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为何出家?
文/归途如虹
甄士隐是《红楼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他虽然只在第一回里作为主要人物出现,却是《红楼梦》的一个灵魂人物。
甄士隐是一个颇有才学,品行端正的人。他淡泊名利,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是观花修竹,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他的夫人性情温婉贤淑,女儿甄英莲也是娇美可爱。他家境不算十分富裕,但是也算是颇有家产。
甄士隐是一个十分爱才的人。他有一个好朋友,就是落魄书生贾雨村。他觉得这个贾雨村是一个可造之材,就时常接济他,也乐于和他谈论学问。
甄士隐原本不知贾雨村有雄心壮志,后来听到贾雨村念的一首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时甄士隐才明白,贾雨村这个人抱负不浅。甄士隐决定接济他进京赶考。
有的读者或许会纳闷,甄士隐如此清高的人,为什么会想要接济贾雨村进京赶考呢?
首先,甄士隐当时觉得,贾雨村不会成为一个贪官污吏。毕竟,那个时候,贾雨村是一个颇有志气,靠撰文为生的穷书生,并没有被官场玷污。甄士隐便觉得,自己帮助他,他可以成为一个造福一方的好官。而且,贾雨村知道百姓疾苦,有丰富的民间生活体验,这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十分重要。
而且,贾雨村是他的朋友,甄士隐讲义气,觉得朋友有难,应该伸出援手。
还有一个原因,大家或许想不到,甄士隐也有私心。甄士隐不愿意当官,又没有儿子,家里完全是靠坐吃山空过日子。这样的日子是支撑不了几年的。甄士隐当时或许想着,贾雨村如果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一定会接济落魄的自己。
可是,甄士隐看走眼了,贾雨村后来堕落为一个自私自利的奸臣。
贾雨村走后,甄士隐便开始遭难了。甄英莲跟着下人去看花灯,结果被拐子拐走,下落不明。甄士隐和妻子痛不欲生。正应了赖头和尚的那句话,“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后来,甄士隐家里又遇到了火灾,甄士隐和妻子侥幸逃生,家里却烧成一片瓦砾场了。没办法,甄士隐只好带着妻子去投奔岳父。他的岳父叫封肃。这个人是一个势利眼,看到女婿如此落魄,也没有好脸色。他只是给了他几亩薄田,甄士隐不懂稼穑之道,很快就越来越穷了。
甄士隐对女儿充满了思念和愧疚之情,处境又越发凄凉,对于生活的意义自然会觉得很迷茫。
甄士隐是一个颇有慧根的人。他有一天遇到一个跛足道士,听他念了一首《好了歌》。便立刻明白了人生无常,荣辱周而复始的道理。他对《好了歌》进行了注解。他的注解更是体现出一种繁华落尽的苍凉之感。
从此,甄士隐就跟着这个跛足道士走了,出家当道士了。这个事情对他的妻子自然会造成不小的打击。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大费周折写甄士隐的出家呢?
甄士隐的出家其实是暗示贾宝玉也会出家。因为甄士隐曾经在梦里和通灵宝玉有一面之缘,他和贾宝玉之间也自然是有缘的。贾宝玉会出家,或许也是因为他的点化。
甄士隐的出家体现出曹雪芹的一种人生观。曹雪芹是一个经历了家破人亡的人,对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很深的体会。他觉得,出家虽然对于世道毫无益处,至少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解脱。
曹雪芹也是借甄士隐的出家抨击当时黑暗的社会。甄士隐带着妻子投奔岳父的这一路,可以说是历尽波折的。按照《红楼梦》里的说法是“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寥寥数语,就将老百姓的凄苦生活写得淋漓尽致。
甄士隐的出家和她女儿的命运也是互为因果的。失去女儿给甄士隐造成的打击让甄士隐十分煎熬,甄士隐没有尽力寻找女儿也让日后的香菱苦不堪言。可见,曹雪芹对于甄士隐的选择也并不是十分认可。
甄士隐是一个好人,却没有得到好报。他的出家对于《红楼梦》而言十分重要,可以说《红楼梦》的悲剧氛围从第一回开始就渲染得力透纸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