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6768-我国生物学元老秉志,出国留学被嘲笑,拒绝日本人的科研合作
秉志,原名翟际潜、河南开封人,著名动物学家,中国近现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美国Sigma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
民国二年(1913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学士学位,民国七年(1918年)获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当选中央研究院评议员,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认识秉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介书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也不会武功,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弱知识分子。但却有人煞有介事,说他是抗日英雄,这是怎么回事?
秉志老家是河南开封,出身平常人家,父亲是个小学教员,姊妹5个,家庭条件非常艰难,但秉志天资聪颖而且刻苦上进,除了上几年私塾,其它知识许多都是自学状态下获得的,但他的学识跟那些接受过专门教育的人相比,一点都不逊色。
清朝末期,满清这条破船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年轻的翟际潜目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家贫穷落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要立志可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也就是在这时,他把名字改为秉志。父亲知道了并没有责怪,而是在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孩子终于长大了。天高任鸟飞,就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吧。
1909年,宣统刚即位的时候,面向全国招收出国留学生,正在县城当学徒的秉志也偷偷报了名,遭到了富家子弟的嘲笑,他们讥讽说,秉志前去就是陪读的角色,而且很可能就会被刷下来。可是一个月后,这些富家子弟瞠目结舌,因为秉志收到了官府的录取通知书。
秉志辞别父母和乡亲,带着政府和祖国的重托,远渡重洋到美国求学。
说实话,刚到美国的时候,美国老师对这群留着大辫子的学生不抱什么希望,也没有什么好感。在他们眼里,这些孩子没见过世面、呆头呆脑、傻里吧唧纯粹是来这里混日子,学不到什么东西。
可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他们的意料,这些看起来愚钝的中国孩子,非常勤奋、异常聪明。他们的理解能力超乎想象。
几年后,这群孩子几乎全部以优异成绩毕业,而秉志也在1913年从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系毕业,达到了学士学位证书。毕业后导师破例把秉志留下,自己花钱让他去进修,因为朝廷的公费已经结束,要想继续深造只能自费,可是导师知道秉志家里拿不出学费。
1918年,秉志不负重托完成学业,顺利拿到了哲学博士证书,为自己的留学之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1920年,秉志谢绝了导师的盛情挽留,拒绝了多家美国科研机构的高薪聘请,依依惜别自己的导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
秉志回国后,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如此看来,秉志就是一介书生,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那他为什么跟抗日扯上关系,又凭什么抗日呢?
在这里我给大家交代一下,秉志学习的是生物,因为他从小喜欢生物,喜欢读达尔文的书,对他的进化论非常感兴趣。秉志觉得中国要想富强,必须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真正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秉志继续深造学习的还是跟生物学有关的解剖学和生物学,以及脊椎动物神经学。
因此尽管归国后,中国正处在动乱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但秉志还是满腔热情,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弄到了经费,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研究所。
1927年,秉志再接再厉又动用一切资源,在北京成立了一家静生物调查所。要知道这些研究纯粹是学术范畴,在短期内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效益,不少人都说秉志太呆太傻,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而在秉志看来,科学是厚积薄发,源远流长,不能跟做生意一样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短期回报的事有人做,长期回报或者看不到回报的事也要有人踏踏实实地做。
按说秉志做的事情完全是科学研究,而且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跟日本人是挂不上钩的。可是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都不可能是世外桃源,无法与世隔绝。
(康奈尔大学尼丹携家人访华与秉志、胡先骕等人合影)
就在秉志和自己的同事一心一意搞科研的时候,日本人找上门来了。
1930年,南京政府有关部门向秉志通报,一批来自日本的生物学工作者想来中国进行学术考察,并且指名要到中国西南地区,到那里进行动物资源调查。政府也不懂这些学术类的东西,但因为中日关系处于一个敏感的时候,他们就向生物界的内行秉志通报,征求他的意见。
秉志立刻敏锐地感觉到来者不善,因为西南地区有珍贵的动物资源,比如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处于濒危保护物种,如果让日本人占得先机,不仅会让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处于一个不确定状态,还会让做中国生物界蒙羞。于是秉志向政府建议拒绝了日本人的考察要求,但那些日本学者不甘失败直接托人找上了门,提出可以跟秉志他们共同开发,一同受益。秉志义正辞严地说,中国人有能力在中国的土地上做学术研究,不需要别人的协助,也瞧不上所谓的利益,请你们死心吧。
日本所谓的科学家碰了钉子,灰溜溜地走了,临走撂下一句狠话,我们还会回来的。
果然不久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在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在那帮日本所谓的日本生物学家的指使下,日本法西斯抢走了生物研究所的全部设备和生物标本,连图书资料都抢劫一空。最后还把研究所的房屋付之一炬,秉志多年的心血会化为灰烬。
秉志和同事们看着熊熊的烈火,眼里喷出怒火,紧紧攥起了拳头。
此后秉志把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和满腔爱国激情完全倾注到了生物学研究上,他告诉自己,我这是在抗日,在雪耻报仇。
1949年建国前夕,秉志被邀请出席了在北平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秉志兴奋得像个孩子。他做梦也没有得到,一个在旧社会被瞧不起的、做学术的科研工作者有一天会坐到人民大会堂,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真的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啊。
新中国成立后,秉志已经是花甲老人,但他说,我现在返老还童了,我要再活一百年,这个时代太好了,不会祖国做点贡献,我临走都比不上眼睛。
1956年日本一个民间组织访华,秉志得知其中有生物学家,就向外事部门提出要见见他们,在秉志的办公室,秉志拿出了自己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证书,像个小孩一样争强好胜地说,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研究成果。在场的人忍俊不禁,因为大家知道访华的民间组织都是主张中日友好的,不是右翼分子。
可是大家也明白,这是一个古稀老人的一片爱国热情,大家谁也不愿意扫他的兴。
1965年,秉志老人与世长辞,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这个80老人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人们看到,他工作日志的扉页上写着八个大字“抗日爱国、勿忘国耻”。
秉志老先生的科研之路并不好走,即便在生物学上有着出色的造诣,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公费留学生,依旧被富家子弟嘲笑。在那个不重视学术的年代里,秉志想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所面临的困难比我们想象之中要大很多。而让秉志老先生坚持下来的除了振兴国家科学技术的愿望之外,就是对生物学的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