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松罗赤溪村六月六祈大福传统文化活动
松罗赤溪村六月六祈大福传统文化活动
作者:黄裳
不由你不信,有一种文化像氧气一般,悄然融进我血液,伴随我们终生,还像DNA一样遗传给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以至生生不息。这种文化,便是民间传统信俗文化。
在我们周遭,不论是寸土寸金的城市,还是"烟村四五家"的乡村,处处可见宫堂庙观,人人识得灶君、灶婆、财神、林公、奶娘婆、土地公、细头君(五显帝)、阎王爷、元帅公等神祉。再少不更事的人,都经历过年兜二十四祭灶,正月初五迎神,请林公,迎奶娘等神事,“神"便神话般地存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
我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加之正当壮年,从未遭遇过神,也从未撞见过鬼,对神佛之事也不甚关心。前些天,赤溪村族兄盛情邀我参观赤溪六月六祈大福,感受感受与众不同的信俗风貌。赤溪村,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有条溪流自村前逶迤而过。那里,山高水长,山清水秀。那里,是木龙故里,是迷一样的气象村。那里,流传着龙公自建神宫,延请五显帝与奶娘婆的传说。曾经两次我造访这座村庄,造访了那里养在深闺的龙井,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了这个颇有山村气息,颇得山水灵气,颇具文化底蕴的村庄!因此,一听邀请,便欣然前往。
六月初五,是个阴雨不定的周日。午后,我乘班车抵松罗。雨后,水汽蒸腾,白雾缭绕,好一幅"山气日夕佳"的景象。撇开族兄的特意安排,决意步行往赤溪。一路山迎水送,移步换景,行行摄摄,六公里路程不消一小时就告结束。族兄早已等候庄重大气的巨石村名前,也为我备上了陈酿两年的赤溪老酒。
饭后,与族兄在村中四处走走,最终在一户人家房前"雨亭"长凳上坐下,听久别回村的人们嘘寒问暖,编排祈福事项。随后,族兄领我观赏夜景,圏到他的邻居叔伯家。老宅前厢厨房里,几位从外地回来的兄弟姐妹、侄女外甥正与家中长辈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他们见我俩不期而至,忙不跌地让座泡茶。自家制作的绿茶,尽情地在碗底绽放,一股来自山野的特有茶香扑鼻而来。儿时的情景,儿时的味道,儿时的众多回忆,刹时漫上心头。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到了子时,人们从各自的家里慢慢聚扰到村委楼前。勤快的大叔大婶们已为大家备上两大盆可口的粉干。大快朵颐后,便上演一出别处罕见的"闷猪"场景。两头各重三四百斤的大白猪在几位壮汉的帮助下,溺于水中,完成了生命轮回,成为最大的供品与全村三百多人家户户有份的"福肉”。
清早五时许,当村右山峁上的"碧溪龙宫"现出展翅欲飞的剪影时,响起了震天动地的礼炮声,人们手捧供品、香炮,陆续地来到了龙宫。此时,龙宫大殿正中连片的供桌上巳匍匐着那两头"处理"完好的大白猪。两旁的供桌也整齐地摆放着来自各家各户的"米时”、果品、水酒。少许,头戴金冠,身着道袍的巫师与两位搭档,敲起了锣鼓,唱起了抑扬顿挫的请神歌,做起了请神法事。宫外,礼炮声、芦笙声、唢呐声也随声应和。顿时,整个山村一片欢腾。
村民越聚越多,上香烛、焚“元宝”、放鞭炮、拜神明,忙得不可开交。龙宫与右侧的"黄九公宫",以及坐落在另一个山峁的"林四使君府“、"土地壶"都笼罩在一片烟霭里,显得那样的飘缈与神秘。
六时三十分许,请神完毕,巫师开始念诉福疏文。只见众位福首手拈神香,跪在五显帝供桌前,随着疏文的吟诵不时虔诚地叩拜。开始"问杯"(祈福)了,师傅们先为众位福首合家及全村平安"问杯",再逐一为各家各户"问杯"。每问一户,巫师总要向置于地上的米筛丢一次甲杯,口念“四季平安、阖家顺利、添丁发财、事业发达、财丁两旺、事事遂意"等祝语,以一阴一阳为"信"(方言读Siang,第四声)。全村三百多户,每户必须问到,每问都不敢马虎。可谓巫师们问得认认真真,福首们跪得虔虔诚诚,村民们看得真真切切。
问杯完毕,便开始庖丁解牛。只见屠师们手起刀落,将两头大肥猪肢解成几大块,再凭手感割成相同斤两的三百多份“福肉",均分给各家各户。与此同时,坐落在村中央的黄氏祠堂里里外外一派热闹。人们摆好厨案,架好三四个猛火炉,三位厨师与数位助手为临时返村的村民与亲友准备起了午餐。中午时分,只见黄祠内前厅后殿,台上台下,摆好了四十张大圆桌,四百多位平时难得一见的兄弟叔伯、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吃起团圆饭,喝起祈福酒,共同祈盼风顺雨顺,国泰民安!共同祈盼赤溪阖村康乐,在家出外都平安大吉,万事如意!
