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父母的蜕变——《黑与白》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59号问题父母的蜕变——《黑与白》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说明: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四百篇以上。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一、内容简介这本书似乎包含很多故事,但不会发生在同一个时期。主要是书面上的四个故事——《幻影》、《问题父母》、《一场等待的游戏》和《混战》,加上四个故事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第五个故事《黑与白》。它可能包含更多的故事,或者它可能是四个故事又或者只是一个故事,还有可能是一个故事的四个部分。二、绘本信息书名:黑与白文图:[美]大卫·麦考利译者:漆仰平适读年龄:4-10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奖项: 1991年凯迪克金奖选题策划:耕林童书馆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版次:2018年9月三、绘本导读【封面】

解析:封面中有黑白蓝绿四色,蓝天绿地中发生的黑白的故事,看来貌似很有深意的书名,原版书名Black and White充斥着封面。《黑与白》表面上来看是四个毫无关联的故事,作者把画面毫不偏心的分成了四等分:一个独自坐火车回家的男孩,一对行为怪异的问题父母,一座火车晚点的车站,一群黑白花母牛和一名逃犯……这四个故事,发生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和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人身上。【扉页】

解析:扉页中醒目的敬告:“本书似乎包含好几个故事,它们未必发生在同一个时刻。不过,也可能只有一个故事,不论怎样,敬请留心每幅图、每个文字所传达的信息。”作者反复强调这不是一个故事,或许是彼此交叉的N个故事。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故事。在《黑与白》这个故事里,作者采用了全新的表现手法——平行VS关联,表面上看似的平行的毫无关联的故事,却埋着无数的暗线。读了多遍后,才读懂了扉页的故事。这是一个监狱的窗户,白色的栏杆被逃犯打坏,一根歪向一边,另两根掉在了底部,一根由床单连接的绳子一段系在窗棂上,另一端出了底线,逃犯呢?这就是我们讲述的故事。一个《黑与白》的故事,红色的文字放在了窗户上方,是警告吗?【第1画面】

解析:说明:绘本每页分成四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标题,每个故事都占据四分之一相对的位置。讲述或许独立,但又有必然的关联。本导读采用四个故事分布导读、集中显现的方式,分别解析这个故事。为区分采用四色。而黑色字体则是一种整体的认知。第一个故事:幻影。以下用红色区分。开篇是一个远景,一列火车在原野上急速奔弛,蓝色的天空上写着“seeingthing”。是幻影还是现实呢,很难判断。“幻影”带有暗示的意味,怀疑故事的真实性。整个故事都是由男孩乘客似是而非的主观所见片段来组成,他看到的事实,有真亦有想象。我们就进入这段奇妙的旅程吧!蓝色就有幻想的味道,而白色有虚无的成分。第二个故事:问题父母。以下用蓝色区分。一幅颜色灰暗的奇异全家幅,把问题父母一家摆在了早餐桌上。看不到面部的夫妻两人各自专注地看着报纸。妻子端着杯子索要牛奶,丈夫看也不看,拿起杯子便倒,结果牛奶倒在小狗的脑袋上,他们的表情一定是冷漠的。姐弟二人趴在桌子底下,姐姐表情阴郁,弟弟则是看热闹,小狗头上有一张黑色的面具,即使牛奶在头上开花也泰然自诺,形同一张面具。这幅图有三色,白色最醒目,妈妈裙子纸片状图案,弟弟黑白条上衣,狗狗全身的白色毛发,还有刺眼的白色报纸和牛奶。父母的问题出在哪儿呢!冷漠、自私还是漠不关心?第三个故事:一场等待的游戏。以下用绿色区分。空无一人的火车站台,只有一只松鼠躲在廊柱的后面东张西望,一条床单结成的绳索从天而降又垂到下面的画面中,视觉冲击力极强。没有对白,没有音乐,如同一场哑剧,有的只是一个空舞台,一座安静的车站,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早晨。这条绳子从扉页中来,监狱和车站在空间上无法建立起联结啊!这里留下一个疑点。第四个故事:混战。以下用粉色区分。从上画面垂下来的绳索上,一个逃犯溜了下来。犯人向下看去,旁边一头黑白花纹的奶牛的尾部,白色赫然是一张狂笑的侧影,这是犯人内心的写照吗?“终于逃出来了!”右边的文字却预示了接下来的故事:Udder chaos(混战)。画面背景为绿色,故穿着黑白条纹上衣的逃犯和黑白花的奶牛就显得特别瞩目。黑白花奶牛,与第二个故事中黑白花的小狗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一根绳索联结两个故事画面,这又是怎样的连接呢!上方一定有一个看不到的故事左右着局势的发展。而与越过两个画面的床单绳子相呼应的,是问题父母中越过桌子,倾斜而下的牛奶水柱。是怎样一种暗喻或者连接呢?逃犯和男孩的衣服一样,也和监狱的栅栏一样。黑色条纹代表“监禁”。那囚犯和男孩之间的联系,一个是被监禁的身体,一个是被监禁的亲情吗?【第2画面】

