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和尚状元

明朝嘉靖年间,陕州有个寒门秀士姓李名文正,妻子赵氏名素月,夫妻俩恩爱非常。李文正寒窗苦读,盼望有朝一日蟾宫折桂。赵素月勤劳贤惠,为供丈夫读书日夜纺线织布,省吃俭用。这年正逢京城大开考场,赵素月把出嫁时陪送的簪环首饰变卖,加上平时积攒的银钱作为盘缠,送丈夫进京赴考。
岂料当时担任主考的正是奸臣严嵩,李文正在考场上虽然文思泉涌,因无钱送礼行贿,竟被严嵩除名。李文正落榜后,心情格外沉重,想起贤妻为自己求取功名日夜劳作,费尽千辛万苦,如今一番心血汗水全部付之东流,有何颜面回家去见妻子?何况水远山长又身无分文。山穷水尽的李文正决意了此残生,为了不给店家添麻烦,他一个人悄悄地出了京城来到东郊,在一棵柳树上上了吊。
也是李文正命不该绝,此时恰好白云山永福寺住持洞明长老云游路过此地,将气息未期的李文正救了过来。洞明长老问道:“书生姓其名谁家乡何处?何如此轻生?”
李文正跪倒在洞明长老面前,把自己的漕遇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然后哀求道:“老禅师既然救下小生性命,小生也已绝了尘念,恳请老禅师将小生收归门下吧!”
洞明长老叹道:“今日相遇是你我的缘分,看你如此诚心,老衲收下你就是。”
李文正跟随洞明长老来到京东白云山永福寺后,老禅师为李文正剃度受戒,取法号法正。法正从此一心向佛,每日虔诚诵念经文,抄写经卷。洞明长老见他天姿聪慧,十分厚爱,除了讲授佛理还经常与他谈古论今,师徒之间宛若挚友。
这永福寺已有百年历史,庙宇残破亟待修缮,洞明长老也早有此夙愿。于是提出要众弟子们化缘筹集修葺之资,众徒弟遵照师命各个捧着钵盂各奔东西,法正当然也在其中。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众弟子募化的财帛已足够庙宇修缮之用。洞明长老便请来精工巧匠,用了两年的时间将山门、大雄宝殿、两厢偏殿、经堂、钟鼓全部修整一新,又重新铸造了一口大铜钟,将原来那口缺耳掉牙的老钟换下。
修缮事毕,洞明长老便主持举行盛大的庆典法事。庆典的第一件事就是撞钟、奏佛乐。不料,那口新铸的大钟却连撞数次不响。众僧徒和铸造工匠面面相觑,惊诧不已。
洞明长老双手合十,口诵“阿弥陀佛”佛号,然后对众僧徒道:“钟成不响,因尚有施主善缘未了,还需徒儿们辛苦一回再去募化,铜板不在多少,以响为足。”
于是,众僧又二次下山化缘。法正下山后一个人走街串巷,手捧钵盂沿村庄乞求布施。这天,法正来到一个村庄,低头行走间忽听手中钵盂“当啷”一声响,一枚铜板落在钵中。法正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荆钗布裙的女子。女子两眼怔怔地望着法正,忽然泪流满面道:“官人,我可把你找到了!”
法正一愣一原来这位女施主竟是他的妻子赵素月!法正心里一颤,突然想到了师父的话:难道说师父说的大钟不响因尚有施主“善缘未了”就应在素月的身上?方才赵素月将那铜板扔进体盂中声音格外响亮,岂不是应了师父所说的“以响为足”吗?两件事都被自己遇上,莫非是佛祖有意安排…赵素月见法正沉默不语,两眼的泪水如泉般涌了出来,一边哭一边倾诉离别之苦。丈夫进京赴考数年不归又音讯全无,赵素月日夜心神不宁,后来便离家寻夫。一个从未出过家门的妇人背井离乡,像大海捞针一般找寻丈夫,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赵素月身上的钱越来越少,最后不得不沿路乞讨,这样寻访了五六年都没有找到丈夫的踪影。这日她遇上一个好心的大嫂,不但让她吃了一顿饱饭,临走时还给了她一枚铜板。赵素月拿着铜板,正遇上这化缘的和尚,她想将铜板施舍给和尚结个善缘以求佛祖保佑丈夫,却没想到这和尚正是她苦苦寻找了五六年的丈夫李文正。
