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2)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道的融合与创新
6、王阳明与西方哲学
7、王阳明的世界影响
8、 王阳明的创新启示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在讲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前,我是忐忑的,因为关于他的故事,很多人已经零零碎碎听过不少,我要怎么讲?
我要问的是一代圣人,一个开挂的创新者究竟是如何炼成的?王阳明传奇一生的核心主线是什么?逻辑结构是什么?心路历程是什么?
最后,我把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分为六个阶段:立志、好学、悟道、建功、讲学、归去,并尝试回答这个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
01
立志
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有多显赫?他的祖上是著名的琅琊王氏,二十四孝里“卧冰求鲤”的王祥就是他的先祖,还有书圣王羲之也是他先祖的旁支之一。
王阳明的父亲,世称“龙山公”,本是一个状元,最后官当到了南京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部长吧。后来王阳明自己也当上了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部长。
王阳明出生的时候,据说他祖母梦见了祥云送子,祖父一高兴,为他取名叫“王云”,还把他住的地方取名为“瑞云楼”,可以说相当高调。结果呢,王云小朋友到了5岁还不会说话。
一个云游僧人路过王家,摸了摸孩子的头说:“好一个孩儿,可惜说破了。”祖父一听明白了,名字取大了,天机说破了,赶紧改名“王守仁”,守仁而不失的意思。名字一改,还真神了,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话说王云这个名字的确取大了。500年后,还有一个人名字也取得很大,叫马云,哈哈。插个曲。)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有人说做人不要太高调,这是其一。
其二呢,我的理解,说明王阳明一出生就被家人寄予厚望。他家人一定没少对他说:“孩子,你不是一般人。”这个有什么好处呢?当一个孩子被寄予厚望的时候,其实也是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你不简单,你可以的!这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自信和未来的成功非常重要。
有一个教育心理学家有一个观点:培养一个男孩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就是从小在他的心种下一个英雄情结。当一个男孩具备英雄情结的时候,你放心,他会自己学好。有没有道理?仅供你参考。
当然,王阳明的确没让家人失望。王阳明从小立志不凡。十二岁读私塾的时候,他问老师:“人生第一等要紧事是什么?”,这一问把老师给问住了,他说考取功名。但是王阳明却摇了头说:“人生第一等要紧事是做圣贤。”
这是什么?立志!立志不怕大,因为“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不对?
既然已经立志做圣贤,究竟怎么才能做圣贤呢?
18岁那年,王阳明去江西上饶,拜访了一代大儒娄谅,娄谅跟王阳明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圣人必可学而至”,这句话一下击中了王阳明,从此让王阳明坚定了学习的决心!
02
好学
王阳明少年好学,涉猎广泛,先后学了五样东西,即所谓的“阳明五溺”:学游侠、学兵法、学辞章、学仙道、学禅佛。
由于当时朝政腐败,军力薄弱,连皇帝明英宗都被蒙古瓦剌部俘虏。这件事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认定自己绝不能只做一个文弱书生。
于是他先是学游侠,经常练武耍剑。后来又想个人力量究竟有限,还是要去带兵打仗,于是又去学骑射,学兵法,这为他后来带兵打仗百战百胜打下基础。
学兵法的过程中,他又悟到了攻城先攻心的道理,于是沉迷于辞章之学,学李白杜甫苏东坡。
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觉得能力不够,因为这些都是凡人之技,他无论如何要掌握一点超能力才行,于是开始钻研修仙之术。
他跟很多道士交了朋友,最夸张的是他十七岁结婚那天,竟然当了逃跑新郎,突然溜出去到了道观里,跟一个道士一起打坐到天亮,第二天才被岳父带回去。
修仙求道,对他来说还是不过瘾,又去学佛参禅。传说在此期间,王阳明已经修到了“先知”的神通。
有一天他对自己的仆人说谁谁谁要来看我,你们去接一下。要知道那是在明朝,没手机也没微信,他怎么就知道有人要来拜访自己?一个字:神通!总之,身边的人都以为他得道了。
但是,他修仙又参禅,却有一个心结始终解不开:就是一边打坐修炼,一边却想起自己的父亲和祖母,这个可不是佛道所能解释的问题。因为不管是道还是佛,都是出离人世拒绝伦常。他思来想去突然醒悟:“如果我连自己父母亲人都不思念的话,我还是个人吗?”
