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专栏】回忆我的民师生活之:校园与食堂 / 文:史恪仁

回忆我的民师生活之:校园与食堂

文:史恪仁

民师之风貌,教师之摇篮

――我的民师校园

夜深人静之时,半躺在床上,看着夜空,听着蛙鸣,民师的校园布局又呈现在眼前。

民权师范的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住宿区、餐饮区、洗浴区、教师住宿区等六大区。每个区域各具特色,景色优美。

教学区在校园的最北面,是一栋四层教学楼,彩色石子粉砌外墙,非常美丽壮观。中间是单面教学楼,两边是双面教学楼,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楼上有二十四个教学班,一年级设在二楼,二年级设在三楼,三年级设在四楼。

楼梯口的两旁是两个黑板报,东边是团委主办,西面是学生会主办。每周更新一次,不但版面设计新颖,字体风格各异,内容能跟进时代步伐,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次走到这里都会驻足欣赏,流连忘返。

教务处设在一楼,政教处设在二楼,都在楼道的左边。教务科是学校业务部门,也是学校举行比赛后发奖的地方,我三年去了六次,领了六个笔记本。政教科是既是科长办公的地方,也是传讯违纪学生的地方。苏科长曾叫我去过政教科,帮他用粉笔描他写的美术字,我第一次发现,严肃的副科长身怀绝技,美术字写的美丽至极。

一楼西面是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每天饭间对外开放。爱好读书,喜欢写作的学生都会拿着学生证去借书,我每星期去借一次,把学生证作为抵押,翻阅借书目录,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如获至宝。

学校的运动区在教学楼的东南边,是最为广阔的区域。八百米环形跑道,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都合理布局在这里。环形跑道里还没有硬化,长满了野草,每到春天,绿草如茵。

每天早上五点左右,早起的学生开始锻炼身体,有的跑步,有的打拳,有的熟练的玩着单杠。每学年一届的运动会也在这里举行。

每天早上五点三十分,学校广播室准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各年级各班学生洗漱之后,六点准时站在指定的位置上,先跑步后做操。在跑步时每班都喊着响亮的口号,催人奋进。早操结束后去班内上一节早读课。

住宿区在运动区西南角。住宿区建有围墙,北面靠西是宿舍的大门。一栋三层住宿楼就矗立在这里,楼房的右前方还有两间破旧的平房。这是我们男生住宿的地方,女生宿舍建在西面另一处院落里。男生宿舍没怎么绿化,就有几棵松柏不规则的长在住宿楼的前方。最热闹的地方是住宿楼后长长的水管,那是我们刷牙洗脸、洗衣的地方,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夏天有的学生还在这里洗澡。

洗浴区在餐厅的南边。洗浴区的后面是大门通往学校的主干道,两旁冬青茂盛,整齐划一。洗浴区有男女两个澡堂,布局比较简单,衣服可挂在墙上,里面是一个热水池,能容纳几十人洗浴。澡堂的旁边是热水房,每天我们到这里取热水,是每天必到的地方。

(注:此照片中的背景就是当年所有民师人返校必经的民睢公路和路旁的商店,远处是学校西北角的标志性建筑:水塔。据说,如今这条公路已经废弃。)

教师住宿区一处在洗浴区的东面,也是单独的院落,每位教师一间平房,前面自盖一间厨房,政教科苏科长一家人也住在这里。另一处在女生宿舍楼的西面,是教师自建的院落,每家三间堂屋,一间厨房,一间门楼,院内铺着红砖,还进行了绿化,四季长青,温馨至极。

民权师范校园优美,布局合理,处室齐全,充分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教育人才。

餐厅之风味,美味之佳肴

9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特区发展迅速,一部分人很快富裕起来,农村诞生了不少万元户。但是大部分农民还比较贫困,除了种地有点收入外,没有其他创收。所以,能全年吃上白面馒头,是农民的美好愿望。

初入民师时,带着十几斤粮票。学校每月发33斤馍票,15元菜票。一般男生不够用,每月要贴补10斤左右,女生吃不完,还能在学校小卖部用馍票换些日用品和零食。

餐饮区就在教学楼的西南方。这里有一栋容纳千人就餐的餐厅。不过餐厅内没有餐桌,我们都是三五成群蹲在水泥地上就餐,虽然艰苦,不过吃的津津有味。每两周改善一次伙食,吃上一次猪肉炖粉条,那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

学校的食堂有十几个窗口,每个窗口炒菜都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随意挑选。对于我来说,那是最好的伙食了。

