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现象级艺术电影!《安妮特》戏中戏中戏?是烂俗,还是天才的别具一格?
走进法国导演卡拉克斯的世界,并不是件易事:
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凭《男孩遇见女孩》和《坏血》年少成名,又因为《新桥恋人》和《波拉X》坠入低谷后,卡拉克斯变得越来越像他在2008年的拼盘电影《东京!》中塑造的主人公梅德先生:一个离群索居的异类,几乎每十年才会在世上现身一次;他疯狂古怪的性格难以被人理解,甚至被视为怪物,但他横空直撞的冲击力,却无法被人们否认。
《安妮特》是莱奥·卡拉克斯的第一部英语片,这部歌舞片讲述由亚当·德赖弗饰演的一名喜剧演员与两岁女儿相依为命的悲惨故事。
导演: 莱奥·卡拉克斯
编剧: 罗恩·梅尔 / 罗素·梅尔
主演: 亚当·德赖弗 / 玛丽昂·歌迪亚 / 西蒙·赫尔伯格 / 德温·麦克道维尔 / 罗恩·梅尔 / 罗素·梅尔 / 娜塔莉·杰克逊·门多萨 / 水原希子 / 诺米·沙伦斯 / 古馆宽治 / 福岛莉拉 / 伊娃·范·德·古奇特 / Natalia Lafourcade / Wim Opbrouck / Ella Leyers / 亚矢乃 / 尼诺·波尔齐奥 / 克里斯蒂安·斯基宾斯基 / Kevin Van Doorslaer / Lauren Evans / Cindy Almouzni / Julia Bullock / Christiane Tchouhan / Franziska Grohmann / Danielle Withers / Rachel Mulowayi / Iman Europe / Sinay Bavurhe / Claron McFadden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墨西哥 / 美国 / 瑞士 / 比利时 / 日本 / 德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1-07-06(戛纳电影节) / 2021-07-07(法国) / 2021-08-20(美国网络)
片长: 141分钟
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为他赢得最佳导演奖的《安妮特》,就是又一头这样的卡拉克斯式怪物,兼具真挚与反讽,痛苦与幽默,沉重与戏谑,令人不知该拿它如何是好,也不知该从哪个切入角度来理解它。
但卡拉克斯大概对于正解或误解的概念毫不在意。他的作品不是用来理解,而是用来感受的。受法式诗意派表达手法影响至深的他,在《安妮特》中用繁复的手法,制造出了如万花筒般的视听奇观。
但影片所讲述的,却是一个极其明晰的故事,关乎嫉妒、悔恨与自我厌弃这些最基本的人类情感。
整部电影的结构很奇妙:戏中戏中戏。
男主角亨利是小有名气的单口喜剧演员,女主角安是如日中天的女高音歌唱家。
两个舞台明星的爱情故事自然充满了亮眼的画面:镁光灯,大舞台,锦衣玉食,姣好的容貌与身形。
两个人的婚姻生活受到密切关注,而女儿安妮特的出生同样也是大新闻。
《安妮特》提供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观影体验:安的歌剧表演与亨利的单口专场都被摄影机专注地记录了下来,电影观众既是安与亨利的直接观众,也是他们表演现场的围观者。
两人私生活桥段里的对白则大多以歌曲呈现。
全片的音乐由美国摇滚乐团Sparks制作,这不但很考验演员的演技,也很考验他们的唱功。
所幸亚当·德赖弗与玛丽昂·歌迪亚的表演、唱功和肢体表达都非常扎实。在生活处处是歌声的场景里,角色的情绪与感染力都在他们的演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当电影观众围观两个角色的表演现场时,会产生一种类似戏中戏的效果。
以往我们所熟悉的戏中戏往往是,身为角色的演员在他们所表演的戏中模糊了戏剧的边界。
但《安妮特》并没有产生戏中戏的模糊感,因为观众始终在看向舞台,当台下的观众跟亨利与安进行互动时,我们则无法成为这种互动中的一份子。
但这并不妨碍亨利与安将情感与能量传递给银幕前的观众。
亨利的表演往往以自己的婚姻生活作为单口素材,无论时结婚时刻传递出的喜悦,还是婚姻不顺时营造出的阴沉,银幕前的观众们同样都能够清晰地体会。
