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周国平校长访学新加坡(9)
跟随周国平校长访学新加坡(9)
※ 新加坡的早晨
今天早上,打开房门,站在走廊上,凉风习习,仿佛感觉到秋天已经来临。新加坡的天气就是这样,据说一年四季都是这样,白天只要不站在太阳底下,就不会像中国许多地方一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难怪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位来自中国的女留学生,谈到冬天要回到北京,就害怕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说北京的天气又冷又干。的确,这里的气候很舒服,尤其是早晨。
我捧着一本借来的书,躺在大院里的摇篮椅上,翻着一页页白纸黑字,呼吸着被海水清洗过的空气,真是惬意极了!
※ 帐篷理论下的学校教育
所谓闲暇出智慧。只有闲暇,人才会有空去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翻开笔记本,看着自己写的歪歪扭扭,甚至有点潦草的笔记,又有了写下的欲望。
短板理论,我们而言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的各行各业,都在提倡补短板。在新加坡,我听到了另一个理论——帐篷理论。它和我们所强调的短板理论,刚好相反。
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得知这个理论来自Provant公司的副总裁约翰·辛格和Novafions公司管理总监约瑟夫·弗克曼所著的《卓越领导》一书。它的核心理念是,帐篷的容量不仅仅取决于篷布的大小,还要看支撑篷布的竹竿有多高,竹竿越高,帐篷的容量就越大。我们做事情也是一样,一定要有高度,有了高度才能增加容量。
在未得知这个理论之前,新加坡的刘叔铭先生问我们:当一个学生A科成绩90分,B科成绩80分,C科成绩70分,D科成绩60分,家长或者在座的校长,如果要补习,会选择补习哪一科?
我们的回答是补习D科。接着,刘先生开始给我们解释了这个帐篷理论。还举例国家乐团肯定是面向全国,招收在各自专业上最顶尖的音乐人才,而不是招收样样都通但精的人。他还说,有的学生这个学科学得很好,而其他学科学学不好,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这个学科的学习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懂得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规律后,自然就能够学好。
这个解释或许不一定会被大家认同,但是从某些人的经验来看,的确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他借帐篷理论所要表达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要有亮点。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而帐篷理论也并非只关注最高的那一根,而不要其他矮一些的杆子,而是要强调尽量让最高的那一根,延伸到更高处,以此来扩大它的容量。
想必新加坡的分流教育,就是让不同的特质的学生,找到不同的发展方向,让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做到最好。
至今还未到当地学校实地访学和交流,期待走进他们的学校,看看他们真实的教育,听听他们的校长和老师,对教育的一些看法。
※ 温和的面孔
在新加坡这么多天来,乘车、购物、吃饭、问路等处处都要与当地人打交道。
不管是黄皮肤的华人,还是黑皮肤的马来人;不管是能用中文交流的人,还是只能用眼神和手势交流的人。他们都有一个特点,神情非常温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遇到那种一脸怒色,似乎上辈子欠他多少钱似的人。
在新加坡,路边打扫卫生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清洁工,往往都是皮肤黑黑的马来人。在中国,这个群体往往都是上了一些年纪的人。而这里,我看到的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昨天,骑车回来时经过一个公园,看见两名年轻的小伙子,各自拿着扫把,一边和风细雨地交谈着,一边在打扫着路边的落叶,看见我们站在路旁,朝着我们露出白白的牙齿,微微一笑。
今天晚上,在金沙公园又见一年轻人,在湖畔打扫落叶。此刻,湖畔稀稀落落地坐着一些人,他们或许和我们一样来观看夜景的 ,或许是本地人来这里乘凉的。虽然是热闹的景点,但是没有太多的嘈杂声,只听见他手上的扫把,与地面落叶摩擦而起的“唰唰唰”声。
我脱了鞋坐在湖畔的休闲椅上,这位年轻人慢慢地向我这边扫来,我起身穿鞋子离开,先让他打扫好。就在我起身的时候,他朝着我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看着他继续一左一右地扫着,对面的高楼大厦灯火更加通明了,我在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不愉悦。
8月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