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志愿军,26年后在美国访问时,被美战俘一眼认出
抗美援朝时期,毛主席曾这样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当时朝鲜战争爆发,面对美帝的咄咄相逼,党中央对当前形势准确判断,洞察了战争发展趋势,最终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事实证明,党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是,这场战争也是极其艰苦的。
其中的上甘岭战役更是以惨烈著称,连林帅看到该战役的报告数据后也直言“上甘岭是肉磨子”。然而,在这样一个“吃人”的战场,却有一名女兵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她就是刘禄曾,是上甘岭坑道里唯一的女战士。
加入志愿军,审讯俘虏
1928年,刘禄曾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世家,她的曾祖父是晚清名臣刘秉章,父亲是上海的一个银行主管,所以她的家境极其殷实。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下,刘禄曾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长大后她顺利地考上了东吴大学法律系,不出意外的话,等她毕业工作后就会过上富裕安逸的日子。然而,可能是受到了曾祖父在后来国家动乱时期弃文从武的影响,刘禄曾并不是很喜欢文职工作。相比之下,刘禄曾不爱红装爱武装,更愿意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
其实,刘禄曾之前申请过参军,但是由于家庭出身问题没能如愿,非常遗憾地留在了学校工作。后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众多中华儿女积极参军,立志保家卫国。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我国缴获了众多标着外语的战利品,也降服了许多“联合国军”俘虏。但是由于语言不通,许多工作都无法进行。此时我军急需外语方面的人才,而刘禄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朝鲜战场前线做了一名翻译兵。
虽然刘禄曾满怀一腔热血踏上了征程,但毕竟她是没吃过什么苦,没直面过战场的大小姐。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在奔赴战场的过程中紧跟大部队,即使心里害怕也没有落下一步。后来到了朝鲜战场,刘禄曾被分配到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敌工部工作。
她凭借自己扎实的英语功底,负责翻译志愿军缴获的敌人文件。然而,这些文件并不是英语好就能看得懂的,其中还充斥着许多军事用语。为此她进行突击学习,凭借着在英语方面的天赋,刘禄曾很快便适应了这份工作。
后来由于刘禄曾口语比较出色,审讯战俘的任务也落到了她的头上,她需要与战俘沟通并向他们解释我军的优待俘虏政策。
然而这些俘虏多是美国的士兵,他们性格迥异且不愿配合。对此,刘禄曾对他们采取了逐个击破的策略,她用和气、友善的方式感化了许多美军俘虏。
逐步成长为“战地夜莺”
1952年底,上甘岭战役打响。由于在之前几次战斗中我军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这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慢慢地,我军逐渐开始看重舆论战场上的博弈,决定对敌军展开政治攻势。此时,前线急需一名会英语的士兵利用广播向敌人喊话,摧毁他们的心理防线。
刘禄曾听闻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就向组织提出了去前线担任战地广播员的申请。虽然不是直接上战场打仗,但仍然九死一生。
因为当时敌人对我军人员特别是后勤运输人员的移动特点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他们在我军去前线的必经之路上,打出了两道炮火封锁线。
而刘禄曾就是要在这种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突破炮火封锁线,冲到上甘岭前线去进行对敌广播。这是极其艰巨的任务,而她却完成得很好,成为了上甘岭坑道里唯一的女战士。
当时恰逢圣诞节前夕,刘禄曾专门搜集了一些节日音乐放给敌军听,以此来瓦解他们的战争意志。
刘禄曾日复一日的广播喊话,洪亮圆润的声音、优雅的谈吐使她获得了“东方战地夜莺”的称号。在她用心的广播下敌军越来越思家厌战,这为志愿军提供了突破机会。后来的停战谈判达成协议也是刘禄曾在战场上对敌翻译播报的。
1953年7月,长达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终于迎来了胜利,刘禄曾也随着志愿军部队一起回了国。回国后她也逐渐有了新的工作,在中国国际旅行社担任了经理职位。
与伯特纳的不解之缘
1979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第2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刘禄曾和同事一起到美国考察市场。期间在纽约的一家餐馆吃饭时,刘禄曾发现有一名美国男子一直盯着她看。正当她困惑不解时,这名男子走了过来并问道:“女士,请问您是中国人吗?您是不是姓刘?”
刘禄曾茫然了几秒,仔细地辨认眼前的男子,然后惊喜道:“你是伯特纳!”两个人都非常的激动,原来这个美国人是当年在战场上刘禄曾审讯过的一个美军俘虏,二人紧紧握住对方的手,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期。
有一次,志愿军作战结束后抓获了一批战俘,其中有一个名叫詹姆斯·伯特纳的美国士兵态度十分恶劣,非常不配合我军的审讯工作。他甚至还威胁志愿军战士说他曾经犯过法,不要轻易招惹他。
刘禄曾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就主动去找到柏特纳,试图与他进行沟通,慢慢地她和气友善的态度让伯特纳卸下了防备。经过细心的交流,刘禄曾才知道对方其实并不是主动地想要打仗。是因为伯特纳在他的国家犯了盗窃罪,被抓入狱后听说参军可以减刑,于是他就来了战场。
刘禄曾知道了他参军的原因后,便以此为突破点。她同伯特纳说明其中的道理,让他明白他本来犯的只是小罪,而上了战场当侵略者才是犯了不可弥补的大罪。伯特纳听后恍然大悟,内心忏悔不已。自此之后,他便非常配合刘禄曾的审讯工作。
后来伯特纳发了高烧,刘禄曾知道后便请来军医给他医治。因为他身体不适刘禄曾还请上级批准让他乘车。这种种行为都让伯特纳感受到了温暖,他对这位女战士更是敬佩不已,甚至由衷地感慨道:“当志愿军的俘虏是一种庆幸”。
也许是当俘虏期间刘禄曾给予的种种照顾,以至于伯特纳在26年后也能一眼认出她来。二人相视一笑,感慨缘分的妙不可言。
小结:
刘禄曾和伯特纳的故事就此结束,但是人类渴望和平的希望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没有人不想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那里没有硝烟,没有战火,有的只是欢声笑语和平凡的生活。
然而,刘禄曾那一代人出生在了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们义无反顾地冲上战场,是他们愿意吗?不,他们想的只是,如果自己不上那么后辈们就也要过这样的生活了。为了拼一个未来,他们冲锋陷阵,一往无前。
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大富足。真想让他们看看如今的中国,这盛世如他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