赵素月悲喜交加,也顾不得面前的丈夫已经是个和尚,拉住法正的手哭哭啼啼地说:“官人,你我夫妻分别多年,蒙佛祖保佑在此奇逢巧遇,咱们回家去吧。”法正急忙抽出手后退两步,哽咽着说:“素月,我对不起你……可是,我既入空门,便不想还俗了,你还是回去找个好人家安心过日子吧…”赵素月一听心中又气又痛,颤声说:“你竟如此无情无义,不顾我这些年来的苦楚?也罢,你若不肯回家我便跟着你去,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法正皱了皱眉头却又无计可施,就这样,一个和尚无奈地带着一个女人回了白云山
洞明长老见法正带着一个女人回来,使问道:“命你下山化缘,为何带来一位女菩萨?"法正只好如实对师父说明原委.洞明长老微笑道:“既然如此,女施主来了不可慢待,但我寺院佛规女施主也当明白.就请到寺外村庄暂住几日.待铸好铜钟.老枘自有道理。"说里便命法正将赵系月安排到山下一居士家中。
次日.海明长老便派徒弟请来铸造工匠重新铸造铜钟。经过数日精心制模然后升火化铜。铜水熔化后,洞明长老亲手将法正带回来的那枚铜板掷进铜水中。说也奇怪,那铜板落人铜水中后,立刻腾起一股耀眼的红光。洞明长老大喜,挥手道:“浇铸!”
大钟一次熔铸成功。
大钟悬挂在钟上,洞明长老亲自撞钟三下,“咚—咚——咚——”响声浑厚、悠远、绵长,十里之外都听得见。
大铜钟铸造成功后,洞明长老命法正将赵素月接到寺中。长老对法正说:“法正,现在你的佛缘已满,你妻子如此贤良,忠贞之心苍天可鉴。你还俗回乡夫妻团聚吧,日后必有善果。”
法正跪在师父面前热泪盈眶:“师父恩德无以报答,请受徒儿一拜!”
临别时洞明长老又赠李文正夫妻文银五十两,以作安家之用。李文正与妻子赵素月回到故乡陕州后,将破败房屋重新修整,生活安定下来。
李文正本想与妻子安心地过男耕女织的日子,但赵素月却一定要李文正重新温习学业,将来再进京求取功名。李文正因前次科举受挫加上几年佛门清音洗涤,对功名利禄已视若浮云。赵素月却认为丈夫才气不凡,他日定会功成名就,不可埋没。在妻子苦苦劝导下,李文正也觉得不应辜负妻子的一片苦心,于是便又开始潜心读书。一晃,、三年过去了,又逢大比之年。赵素月为丈夫打点行囊,择吉日送他起身奔赴京城。这时奸臣严嵩已倒台,考场纪律整肃严明。大考后月余开榜,李文正独占鳌头名列榜首!
在金殿上,皇帝御笔钦点头名状元时,一位大臣出班奏道:“万岁,查李文正本系还俗和尚,点和尚为头名状元从古至今尚无先例,望万岁斟酌…”嘉靖皇帝道:“国家选拔人才当无论出身唯才是举,况且太祖当初亦曾人寺为僧,点和尚出身的李文正为状元有何不可?”
众臣听了,齐称皇上不愧圣明天子,国运必然大兴。
因李文正是还俗和尚,世人便称其为“和尚状元”。后李文正出任知府、巡抚,为官清正,颇有政绩。
正所谓金诚所至,金石为开。种种机缘巧合放下了也就得道了。
(0)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  小木匠和大蟒蛇,多事惹出无妄灾

