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被称作鬼节,要祭祀亡魂,是何缘由?

“七月半,鬼门开了,出鬼怪,鬼怪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奶奶出来烧香,里面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点灯,掉进河里回不来——《开鬼门儿》”

“七月半”,即阴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是我国民间祭祖的传统节日,它又被称为“鬼节”、“中元节”、“盂兰盆节”、“玄都大献”等等。

可一年中有三百多天,为何古人偏偏要将七月十五这天称作鬼节呢?

或者说,七月十五这天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的末尾,说过这样一段话: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如果我们把七月十五鬼节单纯当作一个文化概念的话,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正好道出了“鬼节”的来历:

“这世上本没有什么鬼节,只是信的人多了,它便成了鬼节。”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祭祀这件事在古代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的,在文明的早期,我们的先祖是依靠狩猎采集为生。相比较于农耕时期而言,狩猎采集获得的资源种类虽然更加丰富,但是能够获取到的资源数量却相当有限,其稳定性远不如农耕时代。

因此,在文明早期的时候,古人往往只有在狩猎活动中猎取到了大量食物的情况下,才有条件做祭祀先祖和神灵这种奢侈的事情。

那时候,是没有“鬼节”这种说法的。

后来,我们的祖先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他们研究出了各种便利的耕作工具,以及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这使得他们绝大多数时候都不用再为吃饭而发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理,肚子吃饱了才能够有余力来考虑祭祀相关的事情。

《荀子·王制》里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这句话说的是四季运行的自然规律,同时,它也是古人举行祭祀活动的时间表,古人言:“国之大事在祀,配以祖宗,又祀之至重者也'……而以祖宗配飨者有七,除正月上辛祈谷、孟夏雩祀(祈雨)、季秋合祀上帝并夏日至祭皇地祇、冬日至祀昊天上帝”。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的一切祭祀活动都是围绕着祈福(祈求风调雨顺、身体健康之类)、追忆先人(祭祀祖先)和表达对神灵的敬意这类活动而展开的。因而,古人往往把祭祀的时间也选在农闲或者丰收这样符合农耕文明运行规律的重要节点。

有过农耕体验的朋友,应该明白,阴历七月十五日恰恰就是丰收的时间点。选在这个时候祭祖,一方面可以向先祖分享丰收的喜悦,传递自己的一片孝心,另一方面主人家丰收之后也有了足够的精力和财富来完成祭祀这一隆重的活动。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七这个数字还有着极为特殊的寓意,它可以被看作是阴阳与五行之和。《易经》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它既指的一种天体运行的规律,也可以看作“七”是古人眼中“阴阳”、“生命”运行的自然周期。

所以,在七月举行祭祀先祖的活动,还体现出了古人追求“和和满满”的朴素的情感观念。

与恐怖电影中,“七月十五日”应该是非常阴深恐怖的形象不同,不论是道教还是佛教的神话中,“中元节”其实都是充满着人情味的节日。

道教说“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簿)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那么,在这一天,地官召集诸鬼分辨善恶意欲何为呢?

答案出乎意料,地官在鬼节召集诸鬼,此举并未是为了单纯的惩恶扬善,而是为了通过念经超度的方式也给恶鬼们一个脱离苦难的机会,俗称:

“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

而在佛教的故事里,则讲的是佛陀的大弟子目连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利用这份大功德拯救亡母出地狱的事。目连因此建议佛祖,可以让信徒们在每年七月十五日这天,供奉僧侣,为父母祈福,祝他们脱离饿鬼地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盂兰盆节”。

现在我们所过的“中元节”,便是在佛、道、儒三教思想融合的基础上诞生出来的产物,它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宗教背景,更多寄托着一份现世的人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文/脑洞趣味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