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乃写之始,写是读之成——读梁衡《我的阅读与写作》有感

一个作家的写作是由两大背景决定的:一是他的生活;二是他的阅读。——梁衡

《我的阅读与写作》是梁衡先生总结了自己五十年写作生涯,献给我们的一本如何阅读、如何写作的书。书中详细的收录了梁衡先生的读书心得、写作方法。读此书,既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又能学习先生的写作技巧。梁衡先生的著作很多,散文写的尤其好。季羡林称赞他的散文:“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将政治抱负化作美好文学意境的人,除梁衡之外,尚无第二人。”

初读这本书,便觉相见恨晚。书中太多的阅读经验、写作手法让自己受益。关于阅读,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品读经典,正所谓:好书耐抽读。关于写作,可以学到“文章三层美”、“文章五决”等写作手法,丰富了自己的写作技巧,提升了自己的写作素养。

梁先生这本《我的阅读与写作》,以“自身的精彩”总结经验,传道解惑。今天,我从阅读和写作两个视角来解读这本书:读乃写之始,写是读之成。

一、【读乃写之始】: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读书,做到手中一管墨,胸中墨一桶

01、书是知识的种子

梁衡说:“一本书,能流传几千年,不是因为其字数之多,而是其内容之精,代表了某一个领域的精髓,后人可以赖以攀登。”书籍的作用是传播知识,让人通过读书汲取知识,获取营养。我们读书,是知识的积累,是与前辈们进行隔时空的交流。书籍是知识的种子,种子播下,便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道德经》,一本五千字的的小册子,被称为“万经之王”。它的魅力在于你读其中的任一段落,皆能给你很深的启发。这种启发是知识的传递,是文化的沉淀。我们读到了,便有了收获,有了回报。例如《道德经》中的段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知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样的经典句子你读罢,全身通透,自然收获满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思考。《道德经》三十三章“知人者智……死而不亡者寿”,共38个字,8个标点符号,这段话是我读《道德经》的指引。你了解自己,懂得尊重,战胜别人,并知足常乐,你便是强者。这段话让我的疑惑,我的顾虑得到了解答。这便是书籍的力量,或许就是一段话,会在你心中落地,生长,积累,最后变成沉甸甸的果实。

02、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读书

马斯洛需求大家都知道,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需求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用马斯洛需求来分解读书,可以更好的研究读书的目的和层次。我们通过读书,获取知识,有感有悟。日常的读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实用消费型和积累提高型。前两种需求的读书属于实用消费型,更多是为了眼前的使用。后三种属于积累提高型,为了长远的提高自己。下面我们用“马斯洛需求理论”从五方面对读书进行分析:

①生理需求→读书为了刺激娱乐

这一类的读书,属于明显的生理需求。生理需求的书,都是一些比较轻松的作品。比如漫画、花草、笑话、时装等书籍,这一类的书籍生理的需求多,理性的追求少。看这类书籍的人一是打发时间,寻找刺激或娱乐的一面;二是有时工作需要,需要被动的去翻阅,查找资料,比如花卉、鱼虫等书籍。

②安全需求→读书为了信息需要

信息需要的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获取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信息,·一条信息可以让人致富,也可以让人破产。报刊类、网络传媒是信息最好的媒介,也是最主要的途径。各种专业的报刊,是获取信息的最好途径。当然,现在科技发达了,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传媒来获取信息,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

上面的两种需求,都是基本的需求,其中存在着被动。真正的精神层面从获取知识开始,后三种需求才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③社交需求→读书为了获取知识

读书获取知识,知识可以改变自己。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我们从小到大在学校学习,就是此过程的体验。但人与人的差别不是在学校时,而是在毕业后。有的人毕业了,还在继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有的人毕业就是毕业了,不再学习,知识的差距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可以打个比喻说,有知识的人,是体格健壮、身体健康的人,没有知识的人只能算老弱病残,可能他身体很好,但缺乏营养,没有灵魂。

④尊重需求→读书为了审美和涵养

美的东西,人人爱之。这时候的读书,除了获取知识,更多的是自己的喜欢和审美。比如我喜欢国学书籍,《道德经》、《传习录》、《呻吟语》等国学经典都在阅读。我的阅读不但是将书买来,还要看出版社。比如《传习录》,我最喜欢崇文书局的,纸质厚重,字迹清晰,配图精美,注释明确。买回来先不看,写上购买日期,盖上自己的印章,这个过程不但是读书,更是一种审美和享受。如果再收集到崇文书局一同出版的其他书籍,摆在一起就更美了,这是一种涵养和喜悦,是读书人那么一点小心气儿。

⑤自我实现→读书改变自己和别人的思想

人精神追求最高境界是思想的提升,理性的思考。有的人活着,已经丢了灵魂,因为他没有了思想,只剩躯干。塞内加说:“伟大的思想能变成巨大的财富”,思想如何改变,还是靠读书,靠知识的获取。我们通过阅读获取前人的精髓,加以提升并使用。不断阅读,不断积累,思想便会有质的提升。自己提升和改变,便有能力改变别人。你的言论,你的思路,或者你自己的书籍,就是别人的指明灯。为别人指路,去影响别人,成就自己,那便是读书最大的荣耀。

03、读乃写之始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思想提升,思想得到升华,便有了写作的基础。王阳明说;“知乃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这里借守仁先生的思想来梳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我们要写作,便要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光有生活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读书,大量的读书。生活给我们的是真实的、直接的素材,而读书给予的是补充的、历史的素材。两者的美妙结合,才能成为一篇有思想、有灵魂的好文章。文学创作时讲究用典的,需尊重历史,不能信口乱开。

