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凤虎 | 湖南的乡村
湖南的乡村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湖南的乡村究竟有多美?不身临其境自然难以领略,单读刘禹锡的这几句诗,已经让人醉了。身在湖南的乡村,极目四望,又何处不白银盘?何处不青螺呢?
不说烟波浩渺的湘江,不说神秘古朴的凤凰,只是在湘潭至邵阳,普通的乡村,就足矣让你流连忘返。你会感叹:天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怎么在这里出现了!
湖南的天是多雨的,雨水的丰沛,成就了繁茂的树木植被,纵横的河流湖泊,丰盛的稻米鱼虾。山是满目的青翠,水是一池的碧绿,山水这么一映,山水都有了灵气。天是蓝的,悠悠的白云就像大海里荡起洁白的浪花。风是微风,轻轻的滑过面颊,带着柔情蜜意,掠过水面,吹开一池池粼粼的波光。湿漉漉的地面上,树木和花草都是自由的,想怎么长就怎么长,于是,湖南的四季都不缺花香。
在这里,有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绿化率,没有雾霾,没有尘沙飞扬,看不到烟囱,也没有林立的厂房,空气永远是湿润而清新,可以闻到泥土的气息和野草的清香。在这里不用担心堵车,每一条路都显得洁净宽广。乡村的房子,都是两层或者三层的,零零散散的隐没在竹树环合的浓荫里,和青山绿水相得益彰。为了利于排水,房子沿袭旧式的瓦顶。他们的房子都没有院墙,也没有固定的朝向,在他们看来,出了门,视野之外才是他们的围墙。
曾经在田间看到一对挖红薯的夫妻,八十多岁了,精神矍铄,腿脚灵敏,干起活来像个后生。我问他们:“红薯挖好之后,做什么?”他说:“种萝卜呀。”“再之后呢?”“种白菜呀。”“再之后呢?”“想种啥种啥。”当时已经是阳历十一月的天气,在北方已经是万物凋零,一派肃飒。让我忍不住感叹:“这哪里是普通的土地?这是标准的聚宝盆啊!”
在这里,民风醇厚,乡情如酒。谁家里有喜事,三邻五村的都会赶过来道贺。他们男人或者女人,一只手举着个红包,怀里抱着一挂鞭炮,脸上带着憨厚的微笑,兴冲冲的赶过去。过事情的人家,在房前俩仨米高的空地上拉上许多线,上面挂满了彩旗。儿子和媳妇的结婚照做成了巨幅,订在正面的墙上。客人一到,立马有执事的迎进家去,伶俐的后生在门前接了鞭炮,直接在空地上点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响彻云霄。浓烈的火药味合着煮肉的香味,让人恍惚幻觉,新年提前到了。
盖房子了,不用写申请,也不用找人盖章。找一块树木丰茂,平整干净的地方,至于盖多大多高?取决于家里的钱箱。我曾经试着问一个老乡:”你家究竟有多大地方?”他用手指了指说:”过这座山,再翻一座山...算了,我也说不清,这事得问我娘。”
房子盖好了,乡民习惯在房子的四周种上修竹,橘柚,白玉兰,香樟。再在门前大大挖一个坑,在塘边扎起篱笆扯上一圈网,雨水汇集过来,就成了鱼塘。放上鱼苗,种上荷花,用不着上杭州,出了门就可以花港观鱼,晚上就是月色荷塘。节日里,有客人举家而来,也不用去买肉,就在塘里随便抓几条鱼,红烧还是清炖,看客人的喜好。不爱吃鱼,还有鸡鸭。如果想喝酒,有米酒和谷酒,都是自家酿的。菜是自己地里种的新鲜蔬菜,还有野生竹笋。招待客人,就在门前那青幽幽的石板桌上。
酒喝一半的时候,好戏登场。客人和主人绘声绘色的说起,湘西那些百听不厌的传奇故事,自然是:悲壮的落洞;凄婉的沉潭;痴情的整蛊;骇人的赶尸。说到骇人处,男孩子张大了嘴巴,女孩子捂上了眼睛;说到凄婉处,男孩子握紧了拳头,女孩子眼睛里汪满了泪水。主人喝醉了,光着一只脚,鞋子踢到了塘里,靠在竹躺椅上睡着了。客人喝醉了,把柚子树当成了主人,抱着乱摇,一个柚子掉下来,落在他头上,客人趴在地上,一边摸头,一边骂:”你妈,谁打我?”看到金黄的柚子,就剥开了,爬在上面乱啃,女孩儿在一边跳着脚笑。一会儿酒醒了,相互指着鼻子又笑又骂,然后和主人作别,哼着悠扬的调子,一路去了。仔细的听一下,歌是这样唱的:“天上起云云起花,苞米地里种豆荚,豆荚缠坏苞谷树,小妹缠死后生家。”
如果有一个心爱的姑娘,我愿与你,就在这美丽的楚地:削竹为房,挖池为塘,养上鸡鸭。圈上猪羊。让荒坡上:松杉似海,板栗如云,茶树成堆,桔树成行。再生上一个儿子,两个姑娘。让珍贵的野山菌养了胃,让天然的氧吧洗了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读书,操棋弄琴。一任岁月悠悠,垂垂老去。
向晚时分,面对荷塘,我们相依坐在竹椅上,耳中天籁不绝,鼻中花香不断,我们都不说话,默默的共赏,袅袅上升的炊烟、沉醉的夕阳。
作者简介:卢风虎,男,笔名夜雪。祖籍河南渑池,70后农民,地方作协成员,草根写作者,一边打工,一边写作。发表有散文、小说、诗歌二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