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佛像造像鉴赏


明晚期(16世纪) 释迦牟尼佛

尺寸高82cm

保利(厦门)

此像与阿弥陀佛造像造型风格完全相似,唯手印不同。佛像头饰螺发,头顶肉髻平缓,肉髻正面嵌有髻珠,大耳垂肩,面相宽大,双目俯视,神态宁静。躯体丰满健硕,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僧裙,腰间束带,下腹露出蝴蝶结。衣纹流畅自如,衣缘刻有立体感极强的缠枝莲纹饰。结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左手横置脐下结定印,右手下垂结触地印,表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的姿势,莲座周遭装饰四层仰莲瓣,形同大莲蓬,既具装饰意味,又显示了极高的等级和神格。整体造型端庄,法相庄严,工艺精细,品相完美,体量硕大,气势恢宏,是一尊十分难得的明代汉传佛像精品。如此大体量造像显然不是一般民间工匠所为,应当出自大型佛教寺庙的铸佛场所。

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大体量佛像一直是国内外佛像收藏家青睐的一个重要品类。它们之所以受到藏家们青睐,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它们有恢弘的气势,强烈的宗教和艺术感染力,符合一些成功人士的审美和信仰需求;二是它们费工费料,雕塑难度比一般小型佛像明显要大,其艺术和工艺价值也非一般小型佛像可比;三是这类佛像目前市场上流通极少,特别是品相完好者更是难得一见,具有明显的稀缺性。此像体量超常,又表现的是佛中至尊释迦牟尼佛,题材与风格皆为人所熟知,符合广大民众的审美和喜好,无疑是佛像收藏和供奉的最佳选择。

明晚期 释迦牟尼佛

尺寸高153cm

保利(厦门)

此尊迦牟尼佛坐像为一尊典型的明代中原铜佛造像,高153厘米,尺寸巨大,气势撼人。释迦牟尼结全跏趺端坐,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是释迦牟尼经过六年苦修,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标准成道像。其头饰螺发,排列密集,发正中有硕大的髻珠,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的装饰形式。面相方圆端庄,眉间白毫,鼻梁挺拔,眼睑低垂,目光下敛,似俯视众生,神态慈祥柔和,具有典型的明代汉地造像面相特征。袒露前胸,上着双领式通肩式大衣,下身着高束腰僧裙,腰间束带并打结,颇具装饰意味。衣缘处錾刻精美的缠枝莲花,纹样清晰精美,显示出当时匠人运用高超的写实技法。衣褶布排有序,衣纹流畅自如,厚重写实,极富质感,继承了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划的传统。高大莲台,双层覆式莲花瓣,瓣叶饱满规整,挺拔有力,时代特征明显。

明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立像

尺寸高18cm

北京保利

此尊铜鎏金释迦牟尼造像铜质鎏金,锈色自然。身材比例舒展,体态丰腴厚实,神情庄重慈祥。波浪纹发髻高耸,脸庞宽厚饱满,五官清晰明了,宽弧形眉,细目,直鼻,大耳垂肩,下颚内收,颈部丰满呈三道褶皱。着通肩大衣,衣着紧贴身躯,如湿衣贴体,薄透感强,胸前衣纹和双腿正面衣纹均呈数道U形平行分布,齐整流畅,富于层次。右手上举,撑心向外结无畏印,左手下垂,掌心向下施与愿印,赤足立于台基之上。

造像整体雄浑伟岸,五官丰满,为典型盛唐风格。细观,佛像颈部肌纹和湿衣贴体,具有西域造像的特点;其造型一改小卷罗发为健陀罗式波浪纹发髻,五官立体感减弱,更符合唐代的审美倾向,造型更加饱满壮硕,给人以波澜壮阔,雄浑伟岸之感,佛像之雕塑美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体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可见此尊造像,不仅继承了西域佛像的精髓,又融合了唐代先人自己的理解,才使得本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气韵。因铜贵重,传世可见唐代造像尺寸皆无硕大者,高度多在5-15公分左右为宜,而此像高度近20公分,且其身紫色鎏金罕见,金色完好,灿烂雅丽,铸造精湛,一丝不苟,堪称盛唐造像的上乘之作。

