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你究竟知道多少?

开门见山地说,头条上很多对联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当然,我反复强调我也还在学习对联相关知识,所以文中肯定也还有纰漏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就我所学到的,对联起码得包含以下这些点:

1、仄起平收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就和古文是竖版,需从右往左读,而当今白话文是横版,要从左往右读是同样道理,否则读起来就不通顺!

具体怎么仄起平收?先普及一下平仄知识:拿我们今天通用的汉字来讲,一般通过声调进行区分,其中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为仄声。

仄起平收的意思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第三声或第四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第一声或第二声)。

我在头条看到太多太多连平仄都不懂的人,把末尾字为平声的出句当上联,是真的很尴尬。更尴尬的是下面评论都在煞有介事地对,然后好多对出来末尾字也是平声,堪称大型魔幻现场!

“联”字是平声,这一句只能作下联

2、平仄相对忌失替

一副对联中上下联平仄相对是必须的,也就是上联中平声的位置,下联中相对应的应该是仄声,反之亦然。

拿我本人的出句举例,“蜂蝶共舞花枝俏”,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对应的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我对的下联是“雀鼠同歌树冠喧”,刚好是平仄相对的。

除了上下联平仄相对,单联中偶数位置也必须平仄相对。还是拿上面我的出句为例,第二字“蝶”为平声,第四字“舞”则为仄声,第六字“枝”回到平声。如此,二、四、六字刚好是平、仄、平。

这就是对联里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奇数位不作强制要求,但偶数位必须严格遵守平仄相对。否则便会出现“失替”,即偶数位形成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甚至平平平和仄仄仄的情况,就不能称之为对联了。

偶数位的“山”、“叶”和“染”组成了“平仄仄”的格局,典型失替

3、忌三仄尾和三平尾

什么是三仄尾和三平尾呢?上联末尾三字全部为仄声,即为三仄尾,三平尾对应下联同理。

“箫”、“声”、“歇”全是平声,组成了三平尾;同时不符合仄起平收规则。(该作者还是优质文化领域作者)

比如很常见的春联上联“鞭炮声中送旧岁”,乍一看平仄没问题,但读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总觉得拗口。这就是因为末尾三字全是仄声,构成了三仄尾。如果把“送”换成近义词“辞”,一下子韵味就出来了。所以你看到的春联上联末尾一般都是“辞旧岁”,而不会出现“送旧岁”这种说法。

4、忌上下联同字

上联中可以出现同一个字,对应的下联相同位置也须同为另一个字,且须平仄相对。而上下联不能出现同一个字。比如上联出现了“花”,且出现两次,下联就不能再有“花”,可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用“月”等词性、平仄以及意境都合适的字。

5、慎用虚词入联

虚词有哪些呢?常见如“的”、“在”、“于”等等。虚词入联要慎用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因为相对于名词、动词、副词及形容词甚至数量词和方位词等等来说,虚词的数量较少,不易找到与之词性相同还要平仄相对的字。另外虚词不表意,于对联的意境来说也是一大忌。

当然凡事无绝对,有时候虚词用得巧妙了,一样会给对联增添不一样的色彩,所以要具体语境具体分析了。

6、意境很重要

我们知道,对联的精彩之一就是可以寥寥数语就描绘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画面,从而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这就是对联的意境。对联如果没有意境,就变成了一堆废话。

还是以前文我的出句为例,“蜂蝶共舞花枝俏”,描绘的就是在同一朵花上一只蝴蝶和一只蜜蜂翩翩起舞,为本来就灿烂的花平添几分俏色。但光看上联的话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就像一部无声舞剧,还不够生动。

于是下联我对“雀鼠同歌树冠喧”,意思是什么呢?在一棵大树上,几只鸟儿和几只松鼠都在叽叽喳喳叫着,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那种热闹的气氛,为上联的舞剧配上了音乐,于是整个画面就生动活泼起来了。

总结

对联说白了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既然是游戏,就必定有规则。你要玩这个游戏,就得遵守规则,否则游戏就失去了意义和趣味。比如三个人斗地主,你非要说一对3大过一对2,谁还愿意和你玩?

有人说又不是做学问搞研究,有必要这么较真吗?真要严格按照格律,普通人没几个对得上来,还有什么乐趣?乍一看是挺有道理,但实际上对联自古以来本就是文人玩的游戏,说不好听点其实是有点矫情的,是脱离了普罗大众的。普通人本来就没那么够的学识,又为生计所迫,是很少有人玩对联的。

及至现在,得益于科技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自媒体平台,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多人看到对联能很快带来一批拥趸,于是随便出一句话就曰之为上联,下边一堆人在那对,但实际上真的都是乱弹琴。

普通人不懂格律,你可以学啊,我就一直在学的。不能说你不懂你就有理,规则就要为你改变。如果你有能力想出“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这种绝妙的机关联(上联袁世凯,下联中华民国,按对联规则是对不上的,但整副对联要的就是这个对不上,取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那么你可以不遵守任何对联规则。在那之前,就还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吧。对联是一门艺术,也是我们传统文化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容不得我们去糟蹋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