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解密中國文明的峥嵘岁月24

  《竹书纪年》,那么明显的伪书,居然拿来当真,还是多去修炼下吧,别再给历史添乱了。魏是三家分晋后才出现的诸侯国,有可能纪录那么久远的历史吗?不是只有现代人才懂欲亡其国先灭其史的道理的。可以拿《竹书》做提纲,其中很多观点和看法已超出太多
  •   夏朝存在与否现在是所有中国人的心病,关联极大,有信心说清楚吗?

      这个问题,应该搞清楚黄帝时期存在,夏,自然存在。黄帝时期是古代先民步入人类社会的关键点,也是中國历史起源的原点,确定了原点,任何朝代也就有了时空的位置。夏,不是中國通史起源的原点,夏,是崇尚家文化。家,宀豕,宀,指显性,阳性,或者,与冖比对,豕者为豬。家,通豭、貑,指活着的豬。豬,是怎么想的,能随便就说清楚吗?岂不说明考古界学术界一个多世纪的寻夏之旅。
      中国,是不断抗击动物灾害之国,如果说夏王朝,也就不好说了,文献记载非常模糊。只是知道大禹治水以后,大禹的儿子启,创立了夏王朝。
  黄帝,唯一可以确定的黄帝曾经活动的地点就是陕西黄陵县黄帝陵,这就是中國起源的原点。地域范围就是倉颉創立的漢字传播的范围。
      所谓西来说,俗语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也就是随他去吧。至于研究中國的古代史,主要途径也就是释读倉颉創字之初所表述的造义,才能得到黄帝时期真实的历史信息。其它乱七八糟的也就不信,不讨论。中國历史起源的辨伪,也得从研究倉颉創立漢字这个问题说起。否则,辨伪不成,反而,成为伪史的支持者。
     一个说法它是一个做法,需要极其专业的学识,古史辩派顾颉刚是一个大学者,但不是漢字學研究學者。历史學大师陈寅恪曾言:我们都是一个不识字的學者。请问顾颉刚敢于承认不识字的學者。当然每一个學者对中國古代史提出质疑,不是不可以,但是,也需要一点历史史识。既然有了文字,就应该有了信史。有了文字,对于不识字的學者来说,历史永远都是伪史。
       清华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李学勤,提出了疑古,信古,证古等还说的过去。不要迷信某个學者,不要迷信某本著作,只要有所启发,也就拿出来分享一下,也不是当作真理!
  最早中国,就应该追溯到倉颉造字。
       这一命题在学界引发广泛热议,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这与不同学者在史观、理论、方法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重大分歧密切相关。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持何种观点,都应该理解中國两字的字义。
      國和家本身代表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我们不知道何为國?何为家?就谈不上探索文明。
     國,囗或,俗语天圆地方,囗,指地方,或,通域,指持戈守卫一方疆域。國,就是持戈守卫古代先民生存、生产、生活的疆域。
     家,宀豕,豕者为豬,家,指活着的豬。
     对概念的理解就需要追溯到黄帝时期倉颉造字,最初所表述的造义。如果不能完成这个使命,一切都是浮云。
      黄帝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地域都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事情。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是早期中国形成的原点。不仅中國历史时空坐标上的原点,而且,中國意识形态的原点。这个原点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已为学界的基本共识。
       研究历史,必须研究漢字,古代圣贤都知道这个关键点。
  黄帝时期处于石器时代,崇尚丝绸。
       常,尚巾,巾,就是蚕丝织成丝绸。
       倉颉创立漢字体系,其核心思想就是团结一致,不断抗击动物野猪灾害,蚩尤之乱,就是野猪灾害。在漢字的教化、影响下,古代先民才步入人类社会。具有人性,社会性。
       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的地点就是中原,中國起源的原点。涿鹿之戰并不是河南的二里头,也不是河南的新郑,也不是河北的涿鹿,而是,陕西黄陵县黄帝陵的周边。涿鹿之戰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里头文化的重要特点可以归纳为:对诸多前二里头时代文化精粹的吸收与创新、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高效有序的社会运作系统、强大且持续的影响力。若剥开“最早中国”这一热闹非凡的问题的表壳,不难发现似乎只有二里头文化的出现,才真正意味着最早中国的诞生。至于前二里头时代中国境内诸多曾盛极一时的区域社会,包括那些未出现在汉字系统中的失落文明(如三星堆),都宜将它们视为最早中国的孕育者;而此后的中国,无疑应是最早中国的延续与发展。
 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有据可查的信“禅让”而引发的血案
  •  军事民主制 还不是实力为尊,后世讲德行纯粹是自欺欺人,有一个跨越时空的存在大圣人王莽,德行无双,历史定位是啥?可别再瞎扯贤德上位 禅让美德

