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松解手法Ⅰ。

1.放松棘突和横突之间的软组织

解剖:头夹肌,颈夹肌,竖脊肌,颈半棘肌,头半棘肌,回旋肌,多裂肌。

A.头夹肌和颈夹肌;B头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

功能障碍:头前移姿势时,除了枕下肌,颈伸肌都趋于离心收缩,变得紧张且被拉长。头前移姿势时,枕下肌变紧并短缩,伸肌发生异常的向内扭转,因此需要利用手法使其远离棘突。

体位

治疗师体位:站立位,面对头侧纵向操作,面对治疗床横向操作。

患者体位侧卧,收下颏,肩部靠近治疗师放在治疗床的边缘。

揉抚手法

支撑手放在肩胛骨上,朝揉抚方向移动肩胛骨,使表浅组织变松弛。

(1)身体朝头部转45°,用单拇指沿C7~C2从下往上做短的挖取式手法。指尖放于颈下,轻轻按压部,以增加稳定性。将压力贯穿于整只手。

用拇指从上往下放松颈椎软组织。手腕保持中立位,轻柔地挤压颈部

操作有三条线:棘突,椎板凹槽外侧1英寸,第二条线外侧1英寸的横突后表面。注意C1在颅骨下大约一个手指的宽度,直接按压该椎骨可能导致半脱位(发生位移)和头痛。

(2)身体垂直面向治疗床,用大拇指从后往前(P-A)、从内往外(M-L)挖取式按压。从棘突开始,由C7至C2以1英寸的节段进行操作。同样的手法在第二条线上操作,即椎板凹槽区域,位于棘突外侧1英寸。

用拇指从内侧往外侧放松

(3)治疗师再一次将身体向头侧旋转45°。患者的横突在耳和肩部之间的连线上。使用单拇指技术,找到横突,用拇指在它后表面上滑动。

在横突上从前往后按压。这是一种放松技术,向后、向治疗床方向转动软组织。由C7向C2,以1英寸为节段进行操作。保持一个流畅的节律。不要在皮肤表面滑动。

用拇指放松横突后表面的软组织

2.放松附着在颅底的肌肉

解剖:斜方肌,头最长肌,头半棘肌,头夹肌,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胸锁乳突肌,头上斜肌,枕大神经。

附着于颅底的肌肉

功能障碍:随着颈伸肌和枕下肌持续性的张力附着在颅骨上的肌肉会逐渐增厚和纤维化。这通常是由头前移姿势、既往的损伤或情绪紧张引起的。持续性肌紧张可能导致紧张性疼痛。头后小直肌与硬脑膜的纤维交织在一起。枕大神经可能在头半棘肌筋膜处受到卡压。

体位

治疗师体位:站立位,朝向头侧。

患者体位:侧卧位,颈部屈曲。

揉抚手法

用拇指或支撑的拇指从乳突到中线处进行短的挖取式手法,下方的手向上移动肩胛骨以提供支撑。注意手指不要深入到颅下,就相当于牵伸软组织,以骨为引导,均匀地操作手法。

轻柔地把皮肤向后拉1英寸,挖进去,接着移动1英寸。当进入到软组织增厚的区域时可以用更短促、更轻快的揉抚手法。记住,对于附着点不需要考虑位置的纠正,而要考虑消除纤维化。因此,在两个方向都要使用横向的揉抚。

(1)在颅骨后部中央,耳最高处的同一水平位置定位枕外隆凸。从枕外隆凸到耳最高处的区域称为上项线。在乳突处对胸锁乳突肌的附着处进行松解,在上项线的枕骨中线处对斜方肌进行松解。这些肌肉在其附着处有薄而平的肌腱。

放松附着在上项线区域的肌肉

(2)在乳突处,即比第1条线低1英寸的中项线区域放松头长肌和头夹肌。接着在枕骨更内侧的位置对头上斜肌和头半肌进行操作。

(3)沿着颅骨的轮廓线,把拇指转向上方,然后做第三条线的揉抚。在之前操作部位下方1英寸开始,在下项线内1/3处放松头后小直肌和头后大直肌。

3.松解锁骨和冈上窝之间、肩胛骨后方和脊柱之间的软组织

解剖: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肩胛提肌,上斜方肌,冈上肌,菱形肌;上后锯肌。

锁骨和肩胛骨之间的肌肉

功能障碍:如果这些肌肉向前转动,或者因为头前移姿势而短缩,或因为颈部外伤,它们易产生扭转。圆肩的患者,其软组织会短缩和增厚。菱形肌、提肌和上斜方肌通常是短而紧的,多由情绪性紧张或者头前移姿势造成。

