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逸堂到大年堂

《姑苏晚报》2021年08月16日 B05版

  杨瑞庆

  一

  只要走进如今的江苏昆山花桥镇之东的徐公桥小学,就能看到一座红砖红瓦的大屋顶建筑,那是落成于1949年的大年堂。如要问大年堂的来历如何,还得从黄炎培曾经发起建造无逸堂说起。

  黄炎培(1878—1965),号楚南,字任之,上海川沙(今浦东新区)人。中国著名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还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教事业,曾经为此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人称“职教之父”。

  早在20世纪20年代,黄炎培就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如要振兴中华,就要重视民众教育。于是,他在1925年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当时,农村萧条、农民愚昧的国情尤为突出,为了拯救中国,他立即提出了一份富有前瞻意义的“农村改进计划”,拟就了改进农村工作的21项主攻目标,包括农事、工艺、教育、文化、民俗等方面内容的普及教育。这一开拓性的倡导立即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1926年5月初,他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多个试点,同时创办了若干乡村教育实验区。当时,昆山之东的徐公桥村治安混乱,急需治理,又临近上海,交通比较方便。还有一个原因是,昆山先贤归有光早在明嘉靖年间就在那里设馆办学,留下了尊师重教的传统。黄炎培于是决定选在徐公桥开辟实验区,然后实施各项改良计划。

  二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筹备,于1928年4月,终于在徐公桥召开了实验区成立大会,黄炎培先生领衔出席,从事职业教育的多名志愿者也纷纷到场。徐公桥实验区董事会聘请了教育家黄齐生(王若飞烈士的舅父)为主任,负责开展日常事务。随后,在1928年到1934年长达六年多时间的实验实践中,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良措施,如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介绍科学的饲养经验和卫生习惯,还兴起了破除迷信的移风易俗和造福乡民的修桥筑路等多项活动。

  对农民进行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举办讲座和开办夜校,实验区还经常召开介绍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现场会、推广会,每次活动,附近的农民总会蜂拥而至,然后如饥似渴地接受各种科普教育。为了满足开展活动的需要,黄炎培通过集资方法,在今徐公桥小学内建造了一座专供乡民读书学习的无逸堂,意为盼望学堂每天座无虚席、没有空逸的时候。果然,无逸堂落成以后人气涌动、门庭若市,确实从未冷落闲置过。教育效果也如愿显现,出现了“无旷土、无游民……出相望、守相助”(当时的评论)的新气象。

  正当职教同仁大展宏图时,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不久,战火烧到了上海,局势动荡,百姓的生命安全已难以保障,又坚持了三年以后,乡村实验大业只能无奈地偃旗息鼓。但是,徐公桥地区经过六年时间的改良实验后,当地接受教育的农民有数千人之多,文化知识和思想觉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此,黄炎培曾撰写长文,全面总结了这次徐公桥乡村改革的经验和成果。

  三

  徐公桥乡村改革实验虽然无奈终结了,但一些曾经接受过乡村教育的农民因为有了知识,在随后的外出经商中大有作为了。当他们衣锦还乡时,都感恩曾在那座无逸堂中得到的文化熏陶,其中,乡人黄肇忠、黄肇基、黄肇明、黄肇德四兄弟外出发家致富后,就想回乡报恩,他们饮水思源,感谢那段时间在无逸堂接受了受益终生的职业教育。当时,就是他们的父亲黄大年要求四个儿子务必前往无逸堂去听课,才使他们懂得了科学知识,获得了先进理念,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为了感谢父亲黄大年曾经的栽培,四兄弟联合出资,在以前就读的无逸堂边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年堂。虽然表面上是为感恩父亲黄大年而建,实际上是在感恩他们心目中最敬重的黄炎培先生。

  大年堂建于1949年2月,所以建筑还是表现出鲜明的民国风格。走进玻璃木门,左右两边分别是两层楼结构的办公用房,中间是一个空旷的大厅,坐北朝南有一个小型舞台,供平常报告和演出用。对称布局的玻璃长窗是大年堂的标志性设计,保证了室内光线充足、窗明几净。“大年堂”堂名由吴地书法名家吴湖帆先生题写。奠基碑上还标有设计者和监造者的姓名,说明大年堂建造得相当规范且严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精工细作的民国风格建筑。

  大年堂建成不久就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那时,旁边的无逸堂还基本完好,两堂并置,结伴生辉。只是无逸堂已被风雨侵袭了数十年,略有老态。后来,那里改建成徐公桥小学,两堂都曾作为教学辅房,继续发挥着作用。由于校址文化底蕴深厚,重教传统源远流长,所以教育声誉一直有口皆碑。

  无逸堂和大年堂长期以来成为徐公桥小学的胜景,见证了那段令人难忘的乡村改革历史。有些遗憾的是,1982年,无逸堂由于年久失修,且要利用那块地基建造新的教学大楼,就将颇有纪念价值的无逸堂拆除了,只保存了一块当年建造无逸堂时黄炎培手书的建筑碑石,让我们常能睹石生情,感恩这位职业教育的先驱,曾为昆山乃至中国的乡村教育作出的卓越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