  民国时期的考古学材料,没有现代考古学材料充实,相差很多很多!
  民国时期和现代的差距,就是文献材料没变化,而考古学材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觉得民国时期的学者不懂上古史,或者是三皇五帝时期历史的门外汉,也不为过
  • 文献考据有局限,需要考古资料的支撑,我们的考古工作进展一直进展比较慢,民国时期的考古资料还是很少的,或者是不全的
  • 国际考古学有三大课题——人类起源发展,农业起源发展和文明起源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就已经颠覆了“中原中心论”的认识,因为考古學界的幼稚,天真。其实,中原是什么地方没有搞清楚?中原,也就是漢字起源的地方。中國人的思想也都起源于对漢字的认识,所有的疑点都归结于对漢字认知不同。
中國文明起源,就是倉颉創立漢字阐释抗灾除恶思想起源,也是人类的起源。不能释读人的字义,也就不知做人,也不会成人。
  任何观点都需要从释读漢字的字义来阐释。如果对漢字學一无所知,也就无法讨论。
     中原,中國起源的原点,地域、时代都应该确定。传统学界观点差异巨大,中华文明起源,如李伯谦,王巍,何努,孙周勇,许宏……模模糊糊中觉着主流学界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尽管能从考古层面进行自洽解说,总感觉是就物论史,比附解释,总差了些什么!
  • 无论是讨论中國文明起源,还是讨论中國历史的起源,人类起源,最终实际上讨论对漢字的字义理解上。考古自称一脉,似乎不再执着于解释历史。历史学界只有自己研究历史,考释历史了。文字学界自成一脉,彼此之间搞独立了。
  • 中國进入文明社会,也就是进入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不是国家的产生,而是倉颉創立了漢字建立人类最初的概念系统。文明是在人类概念的教化之下,指引了不断抗灾除恶的人道,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道。
  • 倉颉創立漢字体系是中國最早的宗教,也是人类最客观的概念系统。对倉颉創字所表述的概念,需要一定灵性和悟性,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掌握释读漢字的造义。文明,本身就不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明,就是对人的一种坚定信仰,才会研究漢字“人”的本义,才会主观上,主动的走上人间正道。不知人,就不会做人,不知人,不做人,就不成人。
人,与八比对,八卦指不是人卦,胡说八道指胡说不是人道,丑八怪指丑得没有人形。八,指不知人,不做人,不成人,不是人。
  • 中國文明探源工程的途径是研究倉颉創立漢字体系,掌握释读倉颉創字之初所表述的造义,中國文明起源就自然显现出来。
  • 人,是大、天等字构字元素,大,指自然界的代表豬,天,指整个自然界。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必须脱离大字中一横,一,指动物本能和天性,也就是自私自利之心。自私自利就是人类社会性的大敌。
  • 人,可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这就是需要克服动物的自私自利之心,才能形成人类的社会性。无论人类的社会分工不同,抗灾除恶的意志是统一的。抗灾除恶就需要建立人类社会性,统一性,倉颉創字之前,古代先民与动物生存竞争,蚩尤之乱,也就是野猪群落形成灾害,古代先民束手无策,造成了生活一年不一年。史记记载:神农氏世衰。
  • 倉颉创立漢字体系,统一了古代先民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形成作为中國文明的起点,因此把距今近5000年前黄帝时期,倉颉造字时期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原点来研究,才是中國文明探源的正确途径。
  中国上古史由创立文字作为的重要载体,各地方的古史都由各地使用的古文承载,并以此构建各地方的社会道德秩序,史以载道。
春秋五霸,使用不同古文体系,战国七雄也是使用各自不同古文体系。只有秦系古文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倉颉創立,其它任何古文都没有清晰的源头。
  • 秦始皇统一中國,最伟大的措施,就是实行了书同文,以秦国的文字为标准,全国推行使用的小篆。只有秦系古文具有完整的源流脉络。研究中國古代史,只有研究秦系文字。
  • 我们当代使用的漢字体系,就是秦代统一的小篆,沿用至今。漢字形态虽然有了一些微调,但是,清晰的源流脉络,并不影响研究漢字學,释读倉颉创字之初所表述的造义。
  • 史以载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中原五帝的历史,应该发生在陕西黄帝陵的周边,向四周传播和扩散,正统思想的根本上是以倉颉造字阐释不断抗灾除恶的思想为轴线,为核心的历史观念的延伸。

  • 而夏商周三代之礼,违背了倉颉造字之初阐释的抗灾除恶的思想。以五帝时期抗灾除恶的“正统”的历史观跟儒家是截然相反,完全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破除儒释道的思想,也只有释读倉颉創字之初所表述的造义,才能理解人类社会的真谛。

  • 所以,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起源。黄帝时期和五帝时期都是抗灾除恶,不断抗击动物灾害,抗击自然灾害,抗击瘟疫疾病,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这是人类社会的黄金时期。

