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军参谋处长讲述:上海战役前后
解放上海时,我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的职务, 有幸追随陈毅司令员,粟裕副司令员和张震参谋长等首长组织参谋处的具体工作。记得,1949年5月25日夜间,陈毅司令员、饶漱石政委由丹阳乘火车赴上海,途经苏州时,曾约粟、张首长到车站,交谈了接管上海的有关事宜。1949年5月26日,上海战役临近结束之际,“野司"在苏州下达了“淞沪警备命令”以后,我带领机关部分同志,随同粟、张首长乘火车,于27日拂晓到达南翔。当时.车站周围的铁丝网、工事尚未拆除,火车不能前驶。这时,上海市地下党负责人刘长胜、刘少文等同志前来迎接,谈到陈毅司令员和饶漱石政委已先期到达圣约翰大学,会合市委负责同志正紧张地展开组织接管工作。首长们在候车室简单交谈之后,随即换乘汽车进入市区。 只见一批工人、学生队伍,打着巨幅“庆祝上海解放的伟大胜利”、“欢迎亲人解放军”的横标,迎面而来,一面高呼口号,一 面闪列两旁,热烈鼓掌。我们随即高呼“向上海人民致敬”的口号,表示由衷的谢意。一股军爱民、民拥军的热流,洋溢在刚刚解放的上海大街上。
苏州河南市区已于25日全部解放。各人民团体宜传动员群众维护治安,恢复生产。人民保安队协助部队维持秩序, 社会秩序很快恢复正常。按陈、粟首长商定的预定计划,我们 先把粟、张首长送到淮海中路1899、1897号住下,并派有关参谋人员随同展开与各方联系工作。尔后,我带领比较熟悉上海情况的刘志平副科长、庄杰参谋等,由原来从上海参加新四军又熟悉上海街道、交通情况的汽车司机牛秉新同志开车引路,直赴国际饭店。本来预定司令部机关暂住国际饭店办公的。但我们一看这座高楼大厦那样富丽堂皇,感到不适宜;联想到,刚解放南京,我曾带一个侦查排住进总统府,闹出“水淹总统府”的笑话,心想决不能住。
所谓“水淹总统府”,这事发生在南京刚解放不久,我随同总前委领导小平同志和陈老总渡江来到南京。当时攻占南京的三十五军政委何克希亲自来接待,陪我们一起到总统府参观。我们转了很大的一圈,内内外外都看了。这时,总统府里很乱,满地文件纸片,作战室挂着的地图也掉下来了,我还记得,在过道旁边有间房子,据说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薛岳住的。薛岳为什么在总统府里备有一间住房,当时谁也说不清。参观完了,问我们住下吗?意思是让我们这一行就住在总统府。邓小平马上答道:“我们(指他与陈总)不能住,你们住可以。"陈老总也笑呵呵地说:“对的,我们不能住,”并即示意我们住下,遵照领导指示,我带了一个侦察排当夜就睡在大总统的府上了。想不到侦察员把水龙头开了,却无法再关起来,第二天,水淌满一地,我们只好另找住所。“水淹总统府“这笑话,还登上了内部《通报》、对部队进行教育。
接着,我又同地方和军管会的同志“紧急磋商”,另选住地。他们提出到苏州河北找个停课的学校或者公房去看一 下。这样一面开车,一面观察市容,通过举世闻名、最繁华的南京路:只见大、小汽车.一辆接一辆地慢慢爬行,两旁店铺照常开门营业,人流熙熙攘攘,一片太平景象。除了由少数解放军战士押送着一批批整队步行的国民党军被俘官兵外,一点战争痕迹都看不到了,不禁赞叹上级确定的“既要歼灭敌人,又要保存市区完整”的上海战役指导方针的胜利。参战部队指战员在富有长期革命斗争传统、坚持英勇机智对敌斗争的上海市人民密切配合积极支援下取得的光辉成果,确实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尔后走外滩,过白渡桥到四川北路东面的四达路光华大学,校内房子空无人住,于是暂时安排住下,主要是可以马上利用教室展开工作。没有床铺,暂将教室内桌子拼起来当床。同时向大家讲明情况并宣布一定要爱护公物,不准上街买东西等纪律。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吃饭,也是自带粮食自己做的。有的分队一时没有住房,就在大街路旁或空地上集体蹲着吃饭。不少群众都以一种惊奇的眼光注视着:因为过去国民党长期欺骗宣传共产党杀人放火;日本人,国民党军队都是那样欺骗人民;想不到今天竟有这样军容整齐、衣着朴素,规规矩矩而又喜笑颜开,和蔼可亲的军队。有的原来从上海参军的同志就趁机用上海话同群众唠家常,打听消息,更是亲如家人!
