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窑红,美人醉;郎红一出,人醉一片
咏郎窑红
——清*乾隆帝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带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
郎红,即郎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我国陶瓷史上唯一一个以督窑官姓氏命名的瓷器品种。“郎”就是郎廷极,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任江西巡抚,并督理景德镇御窑窑务,这一时期御窑生产的瓷器称为“郎窑”
郎窑红釉瓷器系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生坯挂釉、入窑经一千三百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和强还原气氛一次烧成的高温颜色釉瓷器。它对烧成时窑内的温度、气氛要求颇为严格,烧成一件成功的作品很困难,以致时有民谚曰:「若要穷,烧郎红。」郎窑红釉瓷器受到人们的珍爱,除了其釉色鲜艳悦目外,烧造困难致使「物以稀为贵」是最主要的原因。
清朝乾隆皇帝非常地喜爱艺术,在他的倡导下,郎红器比康熙更成熟并且在釉色上有很大的区别。如乾隆时期郎红中的薄釉器,色如鸡血,称为“鸡血红”;釉层较厚,色彩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称为“牛血红”。
“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这瓷器上的一片红色如血、如玉,光彩夺目,令人心醉。难怪,它有“桃花片”、“美人醉”等多种美称。
郎红,正如它的别名“美人醉”一样,总有郎红一出,人醉一片的感觉。难怪连乾隆皇帝都用“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带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的诗句来盛赞它。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在耿宝昌老先生著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有关于明清红釉瓷烧制的描写,尤其对清代郎窑红的著述和描写,把郎窑红与宣德宝石红釉并肩齐名相论,可见其稀珍程度。由于郎红色泽鲜艳,备受皇家的推崇,成为清代祭祀时使用的珍贵器具。但是,郎红的配方和工艺十分复杂,烧制时对窑温的要求也很高,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金钱,而烧成的郎红却极少,因民间谚语有“要想穷,烧郎红,要想富,烧郎红。“的说法。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是这样说的:
从前有个皇帝,他有一只玉杯。这只酒杯晶莹碧透,白中泛红,看上去犹如美女醉酒后的香腮。因此,这只玉杯被称为“美人醉”,皇帝老爷十分喜爱这只玉杯,把它视为宝中之宝。这个皇帝由此产生了一种嗜好,每天都要与皇妃们一起饮酒,就用这只“美人醉”王杯,每一次都要喝得皇妃们一个个脸色如同“美人醉”杯一样艳丽,才肯罢休。
有一次,皇帝不小心将玉杯跌碎了,他非常懊恼,就叫大臣们想尽一切办法造一只同样的王杯来,并把这事交给了主管瓷业的官员潘某。这个姓潘的官员想到景德镇的瓷器白如玉,那一定也能烧出红如玉的瓷器来。于是就带着圣旨来到景德镇,督促瓷工们烧制皇帝要的红玉杯,并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如果3个月内烧不出跟“美人醉”一样的杯子来,就要将瓷工们全部处死。
瓷工们只得硬着头皮去试烧,可烧了一窑又一窑,就是烧不出这种白里泛红的瓷杯来。眼看3个月期限就要到了,大家忧心如焚,可又毫无办法。瓷工中有个姓梅的师傅,他有个女儿叫梅英。她也很为父亲及瓷工们焦急。有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白胡须老人告诉她,城南老虎山上有种红釉泥,用它可以烧成红玉杯。第二天,梅英就一个人进老虎山去寻找红釉泥。她走啊走啊,鞋子磨烂了就打赤脚走,脚磨出了血,一脚踩下去,脚印都是红的。梅英也不顾,几天之后竟累死在山上。
梅英的父亲发现女儿失踪以后,非常着急,请瓷工们帮助一起寻找。他们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梅英的尸体。他们非常悲痛,就在梅英死的地方挖个坑,好安葬梅英。说来也怪,他们挖坑的时候,竟挖出鲜红如血的釉泥,于是把这些釉泥带回去,掺在白色的釉浆中,再涂在瓷坯上,经高温一烧,终于烧出了白里泛红的瓷杯,比皇帝以前的“美人醉”王杯还要好看。
那位姓潘的官员高兴万分,急忙把这杯子献给皇帝。皇帝也高兴,立即给潘某加官晋爵。瓷工们虽然逃脱了被杀的厄运,却为梅英姑娘的死而伤心。他们另造了一只同样的陶瓷工艺品,用它来祭梅英姑娘。与皇帝把这杯子称为“美人醉”不同,瓷工们称之为“美人祭”,也就是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