  • 夏代,以后崇尚家文化,也就是崇尚私有文化,也就形成了阶级、阶级剥削,实际上,还原了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儒释道的思想是私有制,剥削阶级思想的卫道士,与人类社会的思想,与倉颉创字的思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知道周文王编撰《周易》,并不能正确释读“易”,而且搞混了天地的阴阳属性。老子编写《道德经》也不是何为道?孔子的《论语》等儒家经典,也不是何为仁?
当然释读漢字造义的问题,不是什么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能够解决的,甚至,也不是文字学界能够解决的,正如长寿文字学家周有光所言:要想解读漢字的密码,至少还需要500年。
如果说,中國曾经出现过一位又红又专的共产党的文字学家,就是创建中國共产党的陈独秀。他在临终以前编写《小学识字教本》,虽然没有揭示漢字的密码,但是,研究漢字學的必要,与陈独秀研究漢字的宗旨是相符的。陈独秀认为創立漢字是训蒙,识字教育就应该从小抓起。陈独秀希望完成《小学识字教本》以后,编写一部《中國古代史》《中國现代史》。
  中國的上古史并非没有文字记载,倉颉创立漢字本身,就是以字载史。所以,只有研究漢字學,释读倉颉造字之初所表述的造义,才是漢字的真义。研究历史,就是求真,倉颉造字之初并不作假。释读漢字造义,才能获得古代史黄帝时期的真实信息。西周以前的神话和传说,实际上也蕴含者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有着人类学和神话学的基础,从五帝到三代帝王世系的演进也有着区域历史文化的痕迹,不能说五帝三代没有依据。
  再来看看术器与帝喾争斗对古河济地区及黄河以北地区的影响
  距今4200年前后,术器与帝喾漫长的东西争雄,终于决出胜负,它不仅使“莫角山”的统治出现了松动,而且随着共工术器的败落,云梦集团再次出现解体和分化(有鲧氏介入汉水中下游地区),部分势力渐渐越过长江往东和往南迁徙,东迁部促进了樊城堆第三文化层的繁荣,南迁部则汇于歡兠,扩大了千里苗疆(南疆)。而后,活动于鄂西北豫西南的吴回(颛顼-有鲧)后支逐渐南下荆楚一带,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基础上开启了后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
  此间,活跃于汉水中游,丹江地区的青龙泉文化、大寺文化、淅川下王岗晚期文化以及三峡地区的中坝文化等等老树发新芽,自风道西来,江汉地区逐渐出现新的局面。前文一再提到不应忽视涢水、丹水一带的青龙泉文化,更不可忽视古汉水流域,汉人之名不仅是因为汉王刘邦,更久远的原因是汉水及汉水文化的历史,详看下文叙述!
  约4300年以后~3900年,同时东夷势力不断北上越过黄河抵近太行山一带,东进河洛地区,王湾三期文化成为了东、南、西三面势力的汇合点,但王湾三期受到更多文化影响的还是来自东夷的帝喾(尉迟寺文化),见前文所述,亦可参看《王湾三期文化研究》的相关资料。
  这期间文化拓展最明显的是帝喾势力的西拓和北上,西拓可见王湾三期文化表现,而北上则直接促使龙山文化的分化和外迁,河济地区的少昊后支势力逐渐往西北方向迁徙和移动;一部分融于冀北的雪山二期,一部分融于豫北冀南的后岗二期;还有一部分则到了太行山地区,比如来自尧王城的陶氏一支(该支后表);有的则(主动、被动)去到了更远,它就是《山海经》中提到的少昊之后:一目国。
  何为一目?
  《大荒北经》:“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海内北经》:“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袁珂注云:“鬼、威音近,当亦是此国。”
  《海外北经》:“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
  《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只十六国,自东北至西北方,有一目民。”
  《论衡·订鬼》:“北方有鬼国,说螭者谓之龙物也。”
  ············
  关于“一目”的记载主要见于《山海经》,为什么单独把“一目国”列出来说,前文也有提到说“一目国”可能就是商之鬼方,自然是有理由的。首先石峁遗址就出土过一对玉人头像,呈一目状,“一目”并非一目氏只有一只眼睛,而是其精神理念和萨满祭祀时的造型。其次,一目氏(国)的理念与权力日益集中的帝喾(俊)集团有了冲突,向西北方迁徙可能有主动和被动的双重意味。一目氏辗转来到北方草原地区后,遇到了强势崛起的颛顼集团,从历史评价和历史行为来看,颛顼集团首领伯鲧应不太擅长做思想工作而是以武力见长。在伯鲧北伐南西伯利亚、西征阿尔泰的时候,来自少昊的一目氏便成为了颛顼旗下诸多附属势力之一。
  石峁遗址那一对呈一目状的玉人头像当是其写照。石峁出土的众多人头雕像除了表明其与南西伯利亚的奥库涅夫文化存在关联之外,还说明了此时颛顼集团已经开始用石雕、石刻来记录周边的风土人情或部落势力,那众多的石雕人头像很可能就是海外诸国的体现。
  

  “一目”(又为凸目)这种形象十分久远,除了在阿尔泰地区发现诸多岩画和石刻外,在贺兰山、大青山、阴山等地也发现过,不仅如此,美洲、撒哈拉、埃及等地也有这种图案,说明这种形象和理念在中西上古文化上都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一目,其寓意为看破过去、预知未来,沟通天神、治疗疾病、带来希望,这不仅是智慧的体现还是权力的表现,唯有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有资格沟通天神。这种形象道教称其为“天眼”,其艺术形象如二郎神天目,古埃及也有这样的形象,名叫:荷鲁斯之眼,又称鹰眼或乌加特之眼,它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护身(魂)符。
  

  案:与其攀附古埃及、苏美尔与三星堆之间的缥缈关系,不如研究中西亚文化与欧亚大草原、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及中国西北地区文化的相关性。
  • 考古学的理论会轮番出现与消失,考古学是一种终生的探索而没有真正的终点,一切都是尝试性的而没有什么是最终的定论。
  •   对比一下中国和西方的历史研究者。真是又可笑又可气又可悲。西方是胡编乱造,明偷暗抢也要给自己弄一个风光体面的祖宗。中国是打着求真务实的幌子,非要给自古以来认可的君王楷模尧舜禹扣一个谋朝篡位的奸邪小人的屎盆子。一提竹书纪年是伪书,就跳脚。

中华远古历史有丰富的典籍记载、神话传说并配以海量的地下文物印证,曾让多少西方有良知的考古学家羡慕嘘唏不已,让无良的盗墓考古者仇恨不已。请问世界上还有第二个这样完整历史脉络的文化圈吗?
  • f说到底,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就好像每个人曾经都有一个梦,只是这个梦在教育和社会双重影响下变了颜色逐渐趋同罢了

  "三皇五帝"是中国上古传说时代帝王与先圣的合称,关于这一概念的指代、内涵和文化特征,中原和巴蜀文献皆有记载但各有不同。"三皇五帝"始见于《周礼》,但"三皇""五帝"具体为何,自西汉以来众说纷纭。中原"三皇五帝"虽有不同说法,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三皇"以产生方式演变来划分,"五帝"则是依血缘关系、功德高古来联系。
  在中原"三皇五帝"体系外,地处西南地区的巴蜀也有独特的"三皇五帝"系统: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国志》)",是为"三才皇";五帝即"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五主,或"赤帝、白帝、黑帝、青帝、黄帝",是谓"五色帝"。
  三皇五帝更多的哲学概念和认知体系,于上古史研究有参考作用但应慎重考据
  • 距今6000-5000年间,各区域文明百花齐放,如满天星斗。在距今5500年左右,各主要文化区之间交流日益密切深入,到距今4300年左右,中原崛起,成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的核心。距今4300-4000年的阶段,中华大地进入了古国文明的后期,而到距今4000-3800年阶段,古国文明开始向王朝文明过渡。
  •   这文章最大的贡献当是打破了固有的帝系,世系的传统上古结构,按时间先后分区域论述也基本符合苏秉琦提出的“六大区系理论”,很多观点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很不错

