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周刚振:洪河寺村变了脸
▲题图由作者提供
洪河寺村变了脸
文 | 周刚振
今年6月6日,我独自一人前往山阳县洪河寺村,去目睹了这里的碧水青山,感悟了扶贫工作给这里带来的变化,这里的人或事,皆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几户贫困人家,与他们拉起了家常。这是一户只有母子俩人的特困家庭,母亲米竹引,今年已67岁了,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儿子也有40出头了,个头只有1.4米左右,可就是这样一个母子相依为命的家庭,他们硬是含辛茹苦地撑了下来。
母亲是一位勤劳的人,去年她养了10多头猪,说是湖北一客商到他们山里来收猪,看了她和儿子的情况,说这猪他要定了,经双方协商,便一疙瘩一块估了价卖给湖北人了。
10多天后,湖北人打来电话说,他买下她家的猪赔了钱,于是米竹引二话没说就拿出500块钱寄了过去,好心的邻居对她说,你是何苦来,光景过得这样艰难,就仅凭湖北人电话里一句话说赔了,就给他退钱,假如说人家挣了钱呢?他会给你家分吗?
米竹引笑而不答,过了会儿,她说做生意的人其实也不容易,这么远的路,天又这么冷,能跑到咱这大山里头来收猪,也是帮咱哩,管他的话是不是哄人哩,我都信!
这就是一位大山深处贫困老母亲高尚的品质。米竹引一生很要强,人穷志不穷,她要把多病体弱的儿子养的好好的,绝不让儿子受半点委屈。
洪河寺村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大山沟,山上植被良好,油松茂密,四季常青,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四季分明,东与丹凤寺坪相连,是由山阳县民政局包扶的一个村子。该村自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沿河两岸,是他们脱贫致富的丹参园。目前花期已过,然而能想象得出,当这些紫色的小花盛开时,在灿烂的阳光下,亿万只蜜蜂在丹参园里嗡嗡飞舞,忙着采蜜,那情那景,简直似一幅有声有色的美图啊!
村民告诉我,他们真幸运,遇上这么好的扶贫工作队,真心实意帮助他们学技术、搞种养、拔穷根,如今他们不脱贫都不好意思了。听说他们今年年底要彻底摘掉穷帽子,看到村民们幸福自信的神情,我也感到心里特别舒服。
走进洪河寺村委会办公楼,二楼的会议室里正在给村民进行果树、木耳及药材等技术培训,讲课的专家讲得认真仔细,村民们听得全神贯注。驻队干部王道印和村上的支书彭朝军对我说,这里的村民厚道,待人热情,有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
他们说第一书记范存江今天到柞水考察学习木耳栽培等技术去了,回来后村上还要大力发展木耳生产。村北头的那片木耳基地早已搭建起了木耳棚,一摞摞木耳菌棒上面盖着篷布,正在等待实施点种。
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218人,到2018年底要彻底摘掉最后一顶贫帽子,实现全村脱贫。于是洪河寺村积极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劳动技能培训促就业、两房建设、村容村貌改善等工作,扎实推进,真帮真扶,洪河寺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洪河寺村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实行“红黄绿”动态管理,就是根据脱贫指标,看哪户哪项完成了,就把那户那项换成绿色的了,还没有完成但接近完成,就用黄色表示,如还没有启动就用红色,这样管理让人一目了然,这些在院子里的宣传牌上就能看到,这真是扶贫工作的创新,我被他们这种真心扶贫、绝不让一个掉队的精神深深感动!
夜里,美丽的山村亮起了路灯,一条宽敞的水泥公路从村中通过,连接着外面的世界。人们在院子里乘着凉,纷纷谈论着今后的打算,勾画着山村明天的美丽宏图!
(注:文中插图由作者拍摄提供)
周刚振,男,陕西商州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 曾有作品在《延河》《三秦都市报》《劳动周报》《商洛日报》《中国诗乡》《诗友》《乡土诗人》等三十余家报刊发表,有30余篇(首)获国家级各种征文奖,并入选多种选本中,现为《三秦广播电视报商洛版》文艺版编辑。著有诗文集《岁月如歌》一书。
温馨提示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公众号每天编发的作品,会在【搜狐文化】、【今日头条】等选择编发推送,请作者自行搜索关注。
1、【嘉年华时光】每周星期天休刊。
2、投稿时若配有插图,请作者选用横向构图的照片并且备注文字说明后,打包发送邮箱。
3、赞赏即稿酬,读者赞赏的70%为原创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