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刀鱼美
刀鱼,学名鲚鱼,因其体形狭长,尾鳍小而呈尖刀状,故名刀鱼。此物全身呈浅蓝、银白、米黄诸色,煞是好看,被称作江中美人。与河豚、鲥鱼并称长江三鲜。
每年三四月份,成群的刀鱼,从浅海洄游至长江口,逆流而上,到淡水产卵繁殖后代。经过一冬天的休养生息,此时的刀鱼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正是捕捞和食用的最好时节,身价也相当可观,有时卖到数千元一斤,一条刀鱼抵得上一根金条了。
江苏近海,沿江一带是刀鱼的主产区,而镇江扬中岛是个天然岛,江湾宽阔,水流缓慢,饵料丰富,正是刀鱼洄游产卵繁殖的理想之地。所以从扬中岛到瓜洲铺这段水域产量最高。每逢刀鱼鱼汛来临,附近渔民就会驾着小船用张网、扳网等前去捕鱼。站在江堤向江面张望,渔船来往如梭,场面颇为壮观。
那时,校园旁暂住着两个来自苏北的渔民兄弟。兄弟俩根据刀鱼在中上层水域活动的特点,常用一种上百米长、一米多深的白色尼龙丝网来进行捕捞。当小船驶到作业区后,他俩就分工合作,把几张大网横向放进水里,形成一道道屏障,刀鱼随流而来,一不小心就会撞到网上。刀鱼性子很烈,触网后会拼命挣扎,结果越卡越紧,没几分钟就会死掉。鱼一死就容易变质,口感也会变差,因此江上有专门收购刀鱼的船只,一旦鱼捕捞上来后,就及时送到饭店或冷藏起来。
刀鱼吃法很多,想吃原汁原味的最好是清蒸。将尺把长的刀鱼去掉鱼鳃和内脏,洗净后,放在瓷盆里,抹点盐,洒些黄酒,再放几片生姜,就可以放进锅里蒸煮。一般不用刮鳞,刀鱼鳞片在高温下会溶化成易人体吸收的卵磷脂,使鱼味更加醇香鲜美。不过刀鱼细刺很多,吃时需非常小心,有经验的食客,先把表面鱼肉吮吸完,再用筷子夹住鱼头,提起来轻轻一抖,就把整条鱼骨去掉。如果怕刺多扎口,也可以将刀鱼腌制一下,晾干后放在油锅里炸,那咸中带鲜、香脆可口的味道,好吃得令人难以停箸。
不过,我最喜欢吃的是那对渔民兄弟做的刀鱼干。有时他们刀鱼捕多了,就会挑选出一些带籽的雌鱼,将它们洗净并佐以茴香、姜椒和食糖等,晾得半干之后,把它们头朝下整齐地码在一只大铁锅里,然后在灶膛里用炭火慢慢地烘烤,随着温度逐渐上升,刀鱼里的油脂会渗透出来,浓浓鱼香让人垂涎欲滴。等鱼身一头翘起时,就用竹铲小心地取下来,翻个身,继续烤制,等两面烤得微黄,就可以出锅了。兄弟俩非常好客,常把做好的刀鱼干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有时也把鱼干放在汤里,或与其它小菜一起烹饪。浓郁的鲜香,会愈嚼愈有味道,同时也带出了刀鱼绵软滋味,肥而不腻,又恰到好处,于唇齿间留下了亲密的记号。
刀鱼与众不同之处,除了味道鲜美,还以营养价值高而著称。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对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特别是鱼卵,含有大量的钙质,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补钙。因此,刀鱼自古以来就广受青睐。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赞曰:“若江南之鲚,则为春馔中妙物。食鲥鱼及鲟鳇有厌时,鲚则愈嚼愈甘,至果腹而犹不能释手者也。”据《万历野获编》记载,仅在明朝洪武年间,江南每年就要上贡朝廷刀鱼万余斤。
“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鲚鱼肥。”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读着苏东坡的诗句,再来上一盆透骨新鲜的刀鱼下酒,你会觉得这个春天,又增添了几分美妙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