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25岁时,年薪30万;35岁时,回家啃老
我有个前同事,最近正在“高调啃老”,他说:
“父母既然一厢情愿地生下我,就应该一辈子对我负责!”
听到他这个说法我非常惊讶,因为我知道,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人。
这个同事姓吴。
老吴今年35岁,几年前我们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他当时是公司的销售经理。
在那个公司他月薪差不多两万左右,加上七七八八的补贴,年薪最高拿过三十万。
那个时候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对工作非常积极,生活也是充满正能量的那种。
经常把“你没钱就是因为你不努力,你要像我一样努力,也能年薪三十万”这种话挂在嘴边。
后来他辞职了,带着原公司的几名销售同事,一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老吴想尽快在业界立足,所以以低很多的价格,争取了很多原公司的客户。
这下把原公司的老板给惹毛了。
原公司老板,自认平时待老吴不薄,刚开始老吴创业的时候,还给过他一些帮助!
没想到老吴扭过头就来挖他的客户。
然后原公司老板就联合了其他几名老板朋友,对老吴的公司进行围追堵截式的“封杀”。
后来老吴的客户渐渐地就流失了。
为了尽量让公司运行下去,老吴自己不断地给公司投钱,甚至卖了自己唯一的房子。
他在创业之后,因为事业不顺利,遭到竞争对手的打击等因素,整个人也变得越来越偏激和极端。
最后公司还是没撑下去。
两年后,公司宣布关门,老吴从光鲜的公司老板,变成了无业游民。
要知道,他在最辉煌的时候,年薪高达三十多万。
可是现在,不仅没钱还欠了一P股债,唯一的房子也没了。
所以他回到了父母家,父母有三千多的退休金,老吴整天待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跟网友吵架。
父母催他出去工作,老吴把眼睛一瞪就说:
“以前我挣三十万的时候,你们到处炫耀。
现在我落魄了,你们就嫌弃了?
你们把我生了下来,就应该一辈子对我负责!”
像老吴这个例子是比较极端的,把啃老说得那么冠冕堂皇。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中年人啃老现象,只不过他们的啃老更加隐形,更加静悄悄,甚至还披上了一层“温情”的外套。
众所周知现在房的价是比较高的,而大多数年轻人想结婚的话就必须有婚房。
可是刚工作的年轻人,没有任何存款,月薪也就几千,光靠自己,无论如何也买不起。
所以大多数年轻人,都是要通过父母资助首付的费用,才能买得起房,以后让这对年轻夫妻自己挣工资还I贷。
几年之后,年轻人变成了中年人。
但是人到中年,很多人在职场上却发展得并不顺利,收入不仅没有随着年龄的提升而增加,反而因为年龄加剧了丢工作的风险。
再加上现在私企很多都不稳定,公司开个一两年就关门跑路也有很多。
所以人到中年,遇上什么裁I员、创业失败等事故,而房I贷却要按时还,中年人不得不再次向父母求助。
这个时候,父母往往不忍心眼看着子女被几千块钱难住,如果有条件,多半都会慷慨解囊,帮助子女渡过难关。
但是这件事的本质,其实还是“啃老”。
啃老说白了是什么,是“经济无法自立的成年人,将生活附着在父母身上”。
而中年啃老,则加重了这件事的困境和难堪:
按道理说,子女成年之后,理应反哺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让他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接过供养家庭的责任。
至不济,子女成年后也应该财务自立,不再问父母要钱。
而年轻人、中年人啃老的行为,却颠覆了代际之间的正常秩序,让两代人同时陷入名为“亲情”的煎熬和痛苦,也腐蚀和破坏着亲人之间的感情。
之前看过一篇关于“日本啃老族”的文章。
文章里说道:
现在在日本,“中年啃老”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全部40岁到60岁的人群当中,约有61万人在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
那些回到父母家中,从此蜗居在小房间里,既不工作也不挣钱的中年人,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人生呢?
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第一,被生活磨灭了生存的斗志。
每个人刚进入社会和职场,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相信他们都是充满斗志的,也是很正能量的,坚信努力就可改变命运。
但是命运的毒打会教你做人,往往人到中年的时候,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败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斗志。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一个人总是遭遇失败,那么他就不会再相信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我做不好”、“我不行”。
他们对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所以干脆就选择放弃,躲进父母家里,逃避现实。
第二,父母也纵容成年子女的啃老行为。
啃老这个行为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有老可啃”。
比如现在很多老人,以前的工作单位比较好,退休后的退休金高达几千,甚至上万。
而大多数八零后都是独生子女,以这样的退休工资,可以很充裕地接受子女的啃老行为。
加上有些父母会认为:
反正自己挣钱都是为了孩子,所有的财产将来也都是孩子的,所以现在就算养着孩子也没什么区别。
讨论
为什么现在中年人有如此多的啃老现象?
你会允许自己的孩子啃老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