺炎寒极严重之证,故主以扶阳温化之剂,均奏全功。如系邪热肺燥之炎证,又当以养阴清肺生津润燥之剂治之,方能收效。

麻疹后邪热灼肺

王××之男孩,年三岁,出麻疹免后,身热不退,喘咳痰滞,唇焦,舌苔白厚而燥,指纹紫红,脉洪数,壮热烦渴,”愣坛啵歉桑慷囗鳌4讼嫡詈笳嬉跄谛椋叭茸品危蚩菀涸铮匀瞬伟谆⑻兰游吨髦

米洋参5克生石膏12克 知母10克 甘草6克 寸冬10克

尖母3克 五味5克 粳米一撮

次日复诊,患儿脉静身凉,烦渴喘咳均减,以生脉散加味治之。

米洋参6克寸冬12克五味2.5克 甘草3克生地10克

川贝5克 杭芍6克

第三日复诊,津液满口,喘咳已平,食量较佳,再以黄芪20克、当归10克、生地6克、党参10克、元肉10克,炙甘草3克,调补气血之剂,连服二剂而愈。

麻疹后湿热下痢

王××之女,年五岁,麻疹免后,下利红白,腹痛里急后重,不思饮食。系麻疹后,湿热阻遏所致,以槟芍顺气汤主之。

杭芍12克 槟榔片6克 枳壳6克 厚朴6克 木香3克

前仁6克 大黄6克 甘草3克

服后,大便畅利三、四次。次日复诊,红自痢已减十之八、九,仍照上方加减治之。

当归12克 杭芍12克 前仁6克 莱菔子5克 槟榔片6克

黄芩3克枳壳3克甘草3.克

第三诊,利止食增,续以下方连服二剂而愈。

党参12克 口芪12克西砂仁3克 当归10克 黑姜6克

元肉10克

麻疹后阴虚阳燥

王××之子,年五岁,出麻疹后,邪热内伏,阴虚阳燥,发热八、九日不退,脉息沉数,唇焦舌燥,渴思冷饮,虚烦不寐,大便不解已五、六日,”愣坛唷R晕虏怪练之,病势更甚。此系少阴热化之证,拟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主之。

黄连5克 黄芩6克 杭芍12克 阿胶6克(烊化兑入) 鸡

子黄1枚(搅化兑入)

待芩、连、芍三味煎汁,少冷,兑入阿胶、鸡子黄调匀而服。

次日再诊,患儿烦止得寐,身热退去十之八、九,唇舌已回润,再以生脉散加味治之。

米洋参5克 寸冬10克 五味3克 甘草6克 生地6克

玄参6克

第三日复诊,患儿脉静身凉,津液满日,二便通利,续以前方去生地、玄参,加口芪20克、当归10克,补中益气,养阴生血,连服二剂,食增神健,诸病俱愈。

(0)

相关推荐

  • 【董洪涛:内科秘验方81首】

    【董洪涛:内科秘验方81首】

  • 【名方解析】温阳解挛汤

    [组成]:附片.白芍.炒干姜.甘草.桂枝.细辛.小茴香.当归 [适用]:四肢发冷.大汗淋漓.心慌气短 [作用]:温肾回阳.安神益智.顺气调荣 [方解]:附片.桂枝.细辛.小茴香.炒干姜--温阳散寒 芍 ...

  • 老中医经验方《吴佩衡医案》王幸福。

    瘟疫病燥热内结:槟榔10克,厚朴10克,草果10克,生石膏15克,知母12克,黄芩10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瘟疫深阳似阴证: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黄连10克,生地60克,大黄26克,芒硝10 ...

  • 吴佩衡医案

    曾××,男,十七岁,住昆明市环城东路.始因饮食后 受寒起病,发热,恶寒,头体痛,延某中医诊视,以清凉解表药二剂无效,当即送入本市西山脚下高蛲某医院住院治疗.住院已十九日,施以针药,发热虽退,然病势则日 ...

  • 吴佩衡医案(1~3)

    太阳伤寒表实证 王××,男,四十二岁,某厂干部. 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痛,流清涕,心泛欲呕.食减而不渴,脉浮紧.舌苔"住4讼捣绾思疤舴舯 ...

  • 8.3,(头面口齿类疾病)吴佩衡医案:狂证

    昔诊一男,约20余岁,系一孀妇之独子,体质素弱.始因腹痛便秘而发热, 医者诊为瘀热内滞,误以桃仁承气汤下之.便未通而病情反重,出现发狂奔走,言语错乱. 延余诊视,脉沉迟无力,舌红津枯但不渴,微喜热饮而 ...

  • 5.4,(脾胃系疾病)吴佩衡医案,寒湿?胃痛

    顾××,男,年四旬,云南省鲁甸县人,住上海马斯南路息庐三号. 肾气虚,脾湿素重,时值酷暑炎热季节,常食西瓜凉饮,夜卧贪凉,复受冷风所袭,遂致脘腹疼痛不止,痛极则彻及心胸腰背.水米不下,汗出淋漓,辗转反 ...

  • 吴佩衡医案——虚劳咳嗽

    吴佩衡医案--虚劳咳嗽 虚劳咳嗽 张某,军二十五岁,四川人,1923年患虚劳咳嗽,病经数月.始因盗汗,遗精,食少难寐,求医无效.近则午后恶寒,发热如潮.面颊及口唇色赤如艳,自汗.盗汗,夜间尤甚.痰嗽不 ...

  • 吴佩衡:淋雨受寒医案 – 经方派

    [原文] 张某,年42岁,住云南省昆明市武庙下南联升巷底.肾气素亏.于1929年9月2日返家途中,时值阴雨,感冒风寒而病.初起即身热恶寒,头疼体痛,沉迷嗜卧(即少阴病但欲寐之病情也),兼见渴喜热饮不多 ...

  • 吴佩衡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嗜卧医案经验

    张某,男,42岁.肾气素亏,于返家途中,时值阴雨,感冒风寒而病. 身热恶寒,头疼体痛,沉迷嗜卧(即少阴病但欲寐之病情),兼见渴喜热饮不多,脉沉细而兼紧.苔白滑,质夹青紫.辨证:风寒乘虚直入少阴,阻塞真 ...

  • 吴佩衡先生部分医案2

    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马××,男,三十岁,成都人,住四川省会理县北街. 1920年3月患瘟疫病已七.八日,延余诊视,见其张目仰卧,烦躁谵语,头汗如洗,问其所苦不能答,脉象沉伏欲绝,四肢厥逆,遍身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