注意了,这一点正是佛道和儒家的根本区别。“儒”是什么?我们拆一下字:人需为儒。儒以人性之需为根基。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是人之天性,人之常情。儒家所求既不是成为“仙”,也不是成为“佛”,而是成为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一句话,儒家相信“人间值得”。
至此,王阳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他成不了“仙”,也成不了“佛”,因为他心中有挂牵,只能做个“人”,做一个“圣人”。
经过了这么多波折,最后回归了儒家,所谓“五溺”看起来都是“弯路”,是不是毫无意义呢?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人生没有什么弯路,每一步都算数。”因为这“五溺”时期为他之后的悟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王阳明能够实现文武双全,三教合一,完成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在知识、事业、精神三个方面实现全面创新,成为儒家最后的圣人。因为他从小好学,涉猎广泛,积累了多元跨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所谓“厚积薄发”,有了好学的厚积,才有悟道的薄发。
03
悟道
有人说:人世间所有的挫折都是悟道的燃料。这一点在王阳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来临之前,历经三次重大挫折,而每一次挫折都是他悟道的过程。
第一次挫折:格竹失败
在阳明心学诞生之前,儒家的显学是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理学教义特别推崇《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程颐说“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而要发现“理”必须通过“格物”的方式。
怎么个格法?核心就是观察,通过观察来思考、推究万物当中所蕴藏的“理”。
王阳明在21岁就读到了程颐的格物之说,相当兴奋,二话不说,就约上一个姓钱的好友去格物,他们选择的对象就是父亲官府中的竹子。
他们一连格了三天,这个姓钱的朋友累够呛,病倒了,他说这个我吃不消,格不了,不好意思,我先撤了。最后留下了王阳明一个人又格了四天,到了第七天,王阳明也病倒了,但这个理却没有格明白。
不过,这个竹子的理虽然没格明白,但他却悟出了另外的理。他在想所谓的“格物”就是从外物中去观察“理”。那这个“理”到底是在外物之上,还是在我的内心当中?
比如通过观察竹子,发现竹子中空而身直,因此悟出了做人要谦虚而正直的“理”。这个“理”究竟在竹子这个外物之上,还是本来就在我的内心当中?
这么一琢磨,王阳明突然醒悟,这个“理”其实本来就在我的心中啊,只不过通过观察竹子的过程显现出来了。由此可见,“理”不在心外而在心中。要想获得“理”,与其求之于外,不如求之于内,所谓“自性具足,不假外求”。
说到这里,熟悉西方哲学的朋友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和康德的“先验哲学”,这个我们后面再仔细探讨。
这是王阳明在第一次重大挫折中悟出的第一个道理:不外求。
第二大挫折:科举落榜
王阳明在21岁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但22岁参加会试失败。因为他少有才名,加上他爸中过状元,也是京城高官,很多人都来安慰打趣他说:“汝今科不第,来科必中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王阳明也豪不推辞,拿笔一挥而就。大家表示服气。但这帮官场老手心里却暗自嘀咕,你小子还没中状元就这么翘尾巴,真中了状元那不是鼻孔朝天了?
三年之后,王阳明25岁再一次参加会试,不但没中状元了,他还落榜了,这下脸丢大人了吧?有人问:“你落第了不觉得羞耻么?”没想到王阳明说了一句 “世皆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好家伙,这就是圣人气象,有没有?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不动心!
又一个三年过去,到了28岁,王阳明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了仕途。
这是王阳明在第二次重大挫折中悟出的第二个道理:不动心。
第三大挫折:被贬龙场
34岁的时候,王阳明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当时,明朝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昏庸无道,大太监刘瑾专权乱政。王阳明也因为直言上奏激怒刘瑾,被打了四十大板之后,贬到贵州龙场当驿丞。
终于,王阳到了他该去且属于他的贵州龙场。龙场自古以来就是蛮夷之地,自明代开始才设置有行政区划。这个地方除了当地的土著,就是被朝廷流放的罪犯。王阳明就和这些土著和罪犯生活在一起。
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善茬,刚开始大家都想把他杀了。但是后来不知为何都被王阳明给感化了,王阳明甚至还开始教他们学文化。
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中国古人认为圣人呢,不管走到哪,周围的人就会跟着变好,尧舜禹是如此,孔子是如此,王阳明同样也不例外。
王阳明在龙场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因为跟周围的人相处融洽,日子倒也过得平静。只是在王阳明的心里,还有一个痛苦一直无法解脱,那就是大太监刘瑾一直在追杀他,而他还是没有摆脱对于死亡的恐惧。
他就想一个问题:自己已经摆脱了荣辱的束缚,为什么还是无法摆脱生死的牵绊?自己跟圣人始终还有很大的距离。于是,他在屋后弄了一个石墩,每天在石墩上打坐参悟。
有一天夜里,他突然就手舞足蹈跳起来了,突然想通了这个问题。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圣人如果面对这样处境会怎么办么?无非就是不被外界的环境干扰,按照自己的本心去行动而已。