体位

治疗师体位:站立位,面向治疗床。

患者体位:仰卧位。

揉抚手法

(1)操作的两个目的:去除异常的扭转,松解斜角肌、肩胛提肌、斜方肌和冈上肌的粘连,降低菱形肌的张力。

首先把患者弯曲的手臂放在胸前,使上肢放松。

拇指松解锁骨和冈上窝之间的组织。另一手有节奏地摆动手臂,与揉抚手法相协调。每一揉抚手法在略不同的区域进行

用下方的手抓住患者肘部的上方,朝着上方的手轻柔地向上、向后推动手臂。

同时,用上方手的拇指在锁骨和肩胛骨之间的区域,由前向后地进行1英寸的深的挖取式手法。

重复揉抚后回到起始的位置,放松上方手的拇指,向前下方提拉肩胛骨和手臂。重新定位上方手的拇指的位置,在朝头向和后方冲压上臂时做挖取式手法。

(2)对菱形肌进行MET操作。

(3)放松肩胛骨和脊柱上1/3的软组织,下方的手保持在相同的位置,治疗师工作手的指尖向头侧挖取式揉抚软组织,同时对患者的手臂进行短的轻快的向上振动。

在肩胛骨上角开始,然后以1英寸的距离移向脊柱。覆盖肩胛骨上1/3的整个的椎间区域,以及上胸椎和下颈椎的棘突。

4.放松胸锁乳突肌

解剖: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

功能障碍:胸锁乳突肌是颈椎区域最常受伤(尤其是挥鞭伤)的肌肉之一。胸锁乳突肌会明显短缩和紧张,导致头前移的姿势。它会成为头痛和慢性颈部紧张的来源之一。

体位

治疗师体位:坐在治疗床的头侧。

患者体位:仰卧位。

揉抚手法

为确认出胸锁乳突肌,让患者将头部旋转向一侧,做耳朵向上抬向天花板的动作,胸锁乳突肌将会在颈部的一侧凸出。让患者重新把头转到中立位,然后轻微地转向接下来要操作的那一边。把拇指放在胸锁乳突肌的上端,将弯曲的手指置于下面。

松解胸锁乳突肌。轻轻地挤压拇指和弯曲的示指之间的肌肉,并向两侧放松肌肉

轻轻地按压胸锁乳突肌。从前到后、从上到下地进行深度1英寸的揉抚手法,操作方向包括从中间向外侧细微的螺旋。揉抚时向前、向外摇动治疗师的整个身体。休息手放在对侧乳突肌上,呈杯状扣放于头上,揉抚时轻轻地旋转头部。

注意:如果揉抚时有涉到头部的疼痛,可能表明在胸锁乳突肌上有一个扳机点。正如前面所说,MET会缓解扳机点,所以可以进行 CR MET后继揉抚手法。

5.松解斜角肌

解剖: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

这些肌肉通常在挥鞭伤、其他脊柱损伤后或慢性张力下收缩、易产生向前和向内的扭转。它们需要从前向后和从中间向外侧移动。这种持续的收缩会压迫臂丛和腋动脉,导致手臂(尤其是手的尺侧)的疼痛、麻木和刺痛,这叫作前斜角肌综合征。

体位

治疗师体位:坐在患者的头侧。

患者体位:仰卧。

揉抚手法

有三条揉抚路线,每条肌肉各一。

(1)通过在胸锁乳突肌下探寻,找到横突的后外侧,将拇指的指腹放在斜角肌上。从中间向外侧、从前向后应用深度约为1英寸的横向揉抚手法。

松解斜角肌。将扁平的拇指放在胸锁乳突肌的后面,轻轻地向后挖取放松肌肉。应使用温和的揉抚手法

这也是松弛揉抚,就像在滚动一个圆柱体。随着操作手法,轻柔地将前臂旋后。从C2横突的附着处开始操作直到锁骨上的区域。将患者的头转向治疗侧,然后转向中立休息位。揉抚时,身体向外侧晃动,指尖放松地放在患者的颈部下方,同时温柔地按压颈部,这样会使患者感到呵护。

