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十大精髓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7、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8、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0、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0)

相关推荐

  • 【智慧生活】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

    第一次会面 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 这次会面孔子除了学到很多礼制制度之外,让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下面这段话,其内容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是道之用,然而德也有的上下高低之分,并非德都是道的体现.看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政治状况,就能分出德的优劣.按唐玄宗所说,则有有德,有无德,有淳德,有上德,有下 ...

  • 31、天下治理之道是神圣的——走进《老子》

    31.天下治理之道是神圣的--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守其雌.守其黑.守其辱"的国君之道的思想指导下,紧接着在本第二十九章对各诸侯的作为提出了评论:& ...

  •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七章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其出弥远,其智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此章名曰:有道则知 老子在这一章先说有一种人: 不出户,知 ...

  • UC头条:道家思想的十大精髓

    UC头条:道家思想的十大精髓

  •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受益匪浅!

    图文 /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说: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 ...

  • 影响数千年的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成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 ...

  • 《孙子兵法》十大精髓名句,读懂古人最高谋略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全书分为十三篇,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 ...

  • 中国十大精髓,美到落泪

    中国刺绣 中国刺绣主要有彩绣 ,包梗绣,雕绣,贴布绣,钉线绣,十字绣,绚带绣,戳纱绣,平绣,鱼骨绣,轮廓绣,钉线绣,圈金/银,盘金,山形绣,抢针绣,锁绣,人字绣,乱针绣 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主要分为三大 ...

  • 桩基设计的十大精髓

    来源:结构设计.基础工程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关于大直径桩(d≥800mm)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的尺寸效应 1.大直径桩端阻力的尺寸效应.主要原因是桩成孔卸载造成的孔底土回弹,造成端阻力的降 ...

  • 中国传统的十大精髓

    中国传统的十大精髓

  • 桩基工程十大精髓

    一.关于大直径桩(d≥800mm)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的尺寸效应 1.大直径桩端阻力的尺寸效应.主要原因是桩成孔卸载造成的孔底土回弹,造成端阻力的降低,类似于深基坑的回弹.大直径桩静载试验曲线均呈缓 ...

  • 桩基设计十大精髓,你知道吗?

    来源:筑龙论坛 一 关于大直径桩(d≥800mm)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的尺寸效应 1.大直径桩端阻力的尺寸效应.主要原因是桩成孔卸载造成的孔底土回弹,造成端阻力的降低,类似于深基坑的回弹.大直径桩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