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星期五言:鲁迅曾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这样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为何对待“宽恕”有一种极其的偏执的看法,他所谓的不宽恕是指什么,他为何要如此决绝?笔者试图从两个方面寻找关于鲁迅先生“不宽容”的原因,从而来讲述这背后的故事和原因。


文:大土豆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1936 年9月5日,鲁迅先生在反复咳嗽发烧许久后,终于熬过溽热的夏季,咳嗽逐渐减轻。他又开始在三楼的那个台灯下奋笔疾书了。不久,他在《中流》杂志的第二期发表了一篇杂文叫做《死》,这篇文章是他去世前一个月所作。文中,他曾经留下像遗言一样的几段话: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礼仪,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一个诗人气质的作家,他的魅力往往在于其性格中有着神秘的偏执,而这种偏执表现在于对某些事物的决绝否定,鲁迅便是如此。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已经在病中挣扎许久,对死亡也思考了很久。这这篇像遗嘱一样的文章中,最后却有几句醒目却警示的文字,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 鲁迅遗容

一、背负童年的阴影,他成为清醒者的绝望

大多伟大作家的童年总是带着阴影的,而这份隐秘的痛,一生也无法抹去。正是由于这种无法选择的生命之初的忧伤,才促使作家进入文字的世界,去追寻他的人生出路。

鲁迅也不例外。他生命中的“影”,伴随其一生,也正是萦绕着影的追随,他的内心一直在驱逐着、否定着某种事物,这使他的性格决绝而带有逼人的剑客之气。

鲁迅的童年是绝大多数研究鲁迅的学者绕不开的话题。本文不想赘述其遭遇,而主要在他的心理突变与其在此阶段种下“不宽容“种子的因。

▲ 鲁迅童年的三味书屋

13岁的科考案,使鲁迅家道中落,父亲的病更是为这个家蒙上一层阴霾。我们从他的自传体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可以找见这段经历的心理变迁。更确切的说《朝花夕拾》中的零散记录恰恰在另一方面展示了时隔三十多年以后,鲁迅记忆犹新的是什么,无法忘怀的是什么,为什么他总是无法忘记这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彩的展现了鲁迅还浸泡在幸福之中的童年生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色的桑葚……但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乐趣”

这短短几句话就展现出儿时的他调皮、活泼之性格,此时的他生活过得幸福而滋润。这是鲁迅一生最让他怀恋的温暖,当已入中年的他再次对这些进行追忆的时候,那种幸福感和喜悦依然跃然纸上。

然而,到了《父亲的病》,他的笔端之下流露出生活的沉重以及对那些落井下石的庸医的愤怒。这一经历在他是深入记忆的,在《呐喊·自叙》中他说: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辱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 鲁迅的母亲鲁瑞

经过时间的洗刷,事件或许慢慢模糊,但是这件事中的情绪一直存在,甚至将转化为潜意识,像影子一样影响着他今后的思想。他说:

“所谓记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

这些无法忘却的记忆,沉淀下去,成为内心淤积的结,一部分幻化成了文字而去排遣。比如《野草》中,那篇《影的告别》:

茫茫的昏暗中,影在不知时候的时候于无地之间徘徊……

其实这样模糊的意象与低沉的情绪一直存在他的这部散文集中,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性格中那挥之不去的影,一直缠绕着他,虽然他抗争过,但是越是要反抗,他就越加洞察了人生的悲剧,而最终只能归于一种清醒者的绝望。

从上,我们谈到的“影”,是他童年的经历给他留下的创伤——家庭的衰落,亲戚的疏远,同乡的冷眼,这些都过早的让幼小的鲁迅去承担。从这里是可以解释鲁迅为何总是冷眼看世界的,为何总是以一种绝不宽容的尖锐面对论敌,因为生命之初的忧伤记忆浸入了血液,“不宽容”成了他性格的一部分。

其实换句话说,他的这种不宽容也正呼应了他决绝的性格。鲁迅的不宽容就像一只刺猬,当受到外界侵袭的时候它会竖起其锋利的刺,为了保卫自己的心灵而去抗击。多次的论战,让他练就了一身的防身术。所以,鲁迅将这种“不宽容”渐渐武装成了一种武器。

由于那种影的存在,不宽容就成了性格。

由上文可知,我们对“宽容”追本溯源,在鲁迅那里,宽容与否成为了一种性格。所谓性格是没有什么对与错的,只是生活环境不自觉地影响,况且童年的环境我们是无法选择的。有些人可以将不愉快的经历淡化,而成为吸取经验的财富,有些人则是铭记于心,无法释怀。

鲁迅对别人的不宽容正是对自己的不宽容。他洞察自己的灵魂,总是反省自己。作为不断自省的人,所谓的宽容就成了一种思辨后的选择。在理解古人的“恕己及人”基础上,也可以这么讲:鲁迅的不宽容其实追究其根本是对自己的苛刻严责。

二、 身陷社会的喧嚣,他做一个冷静的正义坚守者

在鲁迅眼里,宽容是一个不平等的词汇。强者掌握着权势,他们将对弱者的宽容看做是施恩,而弱者却要对此感恩戴德。弱者无权无势,假如他们要对强权者实施善心,那是要多加思量的。

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一文中,鲁迅说:

“但我敢断言,反对改革的厉害对于改革者的毒害,向来就是并未放松过,手段的厉害也已经无以复加了。只有改革者却还在睡梦里,总是吃亏,因而中国也总是没有改革,自此以后,是应该改换些态度和方法。”

鲁迅看透了当权者的把戏——秋瑾的牺牲,三·一八惨案,以及后来柔石等左联烈士的被捕,这些都让鲁迅对权势有着不可宽恕的恨。甚至在鲁迅先生的遗嘱中,他还说:“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宽容,在鲁迅那里不是一个普及的词汇,而是讲究对象。尤其是善良的人,当你要对邪恶之人实施善举时,更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鲁迅成名后,与敌论战,很少宽恕。话语之辛辣,简直就是要置怨敌于死地而后快。鲁迅反击陈源时说,我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以半牙,以两牙还一牙,因为我是人,难于上帝似的铢两悉称。如果我没有做,那是我的无力,并非我大度,宽恕了加害于我的敌人。

笔者认为,这不是鲁迅先生心胸的问题,而恰恰他有过如此的经历,并且在这些事情上不止一次地看到因为弱者的善良,他们对强者的宽恕恰恰导致自己的苦难。对于无权者个人,免受迫害还不及,如何可能形成“霸权话语权”,而要求他“宽容”呢。

鲁迅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断章取义,他的不宽恕是针对一类人的,而对于有志的青年学生,他总是倾囊相助,悉心教导,对那些对他有偏见的青年学生的责难,他也会一忍再忍,不像对待他的论敌那样“痛打落水狗”。可见对于鲁迅的“宽容”我们也应该两面来看。

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他们的性格大多是圆润鲜活,思想上有着巨大的张力,并且一直保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鲁迅的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座高峰,他身上那种“决绝”、“凌厉”的性格,正是由于他所主张思想的外在体现。也是由于他思想的深邃,对自我心灵的深刻体察,对中国历史的敏锐,才成为近代文学史研究的典范。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鲁迅 : 一个北漂中年的希望与绝望

浅谈中国近代第一"高考“落榜专业户:康有为

胡适: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民国疯人高长虹和他的《狂飙》杂志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