(2)放松前斜角肌时,操作手法同上,但在颈椎横突前方进行。为触诊到前斜角肌并使之松弛,将患者的头部旋转并向治疗侧侧屈。轻轻地把拇指挤进胸锁乳突肌下,放在颈椎横突的前表面。

缓慢操作,温和地在前后向和内外向进行。放松跨过前斜角肌纤维的横向组织。以1英寸为节段从颈部逐渐向下进行,覆盖从C3肌肉的起点处到锁骨下第1肋。

(3)为放松斜角肌下部,治疗师把指尖放在锁骨上方最外侧的区域,然后由内向外轻柔地做1英寸的手法。重复几次后,手指靠近中间,重复相同的内外向手法。覆盖整个锁骨上窝。每次操作时在相同的方向上摇动身体。

注意:提醒患者在治疗中一些人感到手臂轻的刺痛是正常的,这提示神经处于紧张的状态,这个区域需要放松。不适感会在操作几分钟后缓解。如果这个区域出现疼痛、麻木或刺痛,操作不要超过1分钟。

6.橫向松动颈部软组织

解剖:颈椎后部的肌肉,以及枕骨处和从C1到C2处的枕下肌。

A.头夹肌和颈夹肌;B.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

功能障碍:颈椎后部的肌肉(包括枕骨下肌)特别容易缩短和紧张。由于不良姿势、情绪紧张和受伤引起的炎症所导致的慢性刺激,它们会增厚和发生纤维化。

体位

治疗师体位:坐位,在患者头侧。

患者体位:仰卧位。揉抚手法

(1)将一只手的指尖放在棘突的外侧,向外进行1英寸的挖取式手法以放松残余的张力。

用指尖放松后颈部的软组织。这个姿势使表层组织松弛,允许在更深的层次进行操作。这也是在寰枕区操作的最佳位置

由于手功能位的影响,指尖操作时与头部呈45°。每次治疗颈部的一侧。将患者的头稍微转向治疗侧,轻微侧屈,以放松表面的软组织。通常,会把患者的头转到手法的方向,但也可以转向相反方向。逐节向上把指尖压向颈椎的椎骨上,覆盖棘突到横突之间的所有区域。

(2)在枕下寰枕关节附近以1英寸为节段用同样的手法操作。从内向外,覆盖整个区域。不要深压寰椎。要以骨为引导,在组织紧张后向外侧做挖取式手法。

(3)对已描述的3条项线进行级中的第二种手法操作。然后用一只手提举颅骨,转向治疗侧,同时用指尖由内向外地做挖取式放松手法。

对以下文章感兴趣:点击即可免费“阅读”

1、偏头痛的治疗手法。

2、【罗氏正骨培训】9月5日青岛(内含教学视频)

3、龙氏正骨:侧卧摇肩法动作要领。

4、【零基础中医正骨培训班】9月2日青岛.

5五十肩。

6产后康复(妇产整体康复)技术精讲班

课程咨询扫码即可

延伸阅读:

龙氏治脊疗法总论

概述:由于脊柱关节错位或脊椎及其周围组织退变而造成植物神经损伤(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静脉等)而致病者,称为脊椎病因。

以脊椎病因理论作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保种病症(异病同治法),称为治脊疗法。

龙氏治脊疗法包括几方面

1 主治法:正骨推拿(主要针对椎关节错位牵引(主要针对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增生)其目的主要是去除骨性压迫对神经、血管、损伤。
2 辅治法:热疗(理疗);脱水疗法:(药物)消除无菌性炎症(神经根水肿)其目的为放松颈后肌群、止痛;水针疗法:(针剌、电针、埋线)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1)
治脊疗法需要掌握的技术和要领、口诀

脊椎病因学基本理论

1 三步定位诊断法(神经症状定位诊断、触诊定位诊断、X线片定位诊断)。
2 熟练掌握颈椎小关节错位类型。
3 颈椎病临床、病因分型及分期治法。
4 熟练掌握正骨推拿法。

