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丨人生何处不围城
原创丨人生何处不围城
文/欢爸
时间/2021-10-20 06:58
【引言】【成语】事非经过不知难【拼音】shì fēi jīng guò bù zhī nán【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二回:“事非经过不知难。当下无意演说,竟自下台,勉强把名单取出,交给议长,自己垂头丧气,踱出院门,乘舆竟去。”~
有句俗语: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前一句就是俗语,后一句演化成成语。
教育“双减”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昨天看到圈里同事转的这篇。
多少有些调侃地说,这篇也就是应了那句中式英语“you can you up”的调调而已,感慨一下,没啥新意。
文章本身也就是他一说、你一听的事儿,引起话题兴趣的是,留言区里附和作者的人颇多,好几个提到要躬身入局,方能有真实的感受。
这话表面上看不出有错的,理的逻辑就未必了。
此话怎讲?
从局部来说,躬身入局、深入体验,凭所感、发所言,这是没问题的。
从较长时间段来说,一个时代的局,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了。
时代的局,就是你的命,赶上哪波算哪波,个人并无能力做选择。
教育部门每年的政策都变,家长不会因为不满于某些具体政策,而让孩子放弃上学读书,该读几年级,就读几年级。
家长及学生,或努力、或懒惰,影响不到“局”,而只能是适应。
正如杨绛先生在给钱钟书《围城》写序中所提到的那句名言,“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就当下而言,可以在“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之后,加上“教育也罢”。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我是坚信“听老师的话,跟校长走”的。
首先,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话就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听,那你去学校干什么?
其次,跟校长走,校长是引领教育方向的人,不跟他走,一定掉队。
然而,每个时间段,老师的话也会有着千差万别。
如果老师说,公办学校的课,只是满足大部分普通学生的合格标准,如果想升学择校,就要机构补课,于是乎,大家都去补。
开始的时候,你还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补,但是最后放弃,还是考虑娃的情况,大家都补,自然娃不补就会成为“差生”。
于是,见了不了一个学期,便怂了、便从了。
这种例子很多,想说的无非是,对于“局”,个人是没有能力对抗和选择的。
当然,“局”每年都在微调,今年就不是微调那么简单了,而是巨幅调整,微调尚且不能适应,巨幅调整就可想而知了。
赶上哪个“局”,并不由自己做主,从出生就决定了后边要应对的“局”,作为个体,唯有适应。
至于说那些冲出“局”的人,呵呵,只是他们自己以为出“局”了,其实只是出了这个“局”、入了那个“局”而已,无人不在剧中。
于是在同事的圈里跟帖,错了,赶上啥局是啥局,个人并无力选择,局内的人想出来,局外的人想进去,这才是世界的真相。
时代的局,就是你的命,有道是,人生何处不围城。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的点个赞、转个发、打个赏,再次感谢阅读。
【荐读(独立思考再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