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无力、多闪随后、百度依旧,背后的原因原来如此
这是一篇「人机协作」的文章,
初稿由darksee.ai「智能写手」生成,
darksee.ai阅读了全网数据。
欢迎在MixLab讨论相关内容、技术实现,
MixLab是一所面向未来的实验室
起因是这样的:
今年初,微信就上线了7.0新版,引人注目的是「时刻」短视频跟「好看」。
背后透露了3个信息,
第一,公众号文章的数量已经达到严重干扰用户的局面;
第二,短视频比图文更具吸引力;
第三,用户的注意力花费在微信上的比例有所下降。
一个产品抵达高峰,随之而来的就是衰退;
前天在微信朋友圈发现了个新功能:「动态」。
一开始没细体验,以为是为朋友数量较多的用户设计的新功能,可以借此功能查看哪些用户更新了最新动态,有选择地查看,有效地降低整个朋友圈的信息量。
但其实不然,
此入口是为了「时刻」短视频开的入口,引导用户去刷短视频,吞噬用户有限的时间;
此刻的微信还在增加无效信息,新增视频入口;
不仅是微信,多闪也加入到无效信息的制造行列;
多闪的「世界」,以红包推动用户发正脸视频,
一堆无效头像在晃动…
多闪的产品,你们到底懂不懂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在享受了互联网便利的同时,
付出的代价是,
疯狂的互联网信息把每个人都拖入了频繁切换的多任务操作,
注意力被耗散,
效率极低。
手握大量流量,开始做恶…
早在2016年,某大学生的遭遇揭露了医疗信息「竞价排名」的内幕:
在搜索引擎上排名靠前的医疗信息,
靠的不是医疗技术和患者口碑,
而是花钱多少。
包括前几天热文「百度搜索不再是以前的搜索」,
面对流量的诱惑,已经背离了搜索的初衷;
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
是什么导致了当前局面?
背后的原因、规律是:
信息爆炸导致注意力消退
信息载体短视频的兴起
早在1962年,密西根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James g.Miller就有先见之明,发表了一项名为「信息输入过载」的研究,他告诫说:“人们不能引爆导火索……他们必须进行调整”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提过一组数据:
人类从直立行走到2003年的四百万年间,一共创造了5艾字节的信息,这个存储量相当于50亿部1G电影。
2010年,全人类每2天就会创造5艾字节
2013年,全人类每10分钟就创造5艾字节
再到今天,全人类每1分钟就创造5艾字节
今天,全人类每分钟产生了50亿部1G电影
50亿,数不过来,那我们看看百万级的数据:
截止2017年,英语维基百科16年里,条目数超550万。
起始1998年,中国图书出版20年里,种类超440万。
2017年9月,
微信日均登陆9.02亿人,
日均发送消息380亿次
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每天发送信息42条
对应的流量有多少?大概是1.146Ebps的流量,
需要11466万套交换机和服务器。
目前一台万兆交换机售价大约是4000元,
一台服务器大概需10000元
这两项加起来的费用相当于深圳2014年全年的GDP
我们看一下注意力在信息爆炸下,是如何变化的:
2000年,大家知道当时互联网流行的一个叫眼球经济的词吗?
普通人的注意力幅度仅为12秒;
所有的主流网站的目标都是尽可能多获取用户的眼球注意力;
用户体验设计基于此目标,
把文章设计成分页的方式,
每看完一页就要点击下一页;
在每一页上都可以加一个广告上去,让它的PV变高
到了2013年,普通人注意力为8秒;
又过了5年,大厂都在争夺用户有限的注意力;
PC时代的眼球经济下的分页设计至今仍然发挥着余温,
演变成展开更多这个操作。
用户在20年后的今天还是不能直达内容
随着网络设施的建设,
手机设备的升级,
内容媒介的形式演进,
促使了短视频的兴起
不知大家还记得最早接触的杂志或者书籍是什么?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唐代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世界上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1665年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
1895年,世界第一部电影《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不久后传入中国;
1925年,苏格兰的贝尔德公开展示了他制造的一台机器,成功地传送了人的面部活动,从此,电视开始了它神奇的发展历程;
我们花了一千多年时间,
完成了从纸质的报纸到电视的演进,
而不到100年的时间,
短视频已经开始流行
在2016年,短视频开始兴起,今日头条投入10亿元扶持短视频创作者;
同年,今日头条上的视频消费总时长,已经超过了图文,
张一鸣当即决定all-in短视频;
随着5G的临近,短视频将会迎来爆发阶段。
面对信息爆炸,我们有什么对策?
用户对个人数据的掌控,
用户可以控制信息接受的范围
现在用户的数据都在各大互联网巨头手中,
用户在不断地为产品贡献个人的数据,
每个人几乎都离开不了微信之类的互联网产品,
当然,
大厂是不会放手让用户轻易离开的,
毕竟靠的是流量及用户注意力来获利。
有没有一种方案可以让用户对自己的个人数据具有掌控权呢?
当然有,
solid就是一种技术方案;
万维网之父 Tim Berners-Lee ,
在 2017 年底启动了 Solid 项目;
Solid 是 Social Linked Data 的缩写,
是一个去中心化社交平台;
简单来说,
我们的数据都在巨头手中,
基本上没有办法将其自由导出,
而 Solid 设计了一个名为“Linked Data”的规范,
使数据可以在互联网中自由流通。
这就打破了由各巨头建造的数据孤岛,
让数据真正归创造内容的用户所有。
除了对数据掌控,对信息的接收方式,也需要被改进
我们当前对信息的接收,典型场景是:
刷朋友圈、刷抖音、刷公众号;
还有rss订阅、消息推送;
这些都不够完美
例如消息推送,控制权在服务提供方,
他可以随意推送,用户无法拒绝,
rss订阅,仅仅只是告诉了用户哪些信息更新了,
但是没有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分类……
早在2007年,
小说家David Foster Wallace发表了一篇文章,
呼吁大家,
重视处理大量的、充满模糊性、冲突、变化的、高熵的信息量;
不断发现个人无知和妄想的新领域。
我们需要一个信息接收器,
可以自定义接收的机制,
用户按照自己的设定,
在需要的时候接收信息。
未完待续……
让每个人无限可能
Enabl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or Every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