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访福安范坑乡,沿途美景新鲜样!
今访福安范坑乡,沿途美景新鲜样
福安市范坑乡,地处福安市最北部,由历史上原有的范坑村,设乡级建制发展至今。
而历史上原有的范坑村,相传在明末清初有姓范者在此居住过,故采首冠姓氏配合地理形状而取名“范坑”。据称,范姓人家到此兴居时,该村原始森林千柯竟翠,万木葱笼,十分阴凉,难免猛兽毒蛇成群出没,加上瘟疫流行缺医少药。因此,范姓者十分恐惧,不得不搬迁异乡,人去村弃,只留下地名。
现据《陈氏家谱》记载:清乾隆辛卯年(公元1771年),陈公成煜从距范坑二里路的马头村带领兄弟十个人迁移范坑筑室而居。当时这里虽然是荒山野地,妙在形势有天然奇山秀水的胜境,南北屏嶂山意幽闲清通灵秀,西东流水弯弯曲曲清坑泛绿,村形如巨船扬帆,地势似双凤朝阳。田可耕兮可垦,屡各年丰,繁衍子孙。历史长河一瞬间,陈氏迁居范坑至今已有200多年,人丁兴旺,现发展人口达4000余人。
1949年前,范坑成立乡公所,管辖范围除现有范坑乡外,还有潭头镇的下洋村、上白石镇的不老村和圆潭村、寿宁县的南山下村,该乡属九区(社口)管辖。新中国成立后,范坑撤乡建立管理区,隶属二区(上白石)管辖。其中,于1958年单独建立范坑人民公社至1959年撤掉,又合并归上白石公社管理。1985年7月1日,经省批准在范坑所在地新建范坑乡。
历史上的范坑村,曾流传一首这样的歌谣:“范坑地处山头下,鸟难飞过猴难爬。乞丐路过不歇脚,姑娘难找好夫家”。但这已成过去,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要想富,先修路”政策的实施,范坑乡和全国各地农村一样,村村实现了水电路的“三通”。特别是交通状况的改善,让范坑这个山区小乡镇如虎添翼,群众文化事业的兴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新月异,已让这里呈现出一幅幅新画卷,尤其是乡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下是笔者今天一早专程去范坑乡所在地欣赏美景的沿途记录。
清晨六点途经上白石看到的“水墨画”美景:
途经上白石镇境内不老村所拍:
去范坑乡沿途那些美不胜收的晨景:
进入范坑乡境内看到的欢迎词:
看到周恩来总理的题词——绿色油库:
沿途秋景——丰收在望的梯田:
在范坑乡所在地欣赏秀丽的宜居晨景:
爱我福安,宣传福安,建设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