当亨利与安离开舞台回到夫妻生活时,两人的对唱则是更加直接的自我表达。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是夫妻两人正处于浓情蜜意时,两人的定情之歌名为《We Love Each Other So Much》。
而到了影片的后半段,两人感情触礁,又在狂风暴雨中唱起《let’s Waltz in the Storm!》。两首歌的旋律与歌词,都清晰地表达出两人的感情线索。
以歌舞表演来呈现两个角色的爱情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形式感很强的表达方式。
因此,亨利与安的婚姻生活也充满了仪式感和戏剧感,连挠脚心这样的小动作都像是他们在互相表演。
然而,将爱情生活拍成音乐剧,如果表演上很难做到自然流露,那就需要动人的旋律与梦幻的布景来将这种夸张与不自然装饰起来,从而消弭僵硬和做作。
导演卡拉克斯刻意地保留了音乐剧“歌唱即说话”的特色,因此角色在互动上始终都有一种强烈的表演感,非常像《神圣车行》将生活与戏剧整合起来,不分彼此的状态。
这样的观感在《安妮特》的前三分之一尤为明显,因为爱情的脉络尚不明确,还没有着重剧情。
直到进入两人感情急转直下的部分,剧情才有了更戏剧性的展开:亨利对安事业上的成功心有不甘,失手将她推进大海,成为独自抚养女儿的单身爸爸。
而安则将怨恨笼罩在安妮特的身上,利用女儿报复亨利。
歌唱表演上的夸张,因剧情的巨大起伏得以平衡,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作为整部电影的题眼,安妮特起到的作用非常特殊。作为亨利与安两人爱情的结晶,她的诞生自然带着幸福,象征着家庭的稳定与和平。
而随着亨利与安的感情破裂,安妮特则成为两人的工具,安让安妮特用美妙的歌声来提醒亨利自己的存在,亨利则利用安妮特的歌唱天赋为自己赚钱,带着女儿满世界巡演。
直到影片结尾之前,安妮特存在的意义都是作为父母的象征和符号。
亨利与安的关系和谐与否、亨利的状态如何、安的怨念又如何,皆在安妮特的身上有所体现。
卡拉克斯并没有让作为符号的安妮特有任何接近人的特质。
事实上,在影片的最后一幕发生以前,安妮特一直都由一个木偶扮演。
观众从大银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合叶关节、假发、没有表情的僵硬的脸。
而亚当·德赖弗与玛丽昂·歌迪亚两个角色也始终在跟这个木偶演对手戏。
木偶作为一个符号,所代表的意向非常明显:安妮特是一个没有自我、被人操控的傀儡。虽然这个木偶会动会说话,但它毕竟不是活生生的人,观众会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聚焦在身为人的亚当·德赖弗与玛丽昂·歌迪亚身上。木偶安妮特所映射出的所有一切,都来自亨利与安。
直到最后一幕,安妮特对亨利进行了反抗,控诉他和安如何利用她成为父母感情失败的出气筒,并明确表示不会原谅、想要遗忘他们。
最终,木偶倒在地上,安妮特化身为人,由一个真正的小女孩来扮演。
拥有了自我意志的人便不再是傀儡。虽然那个自我并不是千帆过尽升华过后的自我,也未能产生一种振聋发聩、荡气回肠的效果,但这个变化的表意是非常清楚的:亨利与安作为他俩女儿人生主角的时代过去了,而他们也失去了观众,没有人想要再看到他们。
这无疑是一部非常精当的戏剧婚姻故事。
《安妮特》再次验证了卡拉克斯操控电影形式感的高超能力——他一边用充满戏剧性的布光与置景,向我们讲述了一段自由落体的爱情及其引发复仇与杀戮;一边又用摩登多元的电影语言,杂糅丰富的视听,建构极具现代性的观影体验。
剧情始终都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
这是一个着重表达手法,试图打破电影与舞台剧中间那堵墙的作品,卡拉克斯所挑战的,是如何将歌舞搬到银幕上,同时保留音乐剧的味道与形态,不与大银幕所要求的流畅与自然产生冲突。
总之整部电影形式感极强,摄影风格和带有哥特风的美术色彩赋予了一部歌舞片另类诡异的质感。
不得不说电影颠覆了之前对该片的心理期待,导演在探索一种打破电影和音乐剧界限的呈现方式,试图将很多舞台剧的表现方式运用到人物心理和剧情推动中,虚实之间流畅切换。
作为电影核心的安妮特在最后揭示题眼之前用了木偶这一元素代替,新颖大胆。
这是一部奇特有意思的电影。
PS:部分文件名修改文件名为.MP4或是.mkv,就可以正常观看。所有链接复制打开度盘,或浏览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