把机关工作人员安排住下并展开工作之后,我随即带领有关同志去四川北路的江湾路一号、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和西侧原海车俱乐部看房子。这两处院内、室内遗弃的物资满地,文件、纸张散乱到处都是,一片狼藉。我又爬上楼顶,只见对面复兴中学操场上,正集合几百名穿着在泥土里滚脏了的黄色军装,刚刚投降的国民党军官兵听候安排处理的场面。
第二天,我们就搬进港口司令部和西侧原海军俱乐部,正式展开工作。粟、张首长也随即搬往附近多伦路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住的两座小楼。这样一直住到7月7日组织上海军民联合庆祝大游行之后,华东军区与三野司令部合并,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司令部移住南京。
就在这一天,还听到我们最熟悉的参加解放上海作战的第二十三军军长陶勇同志同军区后勤卫生部长崔义田同志一起上街观光的笑话:陶勇素以行动机警、思想敏捷出名的,他在熟记地图、勘查地形、判断方位上有一套老兵特有的本领,想不到进了繁华的上海市区,一时竟迷路找不回来。后来遇到熟悉的同志把他们领了回来。还听说,第二十七军担任夜间巡逻任务的一名战士,竟被国民党特务绑在电线杆子上、这说明素称“冒险家乐园”的旧上海社会的复杂性。
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通信分队,在指挥机关从苏州向上海转移的过程中,他们主要用无线电同参战兵团、军保持联络和用有线电、运动工具以及利用接管电话线路来保持同各方面联系;他们在野外,在市内风餐露宿,日夜辛劳,有的还同战斗部队一样地冒着敌人的炮火抢修线路,他们为保证作战指挥做出了应有贡献!
上海解放以后,1949年6月5日,在粟裕同志主持下,小平同志在听取三野七、八,九兵团首长汇报京沪杭战役中部队的伤亡情况,进城后的思想反映和执行政策纪律情况以后,即席讲了话.主要内容:
1.总的方面是好的,满意的,但不可避免有缺点。虽是不可避免的缺点,必要批评或提起注意,如此才能督促进步。 尤其关于政策、原则问题,要有原则指示,但必须附具体规定。 领导的责任,分析问题的实质,明确提出问题,警告下面注意; 在发生过错之后,采取有步骤制止、改正;总之要继续始终,保持荣誉。
2.三野担子仍然重大,不动的部分在宁沪杭沿海线,国防前线,担子很重:(1)是军事上有备无患,要继续加强战备, 继续提高军队素质;(2)是政治上担子更重,一举一动,影响世界。要求严守纪律,全军一致,高度集中统一,尤其在执行党的政策上,无仗打的部队,要求争取在“政治上打胜仗, 出捷报”;(3)要求三野部队在现有数量上加强质量;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技术精良。“军队永远是个战斗队,同时变成工 作队。”要维持秩序,镇压叛乱,防止海盗式袭击;要建设现代化军队,建设陆海空军,但以陆军为基础。要以虚心谨慎态度来迎接新的任务。一部分干部要准备住学校,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化武器,提倡勇于学习。由农村到城市是一个大转变,产生从思想上、组织上、生活上、工作上一系列的问题,要提高纪律性,保持高度集中统一。
3.思想倾向。渡江后,一般是满意的。(1)要防骄,我们的胜利,第一是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其次才是打仗,骄傲即丧失前进的基础,自我批评是前进的基础,要经常注意检查,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要从积极方面出发。一个党委骄傲一个部门工作受损失,一个人骄傲个人受损失;(2)要防腐:生活上的腐化与思想上的蜕化。一是组织上给子防腐的环境,二保持前进的精神.要用学习的方法保持和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小平同志的讲话,虽然已有四十多年了,至今记忆犹新。 不单是切合当时我军建设的要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拍摄《中国人民的胜利》纪录片
1949年,夏末秋初的一天,总政治部文化部的领导派人来南京说,苏联让著名电影导演瓦尔拉莫夫来华协助我们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搬上银幕,公诸于世。电影名字叫《中国人民的胜利》。首先拍摄渡江战役,要求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抽调少量部队,收集部分船只,予以配合,并在曾经渡江登陆作战的地段再现战斗动作。我听完情况介绍,立即会同组织指挥渡红战役的有关首长,拟制了配合完成拍片任务的计划和预定在镇江、江阴地段进行拍摄演习的行动方案。尔后将计划和方案向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作了汇报,并得到批准。同时,张震还指示我准备向苏联电影导演瓦尔拉莫夫及拍摄小组介绍渡江战役概况;另组织一个小组协调有关部队配合演习事宜。我按照张震的指示, 以刚刚结束的渡江战役和京、沪、杭作战的统计资料为依据, 结合参加具体组织指挥工作的切身体会,撰写了介绍提纲,还委托测绘参谋标绘了渡江战役要图.作了积极认真的准备。
拍摄小组来到南京后,我向瓦尔拉莫夫等介绍了渡江战役的详细战况。
瓦尔拉莫夫听了介绍后深受感动,他表示一定要尽力把中国钢铁军队的形象通过电影反映出来。尔后,《中国人民的胜利》拍摄小组开始丁紧张的拍片工作。该片由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与我国著名作家刘白羽编写解说词,刘白羽担任军事顾问。1950年4月片子拍摄完。同年10月该部纪录片荣获了“文学奖金”。
本文选自《王德:华东战场参谋笔记》。
王德(1912年10月18日~1996年6月30日),直隶蓟州(今天津蓟县)人。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野战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谋主任,华东野战军参谋处副处长,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建国后,先后担任华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兼办公厅主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军事科学院战理部副部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正兵团职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旗功勋荣誉章。
领导同志在一起。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青岛同粟裕、叶飞、杜义德、观看海军航空兵水上飞机表演并视察部队。
1957年春在南京机场送彭总。左起:张才千、许世友、陈士榘、彭德怀、宋时轮、陈伯钧、钟期光、聂凤智、王德
1958年,在南京机场迎接叶帅。左起:王德、王若杰、叶剑英、张才千、杨汉林。
1957年八、九月间,粟裕总长视察东北地区期间与陪同的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上将在松花江游船上。
三野第一届参谋长会议在南京召开,前排左5为张震参谋长,左6为作战处长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