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考快与慢》中后见之明一章后感

近期在看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书中提到,我们的思维中有一种名为后见之明的偏见。简而言之,如果一件事情发生了,我们会夸大自己之前预测的正确性。通常我们都会听到人说,“我早说了吧”,“关于这方面的预测我就还没怎么错过”之类的话;而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发生,我们就会错误地回忆说自己当初一直觉得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不大。通常会是,“啊,我说过吗,我怎么不记得了”,“我一直都说这不太会发生呀”等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会说这个人不实事求是,好面子,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这是我们的思维偏见在作怪,是一种很难改变的思维。

而这种后见之明的思维偏见,对于决策者来说无论从做决策而言,还是评判决策者而言都有着不良的影响。正如书中所说:

“后见之明的偏见对决策者的评估行为有着恶劣的影响,它导致观察者不是根据判断过程的合理性来评估一个判断的好坏,而是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
《思考快与慢》

我们应该鼓励正确的决策,而不是正确的结果。

后见之明这种偏见在做决策时,会让决策者陷入无法绕开的两难境地。这些人包括医生、金融顾问、执行总裁、外交家、政治家等等。他们好的决策如果产生了坏的结果,那么一定会被问责,甚至被撤职,无法获得连任等等,只能自认倒霉;而如果他们的决策在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也不会受到大肆的赞扬,因为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大家并不会意识到整件事情的重要性。

为了能够在秋后算账的时候,证明自己的决策是经得住考验的,决策者只好采取保守的战术,尽可能地不做需要冒险的事。现在类似医疗事故的情况越来越常见,为了避免决策上的失误。医生会让我们尽可能多的做检查,虽然有些检查并不需要;采用更加保守的治疗方法,哪怕这些办法收效甚微。这些措施与其说是对病人有好处,不如说是保护了医生的利益。

无独有偶,同样的情况还会发生在企业决策者身上。大部分决策者,更准确地说是职业经理人会遵循之前有过的规则做事,而不是去创新,去冒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从结果来看,这个决策是合规的,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尽管可能在长期来看,冒险的做法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但冒任何一点风险对他们来说都会影响到自身职位的稳定性。因此凡是可以长期发展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曹德旺先生曾经说过,“世界500强95%都是家族企业。”这是事实,只有自己家里人,才能没有任期和绩效的限制,才能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公司的利益。

而这种后见之明的偏见在我们评价决策者时也会有不良的影响。那些不负责任的冒险者,可能会因此获得不相称的回报。比如某位将军或企业家一次疯狂的冒险举动竟然成功了。那些一直很幸运的领导者不但从未因冒太大的风险而受惩罚,相反,人们总会相信他们有很强的鉴别力和先见之明,能够预见成功;而那些曾经怀疑过他们的明智的人事后也会被视为平庸、胆小、懦弱之辈。几次幸运的冒险便会给一个不顾后果的领导人罩上耀眼的光环:极富远见、英勇果敢。而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很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那什么才是真正好的决策者呢?中国有句古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说得简单一些,凡事都做在前面,提前都把所有的风险都堵住了,自然就不会有任何风险,也就不必要那种能名垂青史的战斗了。以少胜多毕竟是少数,这种搏命的战役,都是绝处逢生,那又怎会落入如此境地呢?一定是之前的谋略出现了问题。

扁鹊一家三个兄弟都是学医的,有一天魏文王扁鹊,你们家三兄弟哪个人医术最高明呢?扁鹊告诉他说长兄的医术高于二哥,自己的医术则是三兄弟里面最差的。魏文王不解,那为什么你扁鹊却是最有名的呢?扁鹊说因为大哥能在病情发生之前就能事先铲除病根了,所以一般人不知道还以为他的治疗没有效果,所以他的名声没人传播,而二哥则是在病情发生时帮病人治好,所以没有很严重的后果,人们以为他只会治小病,在当地稍有名气。但是扁鹊却是人常常已经病情严重时治病,所以一般人都以为扁鹊的医术高明,所以名气就成为了扁鹊三兄弟中,最大的一个。

