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麦客回忆之:《麦客帮》

关中麦客回忆之:《麦客帮》

文/崔岳

麦客一般都有“帮”,最少二至五人,最多的二三十人。有帮头一人,讲镰价、提管待条件、丈量地、算工钱、发工资及有关事宜都听帮头的。

这个“帮”是一个临时的、无约束的组织,它的目的只有一个----收麦挣钱。帮中的成员都很自觉,这种自觉源于共同的利益和原始公社式的公平与民主。

帮头是帮的主帅与灵魂,他们都很仗义,帮头并不少收麦,但同大家平分工钱,绝不会多拿一分钱。

再则,帮中总会有老弱病残的人,帮头就会让安排他相对少干一点,只要相差不是过于悬殊,发工钱与众人拿的一样的工资。就是这种原始的共产主义精神,得到了关中道人的尊敬、甚至觉得麦客很伟大!

麦客的帮大都以乡邻亲朋为主体、父子兄弟是帮的核心。经常能听到麦客引用“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来形容他们队伍的精悍与团结。出门在外,都很恋帮。但这种帮又极不稳定,分分聚聚、聚聚分分,有的父子兄弟出门搭帮一两天就分开,一直收完麦回到家才相聚,原因是很多方面的:

1、帮中的人数往往因为顾主的需要而增添或裁减。

2、帮中人员因走失离散或异地转移而断了联系,加入另一个“帮”;

3、被裁减的人员讲好第二天集市上相见,却因顾主的挽留会多停几天,失散的人无从归队,无奈只好另入他帮或孤身奋战。

4、也有个别不愿受约束、悄悄的脱离而去。只身单干,这类独行大侠往往都是收麦高手。

在麦客的帮中,偶尔会发现妇女或未成年的儿童,这给单调灰暗的麦客群体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一般都是随亲人赶场的。妇女随夫而来,有收麦挣钱和经见世事(也就是现在说的旅游)的双重目的。儿童则是后备军,先锻炼锻炼,再过几年他也会成一个合格的麦客。工资视收麦的能力打折计算,大都占全劳力的五到六成,或七到八成,很少有九成的,能割到就成麦,帮中的人就会给你算全劳的。

“收麦的质量要求”

衡量一个麦客收麦能力的标准,有力气并不是唯一的条件。

收麦要讲技巧、耐力、磨刃子的技术也很重要,俗语有:“人强不如家具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般瘦一点的人比胖人强。三四十岁的人比二十左右的年轻人强,甚至有个别五六十岁的麦客收的最快最好。

宁夏客比甘肃客好;

甘肃客比陕西客好;

陕北客比陕南客好;

外地客比本地客收的好。

检验收麦质量的要求在不同的时间发生了变化,过去多年要求是麦茬要低、手要轻、不揉掉麦粒、不掉麦穗、不遗毛、麦捆要大小均匀、绑捆要紧等等。

其中麦茬要低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改革开放后的几年,人们对柴草不太需要,也就对麦茬的高低要求不那么严,反而部分人为了省工省事,干脆要求麦客留高茬。这样收拉打碾都省了。

近几年畜牧业兴起,人们又重视了秸秆,也就要求麦茬放的低一点。

“围镰、跑镰、与钐子”

收麦的具体姿势大致分为‘围镰’与‘跑镰’两种形式。

围镰 是人蹲在地上‘圪蹴’着收,一般收的宽一点  ,约有3—4尺宽、进度慢,收的也比较净。而‘跑镰’是弯着腰‘跑’着收,收得比较窄。一般宽度为1一2尺,收的快功效较高,但质量较马虎。只有高手才既快又好的收跑镰。

一般宁夏客多用‘围镰’,尤以固原等地的回民麦客收麦质量最好。

甘肃与陕西客的高手才能收“跑镰”。

陕南麦客大多都收“跑镰”,但质量都很毛糙。

一般人收麦是两种姿势都有,轮换交替出现。往往显得很狼狈。

另外是麦子太稠太旺或特别稀薄与倒伏麦,旋涡麦都是不宜收“跑镰”的。

特别稀薄的麦田可用一种叫“鉁子” 的大型镰。

收麦人站立着,像关老爷举着大刀一样趁着地皮之上,正好麦根“刃口”之际猛力挥舞。

“钐子”在农区很少见,但在牧区是一种用来芟割牧草的常用工具。

不管割草还是割麦,因钐子有一人多长,只有强壮有力气的人才能施用。

挥舞之时容易“飘刃”或“死刃”:

“飘刃”伤草糟踏麦;“死刃”钻地毁刃架。

只有准确自如的趁地皮之上,正好使镰刀对准麦根之上的“刃口”之际猛力挥舞,麦子才会迎刃而倒,显的很是有气魄。这种姿势才能具体形象。惟妙惟肖的演绎诗人形容农民在大地之上的“描文绘画”的雄伟镜头。

不过这种能用钐子收的麦子在关中道属底产田、产量太低,值不着麦客的高廉价,一般由种田人自己收割。

(待续、初稿于2003年)

