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宇芽”和“蒋劲夫女友”都遭遇了家暴!
在11/25国家反家暴日这一天,美妆博主宇芽一反常态的不PO自己的美照、不PO让人惊叹的化妆影片,而是PO了一个令人感到恐慌的影片。
影片片头是一个粗壮的男子将一个死命抵抗的女人从电梯中拽出来的监视画面,配上文字:“我被家暴了,过去的半年我仿佛活在噩梦里,关于家暴的这一切,我必须说出来!”
粉丝们很难想象,总是在彩妆视频中展露出大方、自信笑容的重庆妹子,和这个影片中声泪俱下的宇芽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原来一个微博号有将近100万粉丝的时尚博主也会遭遇家暴吗?
更有人在留言区中提出质疑:没结婚不能算家暴,应该算是故意伤害罪。
而这条留言也获得了1.6万个赞。
但其实关于家暴,我们有很多事情都想错了。
根据2019年杜鹃、潘绥铭、黄盈盈三位学者共同发表的研究《中国女性遭受亲密伴侣躯体暴力的实证研究》中的结果打破了好几个研究者原本的假设,甚至有几个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结果。
在这份研究论文中,他们从2000-2015年做了四次全国随机抽样调查,他们的调查范围不仅限于婚姻中的暴力,而是亲密关系中针对女性的暴力,也就是包含还未结婚的男友对女性进行暴力行为也涵盖在其中。
他们发现全国18~64岁已婚或未婚的女性,在这15年间,一直有1/5左右的人曾经被自己的丈夫或者是同居男友殴打。
也就是在路上遇到的20个女人,其中就有一个人曾经受到亲密伴侣的暴力对待。
你可能会想说:“可是我住的地方是城市,这种事情应该都多半发生在农村吧!”
根据研究成果,越发达的地方暴力有减少的趋势,但是其实并没有显著的区别。而且,女性的收入越高,也不能够保证她们能够安全,反而在一些研究中,收入越高的女性更有可能是家暴的受害者。
最令人惊讶的一个结果,则是未婚同居的受害者远多于正式结婚的受害者,同居关系的女性遭受亲密伴侣暴力的可能性是已婚女性的1.54倍。
其实,早在2015年12月《反家庭暴力法(草案)》的附则早就已经增加了一个规定:
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参照本法执行。
蒋劲夫对交往2个月的女友Julieta产生的暴力行为,也同样算是家暴。
所以,家暴不是只是发生在你不曾去过的偏远乡村中,也不只是发生在那些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女人身上,更不是只存在于已经结婚的女人身上。
家暴,离我们并不远,可能今天你在路上就已经见过一个家暴的受害者,又或者很不幸地,你自己本身就是家暴的受害者。
解决家暴,不是只要一个一个把加害者揪出来就完事了,网暴一个加害者,也没有办法阻遏下一个加害者。
因为我们的环境可能也在默默地创造出下一个家暴者,否则我们不会在这些统计数据上面看到区别,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受害,他们的环境缺失了什么,系统性的影响也是我们应该要去关注的部分。
对于一个幸运的旁观者来说,我们其实就是整个环境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如果有人主动跟你说:“我的另一半打我”时,我们能不能成为他的救命稻草?还是成为一个将他推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其中一个?
“人类实验室”微博也同样在11/25的时候上传了一个对话家暴受害者的影片,她说的最让人感觉惊悚的部分不仅仅是她在婚姻中所遭遇到的暴力,而是她一次次地对外求救所遭遇到的打击。
“‘为什么不早点离开’我被问了无数次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你没有经历过这件事情,你根本不知道其中的难处。”
“有一个人说的话我记得特别清楚:‘一个是打老婆的恶棍,一个是懦弱的傻子,甚至有人说我是活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我听到最多的。’”
“任何人碰到这一件事情,想要摆脱它,都要脱一层皮。”
前前后后经过了6年,她才终于离开了这一段有毒的关系。
6年,这是令人多么吓人的数字,而网络上还有更多10年、20年的家暴受害者。
经历亲密关系的暴力对一个人是全方位的打击,生理上的受伤以及心理上的溃不成军,如果这个社会以及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能够给予这些受害者更加有力的支持,而执法机关能够重视这些加害者所带来的伤害并且予以相应的惩处,是不是能够一点一滴地消融掉这份家暴之恶?
持续地关注家暴的议题、灌输身旁的人性别平等的意识且互相尊重的观念、给予身旁需要帮助的人支持和同理,都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做的事情。
用每个人一点点的力量,积攒起来就是一股能够改变世界的能量!
愿这个世界有一天,女孩都不再需要担惊受怕,能够自由自在的奔向属于自己的幸福。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编辑| Push妈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