我们都不是像扁鹊家三个兄弟那样的能人。那我们怎么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呢?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的思维中有各种各样的盲区,有偏见,有缺陷,但是我们如果集合更多的人帮助我们一起思考,就能避免很多单凭一个人无法识别的风险。古代把君王叫做寡人,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只有他一个人默默承受。但在现代,我们更充分认识到了人类的缺陷,应该更崇尚团队做决策,更加多样性,更加开放的接受各种不同的声音,才能帮助我们多算胜少算,一马平川。

(0)

相关推荐

  • 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

    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我的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扁鹊之所以推崇长兄的医术,正是对中医" ...

  • 领英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如何又好又快地做决策?

    神译局  · 4小时前 关注 决策是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做决策的方法却常常被忽视.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大 ...

  • 扁鹊:我们兄弟三人,大哥的医术最高,二哥次之,我的医术最差

    说到古代的医者,那么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都是榜上有名的,但是扁鹊却说自己的医术不及家中的两位哥哥,是家里最差的.但是扁鹊的医术大家都是见识过的,多次将濒死之人的性命给救了回来,而他的两位哥哥在医 ...

  • 高管必备技能:决策与判断

    从心理学层面揭示决策的过程,发现那些看似理性的非理性行为背后的认知偏见与陷阱,帮助我们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 1.我们的使命是什么?2.谁成为我们的队友?3.谁能发挥作用?4.必须改变什么?5.风险是什 ...

  • 风险管理安全治理,风险管理决策和沟通

    帮助组织控制.指导和交流其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活动. 安全治理和业务目标 安全和风险管理的标准方法有时会被误解.虽然是一个有用的起点,但预先确定的安全风险管理结构.业务流程.角色和要求的建立往往与业务中其 ...

  • 道德经第17章-治国水平分四个等级

    道德经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犹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医 ...

  • 读 Jimmy 前辈的《Chip-seq 实战分析》后感:新司机驾考不完全指南

    原文链接:ChIP-seq实战分析 六月初的时候,在 A 家显卡大涨价前,我攒了人生第一台的 PC,在一位 Linux 老司机的推荐下装了Korora(Fedora 的新手友好版),这个distro ...

  • 升学教育过程中的“学习”与“后感”

    "我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读完老人与海,我决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读完骆驼祥子,我决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读完刘慈欣的科幻文章,我决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 古今中 ...

  • 读《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后感

    这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一本书,主要讲小说的创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有一些他自己写小说的感悟,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每每看完这类书,都会让我燃 ...

  • 读《思考快与慢》后感

    读完了<思考快与慢>,比起获得的启发,给我更多的还是震撼.震撼于我们的大脑有如此多的偏见,我们所有以为我们通过理性思考所作的决定都不是理性的.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影响着. 我们常说我 ...

  • 走过半生,才读这几首诗中真意!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无返的火车上.无法回头,后悔没用,即使走错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我们无法左右人生,却可以从容心态. 心无挂碍,最是自在 <牧童诗> 宋·黄 ...

  • 思考快与慢,真的很重要

    思考,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修炼,锻炼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心智,学会一种格局,也是打开一扇心门,认识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门,要认识快,就得认识基础,要认识慢,就得认识本质. 在熟悉规律的情况下,才能认 ...

  • @所有人,快来接收中基原文背诵大全(一)

    <素问●脉要精微论>:"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善病鼽衄,仲夏 ...

  • 夜读丨快只是方式,慢是我们的追求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文/渡兰君 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也越来越忙.积极固然是好事,但只顾着忙,却容易忽略内心的感受. 人常说"忙里偷闲",就是图一个"慢" ...

  • 孩子蒙眼翻书,1分钟读1本书,读得快能读得好吗?阅读要有价值

    最近,针对如何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写了三篇文章: 阅读光靠读不行,从2个月读1本书到1周精读2本书,我养成3个习惯 阅读,是一种以幸福为目标的生活方式 阅读就像慢跑,不仅需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