    说的是故事,讲的却是人生,借古喻今谈天下聊家长里短.在开讲之前,按规矩要先来一段定场诗.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闲言碎语不要讲,咱们今天说说小木匠. ...

  • 民间故事   劫童恶僧

    明天启年间的寒冬腊月,寒风萧瑟,草木凋零.一个偏僻清幽的农舍内有个四五岁的孩童在玩耍.那孩童浓眉大眼,甚是乖巧.孩童的旁边有个面容姣好的妇人正在辛勤地织布,这个妇人叫陈氏.嫁到这里已六年多,丈夫李文是 ...

  • 水浒传:智真长老收鲁智深为徒,为什么赐了个平辈“智深”法名?

    杨角风谈水浒第19期: 鲁提辖为了金翠莲,拳打镇关西,没曾想三拳下去后酿成大祸,担心坐牢后无人送饭的鲁提辖,一溜烟就跑了. 当然,他的跑也不是无目的性的,而是有选择性地跑,尤其是那句"贫不择 ...

  • 长篇小说连载 || 梧桐巷 六十七章:家运不幸

    梧 桐 巷 黄立云 著 作者简介: 黄立云,江苏泗洪人.曾用名,春风杨柳.震西.江苏作家协会会员,宿迁市作协理事.<民生与物价>主编.宿迁市政协常委.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先后在省级以上 ...

  • 花坟头的由来

    明朝嘉靖年间,贯休筹建于公元867年的石壁寺,经几百年的沧桑及失修,已成破旧不堪.原有的和尚都已离寺而去,于是一些江湖人物,见此风景依然如此秀丽,便筹资修建了石壁寺,并充当和尚在此安身生活. 他们为劫 ...

  • 民间故事: 和尚与蚂蚁

    宋朝,富阳县有一座寺庙,这座庙原先香火很旺盛,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庙中的方丈被官府抓走了,一些陈年旧事被翻了出来,方丈对自己以前犯过的错,都承认了,很快就被打入了死牢,这消息传出来后,庙中的和尚都逃走 ...

  • 民间故事和尚用一个损招,得到了美人,但最后却落得个悲惨下场

    乐轩酷漫益谦 关注 昨天08:33 有个和尚看上了别人的美貌妻子,想占为己有,却一直没有机会接近她.这天,少妇的丈夫外出回家,和尚用了一个损招,如愿得到了美人.只可惜最后却落得个悲惨下场. 杭州城有个 ...

  • 龙欣民间故事——《状元林大钦对对子的故事》

    且说大明嘉靖年间,潮州岀了个状元林大钦,这状元少年才俊,行年二十岀头就龙门独跳.传说因皇后的一句赞骂而英年早逝,当属无稽之谈.人各有命,谁能左右?但他对对子的才思敏捷,流传至今,传为佳话. 话说那状元 ...

  • 民间故事:新科状元衣锦还乡,祭拜父母后,向一个小乞丐下跪喊爹

    宋代时期,颍州有个叫曹之源的书生,他自幼丧母,全靠父亲曹老汉将他拉扯成人.曹老汉为了供曹之源读书,他白天卖豆腐,夜深还在磨豆腐,每日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曹之源将父亲的辛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终日刻 ...

  • 民间故事:和尚看风水

    清朝末年,在太原有许多商家,其中不乏有很多老字号,这些老字号的老板能够让店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直红红火火,必有过人之处,按我们普通人的话说,这些老板是非常精明的. 其中一个老板姓谢,叫谢东,年龄有40 ...

  • 民间故事:老汉竟在井中钓上来一条泥鳅,和尚却是劝其放生

    民间故事,奇闻趣事,这里是话神道仙的原创故事领域. 接下来请看传奇的民间故事. 这是流传在民间的一桩怪事,古往今来,一说起钓鱼,自然是在江河湖海之中,这才是正常的. 但是在北方的一处村落,却是有一名老 ...

  • 民间故事:儿子不孝娘受罪,和尚说悄悄话,老天打雷别救他

    从前,有一户人家姓陈,男人走得早,只留下母子二人,以务农为生. 寡妇姓田,虽然被生活磨得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身体精神都还好,能干活能下地.儿子叫大宝,二十多岁,因为家贫,一直未能娶上媳妇. 田寡妇把 ...

  • 民间故事:放牛娃救助青蛇,十三年后,青龙星君下凡投胎成状元

    唐德宗年间,小山村里有一个名叫万山船的放牛娃,给吴财主放牛.他家是吴财主的佃户,租种着几亩田地,勉强度日.吴财主家里养着几头水牛,需要人放养,万山船的母亲带着他去哀求吴财主赏口饭吃,吴财主故此把这种活 ...

  • 民间故事:儿媳将婆婆关进铁笼,每日喂她吃猪食,和尚:做得好

    唐代时期,夏县有个叫谭泰文的县丞,他为人正直,两袖清风,是个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一日,谭泰文去乡下探查民情,天色太晚,便借住在一户人家过夜. 这家户主姓张,叫做张强,其妻赵氏,夫妻二人依靠种田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