原文:这是男孩第一次独自旅行。就要见爸爸妈妈了,他是如此的迫不及待。尽管乘坐的是快车,路上要花去一整夜的时间。男孩蜷缩在座位的一角,睡着了。天下父母都有个特权——你得依赖于他们,就算他们不理解你,情况也还是如此。解析:一个火车车厢特写镜头,男孩独自蜷缩在座位上睡着了,车厢里除了车顶的灯光增添了一点光亮,几乎是一片昏暗,给人以压抑阴冷之感,这显然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故事是以姐姐的口吻讲述的,她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听音乐,弟弟把家里的家居搭成一个游戏场,让玩具火车在其间穿行,有桥梁,有隧道、有铁轨,当然更有他神奇的幻想。看到父母,弟弟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而姐姐连头也没回,好像她知道,就算回头也得不到父母的回应。看不到父母的身影,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小狗躲在椅子底下表情木然,家庭氛围十分淡漠、死气沉沉,没有丝毫的温情。要么孩子们抱怨说:“天下父母都有特权——你得依赖他们!”没有错。这里的玩具火车跟第一个故事里的火车会有联系吗?那火车里的男孩是谁?是这个家里的孩子?还是玩具火车里的乘客?或者,他只是一个意向,代表着这个家庭冷漠的亲子关系?火车站台出现了五个候车的人,他们要搭乘第一个故事中的火车去城里上班吗?他们都埋头看厚厚的报纸,没有语言交谈,也没有眼神沟通。这些人和问题父母都有一样的习惯,都忙着通过媒介获取信息,却不在意身边的人和事,人际关系冷漠化了。只有一个例外,一只小松鼠在躲在站台的角落,背对他们东张西望,不知道在看些什么?逃犯的落点似乎不理想,落到了水塘里,旁边一头好奇又友好的母牛站在水中,舔着逃犯的脸。看逃犯的滑稽的表情,难道是他们俩都有相似的面具脸吗?这个场景与同页第二个故事中的面具狗相似呢!男孩、小狗、逃犯和奶牛放在了同一页里,穿着条纹T恤的男孩也陷在了沙发背后,那只和母牛相似面孔的狗狗就在他不远处。很奇怪的一个场景重合。这四个故事时间是不同步的,第一个故事中的小男孩是由白天进入黑夜,与第二个故事同步,而第三个故事却是早晨,四个故事的进程也是不同的。为什么作者这样做?【第3画面】

原文:凌晨时分,火车停了下来。万籁俱静。突然,包厢的门被打开了,列车员微微俯下身,通知乘客,有东西挡住了火车的去路,他就不见了。几分钟后,一个老妇人进了车厢,坐在男孩的对面,什么也没说。每天早晨七点钟,他们要出门,赶到城里去上班。关于荷兰奶牛,最要命的问题是,一旦它们走出田地,就很难被找出来了。解析:窗外是漆黑一片的漫漫长夜,车内只有一盏微弱的顶灯。男孩子缩在座位上,压抑又茫然的场景,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内心,更体现了整个故事开篇的基调:灰暗和压抑。凌晨时分,火车停了下来,列车员告知大家有东西挡住了火车的去向。几分钟后,一位老妇人进入了包厢,坐在男孩对面,什么也没说。这位老妇人戴着白色的头巾,穿着白色的外套,戴着黑色的面具,长着大大的鼻子,她的形像是不是有些奇怪呢?这个老妇人有着和逃犯相似的面部特征。这位老妇人的身份是通过男孩的视角看到的。这里的几个关键点是故事的埋伏点:凌晨时分,非到站停车,有东西挡住了火车的去路,一个老妇人进了小男孩的车厢。就是说火车被砾石逼停,老妇人上了火车,怎么像极了藏在乳牛群众的逃犯,这样的男扮女装也是逃避啊!他们手里提着包,早上定点走出家门去上班。妈妈的包里塞满了翻阅过的文件和报纸。仅出现了父母的下半身,可想而知,他们的脸必然也是冷漠的。他们去城里要坐这列火车吗?要去故事中的车站等车吗?三个故事有何必然的联系吗?等车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无一例外都在做着同样的事——看报纸,没有交流和联络。小松鼠都被挤到了轨道上而跑开了。这里有故事中的父母吗?逃犯发现藏匿在乳牛群里是很好逃跑的方式,三个特写的画面验证了这种游戏,他可以藏在牛头后面,可以像一位穿了舞裙的舞女藏在牛身后面,他甚至像狗一样爬着溜走,而毫无突兀的感觉。只要让乳牛走出绿色的草地,逃犯和乳牛融为一体是很难被发现的。逃犯与老妇人有何关系?黑白花的乳牛走出草地飘动起来又像是什么呢?【第4画面】

