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什么是敷脐疗法?
敷脐疗法,是指将药物经加工后贴敷于肚脐中,使病情得到缓解乃至痊愈的方法。肚脐是人体胚胎时期从母体吸取营养的惟一通道,虽然出生后已经闭合,但此处仍具有较强的通透性,能够较好地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和其他治疗信息,而起到治疗作用。脐疗的作用机理大致为以下三点:
穴位作用 脐为神阙,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冲、督、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神阙穴的主治病症非常广泛,如《医宗金鉴》言神阙穴能“主治百病”,“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神阙穴能通全身,故刺激神阙穴就能对全身起调节作用,从而治疗全身的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刺激神阙可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促使其恢复正常。如有报道认为,神阙穴有抗炎、灭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最近的实验结果表明:隔盐灸神阙穴,确能增强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提高小鼠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水平。又如,灸脐有兴奋大脑、强心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故可治晕厥、昏迷、休克}药物敷脐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治各种虚汗、神经性呕吐等症;刺激神阙可调节内分泌紊乱,又可治阳痿、不孕等病;拔火罐可治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提示刺激神阙可作用于免疫系统,抑制过敏反应,等等。
药物作用 将药物敷于脐窝来防治疾病,属于皮肤给药途径的范畴。对于药物经皮肤吸收,清·徐大椿日:“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理瀹骈文》则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又说:“昔人治黄疸,用百部根放脐上,酒和糯米饭盖之。则知由脐而人,无异于人口中。”脐联系着全身经脉,药物经脐部皮肤吸收后,可循经络贯穿全身,直达病所而起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已证明:药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皮肤分表皮、真皮,皮下有脂肪组织;表皮又可分为五层,最外层为角质层。药物经皮吸收包括两个时相:①穿透相:药物通过皮肤表面结构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细胞外间质;②吸收相:药物分子通过皮肤微循环,从细胞外液迅速地弥漫入血循环。穿透相比较复杂:角质层是皮肤主要屏障功能,它能防止化学物质的穿透;角化细胞含有结构脂质及水溶性物质,能缓慢地吸收水分;细胞间隙充满着板层结构样脂质,控制着水溶性溶质的扩散。由此可见,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可经被动弥散、穿透角质渐渐被吸收。此外,皮肤附属器汗腺、毛囊皮脂腺也是药物吸收的通道;尤其是一些高分子物质。
不同体表部位的皮肤结构有一定差异,以至药物吸收程度也不一样。脐部皮肤结构的特点最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漫,并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力强。
脐皮肤除了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分布有丰富的静脉网,浅部和腹壁浅静脉、胸腹壁静脉相吻合,深部和腹壁上下静脉相连。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药物在脐皮肤经过穿透相后,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而进人体循环。所以药物经脐皮肤吸收后能比较迅速地发挥作用。脐动脉结构也有特殊之处,研究发现,即使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脐动脉壁上也没有胆固醇堆积,这种特殊结构也可能是药物迅速吸收的有利条件。附脐静脉联结于门静脉,药物吸收经脐静脉网,有可能通过附脐静脉到达肝脏,药物经脐皮肤吸收进入肝被代谢分解可以认为是很少的,所以药效也不致降低。此外,药物调敷脐部后,外加脐布等固封,可增强药物和皮肤的水合作用而有利于吸收。脐疗用药多以“气味俱厚”者炒香研末,“炒香则气易透”,可促使吸收。
综合作用一般情况下,内服某药能治某病,用某药敷脐同样治某病。如内服芒硝可治便秘,用芒硝敷脐也能治便秘。但有时也有例外。即外用某药敷脐能治某病,但内服药却不能治某病,如葱白敷脐可治便秘,但葱白内服却不能治便秘;又如用苍术、白芷、川芎三味药等量研末内服治疟疾效果欠佳,但外用敷脐3次后疟原虫消失率可达100%。我们还发现,治疗同一种疾病,在脐部用药不同,疗效也有差异,只艾灸脐部和敷药后再艾灸脐部,患者的反应也常有不同。这说明,药物敷脐,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甩,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两种作用的综合,是在激发、调动和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的前提下或同时起协同作用而实现,其实质是一种综合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