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曾发誓为了巴勒斯坦终身不娶,却沦陷于小34岁的苏哈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的这句诗歌感染了很多人,同样它也适用于很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而爱国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它需要一生甚至世世代代的实践,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在中国有这样的领导人,比如毛主席和周总理,一位把自己的亲人送上战场,一位为了国家没有养育自己的儿女,他们是祖国和人民的儿子,人民也将他们视为大救星,因为个人价值和祖国最高利益结合在一起,没有人不对他们伸出大拇指。
在离我国不远的巴勒斯坦,也有一位这样的巴勒斯坦好儿子,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爱过的三个人
阿拉法特在中国尽人皆知,因为他是巴勒斯坦受爱戴的前总统,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从1929年到2004年走过了75年的人生历程,2004年光棍节在巴黎去世,去世的原因一度引发强烈争议,开棺验尸后判断是被毒药致死。
这位出生在耶路撒冷的斗士,如其他总统一样备受政治关注,同时受到关注的还有他的爱情和婚姻。
传奇的人物必有传奇的爱情,阿拉法特虽然对结婚并不在意,但是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三位美丽的女士在与阿拉法特有关的史册扉页留名。
第一段爱情是在阿拉法特30多岁时,当时阿拉法特已经是一个建筑起家的大富翁,在科威特工作期间遇到一个非常喜欢的姑娘。
那时候阿拉法特立志为革命奋斗终身,所以忍痛割爱放弃了那段炙热的爱情。可以想象当时阿拉法特和那位姑娘的心情,不过那位姑娘一定能够理解阿拉法特的选择,也会为阿拉法特日后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二段爱情是在阿拉法特40多岁的时候,当时阿拉法特在贝鲁特的巴解总部工作,遇到了一位同样在巴解总部工作的娜达·亚鲁斯小姐。
娜达天资聪明又充满了活力,最重要的是与阿拉法特的革命愿望志同道合,他们相遇时娜达当时是丧偶的状态,娜达的丈夫在革命工作中意外牺牲。
阿拉法特逐渐被娜达的魅力所融化,他们开始认真交往,不过遗憾的是娜达在1975年被敌人暗杀,就在她从总统府出来返回寓所的路上。
得知爱人被暗杀的消息后,阿拉法特抱头痛哭,可以看出阿拉法特对娜达的恋爱程度。
相比于第一段爱情的无名,第二段爱情是有名有姓而且有证的,后来有人向阿拉法特求证,他本人证实了这段爱情,并表示他们已经互诉衷情并打算结婚。
前两段婚姻无疾而终,阿拉法特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估计很多人和他自己都没有对未来婚姻抱有期望,直到阿拉法特遇见了苏哈·塔维尔,一位后来陪伴他十三年的妻子,成就了一段传奇和佳话。
62岁以新郎身份的首次婚礼
当阿拉法特遇见苏哈,一个60岁,一个26岁,苏哈后来也将姓名改为苏哈·阿拉法特。
苏哈的父母是在巴黎的巴勒斯坦裔商人,经常往返欧洲和亚洲,他们第一次相遇是1989年在突尼斯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阿拉法特对苏哈小姐念念不忘。
后来阿拉法特到巴黎,苏哈小姐以阿拉法特翻译的身份出现,再后来就成了阿拉法特的秘书。
由此两个人在不断交往中产生了非常深厚的感情,两年后的1991年,两个人正式决定举行婚礼,阿拉法特时年62岁。
他们的婚礼不同寻常,因为巴勒斯坦环境不安全,两个人的婚礼选在了突尼斯一个地下掩体中,特殊的情境下,阿拉法特给不了苏哈婚纱、婚宴、伴娘和陪伴,只有一个非常短暂的仪式。
随后阿拉法特就回到了他的革命工作中,更别谈两个人有什么蜜月,苏哈表示他们很少完整地互相陪伴一整天。
两个人门当户对,所以才有这场旷世婚姻,拉近了30多年的代沟。成为第一夫人后的苏哈非常忙碌,且经常语出惊人。
有记者质疑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苏哈小姐,她表示自己始终向阿拉法特看齐,和阿拉法特一样是巴勒斯坦的和平斗士。
