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除降糖外,普利类或沙坦类,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平时无论是医生,还是大家经常看到的医学科普文章,都一再强调糖友要控制好血糖。因为糖尿病最容易引起糖尿病性肾病,而糖尿病性肾病又会引起高血压,形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所以糖友控制好血糖,可以避免一系列的并发症。除了控制好血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还要做什么呢?
1、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脏病变,也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有1/5~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脏的小血管和肾小球,会造成蛋白尿和肾脏滤过功能异常。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也就是常说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将近1/3的终末期肾病是由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因为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手段有限,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医疗费用负担重,所以,糖尿病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
2、糖尿病肾病如何防治?
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我们可以看到,糖尿病肾病在早期还是有机会逆转的,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只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到了终末期肾病的时候,除了透析、肾移植等昂贵、困难甚至不一定能获得的治疗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因此,在未发病时预防,在发病后早诊断、早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及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和血压到正常的范围,并且纠正其他可以影响肾病的因素,尤其是吸烟和血脂异常。
我们建议所有患者在诊断糖尿病后尽快进行糖尿病肾病的筛查,尤其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情况的检测,以明确糖尿病肾病的有无和具体情况。在进行该项检查后,要依据糖尿病的类型、得病时间的长短、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跟踪随访,有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把握肾脏的情况,以便及时干预。
●持续的高血糖对肾脏有不良的影响,因此,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治疗是通过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标。
研究表明,通过强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蛋白尿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的风险;但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再开始严格控制血糖,延缓肾功能减退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及早积极控制血糖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重中之重。
●控制血压也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没有明确糖尿病肾病证据的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是在140/8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已有明确的糖尿病肾病的证据,则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如果血压未达到上述标准,应咨询专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血压。在用药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普利类,如贝那普利、培哚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卡托普利等)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即沙坦类,如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等)是很好的选择,它们不仅能降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排泄和保护肾功能。有时,即使在血压不高的情况下,医生也可能使用这些药物。
如果已经进入到肾功能受损的阶段,患者不仅必须配合糖尿病的治疗,还需要进行慢性肾脏病的控制。此时,患者需要内分泌科和肾脏科的联合治疗。要控制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必要时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甚至肾脏移植。所有治疗的目的都是尽量减轻肾脏负担,维持生命。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以及及早干预是最为重要的。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10年左右(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会发展到终末期肾病。
但是,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可以被阻止、延缓在任何一个阶段,在早期甚至是可以逆转的。因此,在早期,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严格控制血糖、纠正高血压以及控制其他危险因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