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反酸还口苦,真的是萎缩性胃炎吗?它是另外一种病,很常见!

胃炎患者平时有胃胀、反酸和口苦的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得了萎缩性胃炎?很多有此情况的病人都有类似的疑问,那么这些症状表现真的是萎缩性胃炎胃炎吗?
北京安定门中医院刘慧敏主任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得出结论,认为如果同时患者出现胃胀、酸反流和口苦症状,确实是慢性胃炎,但不是我们常说的萎缩性胃炎,而是胆汁反流性胃炎。这种胃炎也会有胃炎的常见症状,如胃胀、胃酸反流和胃灼热。另一个特点是口苦。
据一些研究人员统计,约五分之一的慢性胃炎患者属于胆汁反流性胃炎。这种胃炎仅仅意味着胃动力差,胆汁流回胃,然后破坏胃粘膜,导致胃炎症状。
中医经典《内经》中对该病有这样的记载:“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呕苦,故曰呕胆。”可见千年前的医家已经得出了与现代医学相同的结论。
就中医角度来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理机制为胆病犯胃、胆汁上逆,其致病根源还在肝胆气郁,疏泄功能受损,又横逆而使脾胃受损,胆汁不能随胃气正常下降,反而上逆致病。
一般临床应对这种胃炎,治疗原则主要是疏肝利胆、泄热和胃。当然,患者日常情绪和饮食调理也必不可少,这两样都对肝胆功能影响颇深。
说到饮食,和胆囊有关的大多数疾病都与饮食有关,比如胆囊息肉,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胆囊息肉患者,其中有一类就是长期不规律、不加控制地饮食,这种坏习惯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
而脾胃本身具有运化体内水液的能力,此功能受损后,水和湿不能及时运化,在体内停滞。久而久之,易化热,造成湿热内阻,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
肝主血,肝功能受损,血流受阻,形成血瘀。湿、热、痰、瘀的病理产物聚集在肝胆内,产生各种肝胆疾病,在这当中就包括胆囊息肉。
应对湿热蕴结形成的胆囊息肉,刘慧敏主任认为可以大柴胡汤作为基础方,这道古方的药力主入胆经,能够疏肝利胆,解决肝胆湿热这个根本问题。
刘慧敏主任一般会在大柴胡汤原方的基础上,再加入浙贝、夏枯草以及白僵蚕这些能够化痰散结的药材,以消减胆囊息肉的体积,这样息肉本体和形成息肉的根源都得以化解,可使其消去后不再复发。
(0)

相关推荐