  在我们的民族政策、措施和宣传中,除了凸显与强调中华民族内各民族之间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别性以外,还应该加强对中华民族作为整个国家的国族的一体性、共同性认知的强调。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在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养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巩固、稳定和融合,也有利于防止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在民族学研究和宣传中,要在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具有同一性的前提下,研究各民族文化的特性;要把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性的研究与把它和国家文化的关联性研究结合起来。
  “中华民族”一词虽然出现在近代,但中华民族开始形成却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自秦汉以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的常态,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也是至少从秦汉开始已处于正在形成之中。从秦汉到清朝,中华民族的形成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中国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进入清朝以后,从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具有同一性的视野看,即已基本上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华民族。
  国家统一是由统一的国家结构、统一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经济和交通等多方面的联系构成的。因此,维护国家统一与维护民族团结也是一体两面。从民族的国家形态结构上看,中华民族是由从秦汉开始的以郡县制为机制的统一的国家结构造就的;她以统一国家为框架,是一个与统一国家互为表里的全中国的国族。中国历史是这样发展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尧舜禹或许是万邦时期的邦国联盟,皆有两重身份,苏秉琦提出的满天星斗论,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古国的形成盖从氏族联盟或联姻而来,姻亲以及贸易和战争接触是直接驱动要素。礼仪是践行礼制的形式学术,而礼制本身则作为各级封赏的品级标准,实则是按功行赏的重大工程封建制,或者臣服的和平条约.........
  宗教祭祀,神话传说,或许是上古人留给今人为数不多的启示和暗示。
  学界普遍认为:中原“正统”史学价值观可能导致中国史前各区域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混沌、消融与湮灭,或可能使史前中国北方及黄河、长江流域的许多以神话、传说为载体的区域历史文化“层累地”在纳入中原系统的五帝体系时而混为一体。
  中国上古文明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从社会复杂化到古国诞生,二是从古国向王国转化,三是从王国到帝国建立。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材料看,距今6000多年以前的社会是基本平等的,但从距今6000年前后开始,不平等现象陆续出现(崧泽),社会逐渐复杂化。社会复杂化表现为贫富开始分化,一个氏族部落中某些成员的权力开始凸显,为了占有资源,不同部落之间就开始发生冲突和斗争.........
  今人有意无意的质疑《史记》的可靠性,史记确有司马迁的时代(汉)一统印记,也有后世修编增益的做法添加,总体来说史记信史的地位还是无可替代的,有些地方或需要修正但其主体记述是没什么问题的,比如《史记 五帝本纪》记载的五帝是指五人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帝"的继承皆在黄帝氏族之中,包括尧、舜、禹之禅让,皆为同一氏族中继承,舜即是尧部族"贵戚及疏远隐匿者",所以"五帝"的继承和禅让依然是"家天下",只是这个"家"是一个氏族"大家";黄帝、帝尧、帝舜的即位是三次变革,他们的继承都有武力或强权,建立统治后为了宣告自己的统治,都改或正历法。三次变革中体现的因素满足张光直先生提到的维护政治权威的要素。五帝时期自黄帝至帝舜,乃至帝禹时,中央天子之权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尤其是其后的帝禹时,有了财政、贡赋支配权,统治阶级才能成为职业化的上层贵族,才能从氏族成员中脱离出来,最终建立第一个王朝。
  别说现在民间互相攻讦成为习惯,学术界的互掐也是常态,就连中国考古史上的领军人物李济和夏鼐也一样互有嫌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来看看真正的大佬之间是怎么互掐的。
  1926年,李济在西阴村遗址的一个“没有受扰”的探方底层,发现了半枚“经过人工割裂”的茧壳,40多年后,夏鼐在《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 (《考古》,1972年第2期) 一文中认为这蚕茧“是后世混入的”。李济之子李光谟便觉得这是夏鼐对李济“科学工作水准的有意贬低”,还迁怒于夏鼐在文章所用的“据说”一词,诘责“有人明明是自己本人亲眼看到过那个蚕茧标本并大有机会与李济当面切磋这个问题,却偏要把文章写成一切全是传闻一样”。
  另外,李济去世后,李光谟曾向夏鼐提议要捐一部分遗产设立“李济考古学奖”,最终却因“大陆第一个考古学奖,不能以一个去了台湾的人命名”而作罢,这件事也令李光谟久久不能释怀。尽管其中有当事人的误会也好,事实也罢,又或是出于主观上的敏感,因此引发的种种事件,均可以视为李济与夏鼐之间裂隙的一种延伸。
  大佬就是大脑,即便有了很深刻的互掐,但也不影响其考古和史学态度的趋同
  李济坚持走的是一条独特的“新史学之路”,即将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归入史学的范畴。李济认为,“田野考古工作,本只是史学之一科”,“田野考古者的责任是用自然科学的手段,搜集人类历史材料,整理出来,供史学家采用”。他批评一些“具现代组织的国家”,将考古与历史强分为互不相干的两科,使得“史学仍是政客的工具,考古只能局部地发展”。他希望在中国可以避免“这种不自然的分离”。夏鼐也认为,考古学作为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作研究不应局限于对遗迹、遗物的描述、分类、鉴别和判明它们的用途及制作方法,它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阐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 为了避免唯心地首先有一主观的成见,然后拿考古学的材料来凑合的情况,夏鼐在由自己主持和安排的20世纪50—80年代的考古工作中,严格要求中国的考古学者只发表材料,不允许随意性解释。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
  • 在夏鼐与李济首次相见时,李济便告之“中国考古学之重要,在于以全人类的观念来观察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中的位置”;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现在中国的考古似乎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李济在1958年提出的走上了“薄古厚今”的道路,曾一度有挖宝的嫌疑。今天考古似乎渐渐与历史要划清界限,以致提出用考古重建上古史的口号云云,个人愚见,要是考古没有神话传说,没有传统文化,冷冰冰的考古没有多少教育意义,考古界和学术界有必要反思行为和口号
  • 没有考古,不信,只讲考古,不知道怎么信
  • 有关国家及文明的概念,易建平、谢维扬、范毓周、王震中、陈淳、沈长云等学者之间相互展开了较长时间的论战。

