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一个改变我国版图命运的人物,没有他,这块宝地就丢掉了
虽然我国历史悠久,但据资料显示,大清朝时期的我国版图是最大的。当然,这是从康熙时期的角度来讲的,因为到了清末时期,国弱民衰,割地赔款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片土地成为列强之食。特别是新疆这个地方,如果当时不是左宗棠一手硬抗,恐怕今天也不复存在了。
左宗棠——从挫折中崛起
说到左宗棠的大名,真的如雷贯耳,在清末时期可以出这样一个人物,也算是大清气数得以延长的命定之运了。而且,左宗棠所成就的肯定不只是新疆这一个地方,比如说他的家乡湖南。
当时,左宗棠未入朝为官时,不只是性子上孤傲不羁,而且还与官场格格不入。这让年轻的他多次参加考试而不得中。心高气傲的左宗棠未免有些灰心,所以他决定入不了的圈子不强入,直接回老家当教书匠去了。
有人说这不过是左宗棠的无奈之举,因为他一直都是想着当官的。这也没什么错,毕竟一个文人,寒窗十几年,所追求的就是一朝成名为官。可见,左宗棠想要当官这种事,本身并没什么错。也因为如此,他虽身在私塾,可心却在官场,像林则徐这样的清官,便是他结交的最早的好友。
正是因为有了林则徐的重用,左宗棠慢慢于官场之中有了声望。这当然只是左宗棠的官运之基础。1852的,左宗棠的命运得以改变,因为这一年长沙被太平军围攻。太平军之势火遍全国,真正想要趟这坛浑水的人真心不多。
而左宗棠素有小诸葛之计谋,特别是成为林则徐的器重对象之后,在官场内的美名不胫而走。这种时候,一个契机便是一个有能力之人的转身之处。
左宗棠虽然为人孤傲,但真的有几把刷子,他非常清醒:人生不敢放手一博的话,那他的天下也就只能是私塾那一亩三分地了。
加之当时的湘军领袖郭嵩焘等人都很看好左宗棠,认为他有领导队伍,保家卫国的能力。于是,左宗棠就这样不着痕迹地成了湘军之首,带着一干家乡队伍,将自己的兵法、战术都拿了出来,直接将太平军堵在了城外。
当然,太平军也不甘心撤军而去的,他们围城约百日,每日不间断地对长沙进行轰炸攻城。但奈何左宗棠多道战术齐下,将整个城池固守得安安稳稳。
最终太平军竟然怂了,为什么?没有弹药粮草了!在这样的现实下,太平军不得不掉头撤军,去寻找新的可以攻打的地方。
左宗棠此一战,一下就名声在外了。也就在这个时候起,他成为了长沙名人,然后被邀成为湖南巡抚幕府的成员之一。
当时湖南有句话妇孺皆知:天下不可无湖南,湖南不可无左宗棠。正是在这样的赞扬中,左宗棠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有力推举。六年的巡抚幕府之后,他成为了大清为之倚重的将才。
立意高远,新疆属于中国,绝对不能丢!
当然,这时大清的皇帝还没将这个乡野之才看在眼中,毕竟都是传说。但是,这个时候的左宗棠已经看明白了大清的运势:国家之外患以日本、沙俄为主,而日本是海上之患,还可以往一边放一下。但沙俄因为边境相通,实属国之大患,内陆一旦被沙俄所图,那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当时左宗棠的这些预见并得不到皇帝的认同,这也难怪,当时国家危难,人心浮动。如果能靠着赔点钱,割点地来保持平安,皇家还是很高兴过酒色升平的日子的。
就连李鸿章这个朝廷重臣,也是一边倒地认为:沙俄所侵不过是新疆各地不毛之处,这种地方相比日本的侵略可是要轻多了。他甚至这样说:“新疆向来难以统治,就算是收复了,以那样的环境、条件,也只能给国家增加负担,百害而无一利。”
本着无事各相安的心理吧,各大臣多数站李鸿章一边,皇上也不想动什么武。毕竟这个时期国库空虚,过日子都难,还打什么仗呀。这时早已经年迈的左宗棠突然爆发了:就算是皇上不给好处,我也要去将新疆收回来!他当时就对众宣誓:纵使身亡亦要收复新疆!
为什么左宗棠如此看重新疆?林则徐之前就与他有同样的看法,不只是沙俄可从新疆入内陆侵略,而且新疆为国之边境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生态、资源重要之地。
所谓国之命脉,不只是眼前的金银,更要看它本身所蕴含的财富。新疆之地大约166万平方公里,它相比东北不知要大了多少,而它本身所能产出的矿产、生物资源、森林等等物资,那都是难以估计的数量。
当时,皇帝不愿打无非是怕费钱,而大臣们不想打,当然是苟且偷安。左宗棠正是看到了新疆无限潜力的未来财富,所以打造了自己的一支军队,在朝廷只给了500万两军费的情况下,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并四处筹借物资,将队伍浩浩荡荡开去了新疆。
恐怕这种靠着自己集资去为国家打仗的人还真不多,左宗棠当时的官位也好,家资也罢,远没有多到打一场战争的数量。所以,他自己用时一年集资,又不要国家任何嘉奖,从而凭着一腔为国热血,让人抬着自己的棺材,用一年多时间收复了新疆除伊犁之外的所有领土。
今天的新疆好好地待在我们国家的版图上,它比东北三省要大出两倍有余,而它所能创造的资源也不可胜数。左宗棠说它是一个聚宝盆,这是真的,因为没有哪个地区会是一毛不生之地,新疆有它自己的优势,也是一个国家完整、不可侵犯的象征。感谢左宗棠当年的坚持与执着,不然今天我国版图就不会是今天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