原文:男孩趴在车窗上,刚好看清车头前有那堆砾石。他很纳闷儿,是雪崩吗?是从哪里来的呢?此时光线昏暗,别说高山了,连小山丘都不见踪影。每天晚上七点钟,他们回到家,整理整理邮件,问问我们的功课,然后送我们上床睡觉。随便找个农夫问问吧。那真是一场噩梦,不过,噩梦还是上演了。解析:火车在凌晨停下来,男孩打开车窗探头看个究竟,发现车头被一堆黑白的砾石挡住了去路。是雪崩?在第二个故事里,玩具火车轨道也被一堆黑白的东西挡住了去路——那只面具狗。在第四个故事中后续环节中乳牛也挡住了火车的前进。每天早晨七点出门,晚上七点回家,这里表述他们的常态,不是当下。问问我们的功课,然后送我们上楼。画面中,以姐弟俩的视角向楼下看,爸爸靠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的报纸散落在身上和地上,妈妈坐在沙发上专注地看着文件,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这里表述父母的艰辛和冷漠。小狗横卧在玩具火车的轨道上也进入了梦乡。黑白花的小狗跟黑白相间的石头是不是很相似呢?这是故事一和故事二内在的联系。连续两个画面都是从女孩的角度对父母过往的总结,他们可能会乘坐那列火车,但不是当下。场景不变,但候车的人多得快站不下了,问题父母应该就在其中吧?他们7点便已经准时出门了。大家挤在一起看报纸,小松鼠只能在如森林般的大腿间穿梭。工作人员拿着绿旗,望着火车驶来的方向,心里盘算着,为什么火车还没来呢?牛在逃犯的驱赶下,逐渐走出了草地,这正符合逃犯的心意。在画面里你能找到逃犯的藏匿之处吗?我们在右上角看见了他一双胜似闲庭信步的腿,又在左上角另外一头乳牛的尾部,找到他紧张惶恐的面孔。没有分身术,只是两个不同背景下不同的内心表现。黑白的乳牛与对角火车的砾石,等候列车的报纸与对角父母的报纸,都建立起联系,既有表面的,又有内在的。这个故事采用的交叉、关联、独立、画面的布局,有益于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与判断力。而幻影、问题父母、等待的游戏和混战就像游戏的开端,为孩子好奇心打开入口,引发孩子学会思考和联想。【第5画面】

原文:男孩见火车司机从驾驶室里跳出去,向大砾石跑去。他一面大喊大叫,一面挥舞着拳头。男孩咧着嘴笑。常在花园帮父母干活的经验告诉他,想要搬动大石头,单凭冲它们大喊大叫可不行。但是,自从那晚他们进家门的那一刻起,我和弟弟就预感到大事不妙。各位乘客请注意,原定八点三十分进站开往城里的列车将会晚点片刻。南方铁路局为此深表谢意。解析:一个行进列车的远景图,从男孩的视角看到火车司机从驾驶室里跳出去,大喊大叫地跑向黑白的砾石。这里是男孩的臆想片段,男孩笑司机的愚蠢,大喊大叫外加挥着拳头是不能赶走砾石的。石头的颜色是黑白相间的,这与乳牛黑白色是相同的,这预示着什么呢?难道是乳牛从绿地越上了铁路的路基?那晚是哪一天呢?是男孩趴在地上和妈妈打招呼的那一晚。从那天开始,父母进家门的那一刻,我和弟弟就预感到大事不妙。姐姐和弟弟看到父母时的表情都很愕然,甚至都忘记了手中的火车玩具和杂志,是什么让孩子们深感不妙呢!只有小狗一贯专注地看电视,因为电视里播放着一个通缉犯,犯人戴着黑色的帽子和面具,穿着黑白条纹的上衣,通缉犯和小狗都是面具脸。这个通缉犯怎么跟乳牛中的逃犯面熟呢!原来这是一个逃跑的通缉犯,从扉页中监狱逃跑的罪犯。另外,电视下方的玩具火车的轨道和车站,跟第三个故事中的一样。这是小男孩游戏中的故事吗?从这天晚上开始,他们的父母在改变,但让习惯了的姐弟俩越发不习惯了。是什么力量驱使父母发生改变呢?候车的人群中有两个人抬起头,一男一女望向火车驶来的方向,意在表现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小男孩的父母吗?此时,第一故事中的火车被石头挡住了去路,造成了第三故事中的火车晚点。小松鼠跑到房顶上望着火车来的方向,也有了灵性。逃犯把奶牛群完全赶出了绿地,来到了白色的空地里。此时,想寻找逃犯真的有点难了。你能找到逃犯的踪迹吗?混乱的场面,黑白错乱的交织,发现同为黑白打扮的逃犯是不易的。发现他藏在画面的左下角,牛群继续往前走。而中部偏上逃犯扭头向后看去,心里还是有惴惴不安的。也是一种分步重现的内心重现。【第6画面】

原文:欢闹雀跃在瞬间变成了目瞪口呆。男孩把眼睛揉了又揉,还是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砾石在滚动。那天晚上,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他们竟然身披报纸回到家。他俩大笑着进了屋,没有理会邮件,而是在客厅里唱着歌游行开来。“她将绕过这座山来。”我是想说,我们盼着自己的父母与众不同,可真是如此,实在吓人。解析:一个局部的特写,从男孩的眼中我们知道砾石在滚动,这让他目瞪口呆,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我们盼着父母与众不同,但是真要如此,我们却被吓到了。那晚父母戴着报纸折的帽子,穿着报纸做的衣服,表情欢快地进了家门。两个孩子却表情愕然地对视着,姐弟俩不相信眼前的一切。父母不像往常检查邮件,而是在客厅里开始唱歌游行!他们唱着一首儿歌“she'll be coming round the moutain when she comes.”似乎回到了童年。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工作人员不耐烦地通过梯子,爬到了车站房顶上登高远望,搞笑的小松鼠,也爬到了烟囱上,与工作人员同步,看往火车来时的方向。这增加了画面的喜剧效果。等车的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收起报纸,也在张望中有些焦急了。逃犯混在牛群里继续向前走,画面的右下角出现了合唱节的标识牌,以及逃犯的面部特写,紧张的眼神、咧开的嘴巴,断定他此时紧张而喜悦的心情。紧张是遇到了很多人,喜悦是有藏身之处。那牌子上的文字指向了下一个故事。暗藏在黑白色块里的视觉游戏,有助于充分打开孩子的想象力。【第7画面】

