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人物】两次职业大转弯,他收获了没有天花板的病理生涯
2003年
浙江省舟山医院医生王兆宇只考虑了几天,就在时任院长的鼓动下,从「吃香」的外科转入冷门的病理科工作。
2019年
王兆宇在多点执业了两个月之后,决定离开体制,成为全国首家独立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心——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以下简称「衡道病理」)的全职医生。
按照世俗的观点,这两次180度的大转弯或许都有些「傻」,但王兆宇自己想得很清楚:每一次改变,都是对「职业天花板」的一次突破,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天高任鸟飞的病理生涯。
外科九年后重启 闭关三月求精进
当年在浙江省舟山医院,外科的收入可以排到全院前三名,病理科则位列后三名。但王兆宇并没有为此而感到纠结:一方面,地级市三甲医院的业务量有限,大一些的手术基本上被科领导「垄断」了,「天花板就在你上面」;另一方面,王兆宇当时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对医学钻研得越深入,越明白病理科的重要性,「临床和科研都离不开它」。
真正的难题是:他在临床医学系读本科期间,只学过一学期的病理,可以说是从零开始。病理工作涵盖的范围广,难度大,怎么也得三、五年才能拿下。王兆宇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修了一年,更把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看片,几乎每天都会学习到晚上九、十点钟。
苦吗?累吗?王兆宇摇摇头:不管在哪个科,医生就是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就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好在他觉得自己「耐受力比较强」,加之9年外科工作的经验,临床思路对他理解病理工作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转入病理科两年多之后,他开始独立签发报告,第六年开始,已经能够独立承担病理诊断中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术中快速冰冻诊断。
工作上手了之后,王兆宇开始琢磨病理领域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比如:胃粘膜里的间质细胞是怎么来的?这类问题引起他的浓厚兴趣。为了静心学习思考,他在郊区的水库旁边租了一间房,每天下班后就来到这里进入闭关状态,一住三个月,想清楚了不少问题。此后他又花两个多月的时间,把Payton那本英文原版的《胚胎学》仔细看了一遍,搞清楚了病理细胞的来龙去脉。
说不清从哪天起,仿佛在深水区触底站定,又仿佛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王兆宇眼中的病理世界变得如此清晰明了,条分缕析。无论是签发报告,还是学术讨论,他觉得都像是站到了病理学的最深处来进行表象分析,充满了一种「把握感」。
影像与病理打通 攻克肺病亚专科
2007年,浙江省舟山医院成立了肺癌诊疗中心,针对这一国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种,把不同科室的医生组织起来,每两周碰头一次进行多学科诊治(MDT)的讨论。
王兆宇也被选中参加了这支团队,这成为他深入研究肺部亚专科病理的契机。以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为例,起初普遍的观点认为有一部分BAC是普通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而新兴的观点认为,这两者并非独立的类型,而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经过数年讨论,学界于2011年左右就新的观点达成了共识,用原位腺癌替代了BAC这一名称。这一过程给了王兆宇启发,他开始有意识地把病理和影像关联起来进行研究。
王兆宇联合两位志同道合的研究生朋友,在当地的三家医院收集肺癌病例。到今年夏天他加盟衡道病理之际,已累计收集整理了3000多个病例。看得多了,他逐渐整理出肺癌诊疗的一条完整思路:影像学显示的病灶变化和病理学揭示的病变发展相辅相成,相互验证,把肺癌的影像诊断基础推到了病理的深度。
曾经有影像学教授表示,仅凭影像资料无法判断肺癌的类型,但王兆宇在长期细致深入的研究后认为:大部分的病例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符合率相当高。
他一边研究,一边把自己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同行分享,最初是一些本地的病理医生参与到讨论中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外地同行也被吸引:「影像还能这么看!」
在同行中的影响逐渐增大,王兆宇感到自己有动力、有责任把相关研究做得更好。他在日常工作之余,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做1-2个PPT,对收集到的相关临床病例分门别类进行总结,并附上病理诊断的思路。到如今手头的PPT已积累了100多个,电子版的病例素材保存了800多个G。
投身第三方机构 彻底打破天花板
因为衡道病理的医学新媒体,王兆宇知悉了衡道病理,这家公司以知识技术传播和诊断服务输送的方式赋能基层,开阔的思路和灵活的机制让他感觉到:市场上另有新天地。
机缘巧合,王兆宇于2019年初受邀来到衡道讲堂作了一次直播《肺结节病理学》;春夏之交,他接受了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的多点执业邀请。在舟山和上海穿梭了两个月之后,他果断决定全职加盟这一全国首家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心,成为一名完全市场化的自由的病理执业医师。
王兆宇直言,最打动他的就是衡道病理的发展空间。精准医学时代对精准病理诊断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心可以做到最齐全技术平台和最优质资源的集约利用,天然具有效率优势,是国家鼓励的发展方向——衡道病理节节攀升的业务量也说明了这一点。
王兆宇开始多点执业的时候,正值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新一届负责人走马上任,锐意改革,引入了国外通行的医生助理制度,让医生助理(Pathologist Assisant, PA)来从事文字编辑、文档整理等非专业技术工作,以及在病理医生指导下进行小标本取材、图像采集、细胞学初检等一部分简单的技术工作,使得病理医生能够腾出精力来专注于诊断、学习和科研。
「一个医生加一个助理,顶原来两个医生」,王兆宇说,机制理顺之后,整个诊断中心的生产率都提高了,不但能高效完成诊断中心的日常工作,业务学习的时间也得到了保证。诊断中心还有每周一次的业务讲座,大家轮流授课,共同进步。他感觉,在这里用在专业上的时间比在公立医院多一倍。
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2018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目前的样本量大致与地级市的三甲医院齐平。虽然总量不算特别多,但每个医生/技师的平均工作量并不少,可能还略高于公立医院。「业务提升的机会不用担心」,熟知公立医院职业发展路径的王兆宇表示,年轻医生来到衡道病理,不会只被当成劳动力,「我们会关注每一个人的职业成长与技术积累」。
作为一家年轻的第三方病理诊断机构,衡道病理当然还需要时间去沉淀和积累。不过,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海量样本数据,并建立起PathHubTM病理大数据平台,这显然将是一个加速器。得益于投资方「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突出优势,加上自身强大的专业标注能力,衡道病理已经在病理人工智能方面抢得先机:在刚结束不久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他们联合商汤科技,发布了后者研发的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在病理AI辅助诊断方面的成果及落地应用案例,这在病理诊断方面极具意义。
据介绍,在上述案例中,人工智能已经做到了肠镜活检病理良恶性分类准确度超过98%,结合医生诊断恶性病例可达到0漏检。
「人工智能判别、辅助诊断是发展趋势,一旦经过验证投入临床,可以有效缓解基层人力短缺、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衡道病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朱大为表示,衡道病理开发的胃肠道肿瘤及消化腺癌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目前正由上海知名三甲医院牵头开展多中心验证。我们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病理全流程的技术赋能,确保患者可以得到国内最高水平的病理诊断服务。
衡道病理对AI研发的重视,表明了对趋势的远见与把握,对AI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的王兆宇认为,「如果现在不跟上,10年以后可能没法活」。
脚下有越来越宽的路可以走,心中有通往未来的愿景可以去努力,王兆宇觉得:在他的病理职业生涯中,头上再也没有天花板。
小衡友情提示:衡道病理招聘进行时!点击公众号菜单栏「我们」→「加入我们」,有机会成为王兆宇老师的同事哦~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本公众号,并在使用时注明「来源:衡道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