学习治脊疗法要领

1 要求做到稳、准、轻、巧,手法中须柔中带刚。
稳:对病情要细心分析,排除治脊疗法禁忌症。触诊脊椎偏歪时,注意分析是生理性(畸形)还是病理性(符合三步定位诊断),避免误诊误治。对于颈椎错位须分清类型,尽可能以少而准的正骨手法纠正。防止急于求成,判错方向又粗暴复位,发生意外损伤而加重病情。对于病情复杂者,须分析清楚,先易后难,逐步复位。
准:病因分型准确(主治法选准),临床分型准确(辅治法选准),三步定位诊断准确(治疗部位选准),错位类型准确(正骨手法选准)。
轻:手法能轻勿重,先轻后重,老少弱者用缓慢复位法。
巧:利用体位、杠杆力、对顶力、对拉力、牵引力复位。
2 治脊疗法中须采取标本并治,预防复发等综合措施。
3 鉴别传统诊断、治疗与脊椎病因学中诊断、治疗的异同点。治疗中须调动医生及患者两个积极性,其中医生占60%,而病者占40%,共同努力才能彻底治愈。

正骨推拿口诀: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勿粗暴伤病人,“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配合疗法

1 对于严重的灼性神经痛者,急性期先作椎旁封闭。
2 有椎间盘病变或脊髓损害者,同时应用微波治疗。
3 椎间关节炎症水肿者,治后应用超声波(或磙疗)治疗。
4 椎间盘失稳者,每次治疗后水针作半环形注射,椎旁分层注射法,连续3-5次,起内固定作用。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2)
治脊疗法操作程序,四步十法,正骨十法

四步十法

1 放松手法:揉法、按法、拿法、滚法。
2 正骨手法:正骨十法中选用。
3 强壮手法:(分筋、理筋法)、调和阴阳:弹(拨)法、拿(捏)法;推(擦)法、点(穴)法。
4 痛区手法:镇静止痛法及兴奋调理气血法,揉(捏)法、抚(摩)法、搓(擦)法,点(穴)法,叩(打)法、震(颤)法、运动法。
快速复位法:适用于青壮年(闪动力)。缓慢复位法:适用于老年人,小孩,体弱者(生理运动)。

正骨十法

1 摇正法:仰头摇正主要针对C1、2关节错位;低头摇正及侧头摇正主要针对C2-5关节错位;摇肩法主要针对C6-T2关节错位。目的纠正左右旋转式错位。
2 推正法:侧(仰)卧推正法主要针对C1-6关节错位;俯卧(床边悬吊)冲压法主要针对C7-T3关节错位。目的纠正前后滑脱式错位。
3 搬正法:侧卧搬按法(拉肩法)主要针对C1-6(C6-T2)错位;挎角搬按法主要针对C2,3关节错位。可纠正侧弯、侧摆式错位。
4 牵引下正骨法:主要针对椎间盘变性并错位、椎间盘突出、多关节多型式错位者。
5 反向运动法:对拉舒筋及对顶复位(冻结肩),适用于松解肌痉挛,肌性牵涉性痛和肌挛缩。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3)

正骨推拿疗法

正骨推拿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病因分型中颈椎关节功能紊乱型的主治法。它是以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根据脊椎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研究出的治疗脊柱关节错位,椎间软组织劳损,关节滑膜嵌顿和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有效方法。这种手法既治骨又治软组织、具有准确、轻巧、无痛、安全及有效的特点。
 正骨推拿法的手法操作分为四步,即放松手法;正骨手法;强壮手法及痛区手法。
  1 放松手法:其目的使患者颈椎上下6个椎间以内的软组织充分放松,主要通过掌心和拇指揉法,也可应用擦法、按法和摩擦法,在棘突、横突附着的肌腱紧张压痛点处做震法。手法应柔和轻松,避开椎小关节肿痛处,或者使用轻手法。

  2 正骨手法:分快速复位法和慢速复位法两种。前者多适用于青壮年及健壮者。后者适用于儿童及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对体质弱和急性期疼痛剧烈不能接受快速复位手法者,也可应用缓慢复位法。快速复位法应先选好“定点”及“动点”,在操作中加一个有限制的“闪动力”,以使颈椎关节因受短速有力的“闪动力”而复位。缓慢复位法的动作与快速复位法基本相同,只是不用“闪动力”,重复3-5次的连续动作,让关节在运动中受“定点”的阻力和“动点”的动力而还纳复位。

  3 强壮手法:对于椎旁硬结粘连组织,可用弹拨、拿捏、推拿等理筋法,以散结调理软组织的平衡机能。对于松驰、萎缩的软组织,可用指针点、捻、叩打、摩擦生热等法,以温热补气与强壮,并可选取一组穴位行调和阴阳,行气活血的补益法。强壮手法对病程长,体质虚弱和老年病人尤为必要,同时对颈椎关节失稳有康复作用。

