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李景怡:“第一学历”歧视有何负面影响
关键词:“第一学历”歧视;负面影响
摘 要: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着“第一学历”歧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首先是引发态度歧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形成了鄙视链;其次是导致待遇不公,政治待遇、物质报酬和工资福利悬殊;再次是引起价值混乱,遮蔽了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意义;最后是扩大社会不公,危害公平的教育权、就业权和尊严权。
近日,有关北大博士生导师学历遭到学生嫌弃的话题引起人们关注,这也让围绕着“第一学历”的辩论在舆论场上跌宕起伏。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并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1]。那么“第一学历”从何而来呢?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有机会且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不断扩大,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这些代表不同学历阶段的名词也越发自然地走进大众视野。人们本能地认为在高中之后所获得的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历就是“第一学历”。这个解释似乎也就成为了大家默认的理解,也都不约而同的遵守着这个答案。
一、引发态度歧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形成了鄙视链
“第一学历”之所以受到争议,主要源于社会对待不同学历人群的态度存在着严重的等级划分,而这种现实存在的态度歧视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第一学历”重要性的刻板印象。有人将“第一学历”等同于“出身论”,认为“第一学历”是个体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通过高考所展现的个人能力的最好证明。在多数人眼中,本科生地位要高于专科生,因此会有提及“专科”字眼时出现“瞧不起”的态度。正如北大博导用漫长的学术道路证明了自己,进入到中国最顶尖的高校,却依然避免不了被一个尚未踏入学术门槛的晚辈“嫌弃”。这种将高考视为“一考定终身”的态度对于部分后来居上者而言是一种打击。
二、导致待遇不公:政治待遇、物质报酬和工资福利悬殊
不得不说,当今社会因“第一学历”歧视而导致不同学历的人群待遇区别对待的情况是常见的。这里的待遇指向个体所享有的权利,社会地位等。例如政治待遇、物质报酬、工资福利等。人们都自发认为学历很重要,甚至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高学历、好学历带来的红利已经凸显,好的学历能够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接触好资源,也能够作为一种文化资本进行再生产。凭借“第一学历”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更是习以为常,甚至还有“同一院校的本科生比专科生和硕士生更金贵”的说法。似乎绝大多数专科毕业生在完成相应学业后便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遭受着工资低、机会少的待遇,而本科毕业生相对于专科毕业生而言则有更多机会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由此看来,“第一学历”作为一种信号标识着不同人才的属性,具有一定的表征功能。而在求职过程中这种表征也包含着不平等的意味。
三、引起价值混乱:遮蔽了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意义
只凭借个体过往受教育经历来判断其学识、水平未免过于武断和片面。终身教育理念指向人的一生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提倡将教育发展的目标落脚于实现美好生活,领悟生命的价值。从秉持终身学习态度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角度来说,“第一学历”仅仅只是漫长人生奋斗阶段的一个的站点,个体通过后期不断学习不断发能够突破“第一学历”的藩篱或者能够在已有学历基础之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社会发展需要多元与包容,长期固执坚守“学历鄙视链”,会因“高低贵贱”等级观念的形成对青年一代成长造成错误价值观的引导,加深社会矛盾。
四、扩大社会不公:危害公平的教育权、就业权和尊严权
或许人们所在乎的对“第一学历”的最根本评价还是要立足于社会公平。学历不仅关系升学,也关系就业以及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人们的受教育权、就业权、尊严权等应当受到公平公正且合理合法的保护。“第一学历”不应该成为逆袭之人的绊脚石,也不应该成为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客观地讲,“第一学历”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以将其作为衡量个体在某一教育阶段质量高低的尺度[2]。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学历仅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类型和程度的资质证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继续教育开展,全方位衡量个人价值时,不能把“第一学历”当成个体等级划分恒久定位的标准。
[1]温才妃. 教育部:不使用“第一学历”概念[N]. 中国科学报,2021-10-12(006).
[2]王汝汀. “学历”不该成为前行路上的羁绊[N]. 沧州日报,2021-10-10(P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