原文:那些大石头渐渐飘离铁轨,落到堤坝上,又飘向为铁路划界的矮树丛。接下来,爸爸从车库拖出一大摞报纸。他和妈妈一边上上下下打量着我们姐弟俩,一边嘀嘀咕咕。解析:那些黑白砾石渐渐飘离铁轨,落到堤坝上,又飘向为铁路划界的矮树丛。仔细观察发现,黑白相间的石头像是某种动物。到底像什么呢?两头乳牛在移动,火车在等候。这是否暗示第四个故事乳牛挡住火车去路已经上演了呢?爸爸妈妈执迷于戏中,拿出更多的报纸,开始诡秘地上上下下打量我们,也要让孩子们穿上戏服吗?虽然看不到姐弟俩,但可以肯定此时他们的表情——目瞪口呆!父母要和姐弟俩一起玩一场装扮游戏,这是要改变他们以往的形象吗?一家人从这晚开始不在漠然,有了交流,只是姐弟俩有些不知所措。火车还没到,所有人都收起了报纸,焦急地等待着。工作人员又通过梯子来到站台下的铁轨旁,摘下帽子,撅着屁股把耳朵俯在铁轨上倾听,虽然看不到,但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此时松鼠也焦急跑到了房角。就在所有人无奈和迷茫中,中间的那个女人却露出了微笑。她开心什么呢?教堂里合唱队的队员穿着白色的外套、拿着黑色的歌本,正一起高声唱着。这时,一群黑白花纹的乳牛,闯入了队伍中,被左上角的那个人发现了,而其他每个人都在认真的唱着。但第二排人群中有两个人特别奇怪,一是戴着面具的逃犯(二排右一),一是没有外套和歌本满脸通红的男孩(二排左一)。是逃犯偷走了男孩子的白色外衣和歌本吗?这是合唱节大合唱,有白人、有黑人、有棕色人,还有黄色人种,巨大的牛乳也滥竽充数了。【第8画面】

原文:当最后一块砾石离开铁轨后,司机爬回驾驶室,火车缓缓前行。轻如鸿毛的砾石一直在男孩的脑海中跳跃,直到火车一成不变的“咔嚓咔嚓”声将他送回梦乡。刺耳的刹车声。“嘶嘶——”是蒸汽的声音,还有歌声。歌声?小男孩不情愿地睁开双眼,老妇人已经不见了。我问爸妈要不要检查我的作业,妈妈却把报纸的休闲版面撕成碎条,问我想不想成为一只火鸡!各位乘客请注意,原定八点三十分进站开往城里的列车将会继续晚点。南方铁路局为此深表谢意。夜间想找到它们,可没那么容易。解析:火车内部的特写,火车继续前行,男孩又进入了梦乡。刺耳的蒸汽声和歌声传来,从对面的镜子中看到,小男孩不情愿地睁开了双眼,吃惊的说,怎么会有歌声?老妇人已经不见了,白色的外套放在座位上,车还在运行,她去哪儿了呢?但会回归男儿身吗?晨光从车窗外照进来,洒在白外套上。小男孩听到窗外传来的歌声与前两页第二故事中报纸戏服游行唱歌有关吗?姐姐按照惯例拿出作业让爸妈检查,妈妈却问姐姐要不要成为一只火鸡,弟弟掩嘴偷笑,心中浮现出姐姐变成火鸡的样子。车站里的广播又响了起来,通知火车继续晚点。但是车站的人已经注意力不在广播上了,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中间那位微笑的女士。她拿出报纸,折叠起来,大家都好奇地看着她。站台下的小松鼠也好奇地注视着这个女人。“她要干什么?”逃犯跟着乳牛们混了一天,从清晨到日暮,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牛群和逃犯就彻底看不见了。【第9画面】

原文:男孩用衣袖擦去车窗内侧的雾气。他渴望看见站台,但映入眼帘的只有浓烟、蒸汽,抑或是云朵。他凝视前方,满心疑虑:那真的是晕吗?我瞧了瞧弟弟,我们的合作——至少目前是。我们决定演演戏,假装配合一下。可转眼间,我俩就像是被折纸手工动物园拒之门外的次品了。我在想:这两个人到底是谁?即使有光亮照射,也还是困难至极。解析:一个男孩的特写,他擦去车窗内侧的雾气,瞪大眼睛急迫地看着站台,凝视着前方,充满疑虑,那黑白的砾石真是云吗?姐弟俩搞不清父母的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合作了,这也是他们一贯的做法,必须依赖他们。姐弟俩转眼被爸妈打扮成了火鸡。“理智”的女孩明显不太高兴,她一定觉得自己傻透了,但单纯的弟弟好像心里已经笑开了花。女人折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所有人都笑了并欢呼鼓掌,包括小松鼠。站台的气氛从原来的沉闷无趣变得热闹欢快。只有工作人员坚守着职责,在站台上执着地望着火车驶来的方向。一束灯光打过来,只看到不规划的黑色斑点,要想找到逃犯也是很难的。仔细看发现逃犯正躲在图画的右下角,把手指放在嘴巴上,对着奶牛做出禁声:嘘!他要乳牛们保持安静。紊乱的斑点也代表着逃犯复杂忐忑的心情。【第10画面】