  苟史官不绝, 竹帛长存。 则其人已亡, 杳成空寂, 而其事如在, 皎同星汉。 用使后之学者, 坐披囊箧。 而神交万古; 不出户庭, 而穷览干载。 见贤而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若乃《春秋》 成而逆子惧, 南史至而贼臣书。 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 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 由斯而言, 则史之为用, 其利甚博。 乃生人之急务, 为国家之要道。 有国有家者, 其可缺之哉!
  这段时间把中国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对基于考古现象所展现的中国史前文化研究的文章看了一遍,再结合该帖的叙述,两者思路几无二致,也就是说这帖跟考古文化是高度重合的,甚至该帖论述稍胜一筹,震惊莫名!!!
  要么这帖主把中国史前考古文化了解了个遍,才会如数家珍般淡定,要是没全面了解史前考古文化,那就……
  细思极恐……
  • 前文“破”之时就有预感,截止目前已然验证,我不相信有什么神,什么天纵其人,扯淡!我认为这帖主是做了巨量的功课,他对考古文化很了解,对文献典籍也很熟悉,能串联起这么多考古文化而且还能合理性解读想必做的研究非常深入,这一点值得敬佩和称赞!
  传统研究范式和观察视角的变换带来了两个直接的问题:考古资料所见的中国古代社会与文献记载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契合?国外既有理论能否适用于中国实际?这两个尖锐的问题给中国考古学带来了前后近二十年的两个主要分歧。
  1 针对传世文献,有两种态度:一种倾向认为传世文献多不是“共时”记载,不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真相,因此提倡尽量不使用文献而回归“考古学本位”或“纯粹的考古学”,以摆脱考古学“证经补史”的取向(一劳永逸的想法);另一种态度则认为,不能以普适性的否定态度对待所有文献记载,文献记载哪条有问题,就具体分析哪条,在“历史语境下”和史料甄别基础上与考古学资料互动研究(难如登天)。
  对国外既有理论,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主张采用或借用国外既有理论来总结中国问题(拿来主义);而另一种,则对由具体问题、具体材料的分析所得的规律性认识更为执著(事实主义)。
  十余年来的论争,目前仍未能达成共识,但两个分歧的背后则隐含着一层与国际学术界“接轨”或者“对话”的意味。毕竟从世界范围内观察,理论的话语权仍在西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终究需要面向全世界开放,并得到评判(软肋)。
  在中国考古、历史工作者头脑中曾长期萦绕着两个怪圈,之一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旧观念;之二是把社会发展史当作全部历史。
  • "志怪小说"不是始于魏晋,而在先秦已产生;"橘颂体"并非屈原独创;战国秦汉时期,不仅"文人赋"盛行,还流行"俗体赋"
       谈谈重塑中國古代史的重要性!
  中国考古界已经不是很认同传统文献的五帝世系说法,坚持做这方面研究的是有文化责任的历史界,与没有任何责任受过传统历史课教育吵吵嚷嚷的民间大众!五帝的所谓真相真的重要吗?
  中华上古历史说不重要似乎也不重要,今天各方面的经济、技术、科技和生活似乎关系不是很大,说重要确也很重要,因为关乎精神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当国家和民族遇到困难的时候便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说讲好中国好故事就是“无用即大用”的最佳体现,很有必要!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不是吹嘘的,中国考古学发掘和研究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重建古史,“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北京大学等高校的考古专业都设在历史系,“考古”与“文献”成了历史研究的“车之两轮”。一大批考古学家首先都是历史学家,如,邹衡、李伯谦等先生的夏商周考古为认识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具体资料;严文明、张忠培、俞伟超等先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为探索五帝时代文明起源作出了贡献;李学勤、裘锡圭等先生则利用一系列考古遗址、实物、甲骨文、青铜铭文、简牍帛书等为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建立中国古典学,提出了新的理论体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尹达、夏鼐等考古学家在全国各地考古遗址逐步增多、考古实物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开始考虑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石兴邦、苏秉琦等人逐步创立中国考古区系类型学,赵辉、栾丰实、王巍等新一代考古学家又继续发展了考古聚落形态学。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家相继实施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逐步建立起了公元前841年以前所空缺的中华文明史的前两千多年的年代学标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终于有了实物支撑和科学论证。
  • “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当下的结论,不是最终结论,或许永远没有最终结论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于2001年至2016年实施,由时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王巍研究员和时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的赵辉教授担任首席专家。

  都在说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两个工程只能算是目前考古和学术界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而不是最终结论,但是现在很多人就当成了终极结论一样,真是
  简直就是笑话,一个号称传承了5000多年的文明,却不知道自己的源头在哪里。这些专家都是什么水准,可想而知。5000多年传承下来的那么多史料都是白读了吧。夏商,去寻找过自己的源头嘛?不用因为他们知道,周秦汉自然也知道。怎么到了今天却不知道了呢?但凡用点心读点书,都会知道。文字是死的,文物也是死的。但是历史是由活人创造和书写的。
  • 为什么有这么大意见呢?是对自己不满,还是对专家们不满?如果是对自己不满就反思,如果对专家不满就拿出点见解出来啊
  • 还需要我来提出见解嘛?那么多史书摆在那里,你们要是看了都还不知道源头在哪里。那你们不是笑话是什么?

  五帝时代前期以个性充分发展为主并频繁交汇即"诸侯相侵伐"与"绝地天通"为时代特点,后期以四周向中原汇聚为主导方向即"之中国"或"帝王所都为中",使中华文化共同体初现,这就是原始的中国
《史记·五帝本纪》 
  史记,不适合作为上古史研究的主要工具书。因为司马迁也不懂考古学
  • 不可否认的是司马迁能接触到的上古史资料和能听到的原汁原味儿的神话传说比我们要多的多,参考意义还是有的
  •   五帝时代前期以个性充分发展为主并频繁交汇即"诸侯相侵伐"与"绝地天通"为时代特点,后期以四周向中原汇聚为主导方向即"之中国"或"帝王所都为中",使中华文化共同体初现,这就是原始的中国

  现在的中国教育起源于周朝时期,司法机构起源于夏朝时期,节气制度起源于战国时期,而考古学数据显示,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的东夷两昊部落里,既有爽鸠氏负责司法机构,又有祝鸠氏负责教育机构,更有玄鸟氏、伯赵氏等鸟图腾氏族负责节气授时官职!

