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花鸟画名世,工细而不腻,满纸书卷气!

他以花鸟画名世,早年临张和庵,后刻意于宋元明清传统,长于小写意,成熟期笔墨在陈白阳、华新罗之间,尤擅没骨,生纸熟绢,全以笔墨点染而成,风格工秀文雅。教学严格认真。

李鹤筹:(1891年—1974年)名瑞龄,字鹤筹,号枕湖,原籍山东德州,后迁居河北河间。1920年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与刘子久、吴镜汀、马晋等同为金城学生。1956年在荣宝斋研制国画石色。1958年调入天津河北师范学院绘画系任副教授兼国画教研室主任,1966年退休回京。曾在燕京大学、北平艺专、天津艺术学院任教,曾任中国绘学研究会会员、湖社社员、大学教授、省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会员等。

李鹤筹先生的花鸟属小写意,擅半工半写,画风清新明朗,秀逸优雅,工细而不腻,写而无霸悍,平和淡远,满纸书卷气。他上追宋元,继承宋元以来优秀的绘画传统,学宋画之严谨,元画之抒情,近师恽南田没骨画法,得华新罗之灵气,直接受益于天津画家张兆祥,尤以画芍药、八哥著称,有“八哥李”之美誉。

李先生常在课堂上作没骨花卉表演,学生手中有什么纸就用什么纸,生宣、熟宣、绢,都能熟练地掌握,提笔濡墨,镇定自如,信手拈来,干净利落,完全是多年练就的过硬功夫。

他画花卉用没骨法,设色滋润淡雅,先蘸白粉,再调颜色,笔下去变化微妙, 再注水,注粉,使花瓣玲珑剔透,如含朝露,鲜活水灵。他笔下的芍药、碧桃,在中国花鸟画坛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他画花头严谨精细,虽是没骨,仍一丝不苟,即便多层花瓣,照样笔笔到位。而对叶子的处理,则比较放松,以写意的手法,或色、或墨、或色墨结合,迅速画出叶的大体形状,待半干时再勾叶脉。

勾叶脉又复严谨,起笔、收笔,笔笔讲究,功夫到家,气势贯通,“大胆下笔,细心收拾”。他画较大的叶子如葡萄、柿子、红叶、芍药等用写意法,求苍劲润秀,而画桂花、海棠、杜鹃、桃花等小叶,则比较工细。他画枝干,用笔苍劲老辣,或勾或皴,浓淡、干湿并用,多表现其用笔功力。

李鹤筹先生擅画鸟,画路很宽,大至苍鹰,小至麻雀、翠鸟,种类繁多。花鸟相配,使画面生动活泼,意境深邃,更加抒情达意,诗意盎然,一花一鸟见精神,抒发了画家对大自然的赞美,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画面。

他画鸟用细笔丝毛法,层层丝染,师法新罗山人,但比新罗更严谨,接近工笔。然而,他画鸟既有工笔之细,又有写意之简括。画嘴、眼、羽毛,近于工笔,细笔丝毛,比工笔还工细,将鸟之羽毛表现得丰厚、华滋、蓬松,栩栩如生,而整体造型上又简练概括。

如画翅,既工细,富于质感,又不拘于鸟的结构,而以写意画法,只表现翅的主要结构,虽不是写意画的几笔点垛,而感觉相同,意到笔不到,独有自己的创造。

他画八哥是一绝,皆用多年收藏的精制油烟好墨细研,以小红毛细小之笔,披升笔锋,层层丝毛,由淡渐浓,少则五遍六遍,直到画出墨色的光亮、滋润,画出羽毛的浑厚毛绒质感为止,工细而不腻,厚重而见笔,画起来比双勾染色画法还费时间,而比工笔画鸟更生动,更有利于表现鸟的机灵多态。

李鹤筹先生出身贫寒,为人厚道,人品高尚,平易近人。一生执著地追求艺术,同时热心培养学生,致力于教学工作,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李先生的人品、画品,在他的同事和学生中有口皆碑,在美术界也多为人知。他常给学生讲,学画先学做人,教书教人是他的一贯主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