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培 | 飞吻国界碑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麾村元宵节    呐喊吧,中国

麾村春节    在悉尼过元宵节

苏东坡吃蝙蝠    珍珍

飞吻国界碑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江都实验初中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

坐飞机出入国境,总是看不到国界碑,没有明显的瞬间视觉冲击,因此心理上相对平稳。

但如果从陆路进入国境,又恰好路过国界碑,情形会大不相同,那突然间汹涌而至的情绪波动,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产生的心灵震撼,远胜于坐飞机,那种独特的体验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那一次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回国,是乘坐的大巴。过国境线时,由一名俄罗斯军人跟车。这名军人忠于职守,始终站立在司机旁边,安静地扫视一车的旅客,间或透过车窗,警惕地观察国界线附近的情况。突然,汽车减速,滑行一段停了下来,俄罗斯军人下车,一名英姿飒爽的中国军人登上汽车换岗,车厢里立即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位军人十分年轻,脸上还留有几分稚气,面对乘客对亲人般的欢迎,激动得满脸通红,挺直腰身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算是回礼,迎来了又一阵掌声。掌声刚停,年轻军人作了简要讲话,说:“这里是祖国的边境,前面就有国界碑,为了边境的安宁和大家过境的顺利,我陪大家通过这段路。大家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我将尽力帮忙。”顿时,车厢内原本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人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就再也关不住。一位老者提出:“能否请司机先生在前面的国界碑停几分钟,让我们抚摸一下祖国的大门,并拍照留念?”军人解释了不能随意停留的原因,同时嘱咐司机在国界碑附近开慢一点,尽量满足大家近距离瞻仰国界碑的愿望。

不久,一个中年妇人激动地高呼:“看见了吗?国界碑就在前面!”大家的目光即刻聚焦,靠窗的人开始拍照,后面的人站了起来,让视线挤过空隙,以温柔的目光亲切地擦拭鲜红的国徽。许多人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热泪,像在外面受够了委屈的孩子回到家扑向母亲的怀抱。一个农民模样的中年男子哽咽道:“啊!到家了,到家了!我在俄罗斯农场打工,尽管承包者是老乡,相互间挺关照,但心里总是不踏实,知道在人家国家里,要处处小心翼翼,连放屁都得憋住一点。憋屈久了,就想家,想祖国,见到国界碑,心里安了,胆也壮了,走路可以昂首挺胸,说话可以放声了!”一个女人接过话头说:“谁说不是呢?娘家是出嫁女人的胆,娘家有权势,女人在婆家就可以挺直腰板做人。在国外做生意的人,我们的娘家就是祖国!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是腰缠万贯,说话也没有底气,做人也没有豪气!”一位眼镜先生也大发感慨:“异国他乡再好,也难把他乡当故乡,总有寄人篱下之感。纯朴的恋家之情,悠远的思乡之情,崇高的爱国之情,常常萦绕心头。往往梦中惊坐起,泪洒思乡爱国魂!”接着,车后靠窗的一个女学生模样的孩子柔柔地说:“啊,我真想下车亲吻一下鲜艳的国徽!”旁边的乘客插嘴说:“下不了车,可以飞吻呀。”女孩听了他的话,立刻露出纯真清澈的目光,以宗教般的虔诚做了一个全世界最崇高的飞吻动作,马上又用双手蒙住眼睛,不让泪水流下来。“你已经如愿以偿,还难过什么?”女孩头摇得拨浪鼓似的,回答问话者,说不是难过,是激动……

车离国界碑更近了,庄严的国徽让我肃然起敬,红色的“中国”二字那么粗壮有力。这挺立在祖国北大门的国界碑,如同守卫边疆的忠诚哨兵,彰显着天安门的威严,奔放着黄河长江的气势,回荡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洪亮声音,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万里长城……

许多往事,在当时看得很重很大,经历时间的冲刷,便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渺小,越来越不足挂齿。唯有这段经历,经过近20个寒暑,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那浪漫、圣洁、高贵的飞吻,甚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动人心弦。那屹立在远方神圣的国界碑,时时给我的心灵注入民族的豪气,做人的正气,前行的勇气。

更多作者作品请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

(0)

相关推荐

  • 【阅读悦读丨诗歌】邹荣华《在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与国界碑合影》

    [阅读悦读丨图说]月玲<古城周末踏春行,从此梦里有长安> 摄影/张潮 诗歌/邹荣华 [作者简介]邹荣华,老教育工作者,喜好文学,有作品散见多家报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站在国界碑旁, ...

  • 徐德培 | 扫盲运动

    童年记忆中的扫盲运动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 ...

  • 徐德培 | 采草药

    采草药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 ...

  • 徐德培 | 当我坐上“敬老座”

    当我坐上"敬老座"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 ...

  • 徐德培 | 江都萝卜干

    江都萝卜干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 ...

  • 徐德培 | 奶奶哼

    奶奶哼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 ...

  • 徐德培 | “洋货”与“MADE  IN  CHINA”

    "洋货"与"MADE  IN  CHINA"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 ...

  • 徐德培 | 浴室里的担心

    浴室里的担心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 ...

  • 徐德培 | 农家“竖笛”吹火筒

    农家"竖笛"吹火筒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清晨,吹火筒是乡村的集结号,家家户户 ...

  • 徐德培 | 粗读《红楼》辩“如海”

    粗读<红楼>辩"如海"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