  也许,俗人对历史还没有琢磨明白!但,俗世却已经运行了2000多年,但俗人都不能醒过来!

  • 你这种论述方式不对,你列举的考古学文化是辽西的红山文化,你列举的文献资料是春秋时期齐国郯子论官的内容,出自《左传 昭公十七年》,辽西红山文化包括了太昊和少昊?太昊和少昊都在山海关以外?
  • 红山文化玉器主要是玉猪龙,玉鹰或鸱鸮等,这跟帅各种鸟的鸟师少昊差距巨大吧!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不是吹嘘的,中国考古学发掘和研究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重建古史,“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北京大学等高校的考古专业都设在历史系,“考古”与“文献”成了历史研究的“车之两轮”。一大批考古学家首先都是历史学家,如,邹衡、李伯谦等先生的夏商周考古为认识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具体资料;严文明、张忠培、俞伟超等先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为探索五帝时代文明起源作出了贡献;李学勤、裘锡圭等......
  上古历史古往今来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说道,能顺顺当当走通的还真没一个
  • 王巍表示:“考古是个朝阳学科,探源工程还留下许多学术之谜,这也是引导未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原动力。”考古是要发现未知和解答未知,要是谁先把答案说了或者说先做了个总结,对考古行业来说是很沉重的打击
  • 考古是要发现未知和解答未知,要是谁先把答案说了或者说先做了个总结,对考古行业来说是很沉重的打击,即便说了也不会有多少用,除非是学界前辈

  2016年结项的探源工程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农业手工业显著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高等级手工业制品被权贵占有,出现了埋葬贵族且有表明等级身份随葬品——礼器的高等级墓葬,形成了区分尊卑贵贱的礼制,出现了“王”,以及与“王”相称的高等级大型都邑、大型建筑和公共设施,暴力和战争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出现了王权所控制的区域性政体和以暴力支撑的国家权力…… 文明的判定也不再以简单的文明三要素:文字、城邑、青铜器为标准。
  【摘】四十五年,帝锡唐侯命。
  【解】四十五年,此为虚年岁(增益),且为一参,大致在帝喾中后期!
  帝锡唐侯命,帝,盖指帝喾(俊);锡,赐予,封赏;这句话关键在“唐侯”,那唐侯是谁?曰,陶唐氏!陶唐氏,是一个时代并称,应拆分看待,先陶而后唐。
  何谓“陶”?此“陶”非山东定陶,而是指该氏族善于制陶,陶氏活动于山东日照一带,考古遗留为尧王城,准确的说应该是陶王城,但是这一支有个直系后裔叫帝尧。因为文化层面的关联,考古界将其命名为“尧王城”,注意山东“尧王城”并非帝尧所居,而是陶氏所留,详情可参看尧王城遗址发掘报告。
  何谓“唐”?“唐”的甲骨文构型是形声与会意,上“庚”下“口”,意思是用口讲话,后来有解读为开口说大话空话和不着边际的话,比如“荒唐”,本文以为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如果“唐”是这样的本意,那咱们历史上拿得出手的“汉唐”之世,其彩恐有变色。唐时期的中华在世界上的地位何其显要,唐文化何其绚烂,如果“唐”的本意是大话空话,那唐朝以“唐”为国命岂不成了“笑话”?陶唐氏帝尧的贤名又该如何安放?不该,不该。
  故,本文认为“唐”的本意乃“金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那种。为什么呢?从“唐”字的字形入手,上“庚”下“口”,十天干里的“庚”在五行里面属金,是为“庚金”。所以,以“金口”释义“唐”当更为合适,如此释义也符合后来帝尧时期以“贤德”著称的历史记载和认知!
  陶唐何以为“古唐国”?
  陶氏自尧王城经豫北冀南抵近太行山,后由太行山东麓的边山与平原衔接地带,今河北桑干河中游之南及滹沱河中游之北,主要活动于唐河的两畔(河北保定唐县,古称滹沱、呕夷、滱水、唐水等),故有“陶唐氏”之称,后向西翻越太行山进入太原盆地,与早已活动于此处与老虎山文化、永兴店文化、岱海文化等北方草原文化接触、交流乃至交锋,如永兴店文化就在这样的交锋情况下向西投靠了伯鲧主导的石峁集团,是为朱开沟文化。在石峁集团解体之后(伯鲧,薨),朱开沟文化又有与先商接触乃是后话,此处暂略过不表。
  距今4300~4200年间,苦心经营的陶氏渐在大同太原落地生根,留下了大同吉家庄遗址、太谷白燕遗址、清徐都沟遗址等诸多遗迹,是为“古唐国”,这便是“帝锡唐侯命”记载的由来。这么说起来,陶唐氏建古唐国与帝喾好像没什么关系,应算是陶唐氏的辛勤创业吧!这就是古史修编的一种意识表现,在一统理念的指导下用“赐封”的方式实现了文案上的一统。
  这么说好像也不严谨,强龙难压地头蛇乃古之常理,凭什么你陶唐氏远道而来,本地势力就得让步?没道理,于是就得找这个“道理”。道理一般分两种:“文道理”和“武道理”,陶唐氏初入他地,没道理通过讲文道理让别人让出地盘,得先讲“武道理”强行让其让出地盘,而后再来讲“文道理”!
  问,陶唐氏是怎么实现以“武道理”入驻大同、太原的呢?
  东夷势力向中原地区扩散的表现不止于此,只是陶氏的西进留下了帝尧的传说,其他地区没有留下多少传说并不代表没留下多少痕迹,没产生多少影响,比如王湾三期文化的构成,前文已述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东夷势力向西北迁徙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与后岗二期文化,雪山二期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其考古表现便是前身为孟庄文化、大司空文化的后岗二期文化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豫北冀南地区逐渐凋零,而转向去到燕山以北的辽西地区,与小河沿末期文化及其他辽西本地文化,一起催生了夏家店下层文化(青铜)。
  二里岗二期文化的变迁,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兴起与先商文化的崛起有着某种关联,且看后文叙述!
  "三皇五帝"是中国上古传说时代帝王与先圣的合称,关于这一概念的指代、内涵和文化特征,中原和巴蜀文献皆有记载但各有不同。"三皇五帝"始见于《周礼》,但"三皇""五帝"具体为何,自西汉以来众说纷纭。中原"三皇五帝"虽有不同说法,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三皇"以产生方式演变来划分,"五帝"则是依血缘关系、功德高古来联系。
  在中原"三皇五帝"体系外,地处西南地区的巴蜀也有独特的"三皇五帝"系统: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国......
  -----------------------------
  分析的对!三皇五帝有多个版本和角度,但不影响华夏五帝与三皇的先后排列顺序问题!
  • 三皇五帝排序先后没有多大意义,春秋有五帝,战国有三皇,盘古是什么时候出来的?知道吗?
  • 这么大的问题,都不够大?评论 苏柳六合月:五帝三皇顺序的史记,问题不大吗?还不够大?

