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的老中医秘方

1.疏肝顺经汤 徐明远

(组成及用法) 白芍30g 当归24g 熟地黄15g 山药 15g 枸杞子15g 炒鸡内金15g 柴胡15g 茯苓12g 绿 萼梅12g 郁金12g 菟丝子30g 合欢花9g 薄荷9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肾亏肝郁,经来不定期而量少。

(解析) 经来断续,或前或后,无有定期,量少色淡,纳食不 香,气短懒言,抑郁寡欢,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苔薄,脉沉细 弦等,多责之气血两亏。然久服气血双补方药少效者,必当考虑 肝气郁滞之病理。经血虽出于肾,然肝气不畅则肾气亦结滞,故 冲任失调,经来时断时续,或前或后。本方补血气疏肝而开肾 气,肝肾气舒,血气充沛而经血自然通达无碍,可趋正常。

2。五制香附丸 徐明远

(组成及用法} 香附12g(五制) 香橼皮9g 茜草9g 红花9g 川黄连6g 法半夏9g 川芎9g 丹参12g 大腹 皮12g 当归12g 乌药12g 白芍15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气滞血瘀,月经失调。

(解析} 《陈素庵妇科补解》有八制香附丸,全方由香附(Jk 制)、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秦艽、牡丹皮、青皮等组成。徐氏 经实践增减此方而成五制香附丸。本方以香附、香橼皮、乌药、 大腹皮疏肝理气;黄连、白芍两调肝脾;当归、丹参补血;茜草、红 花、川芎活血化瘀;半夏逐痰。但凡气滞血瘀,血虚血热所致月 经失调诸证多可运用。余以本方治疗经来量少,腹中气滞,少腹 疼痛,面色晦滞,脉来不利者尤为应手。附:香附五制法:先用米泔水浸一昼夜以制其燥;次用酒炒 以通行周身;三用醋炒以引入厥阴;四用童便浸以利下行;五用 杜仲炒使之达下元腰膝。

3.补血通经方 石恩权

(组成及用法) 菟丝子15g 炒鸡内金15g 徐长卿15g 丹参15g 薄荷9g 炙黄芪12g 茯苓15g 桂枝9g 炙甘 草9g 党参15g 熟地黄18g 山萸肉9g 怀山药15g 当 归12g 炒栀子9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或为水滴丸,或为蜜丸缓服。

(主治) 经来量少或后错,或稀发,甚或闭经;经来或淡紫 有血块,面色黯滞,或卵巢功能低下。

(解析} 气血肝肾亏损,轻则月经量少后错,重则月经稀 发,更重则经闭不行,总因冲任血虚,血海不能按时满盈所致。本方以地黄丸、参苓白术散、逍遥散合方,意在补益脾肾以固 本。又因此类病证常兼肝郁血滞,虽有逍遥散疏肝气,更加徐 长卿、丹参、桂枝活血化瘀,温经通脉;炒栀子清隐匿之郁热; 炒鸡内金助消化而益脾,也可行血中之滞而通经。本方平和, 既补脾胃之气血,复滋肝肾之真阴,阳生阴长,或能促进性腺 功能之生发。也可将本方每月服6—8剂,作为绝经前期之保健用方。然 痰湿重者,阴津伤者,皆不宜之。

4.加味温经汤 陈真一

(组成及用法] 当归6g 白芍6g 吴茱萸6g 川芎5g 炮姜6g 法半夏6g 牡丹皮6g 麦冬lOg 党参lOg 桂 枝6g 阿胶6g(另炖冲服) 炙甘草6g 乌贼骨15g 水煎,日3服。

(主治) 月经失调,少腹冷痛胀滞,经水色紫成块,淋漓不 尽,特别适用于青春期女性。

(解析} 《金匮要略》温汤为调经祖方。上述诸症皆冲任虚 寒、瘀血阻络所致。本方温经散寒补气血而固本宗旨未改,然瘀血 阻络,经水终不能循经而行,妄行于经络之外而淋漓不尽,或成崩中 之势,故去生姜,加炮姜、乌贼骨化瘀止血,瘀去血行,经调病解。 若小腹冷痛明显,去牡丹皮、麦冬,加炒小茴、苏梗、香附、台 乌药;漏下色淡不止,亦去牡丹皮、麦冬,加熟地黄、淫羊藿、枸杞 子;气虚明显,去牡丹皮、吴茱萸,加炙黄芪、生山药。本方性稍热,崩漏实热者不宜用。

5。先期安血方 王锡章

(组成及用法) 生地18g 黄芩lOg 炒黄连6g 当归 12g 白芍12g 川芎9g 阿胶15g(烊化兑服) 艾叶12g (醋炒) 白芷log 狗脊log 续断lOg 地榆炭lOg 山萸 肉9g 水煎,每日 l剂分3服。

(主治} 月经先期而至,量多经期长者。

(解析) 初潮较早,月经素来量多,经色深红、鲜红,质稠, 间有少量血块,平时火气重,经来腰腹胀满,面红唇干,心烦口 渴,舌红脉滑数者,多因热迫冲任,血热妄行。余意妇科血热冲逆之证,必与内科血证有异,清热凉血之 外,要在调理冲任。本方以芩连四物汤清热泻火。和血敛阴;续断、阿胶、山萸肉、狗脊固冲止血,可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亦可用于子宫肌瘤出血;白芷“主妇人漏下赤白”(《神农本草 经》);艾叶经醋炒则辛温之性略缓而止血制崩之能大增,本方 用之甚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