路遥为了写《平凡的世界》,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并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首先为了用现实主义手法来写这部鸿篇巨作,他制定了阅读一百部长篇小说的计划。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学习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从《霍乱时期的爱情》学习古典现实主义写作写法。确定了框架和写作手法后,路遥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和查找资料,他找来了近十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开始没日没夜的阅读。为了更好的呈现作品中的生活,他同时读了政治、经济、宗教、养殖、天文、造林、气象等各种书籍和资料。在他的床头,窗台,写字桌,甚至厕所到处都是书籍。正是这些书籍,路遥积累了丰富的史籍资料,他在书中翻阅了崇山峻岭,为我们奉献了一部伟大的、划时代的文学巨作。

如果你知识贫瘠,像一湾浅滩,如何能给读者一瓢水,读者看你的文章自然毫无趣味,如同嚼蜡。如果你学博如海,自然才思泉涌,你的文章散发着魅力,能吸引读者,创造价值。这正是:手中一管墨,胸中墨一桶。这一管墨,要颜色深,力透纸背,要有底蕴。作为一名写作者,要如饥似渴的去阅读,使自己的墨囊充足;要永远保持手中一管墨,胸中墨一桶。

二、【写是读之成】:文章有思想才具有灵魂,写文章就要先激动

01、有思想的文章才具有灵魂

一篇好文,之所以代代相传,在于其思想。文章为思想而写,有思想的文章才有灵魂。古人留下的好文章,除了文笔扎实,最重要的是有独特的思想。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哲理,这些思想代代流传,常读常新。梁衡说一篇好文章要有三美:描述美、情境美、哲思美。有了这三美,便可称为不朽的好文。我们再来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如果从《古文观止》中只能选一篇最优秀的文章,我选范文正公这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具备不朽好文的三美:大量的描写景色的美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这是描写景色的美;由景入情,转化的非常自然:“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文章最后寓情于景,将自己的抱负抒发开来,汇成这千古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02、写文要激动

古人云:文无定法,行云流水。写作的手法很多,描写、叙事、抒情等。但只靠一种手法将文章写好,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打动不了人。手法之外,要靠激动。写作就是一种感情和思想的激发,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文章有激动和无激动其实大不一样,有激动的文章,能体会作者的情绪,感受作者的思想。无激动的文章,读来是无趣的,说话是重复的。

①写文为什么要激动?

写文要激动,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一种灵感的迸发,可以震撼人心,与读者产生共鸣。读者看一篇文章,从文章中能品出作者的心绪,读者本来心静如水,但一篇文章读下来,产生共鸣,情绪共振,这便是一篇好文章。如果写作者自己心静如水,那很难写出有感情的文章。正所谓激动者,情动,心动,笔才能动。作者不动情,不算好文。读者不动心,不算好文。凡是传下来的经典文章,必是有情之文,必是激动之文。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写出了父子的天伦之情,极平常却又让人感动: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

这一段描写,将父亲饱经沧桑的背影刻画出来,让人不胜唏嘘,让人不胜感动……

②激动后的创作

当灵感和激动一触而发,下笔便通顺了。原来踌躇的笔,繁杂的心绪,便有了生机。激情下的创作,就像春雷后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候没想到写文,突然遇到一件事,或看到一条新闻,反而顺手写出一篇好文,不费力气,正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以,对于生活,我们要充满激情。一篇文章的成功,从作者到读者再回到作者,这三点一线很重要,作者先要激动,才有可能激动读者。作者自己都提不起兴致,文章便可想而知。

写文还需有势,谓“文势”。如果你激情后的创作遇到了瓶颈,没关系,那就跟古人“借势”。拿起笔来,“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古人写文章的思想和气势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认真学习。每当我写作遇到困难时,我就读诗,读好文,从毛主席到辛弃疾,从苏东坡到郭小川,诗中寓情,自己读后气势便磅礴而出

例如郭小川的诗句:

“我要号召你们,凭着一个普通战士的良心。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向困难进军”;

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样的文章,你读后还会没有激情吗?还会执笔不前吗?当你读完后,回想之前的积累,灵感会迸发而出。

03、写是读之成

读书最后能变成文字,便是读书的最好归宿。我们将书中的思想转变为自己的观点,便是对读书最大的尊重。我们读书,是为了书中丰富的知识,每读一本,都能汲取不同的营养。梁衡说:“如果阅读是面,写作就是点;阅读是吃进草,写作是挤出奶。”为了出奶,我们需要不断的吃草,到处的吃草。从田间到草原,从夏季到冬天,要不停的吃。

我们将知识转化为文字,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让自己的文章有思想,有见识,闪闪发光。我们需要的是一些发自内心的心灵好文,而不是无病呻吟、针眼窥天的水文。对于阅读转化为文章,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国学给我带来的知识和见解。从《四书五经》到《传习录》,从《古文观止》到《围炉夜话》,从《资治通鉴》到《闲情偶寄》,通过阅读,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下笔更通畅。

我想,只要一直阅读下去,人就不会老,文章便不会倒。我们读书:读经典,读好书;我们积累:积累阅历,积累知识;我们写作:在阅读中思考,在写作中补充生活,用写作体现阅读的意义。

读完《我的阅读与写作》,就像上了一堂有价值的阅读写作课。一个人对知识的饥渴,会让他更加的爱上阅读。阅读的深入,便是思想和灵魂的碰撞,有精彩,有激情,有妙笔生花。

《我的阅读与写作》:常读常新,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