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探秘 之 黄蚩战场今何在?
先夏历史 孔 森/ 先夏历史研究与评论 #天下之中##夏商周#
蚩尤像
黄帝与蚩尤之战是中国古代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蚩尤是南方九黎的首领。所谓九黎,是指九个黎族部落,据说,这九个黎族部落,每个又包括九个兄弟部落,这九九八十一个黎族部落酋长,个个耳上生毛硬如剑戟,头上长角,能致人死命,凶悍异常。
蚩尤带领这支强悍无比的九黎部落联盟进入中部地区后,便与先期由西部进入中部地区的炎帝族部落长期冲突,最后,把炎帝部落赶到一个叫涿鹿的地方。炎帝无奈,便请求刚刚由西北进入中部地区的黄帝族联手抗击蚩尤。于是,就有了黄帝与蚩尤的这场恶战。
据传说,黄帝与蚩尤战,开始九战九败,无奈之下,上王屋山天坛顶举行祭天仪式,请求天帝援助,得到王母娘娘的支持,派天神下凡相助,才取得最后胜利。
《大荒北经》对于这场战争做如下记载: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另外,《战国策·秦䇿》云:"黄帝伐涿鹿而擒蚩尤。"
《云笈七签·轩辕本纪》云:"蚩尤乃败于阪泉,杀之于中冀,其地因名绝辔之野。"
"冀州"、"涿鹿"、"阪泉",正是黄蚩之战和蚩尤被擒被杀的地方。河北省简称为"冀",河北省所辖张家口市也正好有"涿鹿"、"阪泉"两个地方。并且,范文澜着《中国通史》中注"涿鹿"为"涿鹿或说在河北怀来县或说在涿鹿县",注"阪泉"为"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看来的确没有问题。
但细看上面所引《大荒北经》,"冀州之野"应在距段内同时言及的"共工台"、赤水"不甚远的地方。"共工台"、"赤水"在哪里?"共工台"连同共工"怒触"的"不周山"都在山西省阳城县境内的王屋山西北,"赤水"则是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境内的东洋河上游,《山海经》里称之为"赤水",就在王屋山主峰天坛顶西北不远处。
赤水上游附近,有一座山峰名叫尤颅寨,因为山顶有一块巨石酷象人头,群众传说蚩尤被杀身首异处,那就是蚩尤的头。说不定蚩尤的头还真的是埋在王屋山的某一个山头。
如此看来,"冀州之野"就不应该跑到几千里之外的河北省张家口。
怎么回事?
原来,"冀州"在古代主要是指山西一带,《吕氏春秋·有始览》云:"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两河㫮指黄河,古黄河从山西东南部折向北上,经河北中部,再向东北,至天津入海,山西及河北西部地区被夹在黄河之间,故有"两河之间"一说。
对于黄蚩大战《孔子三朝记》记载:"黄帝杀之(蚩尤)于中冀,蚩尤肢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
"解"即今山西省运城市之"解州"也。
解州盐池
运城解州古称"涿鹿",唐代诗人王翰咏解州《盐池晓望》诗云:"涿州城头分曙色,素池如练迥无尘。"王翰的这两句诗一下子就把"蚩尤"、解州"、"涿鹿"、"盐池"之间的关系全都说清楚了,我们应该十分感激诗人王翰。
那么,阪泉又在何处?《梦溪笔谈》卷三记:"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方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可见,阪泉就是盐池的组成部分,"阪泉"其地在盐池附近,则无疑也。
关于张家口的"阪泉,我曾问过我在张家口工作的本家兄弟:"你们那里的阪泉的水是不是咸的?"他回答:"听说可做矿泉水,'农夫山泉有点甜’。"可见,张家口的"阪泉"不是盐池。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阪泉应在今山西南部解县境。大抵这两部族(黄帝、炎帝)的势力均在向北伸展,渡过黄河。解县附近有著名的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为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
原来,黄帝、炎帝、蚩尤都是冲着这个盐池来的。
炎黄联军打败蚩尤,自然就拉开了炎黄两大部族战争的序幕。史载:此后黄帝、炎帝两大部族在阪泉发生了三次大的冲突,黄帝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此在中部地区站稳了脚跟。而炎帝族则大部分退居南方,少部分则留在北方。
看来,蚩尤战败被杀的涿鹿、阪泉地在山西解州比较可信。
那么,河北张家口的涿鹿、阪泉该怎么说呢?难道大历史学家范文澜说错了?
其实,范文澜也没有说错,张家口的确有涿鹿、阪泉,但不是蚩尤与黄帝大战被杀的涿鹿、阪泉,而是黄帝部族原先的聚居地。他们在与蚩尤、炎帝部族大战胜利后,就把老家的地名搬过来,以示对故乡的怀念和得到新的聚居地的自豪欢乐之情。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所谓"地名随人走"的原因所在。
但这种"地名随人走"的现象,如果不注意也会给普通人带来麻烦。假如有一位蚩尤的崇拜者或九黎的后裔,从美国回来寻根或凭吊蚩尤英灵,却不远万里跑到张家口黄帝的老家了,这算是个什么事呢?
可这种"地名随人走"的现象对历史研究却大有益处,可以让历史学家从中找到部族群落迁徙的轨迹。比如现在这个例子就可以证明黄帝部族确实是由西北部地区进入到中部地区的。
蚩尤是一个战神,火红色的蚩尤旗就是他战神的象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刘邦高明的地方是不但崇拜战神蚩尤,而更崇拜黄帝,因为他知道战神蚩尤为何会被黄帝擒杀。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最终战胜另一个战神项羽。
黄帝最终能够战胜蚩尤,刘邦最终能够战胜项羽,不能简单地用"胜者为王败者寇"来解释。胜者为王自有他胜而王之的道理,败者为寇也自有他败而为寇的道理。
《龙鱼河图》记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
可见,天意民心是制胜的根本原因,再强悍的武力也抵不了天意民心。
《大荒南经》:"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每年深秋,枫叶红了的时候,王屋山上满山红叶。游人们欣赏着这壮观的景色,其中或许有人会联想起蚩尤的故事。
满山红叶沙沙作响,似向人们诉说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