原文:又有什么东西飘过。是雪花?男孩心跳不已。他打开车窗,歌声越发嘹亮。接下来,爸妈又开始游行了。当他们在客厅里行进到第四圈时,弟弟也完全融入其中。小叛徒!解析:镜头拉远,一团一团的像云朵般的东西笼罩在车厢周围。小男孩满心疑虑,是雪花?男孩子很开心的打开车窗,窗外的歌声越发嘹亮。这一家人都打扮好了,在家里开始了游行。等父母开始转第四圈的时候,弟弟已经完全融入了其中。姐姐不情愿地背对读者,但似乎能看到她愤怒的脸,她认为弟弟叛变了。大家纷纷效仿起来,把报纸折叠成帽子,戴在头上,不知是谁还给松鼠也折了一顶,扔给了它。大家喜气洋洋地沉浸在游戏中。之前的冷漠,等车的沉闷,一扫而空。工作人员又站到铁轨旁,拿着望远镜瞭望,只有他在着急地等待着火车。黑夜再漫长,也终将过去,就如同火车终将会到站,冷漠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终将会改变。天亮了,逃犯穿着偷来的白色外套跟随牛群继续赶路。经历了一天的逃亡,越狱的喜悦已经渐渐淡化,而变得沉稳和深思,开始计划着下一步的行动。他带着牛群走向标志指示的方向——火车轨道。【第11画面】

原文:车窗打开了,歌声更加响亮。男孩把手伸出窗外去接几片飘落的雪花。我知道,此时此刻,我是能唯一拯救他们的人!我抓起信,塞进爸爸的手里。他停下脚步,我屏住呼吸,只见他把信扫了一眼,然后把信撕成千万张小碎片。我站在暴风雪般的纸片中间,呆若木鸡。各位乘客请注意,原定八点三十分进站开往城里的列车暂时没有音信。南方铁路局为此深表谢意。解析:第一个故事之前所有的画面边界都是虚而不清晰的,但从这页开始的四页,反而清晰的近乎生硬。一是天亮了,二是角度的变化。作者把视角对准了雪花,而非伸出窗外接雪花的手。缭绕的白色要么是火车突出的白烟,要么是白云,而土黄色为大地的映射。姐姐很清醒,想拯救游行的父母和弟弟,于是她抓起一封信,塞进爸爸手里。爸爸却把信撕成了小碎片。此时,画面中纸片纷飞,好似片片雪花,把玩具火车和沙发笼罩其中,跟第一个故事中飘落的纸片连成一片,地面上是行驶在轨道上的玩具火车和卧在一旁的小狗。这个画面让我们联想到上图中飞来的纸片,莫非是爸爸扔出的。而小男孩乘坐的火车就是玩具铁路与火车,还有那座玩具车站。也就是说,本图故事才是整个故事的核心。继续看下去。车站里的广播又响了起来,通知火车暂时没有音讯。大家却完全不在乎,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忙着用报纸做戏服,装扮自己,有束腰款,有马甲款,有日式水袖款,连袜饰,有武士款,还竟然有窄袖对襟两件套!这时,站台下面的小松鼠正戴着报纸帽,躲在报纸的后面自娱自乐呢。逃犯指挥奶牛群横在铁轨上,拦住了火车的去路。火车冒着滚滚白烟,司机伸出头来,看着眼前的一切。这里印证了第一个故事中火车中途停车的真正原因,以及老妇人就是逃犯的事实。只不过在时间上是不连贯的,这个画面应该是小男孩从车厢里看到的浮动的砾石的场面,火车停了,牛群被火车司机赶走,逃犯上了火车,还穿着从合唱节偷来的白衣。还记得在第二图中,男孩子渴望挣脱的内心给你带来的感受吗?电视机里通缉的逃犯,就像是男孩子此刻的感受。最后一个故事,它完成了对前面所有故事的一个串联和丰满。填补了所有的细缝和孔洞。最后这个故事不仅串联起了所有的故事,还解答了很多的迷题。【第12画面】

原文:男孩想用舌头融化雪花,却发现每片上面都点缀着单词和数字。那不是雪花,是报纸。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弟弟突然大嚷:“咱们出去吃饭吧。”“好主意,我知道一个地方。”妈妈说。我惊慌失措。本人还是一身火鸡打扮呢!在家里就够丢人了,更何况到外面去!解析:男孩忽然发现每一片雪花上面都是字,那不是雪花而是撕碎的报纸,还有几片黑色的纸片。上下两图连成的纸片,都是男孩爸爸的杰作,代表着内心的释放,意在改变着自身。弟弟突然大喊:“我们出去吃晚饭吧。”妈妈说:“好主意,我知道一个地方。”姐姐看着爸爸,却不情愿这身打扮就出去。从父母开始用报纸做成戏服,实质上是一种全身的蜕变,改变过去的自己,让姐弟俩扮成火鸡也是同样的用意。因为自那天晚上开始,父母完全变了,他们已经认识到自身之前的冷漠和漠不关心,用这种方式让自己有一个全新的改变,这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开始。现在大家有了内心的改变而不再保有这种形式的假象,回到最初的最美的自己才是正道。大家装扮好自己后,还把车站装扮一新。廊柱上、房檐上、窗户上方、烟筒上都用报纸装饰起来,就连小松鼠也帮忙用报纸装扮屋顶,仿佛这里在迎接盛大的庆典。还有人把报纸撕成碎片,堆在站台上,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而鲜明的对比的是那位郁闷的工作人员坐在站台上忧愁地望着火车驶来的方向。这个场景同样是改变,人和周围的环境都在改变,改变之前彼此的距离。看来大家都很高兴,都喜欢这种彼此欢喜,敞开心扉的氛围。改变的是自己,也是他人。这是奶牛身上花纹的特写,黑白分明,让人印象深刻。右侧一个黑色的头像,紧紧盯着前方。【第13画面】