  4 痛区手法:脊柱病除椎旁疼痛外,由于神经、血管继发性损害,还可在四肢、头、胸、腹部出现症状和病症。传统推拿以病症局部治疗为主,治脊疗法的正骨推拿法则是以脊柱部位治疗为重点,只要祛除(改善)脊柱病的骨性压迫,临床症状常可立竽见影地减轻或消除,局部病症也可不治而愈。但对病程长,症状重的病人,在结束治疗之前,于脊柱复位后,应在痛区局部常规施行简易手法,起到促进局部组织康复的作用。根据局部症状可以选用补虚泻实的手法。常用手法有揉法、搓擦法、捻弹法、捏拿法、震颤法、叩打法,点穴法和运动法等,必要时随症选用。

  正骨推拿的要领在正骨,其它手法可以随症变通选用。正骨手法的目的是达到复位。一般选1-4种正骨手法即可,治疗时间短暂而快捷。揉法可以贯穿于整个手法治疗的每个阶段(开始、结束及每个重手法之后),故又称调整手法。病情轻者只用放松手法与正骨手法即可,无颈椎关节错位或关节错位已复正者,可停用正骨手法,加强强壮手法。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4)——整脊疗法各配合疗法

1. 对于严重的灼性神经痛者,急性期先作椎旁封闭。

2. 有椎间盘病变或脊髓损害者,同时应用微波治疗。

3 .椎间关节炎症水肿者,治后应用超声波(或磙疗)治疗。

4 .椎间盘失稳者,每次治疗后水针作半环形注射,椎旁分层注射法,连续3-5次,起内固定作用。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5)—三步定位诊断法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症状表现部位):询问病情时,根据其疼痛、麻木的部位(无麻痛症状者,根据主要症状的器官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脊神经根损害部位,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

1 有麻木、疼痛的肢体,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脊椎范围的初步诊断。

2 有内脏、器官病症的,按交感神经节段进行判断,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检查颈上交感节段(颈上心支属加速神经)所在的颈椎1-3是否错位或压痛。

3 有脊柱局部症状的,除检查脊椎外,还应检查所支配肌肉及韧带附着点是否劳损。

第二步:触诊、检查诊断定位法:根据术者进行脊椎检诊结果,包括发现其横突、棘突及关节突偏歪,椎旁压痛,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摩擦音、弹响音、肌萎缩或代偿性肥大等)的部位,或各项试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结合第一步定位诊断,进行第二次定位诊断,进一步确定发病的脊椎、关节及分型。

1 横突、关节突触诊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轻置患者颈椎横突后方与关节突处(先从乳突尖处触及第一颈椎横突,然后向下后方移至2、3颈椎后关节处),向上下滑动对比,触清关节突有无隆起和横突左右是否对称。如有异常,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肌痉挛的索状物、摩擦音等,若有即为小关节错位体征,若无则为先天性畸形。

(由于颈椎棘突多有分叉,且长短悬殊,触诊容易有误差,以检查横突关节突较好。)

2 棘突触诊法:用于下位颈椎及胸椎的检查。术者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置于棘突两旁作上下滑动对比,遇棘突高低不平和偏歪者,亦按横突触诊法鉴别是否为病现性的还是先天性畸形。

3 阳性反应物触诊法:术者用拇指在患椎棘突旁、横突、关节突上下揉按触摩,并检查与患椎相连的肌肉远端附着点有无摩擦音、压痛和硬结。若有,即为劳损点或损伤的反应物(如无菌性炎症或肌痉挛)。

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观察颈椎X线片各椎间关系的变化,脊柱轴线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异情况。环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仰旋、倾旋和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或位移都属颈椎关节错位的表现。观察各椎间盘变性、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并与第一、二步定位诊断结合分析,作出最后定位诊断结果。

1 排除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及类风湿、痛风等病症。

2 分析椎间关节错位的部位,方向(类型)、有椎间盘突出者可行CT检查

3 分析椎间盘变性程度(早期及中期者可通过牵引下正骨法治疗),骨质增生部位与症状部位的关系。

4 观察椎间关节有无炎症,骨质松疏及钙化部位,为治疗提供参考。

不宜治脊疗法治疗者: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局部有化脓病灶,有出血倾向及各种危重病人。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6)—小关节错位、复位机理

