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就是能量,得势者才能有所成就(连载256)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今天,我们进入第五层次:符合自然趋势,才能天成地久。

(十三) 和气的人反而不会吃亏。

在现实中,一般人与人相处时,总要争一口气,不愿意先服软。但很多时候,为了争赢那口气,你失去的可能更多——你以为是对自己有利的,但最终的结果反而是对自己不利。

如果大家都想展示自己的厉害,都忙着为自己算计得失,那这个团体必然长久不了。

因为,所有人都拼命从碗里捞取,却没有人往碗里投放,时间久了,碗里空了,谁都得不到滋养了,这个团体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了;而那些靠这个碗养活的人,也就难免要走下坡路了。

老子针对世间的各种弊病,开出了一条万应妙方:“和气”。

我们常说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里“和”指的就是这个“和气”。

谁能做到和气?心平才能气和——和气的人总能把自己放空、放低,所以散发出来的磁场可以滋养整体,形成良好风气;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贪小便宜,所以他们的付出能让整体增益、让大家都有收获。

因此,和气的人反而不会吃亏,因为大家都喜欢他、需要他、愿意帮他——这就是处低位引发的能量流动。

只有我们能看到:原来“我”也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只有整体好了,我才能好;只有当下付出了,未来才有收获,我们才会重新对人生作出选择。

这就是老子要讲的道理。


(十四) “势”就是能量,得势者才能有所成就。

老子的损益观就是让人类要注重“势”——所谓“势”就是能量。

比如,在空间上如果有高下,就会产生势差;在时间上如果有前后,就会产生势头,古人说的“时势造英雄”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即使成功了也没什么可骄傲的。因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聚合而成,没有哪件事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

就像古人说“乱世出英雄”一样,之所以会产生英雄,是因为世界需要。所以这个英雄不是你,就是他,他是时势造就出来的,而不是靠某个人自己努力成为的。

从历史上来看,谁想占有功劳,谁最后的下场就一定是失去功劳;反过来,如果不执着结果、不介意毁誉,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那反而什么都不会失去了。

因为“损益”是一种平衡,但能不能发现这里的玄机,需要一个人有深厚的德行——德行就是按照规律去做,做得多了,智慧就有了。

而有智慧的人看问题时着眼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如果一个人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很多好事,得到了很多赞美,但还能把自己放在低下卑贱的位置,这就是按规律做事;就等于把自己变成了能量的平衡载体,会让能量自动流向自己。

如果他能持续做到恬淡、柔和、虚静的话,就会达到天人合一的阴阳平衡状态。

修这种平衡点没有别的方法,就是修有道有德。一旦阴阳和合,就可以与天地万物形成一种大势、一股冲气——这就是老子关于“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宇宙智慧。


(十五) 圣凡之间的教育观念。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表法众生也好,圣贤教化世人也罢,他们都不会强行要求人们顺从。

而是用自然的方式,把损益的规律告诉大家;同时也把顺之必吉、违之必凶的结果展示给大家。至于大家愿不愿意听,那就是每个人为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了。

这句话也是老子在比较世俗与圣人的教育观。

“人之所教”的意思是讲,世俗间教育人,多半是教人要争强好胜、争名夺利、炫才显能。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教育完了,效果很快就能显示出来,满足了大部分人急功近利的心态;有效果,才有人买单。所以,接受这种教育多了,大家也就将逞强视为“好汉”,将柔弱视为“窝囊”了。

但这些凡识俗见都是站在短期、站在个体的角度去看世界的,所以是与大道相悖的。如果不能及时纠偏,必然会害德损性,这无异于将人推入死地、将世界引向深渊。

“我亦教之”的意思是指,老子悲天悯人,不忍心看到人类纯洁善良的心灵被腐蚀,然后道德滑坡、人心浮躁,整个世界陷入无休止的斗争厮杀之中;也不忍心看到自然环境被破坏,资源浪费,生灵绝迹,地球上的灾难越来越多……

所以,老子发愿要“我亦教之”——这是老子在昭告天下:我将宇宙规律、生命规律揭示于此,是希望挽救那些“强梁不得其死”的人,使世界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在这里,老子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

规律是不能违背的——顺势而为,则顺者昌;逆势而为,必逆者亡。我把这句话当做我处世和施教的宗旨,希望大家也切记切记。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继续《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万物”第六层面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跟随《道德经》的分享,我们明天再见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