想必阿拉法特的晚年生活很幸福,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充满爱情力量的苏哈,虽然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但是梦中一定都是苏哈。
试想阿拉法特没有遇见苏哈,他还是以单身的姿态进行革命斗争,那么他的自传一定没有那么丰满,人活在这个世界就是来寻找另一半的旅程。
62岁的阿拉法特找到了他的知心爱人,人生也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爱里,在情里,他冲破了四次中东战争的光与火。
后来有人询问苏哈"为什么决心嫁给阿拉法特",苏哈果断地回答"我当时的感觉如同二战期间法国人对戴高乐的那种感觉,他是巴勒斯坦独立的象征,他的真诚深深打动了我。"
为何不惑之年才成家
阿拉法特为什么不惑之年决定成家?要知道年轻的阿拉法特非常倔强,在婚姻上立场坚定,曾经发誓为了巴勒斯坦的革命事业而终身不娶,想不到苏哈的爱情让他与自己的婚姻誓言背道而驰,他终是走上了爱情的殿堂。
后来也有人询问阿拉法特为什么结婚,阿拉法特面对苏哈快乐地回答"我为什么突然作出这个决定呢?因为我终于找到一位能够接受我的女人,这样的女人世间唯一。"
从这段回答可以看出,是巴勒斯坦的革命事业拖慢了阿拉法特结婚的脚步,阿拉法特心里肯定一直有结婚的念头,只不过他忙碌的身影不能给予女人爱情的甜蜜。
很多女人会在颠沛流离的未来期许中望而却步,也许有人爱着阿拉法特,也许阿拉法特也爱过许多人,但是只有苏哈点头应承。
苏哈能让一个发过誓言的钻石王老五放弃誓言,投入到她温柔的怀抱,说明苏哈很有手段。首先,苏哈能够委曲求全。
在婚礼之前,苏哈就为阿拉法特放弃基督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其次,苏哈工作能力强,阿拉法特说服苏哈担任自己的翻译和秘书,苏哈还负责礼宾工作。
再次,苏哈明确表示不参政。不过苏哈在婚后经常指责巴勒斯坦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曾表示后悔与这样的人拥抱。
苏哈在阿拉法特去世后"流落"他乡,有人一直质疑她到底爱不爱阿拉法特,因为她一直过着非常奢靡的生活。
和中国老话说的"忠孝不能两全"一样,阿拉法特虽然结婚了,但是革命和爱情不能两全,阿拉法特供养着苏哈。
也许正是他们的不常见面维系了这段婚姻,日后苏哈想继承阿拉法特超过60亿元的遗产,不过被巴解组织拒绝,巴解组织表示"阿拉法特的生命和财产属于巴解组织",最后的谈判结果是苏哈获得一部分遗产。
最爱巴勒斯坦的人
苏哈并不受巴勒斯坦高层和百姓爱戴,因为面对贫病交加的巴勒斯坦人民,苏哈从来没有改变他的奢侈作风,她和女儿回到了巴黎,但是身后留下了一连串的咒骂。
不知道苏哈到底爱阿拉法特几分,也许这个答案永远没有人知道,在既成事实面前,苏哈永远在阿拉法特营造的光环之中。
阿拉法特最爱的还是巴勒斯坦,作为中东不死鸟,他成功躲过57次刺杀袭击,一生都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
他自己与曾经自豪地讲:"如果奥运会设计躲避暗杀这一项,我一定能拿冠军。"他之所以不结婚,因为他的确不适合结婚,以色列的情报人员每天都在制定新的暗杀计划,并扬言要将阿拉法特抓住并关在笼子里。
阿拉法特终究抵不过时间,70多岁的阿拉法特不如从前那般壮实,况且被以色列人软禁,生活环境和心理压力都非常令人担忧,直到最后呕吐而亡。
一代豪杰就这样客死他乡,他的亡故令人唏嘘,不过没有人能够忘记——阿拉法特是最爱巴勒斯坦的人。
阿拉法特爱过三个女子,但是他最爱的还是巴勒斯坦,从青少年开始他就是孩子王,并立志为了巴勒斯坦的和平解放奋斗终身,还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在去世前几年宣布停止对平民的恐怖袭击。
我国当年也成为较早和巴勒斯坦建交的国家,也一直支持巴勒斯坦和平建国。阿拉法特的真正情人是巴勒斯坦,三个女子只是他人生中的点缀。
若干年后人们会忘记那三位女子,但是不会忘记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两个名字早已镌刻在历史的石碑上,巴勒斯坦人民也不会忘记阿拉法特,他是巴勒斯坦的主心骨,是巴勒斯坦人民世代的儿子,永远年轻。
文/朱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