  许多先贤和革命先烈为了寻找国家民族的底气,为了精神文化的振兴抛头颅洒热血,就为了找到一条适合咱们国家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向西学向东鉴,又向美国取经,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现在终于找到一条适合咱们自身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回首这么多年的艰辛真正支撑咱们国家几千年文化绵延不绝的根基就是咱们的文化,咱们的历史。
  或许我们的历史,文化现在遭受了很大的冲击和质疑,相信在考古界和学术界内外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找到答案或线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
  问,二里岗二期文化凋零后,留下的空档是谁来填补的呢?曰,有穷氏!
  何谓有穷?《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於鉏(读chu 盖泰山之阴),为帝司射,历虞、夏。”正史和别史里也少有有穷的记载,依稀可见于《海内经》载:“少昊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从这两个记载大致可以推导出这么一个结论:少昊生般,般制弓矢,帝喾以上有穷世掌射正(官名),且不论有穷是不是帝喾的射正,这些记载基本可以说明有穷与上古利器--弓矢存在必然关联,有穷是否出自少昊系尚不能坐实,但有穷居东夷是可以肯定的!!!
  在古时任何一种技能和工艺,不论制陶,制器,制玉,工具等等都有着“专利”的属性,看家吃饭的“家伙”不会轻易示人,上古利器“弓矢”基本可以作为有穷与少昊存在极大关联的力证。
  难道“弓矢”就不能是其他氏族,为什么偏偏是有穷氏?反问,或有许多其他氏族也善“弓矢”,为什么偏偏只有有穷氏留下了传说和记录?
  有穷扶下国,各彼时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前面提到陶唐氏入主大同、太原靠的是什么“武道理”?答:下国就是“古唐国”,陶唐氏立足晋北可没少向有穷借力,“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这个历史行为应是存在的。这个历史行为带来的影响便是助力陶唐立足晋北,建了“古唐国”,是为“唐侯”,弊端是把老虎山文化为代表的草原势力给得罪个干净,这才有了后来祁姓帝尧为了避北之锋锐(原因之一),而南迁临汾并克明俊德施行仁政,是为“放勋”。另外,有穷氏自陶唐氏崛起于晋北起,势力逐渐北扩,一度雄张古青州、古兖州,乃古河济地区的势力翘楚,故曰“帝羿”。
  后来战神虞舜北上与伯鲧争雄,且能胜之,却是不能奈何有穷,遑论后来的夏后。“后羿代夏”?不过是文人史官基于意识形态的一种认为,准确的说法是夏后势力在夏早中期渐次介入古青州地区(莱夷),跟东夷少昊后支势力发生了“友好性接触”,如上古知识贵族皋陶的后支柏翳,以及徐、郯、奄、蒲姑等古国的祖上氏族。夏中晚期,辽燕一带势力介入海岱地区后,又是另外一番说道,详看后文详述!!!
  帝喾时期,东南势力向西和西北的扩张算不算是华文明的一种西征北伐呢?严格说来不算,自太昊时期起,古河济地区(古兖州)就是南北西东势力你来我往相互拉锯的区域,5000年前如是,4000年前如是,3000年前依旧如是,只是“逐鹿系列赛”以后其表现没有郑洛地区(古豫州)那般抢眼,以至于让后世过于忽视!
  东南与西北之争,东南势力西迁也可依稀见于文献记录
  《左传 昭公元年》载: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宿)。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关于这条记录,学术界有观点认为:阏伯、实沈不合,暗喻夏商不合,东西不合,此论的问题在于,夏商不合怎么记录在了高辛氏之时,时空有误?
  另,《春秋公羊传·昭公十七年》说:“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为大辰”,是说古代的“大辰”有三个:一个是大火,就是商星;一个是伐,也就是参星;一个是北辰,也就是北极星。参、商二宿虽然都是大辰,可它们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在空中,总是一个升起,另一个落下,永不相见;郑文光先生在《中国天文学源流》里就很明确地指出:阏伯迁于商丘,就是商族的始祖,以大火即心宿二为其族星;实沈迁于大夏,就是夏族的始祖,以参宿为其族星。所以参星是夏民族的“大辰”,是夏民族主要祭祀的星;大火是商民族的“大辰”,是商民族主要祭祀的星。---此论合理阐释了分居西东的夏商有着不同的祭祀偏好。此论也存在一个问题,夏在西边吗?西到了哪里?西河?斟鄩?以当前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考据来看,夏整个活动范围很少过函谷关,与居“亳”的商又能离多远?
  阏伯,实沈可能为何?
  古人先贤、学术大家的解说自有其道理,且为一参,这里提一点个人的浅见,本文认为中华历史上以星象隐喻人事,将自然规律的变化理解为人类发展的变迁,这种认知行为与上古认知过程和知识积累有着直接的关系。上古知识精英是以巫祝为代表,其主要工作是观天测象和祭祀祷告,很多上古知识都是巫祝的意念所化。为了便宜理解将巫祝和知识简单的划个等号,巫祝代表知识,那么最直接的积淀就是知识逐渐积累的后世“托作”(上古没有系统文字),曰《连山》、《归藏》、《易》、《三坟》、《五典》等,典籍称“图法”,俗成“天机”。故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 河,乃星河;图,乃星图;洛,乃洛水,书,乃历书;圣人,乃上古知识分子,如夏之终古,商之向挚;则之,便是看图说话的解释权!!!
  鉴于此种认知背景,就有了以商星与叁星这星象规律来做解阏伯与实沈的不合,表明两股势力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认为阏伯,或可指代商之契,但实沈不是夏,而是周之先祖后稷,抑或叔均!什么情况,商、周这么早就呛起来啦?不应该是夏、商吗?其实,先商(契)跟夏后最开始的相处比跟同出东部的先周(稷)更加和谐!周氏之为经过儒家元圣周公的一番“修正”和儒士的“渲染”,不得不说非常的成功,尤其是“周之礼”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即便如此,也不能掩盖姬周氏的“艰辛”成长史,且看下文详述!
  案:黄帝本不姓姬,是因为久居关中姬水一带的周氏以地为姓,所以黄帝便姓了姬!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 河,乃星河;图,乃星图;洛,乃洛水,书,乃历书;圣人,乃上古知识分子,如夏之终古,商之向挚;则之,便是看图说话的解释权!
  黄帝本不姓姬,因为周氏姓姬便也姓了姬
  中国早期历史时代久远,史料残缺且良莠不齐,早在孔子时候就对于古代史实有“文献不足征也”之叹。故而掌握现代方法概念的学者会觉有理由对古人如汉代以降的司马迁之流,乃至可确认是商周文献的《尚书》、 《诗经》、《左传》中所讲的古史轻看之。 二、三十年代“古史辨”派的工作在几代人中加强了这种情绪,尤其是受西方学术规范训练的西方汉学家多不能免,以致今日“乱花渐欲迷人眼”。
  • 过去古史辨派所渲染的古人对古史系统造伪的事实并不存在;不仅过去轻易判为“伪书”的众多文献现在可以确认有较早的来源,而且古书披露的许多事实也有着各自独立的资料来源;
  • 因此,对于古代史实的考辨以记载它们的特定文献而非以古代文献总体为判定的基础来进行是危险的;先秦许多重要史实为文献总体所反映,如果我们确认文献的不同记载之间没有系统编造的关系, 就应该在对古代史实的考辨中考虑文献总体的这些内容的内核的意义