明早期  药师佛

尺寸高68.5cm

中贸圣佳

药师佛全跏趺坐,坐下为高台多层大仰莲花座,莲瓣形制饱满,层层错落分布,衬托出佛陀的庄严与神圣。药师佛头饰螺发,肉髻高耸,顶饰髻珠,象征菩提智能。面形方圆,额际宽广,弯眉低睑,法相慈和。身躯挺拔,双肩宽阔,肌肉健硕饱满,富有力度。身着袒右肩袈裟,上身袒露,胸前镌刻“万”字符,右肩反搭袈裟裙角,内着高腰束裙,袈裟衣缘以阴线刻画花卉莲纹,衣纹流畅写实,极富立体感。所着袈裟为分条框状百衲式,类似元代佛教绘画,如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藏“14世纪阿弥陀佛”画像及带有明确纪年款的“1301年木刻雕版佛经”中佛祖所着袈裟即为此种式样。其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右手仰置右膝持诃梨勒,双手铸造精巧,手指修长纤细,十分生动柔和。

明早期 铜宝冠释迦牟尼佛

尺寸高52.5cm

中国嘉德

造像头戴宝冠,饰螺发,肉髻圆隆,宝珠顶严。耳上扇形冠结横出,耳际处宝缯上扬,两绺余发披搭双肩。耳珰上部为圆形,中心为六瓣花,下部为花叶。宝冠叶片大而舒展,冠叶正中的宝相花左右各出一茎向上呈弯月形,为14-16世纪西藏造像的常规冠式。其余四片冠叶与耳珰下部的花叶样式相同。面庞丰满,双目低垂,直鼻小口。下颌圆润,双唇微启,神态和颜悦色。身姿端正挺拔,肩部宽阔,腰部收束。颈部雕有三道蚕节纹,四肢佩饰单环式手镯和双环式臂钏、脚镯,右臂上可见花形饰物。上身斜披袈裟,右肩搭偏衫;下身着僧裙,胸前微露僧袛支。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跏趺端坐。梯形束腰式仰覆莲座,上下沿均饰联珠纹一周。莲瓣宽肥饱满,饰三朵卷云纹,对称分布。造像端庄大气,铜质光亮润泽,雕刻工艺精细,是目前尺寸最大、最完整的一尊明代表铜造像,对研究明早期佛教造像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明早期 药师佛

尺寸高42cm

北京保利

此尊药师佛像在体量上的设计饱满,头部圆实,面如圆月般饱满,五官端庄,层次刻画的谨严自然,敷面如生。胸部平阔(这也是接近宫廷造像之标准样式,实为当时官家铸造并秉承永宣风格样式的遗风)。四肢端严的按照官铸的仪轨制式,而不失佛像来源于「人」的自然常态。在充满精微刻画的华丽袈裟下,在衣褶凹凸的深度体量的烘托中自然盘坐,左手托钵盂,右手持橄榄核,肢体的宽实在华丽的袈裟裹藏显露中尽显造像的丰盈之美。达到了简练与丰富而高度和谐的统一。满莲花座支撑起这庄严法相的代表之躯体,同样精深刻画的莲瓣细微如一,贯穿始终,在工艺的一丝不苟下,显示的是艺术技艺的毫不刻露的精髓。整体造像以金字塔式的安稳样式,传达着佛教静能生慧的博大思想。经历日久而在造像表面生成的统一且古朴的色泽,如同佛法自古以来的伟大思想依然光耀着世人另此尊药师佛是日本藏家早年从韩国得到,其后国内藏家又从日本请回。