早上是7点钟开饭。各年级各班学生在早读结束后,和自己的饭友一起到餐厅吃早餐。早餐一般都是青菜汤,鸡蛋汤,海带汤,面筋汤,每碗两毛钱,再买两个馒头,掰成多个小块,泡在汤里,用小铁勺挖着吃。在我的记忆中,我最喜欢喝的就是鸡蛋汤,食堂师傅在大锅内倒满水,烧开,用佐料调味,撒上切碎的青菜,泼上调好的生鸡蛋,最后用面水和好,美味的鸡蛋汤就做成了。每次去吃早餐,都是两个馒头,一碗鸡蛋汤,馒头既甜又十分绵软,十分好吃,再加上鸡蛋汤的融合,就更加美味。每次早餐后,口中留有余香,回味无穷。

少数民族餐饮部在大餐厅的西面,是一个单独的院落,汉族学生有的也经常光顾这里。记得当时这个回族餐厅只有一个做饭的师傅,瘦瘦的,个子不高,脾气很古怪。不过老人家做的饭菜真的好吃!我们不少汉族学生也经常慕名去买饭。

很羡慕那些回族同学,他们可以把自己的餐具留存在师傅这里,而师傅总是要等回族同学打完饭才肯卖给我们这些眼巴巴围在门口的汉族学生。他做的馒头是自己发面手工做的,很劲道!我最爱吃他做的红烧带鱼,尽管带鱼很瘦,没多少肉。五角钱一份的带鱼在那个年月算是奢侈品了,因为大食堂两角钱的菜已经很好的了!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11元钱。

师范二年级时,听说教师伙学生也可以去,价钱和餐厅一样,并且口味独特。我就和饭友去尝尝。吃过之后就是不一样,汤是手工面筋汤,上面撒有快刀切碎的葱花,还滴有小磨香油,馍是手工做成的,吃着筋到,真是美味可口。不过,有时去晚了,就买不上了,就只能去餐厅吃。

午餐是最丰盛的,每天炒菜有十几个品种,不过最有味的是蒜苔炒鸡蛋、大肉炖粉条、大肉炖冬瓜、烧青菜、醋溜豆芽等美味佳肴。餐厅内十几个窗口同时经营,餐厅师傅穿着白工作服,在窗口等待着学生买饭。

师范一年级时,我们的教室在二楼,又靠近楼梯口,所以下课铃声一落,全班学生都拿着碗,带着勺子和饭票,匆匆的下楼了,早早的在窗口排队,吃上第一碗热腾腾的饭菜。有时饭友分开行动,有买炒菜的、有买馒头的,有买稀汤的。都买好后,在餐厅内随意找个位置,把炒菜和稀汤往水泥地上一放,每人手拿两个馒头,蹲在地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饭饱后,餐具交给一人刷洗,其他人提前回寝室休息去了。

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学校开大会,或者上午最后一节没上课,学生都提前来到餐厅。十几个窗口都没有开放,都聚在餐厅内等着,用勺子敲打着瓷碗,发出刺耳的敲击声,肚子咕咕的响。那时才知道,等待开饭也是那么的漫长。

晚餐是6点开饭,炒菜品种和午餐一样,有时还是午间没卖完的剩饭,所以晚饭去买炒菜时,伸长脖子朝里看看,唯恐买到剩饭和剩菜。

晚饭后上两节夜自习。一般一节练毛笔字,一节复习功课,并写一篇日记。时间安排紧凑而充实,学习集中而快乐。

(1990年冬:毛笔字书法二等奖获得者合影留念:背后是劳改场的梨园)

夜自习后,为了强身健体,会到操场上锻炼一下,跑跑步,打打拳,玩玩单杠。我们寝室的一个同学,在操场上锻炼后,回到寝室,盘腿坐在床上,双手中间托起,舌抵上颚,闭目养神,肚内似有股热流涌动。半小时后,卧床休息。

民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仅能品尝到物美价廉的美味佳肴,还能锻炼身体,学到丰富的知识,充实头脑,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史恪仁,商丘市宁陵县人,中学高级教师,1993年7月毕业于民权师范。喜欢书法,爱好读书,乐于写作。以文会友,切磋交流,趣味翻滚。习作梦想,咬文嚼字,圈点美文。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编者按:“我们曾是中师生”】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教师文苑》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民权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

本刊征稿选题专栏:1.  教师 文学专栏:       喜欢写作的教师朋友们的文学作品,题材不限;2.  儿童文学专栏3.  教育教学感悟专栏;4.   域外教育经验掠影专栏:5. 《译海精品》专栏;5.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6. “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