(0)

相关推荐

  • 传说时代古史的考古学研究方法

    近些年来,社会上兴起了"古史"热,专家"打擂台",民众寻根问祖,政府举办各类祭祀炎黄等先祖的大典,越来越热闹.这大概和现在中国的崛起背景有关,也算是" ...

  • 第1466篇  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一点思考2

    (续) 2.炎黄的历史文化不在龙山时代 假设黄帝的历史文化在龙山时代,那么它会是哪种考古学文化呢?首先这种文化不会在长江流域,这不用论证.其次,它也不会在长城地带及其以北,因为在龙山时代,长城地带及其 ...

  • 郭大顺:从史前考古研究成果看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

    有关五帝时代的历史,文献记载少,详实程度低,不同理解多.所以,复原五帝时代历史,主要依靠考古学,老一辈学者对此冀于希望①.考古学者既要避免以往的简单比附,也不必因此而过于谨慎,应抱积极态度.因为这是考 ...

  • 三星堆千问千答(74)•遗迹遗物向我们昭示“三皇五帝”的存在

    问:三星堆遗址出现"三皇五帝"的踪迹吗? 答:大量出现于古代遗存. 秦始皇"焚书坑儒"灭掉古史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近代考古学挖掘,常发现上古古史出现在遗存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5

    气候变迁和自然灾害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气候变迁上文简要说了一下,那自然灾害又有哪些呢? 气象灾害:干旱.火灾,洪涝.台风.龙卷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地陷.地裂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7

    青龙泉遗址 此时活动于黄淮地区太昊集团不再那么强势,其表现为大汶口文化也不再强势,一部分待在古河济地区(齐鲁地区)与有熊氏为代表的西北部落共处,这部分(伏羲.风后.柏皇等)与我们的上古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8

    在5000年前后与黄河流域共同融合,倉颉創立漢字体系,表述了中國人类文明的起源,創造了华夏文明. 三星堆到底是不是"外星文明"?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巍: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9

    都说上古史是层累而成,不真实不靠谱,我倒觉得我们的上古史肯定是有说道有沿袭的,绝不可能是无中生有,依靠考古恐怕是说不清的,还是要结合文献才行,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漢字學,才能理解中國历史的起源.研究黄帝时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0

    中國的历史起源,应该从黄帝时期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说起.这个起源问题必须从倉颉創立漢字所表述的造义,来研究.黄帝时期的存在,那么,五帝时期就存在,时间是连续的.至于文献中记载的五帝时期的历史,是不是史实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2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中國文明起源的遐想,中國文明起源的标志,还没有搞清楚,基于文命的原则,保持神秘就好. 尊重考古做法,尊重官方处理吧,中國文明的起源靠几个祭祀坑解开谜团,找到线索,天真了!如何才不天真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6

    考古资料的展示和诠释,文献资料的引用和注解,文献得是信史正史至少是别史,什么谶纬 方志 鬼志的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不能作为论据支撑,这些对有一定历史基础的朋友想必都应该知道的基本点吧!        如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7

    在规范的究史参考资料中,谶纬书籍参考价值是很靠后的,你举证的所有资料除了<山海经>或许还有群众基础外,<穆天子传>仅是比<汲冢琐语>强一些的浪漫典籍,其他的太多谶纬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23

    当整个考古界还在被三星堆搞得七晕八素,学术界还在为夏朝苦苦追寻的时候,这里就要揭底了吗?不合适,不科学 太昊 少昊 究竟是谁现在还说不清,帝俊只出现在山海经里,典籍文献几乎不见,这个现有有待考究,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