明 药师佛

尺寸高55cm

中贸圣佳

此尊药师佛全跏跌坐,左手于脐前施禅定印,右手持药丸。其螺发规整,肉髻高隆,面相方圆丰润,双目尤其做得甚有神韵,弯眉细目,双目垂俯,宛若未开敷的莲花苞,俯视着芸芸众生,神态慈祥柔和,额间见白毫,双耳垂肩。身着双领式通肩式大衣,腰前系结带,胸前刻饰「卍」符,衣纹刻画流畅,生动曲折,是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画的传统。整体造型端庄优美,头身比例匀称有度,铜胎厚重,是明代中原地区汉传佛教造像的典范。

明 铜制释迦牟尼佛

尺寸高33cm

北京华辰

释迦螺发肉髻,面庞丰满,双目低垂。螺发颗颗凸起明显。着袒右袈裟,仅袈裟一角披右肩头,袈裟领部及下摆均阴刻卷草花纹样,衣纹流畅生动。右手施触地印,左手施禅定印,触地印为释迦成佛瞬间群魔侵扰,佛祖召唤地神,指尖触地,地神涌出,见证佛陀大彻大悟,代表着佛的圆满智慧,也是释迦的辨识标志之一。全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上下沿均饰连珠纹,莲瓣刻画细腻,瓣尖雕饰卷云纹。此像造型简洁,表现出西藏艺术的影响,同时细节表现丰富,但又不同于同时期宫廷造像的繁缛,为明代民间造像的典型代表。

明中期 金漆木雕释迦牟尼佛坐像

尺寸高34cm

北京保利

此尊释迦牟尼佛面庞扁平饱满、神情沉静内敛,双耳垂肩,螺发高髻,头顶宝珠,双手结禅定印于腹前,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法相饱满,福慧具足。佛陀眼帘低垂,双目微合,仿若俯视世间万象,庇护云云众生,不仅神情内敛,更体现出一份禅定后特别的自在与安详。迦裟绕体搭于右肩,下着高束腰僧裙,为中原造像典型装束型式。其面庞宽阔饱满,头顶宝珠以及装束样式皆为典型明代中原造像之特点。释迦牟尼像以木雕成,线条利落清晰,清楚表达了衣物在身上所产生的立体感、皱折感,乃至柔软厚重的质感。造像表面漆金,色泽黄澄宝光内敛,典雅之中不失灿烂,品级之高可见一斑。整体体量大,比例均匀,结构合理,双臂圆润,腰围纤细。身着袈裟,边褶宽大,复杂繁密的衣褶生动地表现了衣服的质感。雕刻手法简约,造型规整,线条流畅,优雅生动。

明 铜鎏金观音佛

尺寸高21.5cm

北京保利

该铜鎏金佛坐像长眉细目,鼻梁高直,嘴角内收,面相丰满,神态庄重。头戴宝冠,宝冠正中有一小佛坐像。身着袈裟,胸前的项饰繁复华丽。佛像结跏趺坐,右手上举,左手结定印放于腰间,整体造型庄重肃穆。此佛坐像装饰精美,工艺精湛,金色完美,甚为难得,实为精品之作。

古玩元素网征集到  明代黑漆古泥金中原佛造像  如需参拍请加微信guwanyuansu
(0)

相关推荐

  • 观复博物馆藏历代佛教造像赏析

    · 一.明宣德 铜鎏金药师佛(大明宣德年施)药师佛,又称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能治人疾病,又能救度众生出离恶趣,转生佛国.此尊药师佛,通体鎏金.螺发.肉髻高耸,摩尼宝珠顶严 ...

  • 信仰永恒,铜鎏金,释迦牟尼佛造像

    清代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全称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 五浊恶世示现成佛,是佛教开启 ...

  • 收藏快讯 || 解析藏传佛造像

    佛像的时代特征 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至今已经有两千载. 青海佛教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与此同时 ...

  • 中国历代佛像2

    弥勒佛像 元 通高 52厘米 铜质此尊造像结说法印赤足站在莲座上,宝冠细碎精致,其上散落着小粒的绿松石,头光的婆金效果略暗.通体婆金,金色醇厚饱满.身体略微左倾,有两枝粗茎莲花对称从莲座升至脸颊两侧的 ...