觥筹交错中,六月六五显长生大帝诞辰祈福活动暂告一个段落,下午还要延请奶娘婆赐福村中婴幼儿,保佑他们顺利"过关",禳解灾厄,健康幸福成长。
据介绍,赤溪黄姓先祖原肇基赤溪对岸山坳至九世,九世公早逝,留下九世祖婆与两位未成年的孩子,以放牛为生。一日,两位兄弟依旧外出放牛,不料下起暴雨,顿时山洪暴发,溪水暴涨,两只水牛却顺水游过对岸去,无法追回,只好空手回家。是夜,下起了大雪。次日一早,九世祖婆与两位孩子出门寻牛,只见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满山遍野铺上了厚厚的大雪。正愁找不到水牛时,惊喜地发现对岸一山坳有一处黑点,两头水牛正静静地卧在那里,身上未着一朵雪花。祖婆心知这是一方可以休养生息的宝地,于是便迁居此处,生衍三十一世子孙数千人。此村便是今天的赤溪村,那地便是今天黄祠所在地也。
赤溪村前山谷深切,潭瀑众多,为蛟龙隐居之所。话说五百多年前,河南某县有位崔姓知县,为官清廉,愛民如子。一年天气大旱,乡民苦不堪言,崔知县设坛祈雨,无果,崔知县自责德薄,便投河自尽。不料,惊动河伯,禀报天庭。玉帝以为崔知县德高望重,可列仙班,又念赤溪有龙无公,便派他为赤溪龙公,管束赤溪之龙。
一日,崔龙公化身为老者来到满洋村讨要木材建宫。满洋村人不舍,便推辞道:要树便砍些山中没尾的树吧。不曾想当晚狂风大作,山中众多成材大杉木被齐刷刷地折去树尾,都成了没尾树。于是龙公又雇来人工,砍来满山杉木置于溪边,借助一场洪水运至赤溪村。同时请来木工师傅在临溪山上建起了龙宫。
后来,龙公发现村中不太平安,每年总有大人小孩溺于村前的溪流,又请来五显帝与奶娘婆共同保乡护境,并托梦村中父老,每年六月初六五显长生大帝诞辰之日,可“闷猪"两头叩谢五显帝,再分食猪肉,可保家家户户平安。这一风俗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就是在"四清“文革期间,也未敢中断。
听传说,看过程,似乎带有封建迷信的嫌疑与色彩,但细细想来,这种活动能自发性地传承数百年,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因为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没有畏惧的人是危险的。
因为心中有神明,便多一份敬畏;心中有祈求,便多一份希望。
因为村中多一次活动,便多一次参与,便增一份乡情,长一份凝聚力。
因为村中多一次活动,便多一次宣传,便增一份人气,长一份生长力。
赤溪村的古前人是睿智的,他们明白这个道理。赤溪村的新生代是理智的,他们深谙个中奥秘。秉承传统,凝心聚力,挖掘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文化,打造绿水青山与乡村民俗文化名片,赤溪村正和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步伐,这样想着,这样干着!
以下是赤溪村的外围照片:
相信赤溪村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