  颈椎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伸屈、侧屈、旋转运动。

  伸屈运动时可引起前后滑脱式错位。X线侧位片呈: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反张现象。正骨手法可选用推正法。

  侧屈运动时可引起侧弯、侧摆式错位。X线正位片呈椎体、棘突、钩突排列侧弯、侧摆现象。正骨手法可选用搬正法。

  旋转运动时易引起左右旋转式错位。颈椎X线侧位片呈双边、双突征。正位片见棘突左、右旋转,纠正错位可选用摇正法。

  伸屈运动时暴力损伤易引起倾位、仰位式错位。X线侧位片除椎体后缘连线中断、成角、反张外,还可见椎体倾、仰变化。纠正错位可选用牵引下推正法及牵抖冲压法等。

  混合式错位(综合上述变化在同一椎体间);多关节错位(一种错位型式发生在多个关节处);多关节多型式错位(二种以上错位型式发生在多个关节处)。颈椎X线片兼有上述表现,治疗根据情况分别选取用搬正法、推正法及摇正法等。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7)—颈椎病分期及分型

1、 颈椎病分期
早期——椎体轻度骨质增生
中期——椎体中度骨质增生(早、中期出现椎间失稳)
晚期——骨桥形成,椎间重新稳定。

2 、颈椎病临床分型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临床症状为基础,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颈交感型、颈型及混合型六型

3、 颈椎病病因分型
骨关节损害型、关节功能紊乱型,软组织损害型及混合型四种
  3.1 骨关节损害型:病因为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变性及椎小关节炎(骨关节炎)。其X线片显骨质增生浸入椎管、椎间孔、横突孔。椎间隙变窄,椎小关节炎引起小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改变,骨质增生部位与临床症状的定位相一致,发病多缓慢。
  3.2 关节功能紊乱型:病因为颈椎小关节错位、颈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或椎间盘突出。其X线表现为颈轴变异:变直、中断、成角、反张,双边征、双突征,椎间孔变形狭窄,椎体轻度滑脱,韧带钙化,临床上增生部位与症状的定位多不一致。发病易突然。
  3.3 软组织损变型:病因为颈部急性损伤后软组织痉挛,或颈肌慢性肌纤维织炎。X线多无变化,临床上增生部位与症状定位诊断多不一致。起病缓慢者多于突发者。
  3.4 混合型:临床症状兼上二或三型。颈椎X线表现同样兼上二或三型。发病多突然。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8)——颈椎关节错位型式

  颈椎小关节错位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病因。颈椎椎间关节包括颈椎间盘、左、右钩突关节及左、右后关节五对,不同姿势引起的作用力可导致不同关节错位方向的不同。
  1 .前后滑脱式错位:当椎间盘损伤、退变时易发生椎间盘关节滑移。触诊同一平面横突左、右两侧均隆起或凹陷。X线侧位片椎体后缘联线中断,上一椎体向后或前滑移。
  2 .左右旋转式错位:椎间盘尚好,颈椎扭转时易发生。触诊错位椎的横突偏歪为上下二椎方向相反。X线侧位片可见错位椎体双边、双突影,或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或反张,斜位片见椎间孔内小关节移位而致椎间孔变形、变窄,其左右多不在同一椎间孔。
  3 .侧弯侧摆式错位:椎间盘受损或已变性,颈椎侧屈过度或颈椎侧位挫(撞)伤时易发生(习惯高枕或偏一侧睡者多见)。横突触诊颈椎向一侧偏歪或侧弯隆突,另侧 陷(症状常出现在错位关节的凹陷侧)。X线正位片可见颈轴侧弯,或某二个椎间钩突关节偏歪不对称(侧摆),病程长者常见钩突关节变尖。
  4. 倾位或仰位式错位:多见于急性外伤或有外伤史者(尤以挥鞭性损伤常见),有时合并有旋转错位。横突触诊兼有前后滑脱式和侧摆式的关节偏歪情况,棘突触诊间距不正常(一宽一窄)。侧位X线片可见椎体(棘突)倾位或仰位(上宽下窄为仰位,反之为倾位)。
  5. 混合型错位:与上述各型兼有二型以上者。
  6 .钩突关节型错位:好发于早期变性的椎间盘部位。后关节错位触诊易于发现,钩椎关节错位,除侧弯侧摆式易于触诊外,轻度的扭伤或滑膜嵌顿,虽症状较明显,但关节变形不易触诊。检查确诊时,注意下列三个特征:1.斜角肌紧张呈索状硬结;2.术者以手指沿此索状硬结向上触诊至横突处,重症者可触及绿豆大的粒状硬结,为横突间肌及软组织痉挛形成;3.该处压痛明显,重按可诱发症状。当关节复位后,症状可即行缓解或消失。X线正位片可见椎体侧摆,病程长者,可见钩突关节骨质增生(变尖)。
  7. 后关节滑膜嵌顿:由于后关节襄松驰,当关节张开在某种姿势较久致关节内膜牵张松驰后,突然活动关节,襄中的内膜(又称滑膜,分泌滑液,内含丰富交感神经组织,由脊膜返回支神经支配,痛觉十分敏感)因松驰而被关节蛟合于关节内,称为关节滑膜嵌顿。最常见于落枕患者,起病突然,颈部因剧痛引起反射性肌痉挛而致活动功能显著受限,出现斜颈。触诊于发病关节处有包块样隆起,(关节内膜受伤后,渗出水肿至关节肿胀),多呈半球形,按之剧痛,其有关颈部肌肉保护性紧张。颈部X线侧位片可见该椎间关节椎间隙后缘增宽,密度略增高(关节炎表现)。