圣人也好,凡人之后,每个人所依凭的无非就是这一颗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圣人和凡人的心本无不同,每个人都有一颗足以成为圣人的本心。
有的人之所以看不见自己的本心,只不过是因为本心被私欲所遮蔽而无法显现。而当一个人通过修行逐渐去除了这些私欲,就能发现自己的本心,这颗本心就是我们的“良知”。
这就是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悟到的正是每个人心中的良知。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开始收徒上课,四方的人听说此地出了一个大儒纷纷涌来,连贵州巡抚王怀来也特地跑来见王阳明。刘瑾被杀后,他被召回京师,一边做官,一边讲学,学生基本上都是官员,甚至很多学生的官职比他还大,照样尊他为师。
04
建功
王阳明在地方治理上颇有建树,但是真正让他成就不世之功的还是在剿匪平叛上。他先后平定了南赣、两广盗乱以及朱宸濠的宁王之乱。
尤其是其中的宁王之乱,王阳明仅仅用了三十五天,就平定了一场足以倾覆大明社稷的叛乱,生生将帝国血脉延长了一百多年,他也因此被世人誉为“大明军神”。
王阳明带兵百战百胜,几无败绩,其中究竟有何奥秘?和他的心学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总结一下他的兵法要点,以及其中蕴含了怎样的心学智慧。
第一是战斗檄文
王阳明特别善于宣传,这也得益于他在“五溺”时期积累的辞章功夫。他到任何一个地打仗之前,一定先写一篇入情入理的檄文,这个文章发这个贼窝里去,就有匪徒说这王阳明是好人,咱听他的不当土匪了,然后就跑了一大片,他知道大量所谓的匪徒其实大部分都是被胁迫的良民。因此,他知道这些匪徒内心有良知,而他可以用文章的方式唤醒匪徒的良知。
第二是情报先机
王阳明特别重视情报工作,既给匪徒那边安插情报人员,抓住匪徒过来审讯,然后把他们作为情报人员管理,实施反间计。他发明了著名的十家牌法,就是每家每户的门上都要把你们家住得哪些人,全部都写下来,随时准备人们推门进去看,只要有人发现跟这家牌上不一样的人就要举报。举报就有功不举报就有罪。
第三是军纪严明
怎么让士兵打仗能玩命地冲呢,王阳明特别狠,他认为士兵不敢卖死命的往上打,唯一原因是怕死,怎么能让他不怕死呢,那就是往后退死得更快,所以王阳明打仗,后边永远是一排刀斧手,只要往后退格杀勿论。而且最狠的是如果你的士兵溃逃,就把这个队长杀掉,如果这个队长溃逃,就把那个中队长杀掉,中队长溃逃把将军杀掉。
第四是安抚人心
他知道这些匪徒当中不可能全是坏人,所以给他们安排后路,让他们回来种地,所以大量匪徒一看说,人家当官的挺好的,人家没有赶尽杀绝。当然对那些真正为患的匪首从不客气。他其实杀了不少人,他认为杀是为了不杀,他学的是不杀兵法,兵法分杀人兵法和不杀兵法,杀人兵法是杀人越多越好。
王阳明平诸寇,擒宸濠,在军旅中还是讲学不辍,属于学问和事业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他真正把“事上磨练”、“知行合一”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王阳明的心学不只是修心之学,也是修行之学,从他的兵法要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心学智慧被完美地应用到了军事中、政治中、以及生活中。
05
讲学
王阳明评定宁王之乱,因为功劳太大,功高震主,终武宗一朝,平叛之功都没有得到朝廷封赏。直到世宗即位,他又被加官晋爵。但随后,世宗同样对功劳太大的王阳明有所忌惮,态度也逐渐冷淡下来。
之后,王阳明因为父亲去世,回家守孝,一住就是五六年,在他的家乡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广收门徒。后来,他的弟子也开始讲学,“王学”于是开枝散叶。
在此期间,他“所操益熟,所得益化”,学问造诣臻于化境,这和孔子所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谋而合,一种进入自由王国的通透状态。
至此,圣人气象完全显现。
06
归去
在王阳明去世的前两年,广西的思恩和田州又有人造反。两广总督搞不定,于是请王阳明再度出山。
在赴广西平叛前夜,他在天泉桥给弟子留下了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而他还没达到广西,反贼首领听说王阳明要来了,直接就投降了。平乱之后,王阳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请求告老还乡。
在回家的归途中,他经过江西大余灵岩寺,走进寺中一位祖师圆寂的房间,竟然看到这个圆寂的高僧容貌和自己一模一样,并在书案上发现一张字签“五十七年王守仁,问君欲识前程事,开门即是闭门人”。
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安舟,享年57岁。临终之时,他身边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结语
讲完先生的传奇一生,我用自诌的一首打油诗,表达此刻对于先生的深深敬意:
阳明先生祭
立志不怕大,好学不嫌广。
道从挫中悟,功在行中建。
讲学授真传,归去心坦然。
为什么他可以归去心坦然,一生无遗憾?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已经完成了平生夙愿,生命的最后讲学授真传,开创阳明心学,终成一代圣人。
在此之前,他在行动中建功,在挫折中悟道,他所以能够有所悟,有所得,有赖于自己好学不嫌广,学游侠、学兵法、学辞章、学仙道、学禅佛,有了这样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他才可以文武双全,三教合一,开宗立派,超凡入圣。
而这一切的前提源于他从小敢立志:人生第一等要紧事就是做圣贤。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因为相由心造,境随心生,这正是王阳明传奇一生留给我们最大的“心”动力。
好,下一期,我们进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带你一探这座被我们冷落太久的精神宝藏,究竟藏着什么样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