原文:接着,男孩看见他们就站在火车旁。这群怪人,把纸撕碎,抛向天空,还唱着歌。刚开始一定是忽略了这些人,因为他们的衣服都是灰色的,就像天边卷曲的云朵。我做出最后的挣扎。“明天还得上学呢!我的作业怎么办?”(我真的有点儿歇斯底里了。)“等一下,我梳个头。”妈妈说。爸爸笑嘻嘻地对我说:“也许我们该把戏装留在家里。”我觉得不可思议,爸妈终于清醒了!不用问,弟弟仍然坚持戴着那顶蠢到家的帽子。等待乘坐八点三十分进站的列车去往城里的旅客请注意,火车现已抵达一号站台。南方铁路局为火车延误一事深表歉意。解析:男孩看到一群怪人,他们把报纸撕碎扔向天空,还在唱歌,还都穿着灰色的衣服。看起来好像天边卷曲的云朵。这一页里可不仅仅只有一堆碎纸片,还有众多戴着尖帽子,笑眯眯唱着歌的人。小男孩彻底看清了雪片的来源,既是向他伸去的橄榄枝,又是让他看到周围人深刻的变化,虽然有点怪,因为改变是需要一个仪式的。在爸爸的提议下,我们脱下戏装,弟弟却坚持戴着报纸折的帽子,仍然乐在其中。脱下的灰色戏服堆在一起,好像一团卷曲的云朵。此时,画面中空无一人,只有报纸和小狗。文中说爸妈终于清醒了,是的,他们抛弃了原来的自己,用一场游行和歌唱改变了自身的状态,现在清醒了,该把戏装抛开了。迎接晚点火车的,不是烦躁的人群和喋喋不休的抱怨。而是一个大派对!大家穿着戏服,在布置好的舞台上,引吭高歌,手中的纸片被抛向空中,翩翩起舞,如雪花般飘落。还记得第一个故事中,男孩第二次被火车刹车声吵醒。他醒来听到了窗外有歌声,还看到天空飘着写满字的雪花。他打开窗看到的是一群怪人,唱着歌,穿着灰色的衣服,把纸撕碎了抛向天空。你还记得吗?他们和现在车站上等待的人们的身影重合在了一起,被作者安排在了同一页的布局中,让读者不禁恍然大悟。这些候车的人也都有问题,彼此冷漠,只顾自己,没有交流,只埋在信息中。通过中间那个女人的改变,带动起所有人的响应,看来大家都心照不宣,那就用这种仪式把过去扔掉,迎接明天吧!第二个故事中小男孩经历了一个晚上,是否暗示候车的人们等待的漫长而焦急呢!奶牛眼睛的特写,看似无辜的眼睛是如此清澈透亮,像是洞悉了一切的秘密。就仿佛是你自己的旁观者的眼睛,看透了整个故事。一场偶然的混乱,改变了很多很多事情。【第14画面】

原文:突然,一阵刺耳的哨声打破了欢乐的气氛。车身晃了一下,开动了。很快,男孩把手缩了回来,任由纸片飘落。他打着哈欠,又蜷缩在温暖的座位里。在车里,他们又放声歌唱了。天黑的彻底,估计没人看见我们。我们在快餐店门口停下车,妈妈走进去,没多久就笑着出来,怀里抱着全家人的晚餐——像平常一样,每人一包,食物用报纸包着的。“瞧,”她说,“每个人都在这么做。”不过,关于荷兰奶牛,最好的消息……解析:“温暖”这个字眼,在这里是一个明显的转折,一扫之前的阴霾氛围。从开篇黑暗的车厢开始,就给人阴冷的感觉。直到现在,经过这四副简单的“雪花”实景,故事里终于出现了“温暖”。于是,这个又冷又暗又模糊的故事,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结局。此时整个画面变成了黑白色,姐弟俩虽然是黑色的剪影,但可以看出两个人吃着薯条,表情十分的开心,女孩的嘴终于翘起来了,眼睛也弯弯地充满笑意。这个家,也终于有了温暖的感觉。蒸汽火车冒着浓浓的白烟开走了,此时车站的画面变成了黑白色,白烟、纸屑模糊了视线,像是幻影一般。可是,到底第一个故事是幻影,还是第三个故事是幻影呢?黑白的画面,看到一个巨大的母乳。这传达出怎样最好的消息呢!整个面画变成了黑白色,营造了一个黑与白的世界,是唯一一页完全用这两种颜色绘成的画面,终于回归主题,紧扣书名《黑与白》。在这一页里,男孩蜷缩在温暖的座位里,姐弟俩享受着欢乐的家庭时光,火车带着欢乐的人群离开,荷兰奶牛也有了好消息,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发展。【第15画面】