  作者简介:崔岳,陕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范紫东研究会副会长,任《白杨诗报》主编,乾县诗钟社副会长,《乾州文史》编委会成员,《乾州文艺》特邀通讯员。农民,一介草根,过花甲而奔古稀,唯好读书,不求甚解,一日无书,茶饭不香。喜写写划划,俚语称诗,稚言为文,力避浮华,不喜心灵鸡汤,讨厌偏执,写自己知道的事,说自已想说的话。

往期精彩链接

↓↓↓

想喝“茅台”/ 进口红酒,快点进来

高涛:《蜜月》(小说,原刊《延河》)

吕常明系列散文之十三:我与车

朱文杰:秦岭之水

刘卫涛:选举背后(小说)

陈嘉瑞:漫说李宗奇

周虎子:文  人

(0)

相关推荐

  • 马腾驰//那位麦客爷

    那  位  麦  客  爷(散文) ·马腾驰 那些年,每到麦子成熟收割时,地多,人手不够,老家大张寨的各户人家,都要请麦客们帮忙收麦.记得有一年麦收时,祖父从礼泉县城,请回来了一位年老的甘肃麦客. 年 ...

  • 想到早已逝去的麦客

    在我们国家的北方地区,小麦是主要农作物,在收割小麦的时候,专门请来割麦子的帮手,关中人就尊他们为"麦客":前来参与收割的麦客们自称为"撵场":撵场.麦客其实都是 ...

  • 关 中 麦 客 记 忆 【文/陈之耶】

          关  中  麦  客  记  忆                  [图文/陈之耶] [麦客,在关中平原上消失了]      麦客,这群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代的人群,在北方陕甘宁文化史上起着独 ...

  • 割麦

    农村泥土里长大的孩子,没有不会做农活的,只要舍得力气.像我这样,从小在山沟里长大,自然也不例外. 在所有的农活中,最让大家头疼的是三伏天气里"浇玉米",其次便是麦黄时节" ...

  • 记忆中的麦客

    麦客 陶浒 绘 临近夏收,我回到乡下老家,徜徉于田间地头,看着蓝天白云下在微风中涌动的麦浪,闻着弥漫在空气中的阵阵麦香,我的思绪剥茧抽丝,回到了从前,眼前浮现出昔日收割的场景. 我的家乡在秦岭北部的渭 ...

  • 关中麦客回忆之:《引言》

    关中麦客回忆之:<引言> 文/崔岳 麦客是一群有千百年历史.每年达十几万人形成的类似于今天的民工潮一样的大军,麦客不同于长工.短工,也不同于农忙时才出现的"忙工".他们 ...

  • 关中麦客回忆之:麦客来了

    关中麦客回忆之:麦客来了 文/崔岳 麦客,这群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代的人群,在以悠久着称的关中农耕文化史上,起着独特重要的作用,扮演着一种沉重顽强的角色,演奏着一曲苦涩激越的旋律. 麦客,脚踏深厚的黄土地 ...

  • 麦黄季话麦客

    上周回正宁,时值收麦打碾季,公路两边随处可见成排结队的收割机,整个早胜大街更是被收割机所占满,雷沃谷神.谷王.久保田.春雨金麦客--挤扎成一道特珠的风景线. 时代在变迁,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 阿勒泰琐忆:拾麦的回忆

     拾麦的回忆   (十四) 新疆北部的8月,正是夏收大忙."文革"期间,兵团农场虽坚持了"抓革命促生产",但管理不善,广种薄收.收割时浪费也很大,掉地上的麦穗俯 ...

  • 【推荐阅读】70后的回忆之《关中新民谣》,非常有趣的时代印记 驽 钝

    经典名曲播放,醉倒了 新民谣之一 拾棉花 打,打,打竹板,打哈竹板拾棉花,拾哈棉花交国家,国家给我两毛钱,我拿它买了两个手榴弹,一哈zhao到外苏联huo,苏联说我是个大坏蛋,毛主席说我真能干! 新民 ...

  • 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百货公司 我们自己的商店 里面有上海人满满的回忆

    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第一百货,无疑是南京路步行街的地标,也被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称为"我们自己的商店",也是新中国的第一家国有百货公司.曾经第一百货里售卖的各式各样新奇现代的商品不但令 ...

  • 公社的山公社的水,青山绿水满满的回忆~

    ▶一部被埋没几十年的抗美援朝老电影,百看不厌! ▶一部被埋没几十年的抗美援朝老电影,百看不厌! 展开

  • 梁德新‖回忆我看“禁书”的经历

    回忆我看"禁书"的经历 文/梁德新 1966年秋至1968年秋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初期.全国学生停课闹革命,破四旧,揪斗资产阶级当权派,红卫兵大串联,有些地方还发生武斗,全国乱哄哄 ...

  • 蒸菜、麦饭、拨烂子…北方人到底多会“蒸”?

    -风物君语- 北方人的蒸菜 南方人也不太懂 北方人和南方人不仅对什么是"青菜"."蔬菜"理解不同,就连主流做法也不一样.就拿青菜来说,江浙沪的人更喜欢清炒,旺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