  • 收藏殿堂 | 远古文明中丰富的佛像物证证明了佛教极其悠久的历史

    世界有几大宗教?佛教的历史起源?这些问题似乎都不是问题,因为教科书早已经有了定论,毋庸置疑了.可是,收藏界手里的远古文明造形艺术品的物证彻底否定了这些定论.仅就佛教的历史而言,远古文明的佛像才是最可信 ...

  • 一组拍卖会上的北齐石雕佛教造像赏析

    广告 曲阳石雕 作者:万树勋,王丽敏 编著 当当 以下为嘉德拍卖数年来的一些北齐石雕拍品. 北齊青州佛造像中具有包羅萬象之藝術風格:人性的包容與寬厚.青州龍興寺風格造像歷代均有出土,其作爲中國佛教美術 ...

  • 【鉴赏】明代佛像

    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至今已经有两千载.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也有不同的特点,佛像造型及所持器物的形象和意义等也越来越中国化.明代佛像的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这是明 ...

  • 湖田窑人物瓷塑造像鉴赏

    明或更早 湖田窑弥勒像 尺寸 高24cm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中评价湖田窑青白瓷曰:"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其"素肌玉骨"正是湖田 ...

  • 明代佛像风格鉴别

    明代佛像风格:汉藏艺术交替影响 (作者:黄春和) 藏传佛教在内地影响极大,特别是明清诸帝大力推崇藏传佛教,大兴藏传佛教寺庙,在皇宫设立造像机构,使藏传佛像艺术在内地得到了广泛传播,带动了汉藏佛像艺术的 ...

  • 澳洲挖出“明代佛像”,世界航海史或被改写,西方专家:绝无可能

    这些年西方反正是找任何的理由来诋毁我们的历史文化,比如他们说我们古代中国的航海史非常的落后,比西方差了太多,说我们中国古代就是一个纯粹的大陆国家,海上能力极其的差. 那么真相真如西方学者说的那样吗?他 ...

  • 浅谈明代龙泉青瓷的鉴赏

    龙泉窑窑历史悠久,窑址分布很广,五代和北宋是它的发展时期,南宋至元代是顶峰时期,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则逐渐走向衰落.因此,长期以来,关于明代龙泉窑的分期研究相对是薄弱的.近年来,经过文物工作者的长期调查, ...

  • 常熟博物馆藏明代葫芦耳环鉴赏

    在明代,女子佩戴耳饰成为当时普遍的风尚,小巧玲珑的耳饰却尽显女性之美.明代耳饰可分为耳环和耳坠两大类.其中耳环在明代贵族妇女墓中出土数量众多,纹样丰富,有葫芦环.珠排环.八珠环.梅花环等.而葫芦耳环又 ...

  • 崇庆寺佛像造像艺术,不可多的十八罗汉雕像,珍藏版

    崇庆寺,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20公里处的紫云山山腰,寺庙东.西.北三面环山,寺址规模不大,坐北向南,寺前青松翠柏簇拥,寺后山峰环耸如屏.全寺由天王殿.千佛殿.卧佛殿.大士殿.地藏殿等殿堂组成一个四合院 ...

  • 20130616一槌定音视频和笔记:清代大笔洗,明代铜造像,木雕板,徐世

    本页提供2013年6月16日cctv2<一槌定音>视频在线观看和重点文字笔记,收藏鉴定家.拍卖估价专家对藏友带来的清代豆青釉大笔洗(10万).明代鎏金铜造像(8万).清中期铁梨木雕花板(两 ...

  • 我佛慈悲 —— 周野佛像印鉴赏

    佛像印原本是篆刻艺术的一个小分支,起步也晚.虽然宋元湖田窑瓷印等偶有一见,但作为篆刻艺术的一种题材,则是清晚期以后的事.赵之谦等将佛像刻于边款之上,吴昌硕.易大厂等继之,至来楚生,因其肆力于佛像印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