原文:男孩醒来的时候,火车停在月台上,月台被巨大的玻璃屋顶罩着。他把鼻子贴在车窗上,没有云朵,没有雪花,没有歌声。不过,有两个人正朝着列车的方向走来,他们身上有男孩熟悉的东西。男孩跳上月台,他们快步跑向他。“嘿,我的宝贝!”男孩的妈妈说:“你一定经历了不寻常的旅行。”我不得不承认,结局有点儿滑稽——就算清扫完屋里的碎纸片,也还是可笑。就在我要上床睡觉的时候,我听见——“嘿,宝贝,作业写好了吗?”对于这类父母,你得小心,太累人了。就是,当需要挤奶的时候,无论走多远,它们都是要回家的。解析:男孩醒来的时候,火车已经停在站台上,窗外没有雪花也没有歌声,不过有俩个人等候着他。男孩很兴奋地跑向他们,而男孩的妈妈说:“你一定经历了不寻常的旅行!”孩子经历了黑暗、寒冷和迷茫后,终于迎来了应属于他的温情。这是否就是第二个故事中男孩的所求呢?这里第一个和第三个故事重合了,第一个故事中的男孩就是第二个故事中小男孩的现状与追求。是二图中的小男孩布下的一个局,是他内心翻转的反应。至此,第一个故事结束了。但第一个故事里留下了伏笔猜谜:飘动的砾石,神秘的老妇人,车站撕碎的报纸。是否已经解开了呢!一家人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夜晚,此时画面的色调变得明亮而温暖,给人明媚温暖、和谐融洽的感觉,这才是真正幸福快乐的一家人。画面中是姐姐上楼睡觉的背影和小狗的脸部特写。爸妈提醒了一下女孩的作业,这是父母望向孩子的角度。而女孩心里却说:“对于这类父母,你得小心,太累人了。”可以想象女孩虽然抱怨,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嘴巴肯定是往上翘的。同页的第一个故事里的小男孩终于到达了旅途的终点,找到了来自父母的温暖。第二个故事里也打破了亲子关系间沉重冰冷的厚冰。这也是巧合吗?火车开走了,留下了满地的纸屑,工作人员正在清扫。站台右边,一个戴着黑色帽子和黑面具、穿着黑白条纹上衣的男人正挥手与远去的火车告别。这个人跟第一个故事中坐在男孩对面的老妇人特别像?他也跟第二个故事中电视里出现的囚犯是同一个人,也是第三个故事中的逃犯。他和男孩分别后,在这一站下车了。他跟远去的那些人打着招呼,是在祝福他们吗?我们说这个逃犯也是第二个故事中小男孩的化身,被家庭父母禁锢,他要逃离,当父母调整了姿态,他也不再逃匿,而是堂堂正正地做人了。同页第二个故事中的姐姐上楼可以睡好觉了,他也堂而皇之的做起了自己。当画面再次转亮时,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暖而美好。当需要挤奶时,无论走多远,它们都是要回家的。是的,奶牛回到了田地,开始了正常的生活……一切都回到了正轨。四个故事到此结束,既独立又互相关联。作者用巧妙的构思,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既梦幻又真实的世界。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回到了正常轨道:男孩找到了父母,问题父母开始询问孩子的作业,车站不再开派对。第一个故事也许就是第二个故事里孩子们的愿望,他们在渴望父母更多的关爱,他们的追求是一场旅行,在经历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变故后,父母终于走入了他们的世界。【第16画面】解析:真正解答迷题的是最后一页,画面中一只手拿起了玩具火车站。可想而知,这是男孩在收拾自己的玩具,他手里的火车站正是第三个故事中的火车站。一旁是小狗叼着一片报纸,还有两片报纸正飘出画面。原来,第一个、第三个和第四个故事都是第二个故事中的男孩想像出来的。左上角《幻影》是讲一个小男孩第一次乘坐火车独自旅行,坐火车去看父母,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经过长时间的旅途,他来到了一个大的站台,看见了等待着迎接他的父母。母亲相信他一定经历了不寻常的旅程。左下角《问题父母》讲述的是一对工作非常忙碌的父母,突然有一天回到家中放下工作和孩子的学习,用报纸做成戏装,和孩子们一起嬉闹。结局却很滑稽,以睡觉前的问候“嘿,宝贝,作业写好了吗?”收场。右上角《一场等待的游戏》讲了火车的晚点,让站台读报等车的人们焦躁,无聊起来,一场折纸的游戏让等待看上去也并不是那么难熬。右下角《混战》穿白黑伪装的逃犯想混到奶牛群里逃跑。虽然确实难以分辨,但是当需要挤奶时,无论走多远,奶牛都是要回家的。而《黑与白》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小男孩用玩具车站和火车演义的一个幻想故事,他的家庭氛围十分淡漠、死气沉沉,没有丝毫的温情。他想象出一个逃犯越狱,实际上这是在暗喻自己,他要逃离这个家庭,家就像是一个监狱,逃犯的装扮与男孩相通的。他把自己的心历当做一场孤独的,阴暗的不寻常的旅行。火车中的男孩就是他的暗喻。这些只因爸爸妈妈在激烈的职场中,变得冷漠、自私和漠不关心。但男孩渴望父母更多的关爱,就设计了一场孤独的旅行,以期得到父母的觉醒和爱。一路上,遇到了逃犯,这就是他自己的写照。他遇到了不可思议的停车事故,听到了欢乐的歌声,看到了匪夷所思的飘动的石头,和飞舞的雪花报纸,这是他期待的。而此时的父母就像所有人一样,没有交流,相互隔阂。他是逃犯也就是自己也时刻隐藏封闭着自己的内心,这是与他的渴望温暖是矛盾的。一列迟到的火车,让人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的父母也是等待的一员,非常忙碌的父母,突然有一天回到家中放下工作和孩子的学习,用报纸做成戏装,和孩子们一起嬉闹。这是父母的改变,也是孩子期待的。一副不可琢磨的心态,但小男孩慢慢融进了其中,他们间的距离拉近了,一包薯条代表着爱与温暖,姐俩变得有了笑容。还用乘车的男孩来暗喻得到欢乐与温暖,而等候的人们也由孤独变为派对,有了交流,变得愉悦。这就是变化的父母和孩子。用车到站了,父母的接站,家庭变得融合有了温暖,一家人的晚餐和妈妈的薯条,也暗示小男孩等到了妈妈的爱与温暖。最后,用母牛的回家,暗示当需要挤奶时,无论走多远,奶牛都是要回家的。冷漠的人际关系,淡漠的亲子关系,冷冰冰的城市,黑白僵硬的水泥空间……所有的这些都是用一场混乱来揭示。在经历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变故后,父母终于走入了他们的世界,这是他所期待的。【封&底】

