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究竟说满语还是蒙语?溥仪尴尬一笑:都说汉语

随着溥仪宣布退位,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正式结束,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计算的话,清朝一共存在了296年,是我国历史上少数即将打破300年的王朝。

作为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存活多年的亡国之君,溥仪的存在为我们揭开了很多关于清朝的秘密,比如说当时很多古董,都是由溥仪去鉴定真伪的,不过人们最关心的,还是清朝的语言问题。

清朝的官方用语

作为一个外来民族,清朝皇室的语言并不是汉语,而是满语和蒙语两种语言,在进入中原地区前,满族先是融合蒙古,才真正壮大起来,拥有了进攻中原地区的实力。

根据史料记载,在清朝早期,会满、蒙、汉三种语言是一个官员晋升的标配,例如和珅、刘墉都是至少会四种语言的高手,那么问题来了,在清朝,官方用语究竟是哪一种呢?

关于这个问题,溥仪还曾经解答过,在皇室中,官方用语是满语,因为清朝的皇室姓氏是爱新觉罗,但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要使用的语言是汉语,甚至到了溥仪的时代,对于满语以及蒙语非常的陌生,只知道零星的几个词。

不得不说,溥仪的话让大家大吃一惊,虽然溥仪当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依然接受着最好的皇家教育,而溥仪的满语不好,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清朝皇室对于皇子的满语教育,已经不太重视了。

无独有偶,根据记载,慈禧太后虽然出身于蒙古豪门,但是她本人对于满语和蒙语都不是很懂,她甚至要求大臣在上奏折的时候,必须是满语和汉语都有的双语奏折。

那么清朝皇室以汉语为主,究竟是从慈禧开始,还是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被同化的清朝皇室

在语言问题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词:同化,一个民族逐渐消失的特征就是被同化,这种同化体现在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都多个方面,而清朝被同化,其实早在多尔衮和顺治时期就开始了。

在清朝入关后,为了更好地治理中原地区,整个皇室开始疯狂的学习汉族文化,即使当时的多尔衮已经年长,但依旧在学习汉族文化,这点在顺治身上十分的明显。

顺治皇帝不仅十分的喜欢汉族文化,还深深地爱上了佛教文化,在寝宫内还设置了佛堂,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信仰冲突,因为满族人也有自己的信仰,但顺治却毫不在意,甚至有传言说顺治为了出家而放弃了皇位。

虽然这种说法没有具体的证据,但整个清朝皇室开始学习汉族文化是事实,到了康熙时期,虽然依旧重视满族和蒙古文化,但汉文化的影响已经非常强烈,这点体现在康熙皇帝的日常用语和批阅奏折上。

康熙皇帝无论是上朝的时候还是批阅奏折的时候,全部使用的是汉语,虽然那时的官方语言依旧是满语,康熙皇帝和妃子等都会说满语,但除了祭祀以及一些特殊时期,是很少说满语的。

有了这样的开端,后来的皇帝对满语的重视程度变得越来越低,到了雍正和乾隆时期,整个皇室开始更加认真的学习汉族文化,尤其是乾隆皇帝,更加推崇汉族文化,和珅就是凭借对汉语的了解,最终获得了乾隆的信任,步步高升。

在乾隆之后,清朝皇帝已经开始逐渐放松对满族文化的学习,清朝皇宫之内已经很少可以看到满族文化的影子,除了妃子们的服饰还保留着满族的记忆,汉语以及汉族文化彻底覆盖了皇宫。

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不仅是满族贵族,甚至蒙古贵族也全面开始学习汉语,到了清朝晚期,整个皇宫之中已经找不到几个会说满语的人,尤其是溥仪,他所有的老师全部都是汉族老师。

文化的强大属性

文化的强大在于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别人,虽然满族是统治阶层,但因为满族本身的文化属性不够强大,所以最终还是被汉族文化所同化。

对于汉语的学习,清朝皇室是不得已而为之,作为皇室,他们也可以强制要求所有的读书人学习满语,用满语参加科举考试,但这种想法很快遭到了放弃,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气节,如果为了科举而放弃自己的语言,他们宁愿不考。

例如乾隆时期的名臣纪晓岚,这位当时最聪明的读书人之一,他想要学会满语简直轻而易举,但无论在说话的时候还是写奏折的时候,甚至和乾隆单独对话的时候都没有说过满语。

不仅如此,在不断的发展中,清朝皇室自己也渐渐开始放弃满语,因为他们发现满语已经彻底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不但对于很多新鲜事物无法表达,也很难与外国使臣交流,更无法与民间人士交流。

随着清朝的发展,满语已经逐渐消失,清朝的皇帝不仅开始只说汉语,还会说好几种方言,因为当时还没有普通话,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臣,说的都是全国各地的方言。

在慈禧时期,著名的晚清四大臣,都有着十分浓重的口音,所以慈禧也必须学着听懂这几种方言,才能和大臣顺利交流,至于满语,谁又会在乎他呢?

有意思的是,虽然当时所有的外国人都知道清朝皇室是满族人,但所有外国人来到中国后学习的都是汉语,而不是去学习满语,甚至有的外国人还带着严重的说话口音。

例如当时多年居住中国利玛窦,就是一口标准的北京腔,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同样也是一口标准的北京腔,这让溥仪在退位后可以顺利的与人交流,也是他能够活下来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当时的溥仪只会说满语而不会说汉语,他的晚年一定十分的凄凉,就连温饱也很难做到,这就是强大的文化属性,随着中国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已经有不少人主动学习汉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