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梦凡:家乡的柿子
家乡的柿子
黄梦凡
我的家乡乾县位于关中平原中北部,这里属于渭北高原南缘,咸阳市的西部。
乾县的柿子分为火柿、水柿两种,以皮薄、肉厚、味甜、耐贮存而著名。
水柿子属于晚熟品种,具有果大、个头均匀、果皮光滑、肉质松脆、汁多味甜、含糖量高等特点,制成的柿饼质细、味甜、透明、霜厚。
每年到了深秋季节,万物凋零,树叶枯黄,在渭北家乡的崖畔、沟边、山梁上,随处可见那虬曲嶙峋的柿子树上,却挂满了一簇簇、一丛丛火红的柿子。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远远望去,那一个个火红的柿子,多像那一盏盏火罐灯笼,把荒芜的山野点亮,让清冷的秋色更添情愫。
在乾县农村,水柿子成熟后,村民将它摘下来放在家里,等上一个礼拜左右时间,水柿子就软了。想吃的时候,拿在手上软乎乎、凉冰冰的,轻轻地撕掉外边一层皮,美美地吸一口,软绵香甜的柿汁顺着人的喉管,滋肺润胃,沁人心脾,那个美呀,从小到老,无论身处何方,都不会忘记!
乾县的水柿子一般存放的时间不太长,到农历十月前后,基本上被人就这样一口口“吸”完了。到了隆冬腊月能吃上水柿子,那一般都是主儿家精细存放、悉心照料的结果。这时的柿子用碟子端上来,小心翼翼用手拿在手中,冬季的水柿子那个软呀,全是一包水,稍微用手一撕皮,那水汁就顺着你的手指手心流了下来,你紧吸慢吸,红红的汁液就淌得你满手都是。
相比较,乾县的火柿子耐贮存。秋季,村民采摘下来后,家里人看到红彤彤的柿子都急着想吃。主儿家这会将火柿子在水中洗净,然后在灶台的后锅里倒些温水,将洗净的火柿子放入,再给里边加些碱面(据说碱有拔除涩味的效果),盖上锅盖,等上一两天,就可以咥了。
记得小时候,我去外婆家,急着想吃到柿子,就趴在外婆的炕沿边上,眼巴巴瞅着灶台小锅里“暖”的柿子(当时农村锅灶连炕),就问外婆:“啥时能吃嘛?”外婆说:“你睡一觉,明早就能吃。”说罢,她老人从炕上下去,给灶火里又添了一把柴火,边烧边说:“不敢添柴多,要温水,不然就把柿子烧死了!”
我记得那夜外婆基本没睡觉,过一会儿下炕一次,都是悄无声息的在锅底添把柴火,然后又轻轻地上炕陪我睡觉。第二天早上,当我睁开睡眼,朦胧中看到枕头边放着的“暖”好的柿子,我一下子就抓在了手上,高兴地喊道:“外婆,柿子熟咧!柿子熟咧!”……
在乾县当地,这种除涩的方法叫“暖柿子”,尤其到了农历九月九至十月一前后,在当地北部乡村,家家户户都有“暖柿子”的风俗习惯。柿子暖好后,外婆家要给年幼的外甥送一些,寓意事事照旧(柿柿照舅)、人生平顺之意。娘家人要给刚出嫁的女儿送柿子,寓意不忘娘根、喜“柿”连连、事事惦记之意。下一辈要挑选上好的水柿子,用竹篾小笼盛着,送给上了年纪的长辈,寓意事事顺心、健康平安之意……
暖一部分柿子,乾县人还要将另一部分柿子放在架上,一直吃到明年开春时节。我外婆家属于渭北那种“地坑式”院落,院子东边有两孔窑洞,南边背阴处有个“洞洞”,也就是地坑院子的过道。在洞洞与过道处,是一年夏季最凉、冬季最冷的地方。外婆和外爷就在那里用树棍离地搭建了一个“柿子架”,架子上面铺着谷草帘子,然后将火柿子一一摆放在上面,再用塑料纸盖好,就不用管了。想吃的时候,掀开塑料纸,捏捏软硬,硬的放一边,想吃那个捏那个,稍软的等下次再咥,太软的立马就吸溜进肚子里。
我记得每天晚上,碎舅从外边干活回来,都要在“柿子架”下捏吃几个软柿子,然后回窑里跟外婆外爷说一阵子活,这才回自己窑里睡觉。外婆说:“你舅不吃柿子,晚上睡不着觉……”
在家乡,要是那户人家能把柿子存放到春节,那就再好不过了!大过年的,儿孙从外边回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火炉旁边,吃着家乡的美食,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议论着天南海北的事情……这时,老人从外边冰天雪地的“柿子架”上,端进来一盘冷不溜溜的家乡柿子,想必,这时的柿子可能就是你今生最难忘记的家乡记忆,任何美好的食物都无法抵抗你对它的感情和期望……
时过境迁,不知家乡乾县这些年柿子产业发展如何?听说咸阳市彬县从2009年开始还举办了“柿子节”,以柿为媒,以节会友,搭建合作新平台,唱响发展主旋律,引八方宾朋来彬旅游,形成集农业开发、旅游休闲、招商引资为一体的“柿子经济”。想必,我的家乡也不甘落伍,在发展柿子产业这方面也肯定有所成就!
柿子在家乡是再普通不过的水果了。普通的样子就跟我的父老乡亲一样,那么善良,那么淳朴,那么厚道!我常想起那一道道沟、一道道梁上红柿子,想起我的父老乡亲,想起渭北黄土地上那些勤劳的人们。它们那一张张火红红的笑脸,凌空荡漾在树梢上,就像父老乡亲丰收后的喜悦,充满了对艰难生活的自信和希望!
难忘家乡的柿子,难忘家乡的父老乡亲!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四公司
往期精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