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情” 征文 | 长泉古渡 | 作者:陈书生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欢迎各位作者登录大河文学网(www.dahewenue.cn)注册驻站作者。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东周的使者从此北渡入晋
船行巨浪滔天
抵岸潮落水平
岸边数泉喷涌
欣然命名此地
长泉
西台地上
仰韶文化遗址
面广层厚
彰显万古千秋
东坡地下
汉代古墓
分布集中
追溯源远流长
对面山崖
石洞 雕像 佛塔
源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留下来
走塔不见塔
见塔不走塔
七十二座无影塔
名不虚传
足以证明
这里曾经发生过好多事情
曾经荒无人烟
曾经刀耕火种
曾经生灵涂炭
曾经战火纷飞
曾经繁荣昌盛
长泉渡口
黄河的南北重要船道之一
唐武德二年
长泉置县
隶属怀州府
明崇六年
农民军领袖李自成等
率部从此渡河
渡河时雪花纷飞
过河后云开日出
势如破竹
横扫中原
最后一举推翻大明王朝
1947年8月
陈(庚)谢(富治)大军从此渡河
十里八乡的木匠铁匠汇集这里造船
群众让出自家的房子窑洞
30艘大船提前造成
大军渡河当日
大雨如注
为了把大船运往河边
男女老幼怀抱麦草
参与铺船道
群众 民兵 船工 老艄公
八百余人
护送大军过河
接运伤员回村
在野战兵站服务
七天七夜
输送第四纵队
太岳野战民兵部队
太岳民兵担架队
随军南下地方部队
民工运粮队等数万余人
挺近豫西
所向披靡
当年十月
太岳军区首长和地方政府领导
在长泉召开表彰大会
授“黄河堡垒”锦旗一面
以示嘉奖
1982年
原武汉军区在此建成索道桥
南端在石山下的绝壁中
北端在大军过河的长泉村
剪彩当日
军区首长和省委省政府领导
亲临长泉观看军演
全长1公里的索道木板桥
四辆装甲车同时通过
一桥通南北
千年划船摆渡的历史
从此画上句号
1996年
国家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落成
长泉村的乡亲父老
像当年支援大军过河一样
服从政府移民安置
眼含泪水
三步一回头
离开了祖祖辈辈
生活居住的地方
啊
长泉古渡
我的故乡
尽管如今已是高峡平湖
名垂青史
万古流芳
作者简介:陈书生,60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在《曲艺》《鸭绿江》《幽默与笑话》《黄河文学》《小小说大世界》《时代作家》《文学世界》《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建材报》《河南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余篇,出版个人文集《说的是》一部,现就职于河南济源天坛山水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