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周末评论】:理性对待高校排名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近年来对高校各种排名的版本可谓应有尽有,占据了网络的半壁江山,刷屏了微信群,也抓住了很多大学师生、中学生及其家长的眼球。那么,我们认识到高校排名的严重危害性了吗?
1
高校排名的由来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大千世界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因此也不可能有办学水平完全相同的大学。
1870年,美国联邦教育局的年度报告根据其掌握的数据信息对大学进行排名,可以算作大学排名的起源。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大学评价,可以称之为现代意义的大学排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后,有关机构就开始了对我们国内大学进行排名。1987年9月,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赵红州研究员、蒋国华教授等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大学排名。1992年后,国内不少机构推出过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21世纪初,教育部对各类大学进行教学评估,虽然没有排名,但也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材料造假、劳民伤财、形式主义、评估指标繁琐,等等,在以评促建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现阶段大学排行榜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国际教育组织机构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如世界公认影响力最大的美国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二是来自某些高校,如人民大学版、武汉大学版;三是来自民间组织机构和学术团队,如CNUR、武书连版、校友会版、软科最好大学版,等等。但要注意的是,各种评估主体、评估标准和评估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大学排名没有绝对的公正与权威,仅能作部分参考。
从高校排名的角度来看,根据近年高考录取分数、国家划定层次、国内外各类组织机构排名、学科实力、民间口碑、师资力量、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进步奖等多方面综合划分档次,在目前具有比较广泛认可,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2
高校排名是否具有可比性
高校排名应该具有排名的可排性,排名的前提是高校之间的各种比较,但问题恰恰在于,许多高校之间没有可比性。比如高校的经费投入数量不一样,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也不一样,高校的规模和办学层次也不一样,招收的各类研究生数量也不一样,如果把这么多不一样的高校进行简单排名,排出来的顺序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要排名,就应该把经费投入、师资数量、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等要素一样的高校进行排名,看其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即同样的投入,是否具有同样的产出。
我们不妨假设如下:
如果从高考录取分数的角度来看,客观上也很难对大学进行排名。因为有些大学录取分数不高,培养的人才质量却比较高,是低入高出型的,具有点铁成金的育人功能;相反,有的大学录取分数比较高,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未必都很优秀,存在着高入低出的现象。
如果从大学所处的城市和地域特点来看,这些客观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招生和人才引进,等等。
从招生对象来看,一些重点大学招生的博士数量比较多,其科研成果客观上就为该学校增添了评分的分值,而一些以招收本科生为主的高校,因为没有博士生的招生,所以也就没有博士生科研成果的分值。
我们如果站在世界的角度,对世界上的国家进行排名,那么,对一个国家进行评价,从人口数量来看,中国世界第一;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世界第二,但如果按照人均收入或者社会福利等其他指标进行排序,我们有可能排在后面。
我们如果站在家长的角度,对优秀家长进行排名,结果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有的干部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培养的孩子在学校里未必都学习好,长大了也未必都成才;相反,有些农村的父母却培养出来了优秀的孩子。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英雄不问出处”,也蕴含着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理性看待各种高校排名,不要让排名弄得晕头转向。
3
高校排名的负作用
高校排名除了排名靠前的学校高兴以外,排在后面的很多高校并不高兴,有时甚至互不服气。可以说,很多大学排名客观上产生了许多负作用。
高校排名的主要内容是高校的研究成果,因此,高校排名对大学教育主要产生了如下几种影响:
第一,高校排名影响了高校领导的决策,让高校领导深陷其中,而难以置之度外。高校领导们普遍要关心自己学校的排名情况,每一次公布排名,不但要与其他同类高校比较,而且总要把自己与上次排名或者其他类型的排名比较一下,如果排名有所上升,就欣欣然;如果排名下降,就戚戚然。如此一来,各类高校排名就不经意间成为了大学领导反思过去、总结经验和安排工作计划的一个导航器,甚至是一根紧箍咒,制约和捆绑着大学的发展,导向着大学的教学和科研,这也许是大学长期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现象甚至论文抄袭的重要诱因。
第二,高校排名影响了大学教师的科研。在许多大学的评价机制中,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可以假设:当许多老师科研时如果不是想着如何创新,而是想着如何通过发表论文和争取科研项目来获得功利性,就一定会制约和影响着创新思维和灵感的萌动。由此就可以理解,我们有那么多的高校和那么多的科研经费,为什么难以培养出学术大师?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同样也适应于我们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叩问和反思。
第三,高校排名影响了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科学培养,违背了人才培养规律。各类研究生是我国未来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应该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许多大学研究生院的领导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方面知道研究生发表CSSCI期刊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为了大学排名,又不得不对研究生提出非常苛刻的要求。实际上,众所周知,由于CSSCI期刊所发文章的数量并不多,即使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要在CSSCI期刊发表文章,也并不容易,更何况研究生呢?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是三年,一般是研二的第二学期开题,从撰写硕士论文到提交硕士论文的时间不到一年,而论文一般要求撰写3万字以上。博士研究生现在一般是四年,在博二的第二学期开题,撰写博士论文到提交论文的时间也不足两年。文科的博士论文一般要求不低于8万字,一年就需要撰写四万字。许多大学要求博士生要在毕业前发表两篇CSSCI期刊,这简直就是强人所难,客观上也违背了人才培养规律。博士生在压力山大的前提下,怎么可以激活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教育部禁止中小学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同样,我们也应该严格控制或者要非常慎重对待各种高校排名,更不能让各种高校排名所异化而失去办学和人才培养的主体性,成为高校排名的被动存在物,被高校排名的指挥棒牵着鼻子走。
4
高校排名对考生选择高校带来困惑
每年高考结束后,考生最关心的就是高校排名以及对拟报考学校的选择。但是,实际上现实中的高校排名却困惑着很多的考生。
高校排名的前提实际上是评估主体对高校的绩效评估。绩效评估也叫绩效考核,这里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按照高校的工作目标,对高校的工作完成情况、职责履行程度和师生员工的发展情况等进行评估的过程。绩效评估体现了评估主体对高校的办学水平、能力和贡献的价值确证。但问题在于,我们的许多评估主体缺乏绩效评估的效度性,受到测不准原理的影响,评估主体客观上很难对这么多的大学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估排名。
因此,考生面对大学五花八门的排名,只能作为一定的参考,不能绝对化,既要看高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也有看具体学科专业的实际水平;既要看学校的“硬件”建设,也要看学校的“软件”建设,要看人才培养的实际质量,要看学风、看教风、看校园氛围,看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美誉度。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在五花八门的高校排名中,我们应该让社会的美誉度成为人们选择、认知和判断一所大学最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不是那些干巴巴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