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到100万,先买车还是先买房?不同选择带来不同人生结局
如果你有一百万,是先买车还是先买房呢?
现在是2021年,在当下这个时间,大多数人肯定想都不想,一定会说先买房。
在一些房价低的小城市,一百万可以全款买了。
即使不全款,就算是按揭,交完首付之后还能剩下一点,后续的还贷压力也会轻很多。
十年前,我有两个朋友,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朋友A和朋友B,两人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挣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一百万”,
朋友A选择买房,
朋友B选择买了一辆七十多万的保时捷。
朋友A选择买房的理由是:
他家是农村的,父母此前都在农村,作为独生子女,A同学背负着全家的希望。
所以他一直拼命努力工作,就为了能让家人改善生活条件,把父母都接到城里生活。
当时买房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没考虑升值、保值什么的,就是觉得买房肯定比买车划算。
当然存钱、买房这个过程是极其艰辛的,A几乎牺牲了绝大部分的生活质量,平时过得非常节约,也一直没有买车,上班都是骑电瓶车。
那阵子还没现在这么高,A选择了贷款,过了几年之后,又努力攒出一笔首付,又买了一套给父母住。
“把父母接到城市里,改善生活环境”这个愿望,A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最终实现了。
十年时间过去,当时六千多一平的房子,现在已经升值到两万、三万了,A同学的资产得到了数倍的增长。
而朋友B当时为什么会选择买车呢?他的理由是:
他出生于殷实的中产家庭,家里有两套现成的房子,一套父母住,一套他成年后自己住。
所以赚到第一个一百万之后,他并没有很强的动力去多买房子,而是急于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去买了当时他能买的最贵的车。
大家知道车其实再怎么贵,也是消费品。
不管多贵的消费品,当你买到手的那一刻就开始贬值了。
B同学买了车之后,很是风光了一阵,什么同学会啊,朋友聚会啊,都收到了不少艳羡的目光,还有很多女孩子愿意跟他交往。
但十年过去,B同学的事业平平,职场上没什么长进,三十多岁了,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产,名下只有一辆十年的二手车(还有点破)。
当年趋之若鹜跟他做朋友的人,此时也都散开了,渐渐地不再联系。
所以说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人生结局。
会【选择】比会【努力】更重要,人生如果方向搞错了,那么再努力也只是往错误的地方越走越远而已。
如何提升我们做选择的能力,尽量让自己作对每一次选择呢?
在《如何做出正确决策》这本书里,我学到了三条原则。
第一,当你犹豫的时候,想想你最初的目标。
有些人明明很胖,也很想减肥,却忍不住每天都吃炸鸡可乐奶茶。
有些人很想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但一学习就开始犯困,或者走神玩手机。
有些人很想拥有恋爱和婚姻,但却一直封闭着自己不肯接触新的人际关系。
人总是觉得自己是很理性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不会做出对自己有害的事情。
可是,不管是吃炸鸡可乐,还是把时间浪费在打游戏玩手机上,其实都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害处,但人依旧乐此不疲。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人会做出对自己有害的事情?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类是一种健忘的动物,尤其是对那些过于长远、宏大而不甚具体的目标,比如说挣一千万,买个大房子,变成更好的人……等等,会更加的健忘。
解决的办法就是,你要把这个长远的目标,放在你经常能看见的地方,时时刻刻地提醒你,可能就会让你少做一些对自己不利的选择啦。
第二,想象40年后的自己。
当你再一次想要屈服于当下眼前的快乐和轻松时,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现在是四十年后。
七老八十的你,一事无成,坐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这时候一个声音响起:
“给你一个机会,让你穿越回四十年前,你会怎么做?”
现在你再次睁开眼睛,就当是七十岁的你穿越回来了!
所以,现在你会怎么做?
第三,坚持复盘,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都会让你变得比以前更好。
很多人非常恐惧失败,因为失败的感觉很差,会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很笨的人、很没能力的人。
其实,如果能够在每次失败之后都及时复盘,总结经验,那么这次失败就是有用的,甚至比成功还有用。
多次复盘之后,你就能渐渐总结出心得,总结出成功的逻辑,让你下次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结语】
我很喜欢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里的一句话: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决定着最终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选定的终点。”
所以不要忽视每个细微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很微小,很无足轻重,也要确保它的大方向是朝着最终目标的。
每个做选择的瞬间,全部加起来就是整个人生。
【讨论】
如果有了一百万你会先买车还是先买房?为什么这样选?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