(0)

相关推荐

  • 颈椎错位模式

    这章主要讲颈椎的错位模式 知道其错位模式,才能更好将其复位 早上好 学会看颈椎x片很重要,对颈椎关节错位模式的诊断很重要,是否适合手法的实行也至关重要 钩椎关节由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的椎体钩与上位椎 ...

  • 达摩正骨手法治疗第六颈椎错位胸椎小关节紊乱,实战疗法!

    达摩正骨手法治疗第六颈椎错位胸椎小关节紊乱,实战疗法!

  • 韩涛-藏医正骨颈椎松解的操作手法

    韩涛-藏医正骨颈椎松解的操作手法

  • 龙氏正骨:背部肌肉松解手法Ⅰ

    龙氏正骨:背部肌肉松解手法Ⅰ

  • 颈部松解手法

    一.颈肩部拨揉法 [操作方法] 图3-21-A  颈肩部拨揉法(俯卧位) 图3-21-B  颈肩部拨揉法(坐位) [技术要领] [临床应用] 二.颈肩部一指禅推法 [操作方法] 图3-22-A  颈肩 ...

  • 筋膜粘连的松解手法,图文指导

    筋膜劳伤时,身体常常会出现很多不适的反应:全身紧绷绷的,象被绳子捆住一样:双腿沉重,象灌了铅一样:腰酸背痛,头昏脑胀,易疲劳,手脚麻木.冰凉等.总之,感觉很累! 当推拿师触摸患者身体时,可感觉到:肌肉 ...

  • 股四头肌的松解手法。

    股四头肌解剖 1. 股直肌 起点:髂前下棘. 止点:胫骨粗隆. 功能:屈曲髋关节.伸展膝关节. 神经支配:股神经. 2. 股外侧肌 起点:股骨大转子,股骨粗线外侧缘. 止点:胫骨粗隆. 功能:伸膝关节 ...

  • 图解筋膜粘连的松解手法

    中医之声 公众号 筋膜劳伤时,身体常常会出现很多不适的反应:全身紧绷绷的,象被绳子捆住一样:双腿沉重,象灌了铅一样:腰酸背痛,头昏脑胀,易疲劳,手脚麻木.冰凉等.总之,感觉很累! 当推拿师触摸患者身体 ...

  • 颈椎疼痛松解术「精品教学」

    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程度,以及动作体位和局部功能障碍,是构成我们这项技术的中心内容. 一.头颈部疾病 上项线:枕外隆凸到乳突上缘之间的连线,枕外隆凸从头顶向下摸高高隆起的骨性点. 下项线:两个乳突下缘之 ...

  • 肩周炎松解剥离,磨肩关节抬举手臂与镇静手法迅速解决

    肩周炎松解剥离,磨肩关节抬举手臂与镇静手法迅速解决

  • 手法松解 康复训练,5步有效矫正拇外翻!

    拇外翻 很多人都以为只有女性会得 而且是爱穿高跟鞋的爱美女士 其实并非这样 拇外翻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 患病人数几乎占足外科门诊患者的半数以上 发病人可不止女性噢 什么是拇外翻呢? 拇外翻是指拇趾在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