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国与伯夷、叔齐

孤竹国与伯夷、叔齐

中条山客

【提要】孤竹国乃华夏历史上商周时期的一个北部边境小国,因两位高古侠义兄弟墨胎伯夷与墨胎叔齐而闻名海内。1、玄鸟生商;2、商封墨胎氏于孤竹;3、伯夷、叔齐;4、周朝复封孤竹国;5、春秋齐国伐孤竹

1、玄鸟生商

大约在华夏高辛氏帝喾(ku)部落联盟时期,帝喾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个邦国(或者部落)叫“有娀(song)”,其地在今天晋南的永济一带。帝喾西巡至有娀氏部落,与有娀氏美女简狄私通(或者说“野合”:古代和平时期,为了增加人口,鼓励男女在春夏之交在户外交合)而生契(帝喾第三子),后封契于商地(今天河南省商丘一带)。传说是简狄与闺蜜在小溪沐浴见玄鸟(古代燕子)堕其卵,取而吞之,因孕生契,不过是美化古人罢了。

《诗·商颂·玄鸟》中有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颂”本身就是御用文人歌功颂德的,可以作为参考。契在商地繁衍生息,其十四代就是大名鼎鼎的商朝开国者——成汤。成汤时期,华夏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成熟期。成汤建立商朝后,封契的其他子孙(成汤的堂兄弟)墨胎氏部族于孤竹(今天的冀东地区,位于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与青龙河交汇处东侧)。孤竹国就此诞生。

2、商封墨胎氏于孤竹

孤竹国与令支国(今河北迁安市、迁西县青龙县、宽城县大部;辽宁省西辽河流域)是并列在冀东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是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之一,从立国到灭亡存在940多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在发现的殷墟甲骨文中,孤竹国被称作“竹侯”。

早期的孤竹国辗转于燕山腹地,主游牧,逐渐发展成农、牧并举,后定居在今辽宁省朝阳地区。是商朝北方边境的小诸侯邦。早期疆域,西至今唐山市、迁西兴城镇,北达凌源、朝阳、老哈河,东抵锦西,西南迄乐亭、滦南、唐海等地。东临渤海,西边和燕国接壤,南边是齐国。

到了商代中叶,孤竹国定鼎滦河、青龙河畔。这个时期孤竹国的疆域逐渐南移,西至滦河,北达青龙县北,东抵锦西,南临渤海湾。

西周末年,孤竹国进入晚期,西部的令支国(又名“离枝”,今迁安西)崛起,北部、东北部兴起的一个较大的戎族部落——山戎,不断侵袭南压。孤竹国此时地域西至滦河、青龙河,北达今天的明长城,东抵山海关,南濒渤海湾,版图明显缩小。到了公元前7世纪,孤竹国与令支国,共同与山戎结盟,并在山戎的策动下,经常出兵侵扰周王朝在北方建立的同姓诸侯国燕。公元前664年(周惠王13年)山戎出兵伐燕国,燕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为救燕出兵伐山戎,“北伐山戎,弗令支,斩孤竹而南归”,齐桓公在伐山戎时,同时把孤竹国、令支国也灭了。至此,孤竹国在历史上就消亡了。

3、伯夷、叔齐

孤竹国前六世系失考,第七任孤竹国君为墨胎竹猷,传于其子墨胎亞微。亞微有三子:长子墨胎伯夷(生卒年不详),二子墨胎亚凭,三子墨胎叔齐。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临终传位于三子叔齐,叔齐认为应该立长子伯夷,伯夷认为父命为尊,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途中听说西伯侯仁爱,于是伯夷、叔齐二人结伴同往西岐。二子墨胎亚凭继位孤竹国君。

半路上碰上周武王伐纣,车载着文王的牌位行军。伯夷、叔齐叩马进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忠乎?”士兵欲杀之,姜太公曰:“此义士也。” 士兵就把他们赶走了。武王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河后陈兵于牧野,殷纣王发兵70万拒之,奴隶士兵阵前倒戈叛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了。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便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有妇人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绝食而死,葬于首阳山。历代对伯夷、叔齐推崇备至,称其二人为“二贤人”、“二君子”。

西汉司马迁有《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4、周朝建立后,仍然封墨胎亚凭的后人于孤竹。得益于周成王与周公旦的基本国策“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孤竹国继续存在。

5、春秋时期齐桓公伐孤竹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齐桓公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金镂子·说蕃》也如此记载。《左传·庄公》记:鲁庄公三十年冬,齐桓公与鲁庄公在鲁国济水非正式会见,“谋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谋划攻打山戎,因为山戎威胁燕国的缘故。《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书均记载了伐山戎之事,而未提灭孤竹。实际上伐山戎与伐孤竹、令支是同一次战争。《盐铁论·伐功》记:“齐桓公越燕伐山戎,破孤竹,残令支。”从上述所记可看出山戎是战争的挑起者,山戎攻燕在先,燕求救于齐,齐桓公为帮忙才出兵的,是正义之举。