解析:封面风格简约而理性,黑色的背景,蓝白绿三种颜色的字母,跟正文的相互应,预示着黑与白的世界会淡去,终将迎来蓝色和绿色的生机。封底中奶牛的花纹是一个人,他用手指着奶牛的乳房,意在告诉所有人,爱如同乳汁一样不可或缺。这本书作者究竟想传达什么?人们(包括小偷、奶牛)对脱离常规生活轨道的渴望。对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父母”的反思,这本书写作于1990年左右,没有手机,人们报纸不离手,父母们忙于挣钱养家,给孩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却没有用心来陪陪孩子,倾听孩子的需求。这本书有后现代主义的意味,强调了人类的理性的局限性,真理的复杂,以及社会的多元。代表着:解构、批判、虚无、打破。这就是为什么故事和很多画面看起来支离破碎七零八落了,时间轴也不是连贯的,甚至一个故事本身就名为《幻影》,水彩的画面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四、作者信息大卫·麦考利(David Macaulay),1964年生于英国,移居美国,是美国著名绘本作家、插画家。曾获诸多国际大奖的殊荣,包括凯迪克金奖,还曾经两度提名国际安徒生大奖。1973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大教堂》,随后五年间,又出版了描绘罗马的《城市》、勾勒埃及的《金字塔》和重现欧洲的《城堡》等。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0)

相关推荐

  • 有声故事《爱心树》|让人心疼和感恩父母的故事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大树给予了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尽数给予了小男孩,她有的,她都毫不吝啬地给了,不图丝毫回报.这让你想到了谁呢?是的,父母,唯有父母的爱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树 ...

  • 蓝山精读:《爱心树》

    <爱心树>,一棵树,一棵不断给予的树,和一个男孩,一个不断索取的男孩的故事.这样一个经典绘本,是天才的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在多个艺术创作领域内自由 ...

  • ​一个桔子,唤醒了罪恶的灵魂

    有一个逃窜了整整一年的杀人犯,来到这个小镇时,已经饥渴难耐.水果摊前的桔子深深诱惑着他,他久久不想离开. 可是,他身上没有一分钱.是乞讨?还是持刀抢劫?逃犯犹豫着,慢慢把手伸向了身上携带的尖刀.... ...

  • 父母的角色很重要——《臭毛病》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80号父母的角色很重要--<臭毛病>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说明: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四百篇以上.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 ...

  • 父母的爱给了孩子勇气!——《一口袋的吻》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57号父母的爱给了孩子勇气!--<一口袋的吻>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说明: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四百篇以上.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 ...

  • 送给成长的孩子和担责的父母——《和爸爸一起散步》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283号送给成长的孩子和担责的父母--<和爸爸一起散步>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说明: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二百篇以上.2.查找是否有您 ...

  • 一本让孩子理解父母为什么要说"不"的故事 ----《别让鸽子开巴士》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090号一本让孩子理解父母为什么要说"不"的故事----<别让鸽子开巴士>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 ...

  • 第三次朗读父母规百日导读61~70

    黄玉芳朗读<父母规>,百日行动第61天.行百里者半九十!建设新的思维模式和新的行为习惯需要刻意练习,如果自己做不到持续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千万不要期望孩子做到.[爱心] 黄玉芳朗读< ...

  • 第三次朗读父母规百日导读21~30

    黄玉芳朗读<父母规>,百日行动第21天.一个女人被爱,就会没有情绪.一个男人被爱,就会负责任.所以,提升给予爱和感受爱的能力是前提,是因.在因上有所作为.[爱心] 黄玉芳朗读<父母规 ...

  • 第三次朗读父母规百日导读11~20

    黄玉芳朗读父母规,百日行动第11天!期待和失望是向外求的行为和结果.收回自己向外寻求的眼神,开始向内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生命力建设.当我们自己的生命力开始蓬勃向上时,才可以做到平和.喜悦,全然的接纳, ...

  • 第三次朗读父母规百日导读1~10

    黄玉芳朗读父母规,百日行动第1天!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和孩子分享我今天做到的部分.[爱心] 黄玉芳朗读父母规,百日行动第2天.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我要继续用行动去影响孩子,和孩子分享我今天做到的 ...

  • 哈佛最新研究:孩子一生只有一次变聪明的机会,父母一定不要错过

    哈佛最新研究:孩子一生只有一次变聪明的机会,父母一定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