实际上,齐国征孤竹国是早有预谋。这是因为,孤竹国、令支国与北境山戎多次勾结,侵掠燕地,并且不听东周调遣。破孤竹,残令支后遏制了山戎南下的势头。最主要的,是达到齐桓公称霸诸侯与巩固霸业的目的。

出征前齐国大体作了五项准备工作。一是为出征军队备粮;二令民贮粮,必足三年之食用;三是备兵革,训练士卒;四是巩固内部,建立良好秩序,制定法律;五是防外患。

公元前663年,接到了燕国告急。于是齐国出兵,伐山戎与征孤竹、残令支一并进行。齐国出动战车三百辆,教卒(训练有素的士兵)万人,公元前663春季出征,到公元前663年冬,孤竹国被灭。行军路线,大致上齐军从都城临淄出发,大体要经过今天的济南、德州进入河北。当时,河北中、东部多低洼湖沼地,黄河从今天津至沧州之间分两支入海。故大军要从今德州向西北行,达保定附近,再向北奔燕都,又转向东行达孤竹国地,路程达数千里。

在伐孤竹的过程中,还发生一些流传至今的故事与典故,比如“老马识途”。是说是行军途中士兵迷失方向,随军行动的宰相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前行,大军跟随其后,不久,找到了正道。这就是“老马识途”成语的来历。还有,大军行走在山中行军许久仍然无水喝,大夫隰朋说:“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即如果蚁穴口封土高一寸,其下七八尺有水。士卒按此说挖蚁穴得到了水,解了渴。

此外,北伐山戎,将齐地的葱与大豆传播至北方,是这次征战的意外之功。

2021年11月4日星期四,上阳书院

(0)

相关推荐

  • 齐国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2019-03-05 08:44 来源:齐图腾 老马识途 [解释]老马能辨认道路.比喻经验丰富的年长者熟悉情况,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 ...

  • 老马识途的传说(迁安)

    #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河北文旅看图识景##2021就看国际庄# "老马识途"是几千年来广为流传的成语,语出<韩非子·说林上>.原文为: ...

  • 桓公伐山戎

    读<韩诗外传>第四卷·八 (峻岫) (原文) 齐桓公伐山戎,其道过燕,燕君送之出境.桓公问管仲曰:"诸侯相送,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 ...

  • 窝囊的周襄王

    春秋时期的东周天子,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政治上大多没有作为,而且战略眼光都不长远,这就不但使王室沦为了诸侯的陪衬,而且就连自己的王位,也常常需要诸侯的军事援助才能得以巩固. 之前周惠王在世的时候,周 ...

  •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是怎样的

    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国君,他的崛起称霸也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一幕,受到了后来无数能臣的赞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介绍 齐桓公的奋斗 ...

  • 【歪读《古文观止》】堪称影帝——《齐桓下拜受胙》

    明显感觉齐桓公要比郑庄公更聪明.戏演得比郑庄公更精彩.周王室虽式微,但依然是摆在那儿的"王".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实行"尊王攘夷"这一国策.征伐时师出有名,例如 ...

  • 神秘的孤竹国与秦皇岛卢龙背后的关系?

    神秘的孤竹国与秦皇岛卢龙背后的关系?

  • 3500年前股商时期的大国:孤竹国

    早在3500年前的股商时期,幽燕大地就曾诞生过一个北方大国-孤竹国,他从建立到灭亡,在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000余年.孤竹国是商汤分封的北方诸侯国,存在于殷商.西周.春秋时代,在西周以前一直是幽燕地区维 ...

  • 九州万国48说孤竹国

    前边说诸侯国,许多源于周初.在夏朝商朝已经有了一些诸侯国,不过当时更接近于国家内不同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没有严格的封地与爵位.这里说孤竹国,说是商代的一个诸侯国. 商朝为子姓国,孤竹国也是子姓国,算是同 ...

  • 孤竹国新考

    哈尔滨 李少波 一.孤竹国的起源 孤竹国来源于炎帝的后裔,为姜姓墨胎氏.是有邰氏后裔及太岳后裔相融合而来的. (一)有邰氏 <路史.后纪四>载:神农氏生帝柱,帝柱生帝庆甲,帝庆甲生帝临,帝 ...

  • 伯夷和叔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

    三千多年以前,在商朝的商纣王时期,有一个叫孤竹(今天的秦皇岛一带)的诸侯国.他们的国君是商朝王族的旁支,最早是以王族公子的身份被分封在孤竹,从而建立了孤竹国. 当时孤竹的国君名叫亚微,他有三个儿子:长 ...

  • 书法交流圈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

    书法交流圈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qu ...

  •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

  • 文言善读6:伯夷、叔齐

    文言善读6 伯夷.叔齐 一.故事新编 21.度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   )之,至市方知忘度(   ),徘徊几度(   )欲反,度(   )之再三,则度(   )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 ...

  • 历史故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商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孤竹国的小国,国君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他们的父亲十分喜爱他们,对他们抱有很大的希望.在两个儿子当中,父亲似乎欣赏叔齐更多一点,一直想把王位传给他. 伯夷和叔齐很小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